《綜藝報》:從亞新獎、白玉蘭獎評委到金爵獎評委,你參加過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三個闆塊的獎項評選,對于不同單元作品的評審要求是否有不同?
秦海璐:不同獎項入圍作品的質量并無實質差别,因為電影是編劇、導演、攝影等環節組成的綜合藝術,這一點是共通的。在評價所有作品的過程中,我都會以藝術高低作為衡量标準。
《綜藝報》:與世界電影界一樣,中國的女性導演也較稀缺,你對女性導演在行業内的發展有什麼建議?
秦海璐:女性思維結構與男性相比有差異,這導緻她們并非所有題材都能駕馭,所以不僅中國女性導演稀缺,全球亦是如此。例如抗戰或曆史題材劇本,更适合男性導演先構思題材框架,再由女性豐富内容細節、完善人物設定。女性導演能駕馭的題材具有一定局限性,想在行業内有一席之地,需要發揮自身優勢,選擇合适題材。
《綜藝報》:如今行業内對于演員演技越來越重視,不再過度追捧流量明星,你對此持怎樣的看法?
秦海璐:對于流量明星,我認為不要一味捧高,也不要一味踩低。每個演員都是從年輕時走過來的,即使現在被稱為“老戲骨”的也曾在年輕時走紅,例如陳道明、唐國強等演員。如果一味反對小鮮肉,對年輕演員不公平。我們不能剝奪演員青年時就取得成功的權利。而且在市場供求關系中,選擇什麼樣的演員,屬于個人喜好問題。
演員行業要想有所提升,與經濟公司的包裝宣傳能力沒有關系,而要每個演員自身努力,提高演技水平,真正懂得表演是怎樣的藝術,以及通過怎樣的方式達到藝術标準。
《綜藝報》:你之前扶持了許多青年影人,你認為青年導演應該如何在行業内生存發展?
秦海璐:青年導演在拍片前不要想太多,讓計劃從紙上談兵到落在實處才最重要。對于這個計劃,不能貪圖全方面高标準,例如不能既要有藝術性又要有高票房,既要頂級特效又要明星大腕,瞄準一樣即可。因為電影是一門藝術,青年導演的處女作不要太在乎票房成績,不要過分擔心由于票房低拉不到投資等問題。80萬元—150萬元的小成本影片一定會有投資人。
我非常建議青年導演去參加西甯的FIRST影展,在青年影人彙聚的地方,試煉自己能否成為佼佼者,并從中找到作品的明确位置,走适合自己的路。
秦海璐中國演員、編劇、制片人。從藝以來,在50多部藝術作品中塑造過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以精湛的演技蜚聲國際,榮獲數十個國内外電影電視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