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澤:中國有太多有趣的故事可拍。這裡也有許多對紀錄片充滿強烈興趣和熱情的人。本次入圍上海電視節紀錄片獎的《生門》,就是非常好的題材。在看這部紀錄片之前,我對中國的醫院一無所知,所以非常感興趣。在這部片子裡,我看到了關于中國醫院的真實故事。通過紀錄片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中國,特别是中國的全新代際變化以及那些離開家鄉來到都市的人。另一部入選紀錄片《等待太陽》,就是丹麥導演Kaspar将鏡頭聚焦在中國“太陽村”的孩子們所拍攝的,也讓我很感興趣。
《綜藝報》:在題材的幽默性與嚴肅性之間,有何偏好?
弗雷澤:幽默的紀錄片能讓觀衆發笑,在我看來這很重要,太嚴肅的題材有時也意味着無聊。但我并非對嚴肅、真實的東西完全排斥,關鍵在于故事呈現的方式。我曾有過做記者的經曆,這段經曆讓我感受到,真實的情感故事蘊含着巨大能量。
《綜藝報》:在紀錄片制作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什麼?如何解決?
弗雷澤:尋找選題非常難。我從中國的紀錄片人那裡聽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他們聊天常常能讓我發現有意思的選題。想要拍攝出優秀的作品,首先要對你作品裡提及的人充滿興趣。當你見到這些人時,你會想要探索他們的個人生活。當然你還需要思考另一個問題:你想要在生活中發現什麼、獲得什麼。很多時候我會通過書籍來解答困惑,但我也更願意走進别人的人生去尋找答案。
《綜藝報》:如何看待當下的紀錄片市場?
弗雷澤: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紀錄片感興趣了。紀錄片人在獲得資助方面比以前相對容易一些,不過依然為資金所困。這是個很大的市場,我們也在尋找更多的資助來幫助紀錄片人呈現他們的作品。
《綜藝報》:為何創建互聯網紀錄片平台Docsville?
弗雷澤:如今,人們觀看紀錄片的方式發生了改變,電視不再是唯一渠道,電影院、網絡成為了有益補充。Docsville就是這樣一個流媒體平台,提供紀錄片點播和孵化服務。我們幫助紀錄片拍攝者找到資金,也幫助電視台找到好片子。希望Docsville未來可以資助和播放更多中國的紀錄片,也希望平台用戶可以借此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綜藝報》:對中國年輕的紀錄片人有哪些建議?
弗雷澤:資金和受衆是紀錄片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在确認從事這一行業前,紀錄片人要對此有所準備。選擇了這條路,雖然不會很富裕,卻可以過上有意義的生活。
尼克·弗雷澤英國紀錄片制作人、導演,從業超過30年,創辦和制作紀錄片欄目Storyville,在英國久播不衰,後創立在線紀錄片平台Docsville。作品多次獲艾美、奧斯卡、聖丹斯、IDFA、HotDocs等國際紀錄片節獎項,2016年出任謝菲爾德國際紀錄片節名譽主席,2017年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頒發的特殊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