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電影新力量崛起

中國電影新力量崛起

時間:2024-10-30 06:32:30

在新時代浪潮的助推下,青年電影人遇到了哪些機遇和挑戰?暢想2035年,中國的新一代電影人該如何用青年人獨有的文化創造力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新力量:我的2035”金爵電影論壇上,幾位在影壇初露鋒芒的青年影人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此次論壇由制片人、影評人藤井樹主持,出席嘉賓包括憑借電影處女作《超時空同居》斬獲近9億元票房(截至2018年6月22日)的青年女導演蘇倫,憑借短片作品《延邊少年》入圍第71屆戛納電影節短片單元的青年導演魏書鈞,憑借《相親相愛》獲得第37屆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的青年女編劇遊曉穎,憑借《紅海行動》中的出色表演獲得關注的青年演員尹昉。

新人創作環境得到改善随着中國電影産業的高速發展和電影工業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年輕電影人脫穎而出,逐漸成為代表中國電影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以新的觀察角度、新的思維方式、新的電影語言及其對年輕觀衆的了解,不斷突破傳統電影的固定模式,為中國電影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和新活力。

對于很多青年電影人來說,如何抓住機會展露才能是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如今有越來越多的途徑助推青年電影人成長,其中,參加電影節的形式一直都是青年影人獲得關注的有效渠道。90後導演魏書鈞憑借《延邊少年》入圍戛納電影節短片單元,他之前的第一部長片也曾經入圍釜山國際電影節的“亞洲之窗”單元。魏書鈞表示,參與電影節不僅能開闊眼界,更能快速了解并有機會真正融入這個行業,“拍攝《延邊少年》時,我就想好了要奔着電影節去。”

各大電影節上的項目創投闆塊,也是發掘新人新作的重要途徑。編劇遊曉穎今年就參與了上影廠項目創投的劇本初審工作,體驗了這類平台給青年影人帶來的好處。“它會給不是這個圈子,甚至不是科班出身的年輕人,提供觸碰夢想的機會。”至于創投項目之後能走多遠,則取決于創作者過往的積累以及項目本身的力量。

當下,“扶持新人”成為很多影視公司的重點發展計劃,不少知名影人也利用影響力積極為新人鋪路。憑借電影《超時空同居》廣獲關注的新人導演蘇倫就曾在徐峥導演的《港囧》劇組擔任後期導演。回顧《超時空同居》的從無到有,蘇倫認為,徐峥給了她莫大幫助,“但在整部作品的創作和拍攝過程中,對夢想的不懈堅持才是支撐很多年輕電影人走到最後的最大動力。”蘇倫坦言在創作《超時空同居》時有過氣餒,甚至閃現過放棄的念頭,正是對電影的熱愛給了她從頭再來的勇氣。魏書鈞也表示,能得到前輩幫助是幸事,但更重要的是創作者對内容本身抱有足夠的熱情,“這個熱情能決定你走多遠,走多深。比如我們在和片方談判時,他們知道你帶來的項目不會很完美,但如果你能表現出自己真的很在意這件事,他們也會表示出對你的重視。”

魏書鈞

遊曉穎

蘇倫不忘初心做好内容當青年電影人擁有了參與電影創作的機會,并正式進入行業後,更多的機會将接踵而至。這時,如何與項目方方面面的人溝通,如何平衡商業與藝術的關系就成為最大挑戰。遊曉穎表示,要非常坦率地将心中最真實的創作緣起跟合作者交流,但要有自己的主心骨,“會有一萬個人跟你說這個地方不好,那個地方好。但你最終還是要知道劇本要去向哪裡,絕對不要忘記創作的初心。”真正能保證青年影人握有主動權的還是内容,“年輕編劇想要讓更多人看到他,或者相信他,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一定的原創能力。編劇就是要能耐得住寂寞,把心裡想的故事付諸筆端,如果真的是好故事,總會有看到它、發覺它、喜歡它,并把它做出來的人。”

對于創作中與制片人出現的意見分歧,蘇倫的态度是“不妥協”,“但你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己要的這個東西合不合理。制片人也有自己的任務和職責,有着商業上的評估。面對分歧,要跟制片人多溝通,力争找到中間的契合點。”魏書鈞表示,導演隻有對電影生産各環節的專業知識都有所了解,才能保證創作過程更加順暢。“最重要的是兩邊都要懂,制片人如果隻懂拉錢和所謂執行層面的事情,卻不懂創作,是不專業的;同樣,作為導演不僅要專注于創作,也應該更了解電影工業,讓自己更職業化。”

演員尹昉表示,一旦認可了劇本,接受了整個制作團隊,所有的創作都要以此為基礎,“你要理解導演為什麼這樣拍或者編劇為什麼這樣寫,在這個基礎上去尋找發揮的空間。”

尹昉講好“中國故事”2035年是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節點,屆時當下的這批青年電影人和青年觀衆将成為中國電影産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展望2035,論壇嘉賓表達了許多美好願景。

魏書鈞希望自己44歲時還能對電影充滿熱情,沒有厭倦,“希望我們的電影教育能跟産業和市場更接軌,希望不同類型的片子能以更多元的方式和觀衆見面。這兩點并非馬上就能實現,需要慢慢積累,甚至可能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雖然目前身為演員,但尹昉最開始的理想是做導演,“後來覺得做演員很有意思,也挖掘了我的很多潛能,于是慢慢積累,等待機會。”展望2035年,尹昉相信自己會成為“尹導”,他也相信科技将對電影産生更深遠的影響,“不知道屆時科技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希望電影和時代、和科技同步發展,但也希望真正屬于電影最核心的部分,人性的部分,生活的部分都還在。”

談及青年影人在未來最想創作的電影題材,“中國故事”成為共同選擇。蘇倫表示,最想拍的是關于中國的故事,“希望國産電影能得到更多人認可,讓世界看到中國電影的氣質。”預測自己“到2035年還在當編劇”的遊曉穎,也更傾向于創作反映中國社會現實的原創故事,“我很願意寫一寫我們國家正在發生的事,寫生活在這個國度裡的人,因為我理解他們,也願意去靠近他們。”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