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40 年光影印記,向電影強國邁進

40 年光影印記,向電影強國邁進

時間:2024-10-30 06:33:01

19日,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論壇“改革開放與中國電影”上,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編的《2018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并首次推出了海外版。論壇還邀請到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監制、導演黃建新,導演鄭大聖等嘉賓出席,他們從各自角度圍繞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電影的變革和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探讨。

張宏《2018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發布

《2018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組織國内權威的電影産業研究專家撰寫的年度電影産業藍皮書,自2007年開始已連續推出12年。

《報告》數據顯示,2017—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多樣化、多品種、多類型的格局已經形成,精品化、分衆化電影逐漸成為市場增量的重要品種。其中,紀錄片成為中國市場的新鮮動力,2017年共有12部中外紀錄片進入院線,成為中國電影産業史上紀錄片公映數量最多的一年,本土紀錄片貢獻了98%的票房。

中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市場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電影市場仍然存在空白點。《報告》主筆、資深電影市場研究專家劉嘉表示,“全國有350個縣沒有實體影院,有921個縣級地區隻有1家影院,涉及人口2.7億。放映基本設施及服務亟待更全面、更完善的建設。”劉嘉認為,還應轉變電影産業的增長模式,“過去10多年我們的總體體量靠的是增量增長,現在需要依靠存量增長來推動産業可持續發展。”

《報告》主筆、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系研究員劉藩認為,目前互聯網、傳媒、遊戲産業紛紛進入電影市場,呈現多元化、規模化的市場擴容,但成熟的制片公司仍是稀缺資源,“隻有以成熟核心主創為主導的制片公司形成專業的制片生産能力,整個産業才能形成有效的制片生産力。”

劉嘉

劉藩“改革開放救了中國電影”今年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幾位不同時代的電影人分享了跟随改革開放一路成長的心路曆程。“改革開放40年中有38年在拍電影”的導演黃建新見證着中國電影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和産業巨變,他直言“改革開放救了中國電影”,改革開放帶來的生産方式變化,以及市場逐漸對全球的開放,讓觀衆真正有機會去發現電影的魅力。他表示,當行業的生産團隊面對中國電影國際化發展時,在工作方式和思想上也要接軌國際,進入工業化制作,尊重各方力量。

回顧改革開放40年,張宏強調了發展類型電影的積極作用,認為這是帶動我國電影産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他也反對“唯數據論”,呼籲年輕電影人和觀衆注重電影本質。“要把故事講好,尤其是要有效地把故事背後想表達的思想和價值傳達出來,這樣才能走得更遠。要有一顆愛電影的心,同時也要有勇敢的探索之心,不能随波逐流。”

多年來一直緻力于藝術電影創作的鄭大聖感歎這40年的最大變化是中國電影變得越來越多元,更多類型和樣态的作品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他希望在各方努力下,中國電影能夠繼續生長,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黃建新

鄭大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