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郝雨劉凱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打造.."/>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喚醒鄉土記憶與傳統文化自覺

喚醒鄉土記憶與傳統文化自覺

時間:2024-10-30 03:06:08


    口郝雨劉凱

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打造的《記住鄉愁》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宗旨,力圖在多元價值洪流激蕩的社會中,喚醒國民的文化自覺意識,有助于實現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文化圖景。

一、“各美其美”需要文化自覺

如費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覺隻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曆、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文化自覺”的目的是讓所有文化能夠以一個更加理性與溫和的态度與其他文化互動、交融,避免出現對某一文化的盲目接受;“文化自覺”的基礎是文化理解,即若想實現文明的文化互動,就需要加強對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觀;“文化自覺”的起點是自我理解,就是“各美其美”。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中央電視台組織拍攝的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梳理傳統村落的發展脈絡,聚焦海内外華人記憶中的鄉愁,深入挖掘和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其本身就是文化自覺的一種表現方式,同時也有利于喚醒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

二、美在何處—“鄉愁”中的文化

從某種程度上說,100集《記住鄉愁》,100個村落故事,其實是一張鄉土文化列表,一個圍繞“仁義禮智信,孝悌勤儉廉”的傳統文化清單。家譜、祖訓、祠堂,同老屋、青石橋、小河一起,構成了傳統村落的一部分。盡管有不同的鏡頭表現手法,但其背後所蘊含的情感是共同的,那就是萦繞在億萬中國人心頭的鄉土情懷。透過這一個個鏡頭,我們記住了鄉愁,同時也記取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尋根之路。《記住鄉愁》中着重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進行了細緻描摹,其所凸顯的思想價值歸結起來就是“天人合一”與“人人合一”。

(一)天人合一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國人自古就崇尚“以和為美”,比如莊子提出的“天人合一”就是對“和”的诠釋。因為追求“天人合一”,所以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對自然存有一份敬畏之心,不會以破壞自然環境而獲得自身及社會的發展。

在《記住鄉愁》中,明月灣人為了保護村頭一棵樹齡一千二百多年的古香樟樹,不惜付出巨大代價阻止土匪和侵華日軍的砍伐;為保護太湖,不惜大手筆集資建立污水處理廠,彰顯了村民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吾木村的村民每年都要舉行祭祀自然神的“祭署”儀式。當地習俗中,“署”即自然,人類與“署”本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由于人類不斷砍伐樹木,獵殺野生動物,排污排毒,導緻了“署”對人類的報複,以至于大地幹旱、河流幹涸、綠洲變沙漠,而“祭署”正是要撫平大自然受到的創傷;在《記住鄉愁》中,位于貴州省東南山區的岜沙村民們每人都有一個與其一同成長的生命樹,他們崇拜樹木,敬仰樹神,敬畏大自然。敬畏天地、敬畏自然的信仰,加上深幽靜谧的地理環境,使得岜沙的傳統文化能一直延存。

(二)人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

除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貫穿整部紀錄片。《記住鄉愁》講述的是鄉土情,反映的是中國鄉土社會的景況和風貌,而中國傳統文化也植根于這一土壤。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無怪乎三個方面,即人自身的修養,人與家人之間的倫理道德,人與社會群體間的倫理道德,概括地講,也就是“仁”、“禮”思想。

1.修身為本—個人道德修養層面的“仁”、“禮”思想。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會關系網絡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複禮”,“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①修身指的是對自我的倫理道德進行約束。中國人對自我塑造十分重視,因此在曆史中形成了許多内在的品格,這些品格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彰顯,成為中國人鮮明的名片。“修身”在《記住鄉愁》中主要體現在節儉、勤學、誠信、清廉等方面。

如《記住鄉愁》第34集所述,“錢财亦聚亦能散,唯有清白傳家遠”是浙江省麗水市缙雲縣河陽村一朱姓人家奉為圭臬的家訓。河陽人不忘先祖的教誨,把這句話刻成牌匾,供在古老的學堂裡讓後人瞻仰。時過境遷,在外為官的河陽村人沒有一位因為貪腐受到朝廷的責罰。因為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性格,河陽人以蓮花作為自己的護身符,視祖訓為己任,真正實踐了蓮花的精神,在渾濁的社會中矗立起廉潔、正直的豐碑。

第53集中有句諺語講道:“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這句湖南湘西龍華森線老車村的土家族諺語千百年來激勵着這方百姓,勤勞、質樸也成了這裡人血液裡流動的傳統,“惟耕惟勤,不奢不侈,顆粒成廪”,土家文化在時間的不斷沖刷後依然經久不息、纏綿不斷。在老車村,在田間勞作的老人随處可見,對他們來說,能在晚年整日待在生命被傾注最多的地方,也是一種幸福。這裡的姑娘織出來的花也是土家織錦絢麗多姿的體現,這裡的漢子除了忙着農耕,還要忙着去學一門手藝,因為能工巧匠在這裡是很吃香的,想讨個漂亮姑娘做老婆,這是必需的。“勤勞”二字是被刻入土家族人的圖騰中的,在這裡勤勞被膜拜,就像是某個遠古的神被祭祀,刻有“勤”字的特色食品、模仿勞動場景的擺手舞到處可見。

甘肅天水鳳山村因其寬厚悠久的文教情懷以及絡繹不絕的人才湧動,被人譽為“隴上小鄒魯”。這裡有胡瓒宗的後人,依然流傳着詩的雅趣,借詩詠志、不忘家國,這裡有20年堅持不懈的農民作家,雖然以書攤為生活來源,但是這種精神留在了鳳山村,激勵着後輩。這裡有賦詩吟詞的樂趣,這裡有溫良恭儉讓的淳良,這裡祖祖輩輩對理想的追求與執着從未消失。

中國鄉土社會講求實用精神,這種實用的精神安下了現世的色彩。一般人們會把天國現世化,即把現實作為理想的底稿,把現世推進天國。對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來遷就外界,那就是改變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這也是中國人樂于“修身”的根源所在。②

2.齊家。“齊家”的“齊”有整理和治理的意思,在古代齊家的意思是使家庭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在紀錄片《記住鄉愁》中,“齊家”更多的是親親和孝悌,是對家和家人的重視。

《記住鄉愁》所展現的一個很重要的主體價值觀就是“孝”。屏山村裡,吃飯動筷十分講究。有老人同坐時,其他人不準趕在老人之前動筷,在老人吃完後碗筷方能放下。而對于前童人來說,“孝”是他們一貫秉持的核心文化。塔山鹿山是他們的父母山,元宵行會則是他們祭祀祖先童濠的盛會,這裡還有為行孝而終生未嫁的孝女,連許多民俗和美食也與“孝”文化息息相關。

我們都知道,“孝”的實施者是子女或歲幼者,而實施對象為父母、年長者。“孝”行為的實施以情感為依托,但也需保證空間距離的緊密性。當代中國的許多父母在農村或小城鎮,子女來大城市打拼,空間的距離弱化了“孝”行的實施。但《記住鄉愁》所展現的安徽黟縣屏山村,至今也沒有出現過一位獨居老人。這裡的傳統是:家中的長子要于父母年老後回到父母堂前養老送終。這一傳統起源于數百年前一個“抗旨棄官”的故事。故事到了今天,又有了現實版本。為報父母恩,32歲的舒志新毅然放棄城中的高酬工作,回到村中敬養父母;為悅父母心,64歲的舒育玲從小刻苦學習,從貪玩的孩童蛻變為中學校長;為承父母志,人民藝術家舒繡文的兒子在母親99歲冥誕之日,将母親骨灰撒入家鄉故土,落葉歸根。不僅如此,屏山村裡的祠堂和牌坊也保留完好,早已成為村人心中的“孝字豐碑”,“孝”文化也成為屏山村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文化基因,代代相傳。

在行“悌”方面,蒼坡村是典型的例子。蒼坡村的望兄亭,是李氏第七代李嘉木為他的哥哥李秋山所修建的。南宋時,這兩個弟兄各自成家,需要分家單過。而李秋山毅然把老屋留給了弟弟,自己去村對面重新開基立業,建造了方巷村。從此以後,蒼坡李氏在每年祭祖前,都要先到方巷村恭請兄長的後代,在拜祭了兄長的祠堂後,才一同回到蒼坡。就這樣,兄友弟恭,兄弟同心的傳統一直綿延不絕,代代相傳。

3.治國。對于一般人來說,“治國”意味着在個人與社會的相處中擺正個人的位置,處理好與其他人的社會關系,隻有這一個個小的個人關系處理得當,國家這張大的關系網絡才能彰顯力量,在《記住鄉愁》中,鄰裡之間和睦、互幫互助的友愛關系正是“治國”文化張力的體現。

在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禮”,就成了撒野,沒有規矩。在中國鄉土社會,“治國”要建立在“無訟”的禮治秩序上。在發生糾紛時,不主張通過法律的手段來促成問題的解決,而是訴諸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進行矛盾調解。一個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自然也是教化。在鄉村裡,所謂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調解員大多為鄉裡的年長者。③紀錄片對查幹哈達村的記述,主要圍繞的是傳承了206年的“睦鄰節”。受“一家有事百家幫”的睦鄰精神鼓舞,查幹哈達村鄰裡關系和諧,互幫互助,極大地降低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發生率。而“睦鄰節”正是傳承這種睦鄰精神的重要載體。為促進鄰裡和諧,睦鄰節前夕,有過矛盾的村民要互相道歉,村裡的老人也會幫助有家庭矛盾的夫妻化解矛盾,避免離婚現象的發生,或者促進離婚的夫妻複婚。與此同時,“睦鄰節”上“同食一鍋粥”、“落一屯不落一人”等細節也都真正踐行了“和睦”二字,這一節日精神也漸漸感染了鄰村的人們,而從查幹哈達村走出的人也将“睦鄰”精神傳播到他鄉,影響到更多的人。

“治國”,表面上體現的是一種社會關懷,但實際上則是禮治秩序的遵守。從空間維度看,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來協調每個人的個人行為,也是隻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因此,鄉土社會的社會聯系是長成的,是熟悉的,人與人之間有着高度的了解;從時間的維度上看,每一代的人都在同一周期中生老病死,遵循同一個公式、同一個規律,變動不大。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動性較小,秩序的維持就成了常态。

“修身齊家治天下”,這一維持社會安定的傳統價值觀,被仙居縣眠牛山的李宅村奉為族規。自南宋年間祖先遷至此地時,李宅村人就制定了以“修身齊家濟天下”為目的的族規,列出了李宅的“十訓八誡”。村裡耄耋老人桂鑒鳏居一生,義務為村裡人擔任郵遞員的角色,并憑借自己手藝活所得的收入來資助素不相識的學生上學。李宅人不僅嚴于修身,還精于持家,鏡頭裡,父母兒孫、兄弟姐妹齊聚一堂,共享“合家飯”的其樂融融景象讓人着實溫暖。正是在這種“修身”、“齊家”價值觀的浸染下,如今村裡治安良好:“筷子插門”,夜不閉戶的景象随處可見。老人食堂的建立,免費餐食的供給,空巢問題的解決,都與李宅祖訓“修身齊家濟天下”密不可分。正是因為如此,李氏家族長達900多年長盛不衰,逐漸枝繁葉茂。

“天人合一”、“人人合一”這一鄉土社會一貫遵循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鄉土社會其實是一個可溝通社會。在這裡,人與人之間通過溝通互動減少化解沖突,增進彼此了解;在這裡,傳統和曆史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三、美的載體—“鄉愁文化”中的儀式

信仰與儀式通常被作為人類學宗教研究領域中兩個重要的範疇,前者是對自然、社會與個體存在的信念假設,後者則是表達并踐行這些信念的行動。④

從詹姆斯·凱瑞的角度來看,社會現實中的一切交往活動都可以被認為是儀式。而傳播儀式觀研究不是把傳播過程視為相互間的信息發送或獲取,而是将其視為參加一次神聖的彌撒儀式。在參加這個儀式的過程中,人們注重在規則化的儀式程序中使特定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得到描述和強化。

在《記住鄉愁》中,傳統文化正是于儀式中表現出來的。通過一個個把大家聚在一起的儀式活動,人們共享着某種文化和價值觀。通過祭祖、修族譜、修祠堂、過節等儀式,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闡釋和傳播,于節目中的村民而言,儀式所完成的就是文化的自覺與内化過程。

例如,在《大陳村—孝風永彰》一集中,在大陳村汪氏宗祠建祠300年的祭祖儀式上,一大碗荷包雞蛋面供奉到祖先的牌位前,雞蛋卧在面條裡,寓意“見面認子”,這是自六百多年前大陳村始祖傳承至今的祖訓,告誡人們及時行孝;在《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無》中,培田村村民認為,重修族譜的意義不亞于修複祠堂,“三代不修譜就不孝”這句廣為流傳的話也是有來因的。在培田村,每一個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輩分、尊卑,這樣可以帶來心靈的安定平和,使他們自律、自覺。

《記住鄉愁》的每一集都有一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的主題,反映的是村落所曆代崇尚的價值觀,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直接通過文字媒介表現出來,這些媒介包括對聯、族譜、傳統節日等。第二類通過日常生活交往過程展現,比如從鄰裡關系、夫妻關系、對待老人的态度等方面形象化地體現其所遵循的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呈現載體是共同的,即儀式,前者是一種更為程式化的儀式,後者的表現形式則更為随意。

四、怎樣對待“美”—“鄉愁文化”的前景

《記住鄉愁》通過對古村落風貌的展示,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使國人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是國人進行文化自覺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教材,但我們也應看到,商業化所帶來的人口流動也使得鄉村更多地暴露在公衆視野中,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在新環境下,我們究竟應該以怎樣的思路和眼光來對待傳統文化,是應該繼承還是尋求改變?傳統文化在當今城市化進程中是否适用?

首先,随着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來遊客紛紛湧入古村落參觀、遊覽,這一方面振興了村落經濟,使得原本外出務工的村民看到商機而踏上返鄉之路,這有利于人們更好地履行責任,更好地“齊家”、“治國”。但人口流動也造成了對生态環境的威脅。“天人合一”要求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但商業化會對生态環境造成威脅也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其次,在鄉土社會中,哪些傳統文化是需要繼續繼承的,哪些是需要有所取舍地繼承、甚至摒棄的?這都是亟待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傳統,但同時也應該理性地看待傳統,對一些不适應時代發展、于社會無益的思想如重男輕女、男女有别等思想應予以堅決摒棄。

再次,中國正在推動城鎮化進程,城市、城鎮與鄉村社會的格局有所區别,城市是一種地緣性社會,地緣是從商業裡發展出來的社會關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這樣的社會固然更為理性,但卻少了些鄉土情,少了些可溝通性。可溝通城市的創建可以從鄉村社會的“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中汲取經驗。

盡管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播之間存在矛盾,城市化和遵循傳統之間存在矛盾,但不管怎樣,對于傳統文化的自覺還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讓我們在個人成長中不忘恩負義,在社會轉型中不随波逐流,在對外交往中不自輕自賤。
    注釋:

①②③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④郭于華:《儀式與社會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單位:上海大學影視學院/責編:丁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