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于婕
旅遊類電視節目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後期,它帶動了區域旅遊信息的傳播,拓展和豐富了電視這一媒介的傳播内容,增強了電視的文化教育、娛樂休閑、服務功能,為大衆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旅遊資訊。旅遊行業作為極具代表性的信息依賴型産業,需要借助于電視媒介進行旅遊信息的傳播,以實現更好發展。
一、旅遊類電視節目的内涵及表現内容
旅遊類電視節目的内涵豐富,且有狹義、廣義之分。廣義而言,旅遊類電視節目涵蓋了電視風光片、紀錄片、綜合類節目中所出現的旅遊闆塊等内容,屬于充分挖掘各地域旅遊資源、記錄當地旅遊人文生活、傳播各地區旅遊文化、促進旅遊業發展為宗旨的各種類型的電視節目。狹義而言,旅遊類電視節目指的是緊密圍繞各地區旅遊活動進行當地旅遊資源的介紹,以更好地展現當地的曆史、地域文化,旨在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的電視節目,例如,新疆電視台所推出的典型的旅遊類電視節目《走進新疆》。本文僅探讨屬于狹義上的旅遊類電視節目。
迄今為止,理論界、學術界、業界等對于旅遊類電視節目的表現内容、形态劃分并無确定的參考标準,而這兩方面是旅遊類電視節目創作的根基,隻有明确其基本特征,才能明确此類節目的傳播意義、創新意識與未來發展。就旅遊類電視節目的内容而言,當前我國旅遊、電視界并未達成統一的定論,很多旅遊類電視節目制作人認為:“旅遊類電視節目應當以特定旅遊者、愛好者作為節目的受衆對象,着重展現旅遊這一特定範疇内的節目”。
在旅遊類電視節目中,“旅遊”一詞所體現的是一種“大旅遊”的觀念,并不局限于某一項具體的活動。其不僅屬于一種經濟行為,還體現了受衆的一種精神需求,體現了社會性,涵蓋了旅遊者、旅遊審美、自然、社會中各種各樣的關系,還涉及到旅遊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因此,對于旅遊類電視節目而言,其表現維度也存在很多類型。就審美角度而言進行此類電視節目的制作,需要重點進行自然景觀的表現,在進行畫面拍攝時,必須着重展現旅遊景點的形象美,對于山水風景而言,往往需要涵蓋山水的雄、奇、怪、幽、曠、險等豐富形态,着重凸顯動态與色彩美感,突出景觀的美學、觀賞效果。就休閑文化視角而言,正如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提到的那樣:休閑文化主要涉及到三種類型,一是對于生存的享受,包括滿足飲食、休息、消化、睡眠等的生理需求;二是對體能刺激的享受,包括遠足、散步、跳躍、舞蹈等類型;三是在認識中的享樂,也被稱為精神感受方面的享樂,如鑒賞、思考、吟詩、作畫、讀書等。而旅遊類電視節目更關注突出受衆的文化品味,體現知識性、趣味性與審美性。因此,若就産業經濟視角而言,節目必須關注突出旅遊業的地域、季節、階段性等多重特征。
二、旅遊類電視節目的傳播價值
明确了旅遊類電視節目的表現内容後,不難發現,此類節目從“大旅遊”視角出發,促進了旅遊知識、信息的普及和推廣,滿足了受衆對于旅遊資訊的傳播需求,提供了旅遊互動平台,擴張了受衆的範圍、為旅遊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推動了旅遊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1.有助于旅遊文化知識的推廣和普及,促進旅遊資訊的傳播
目前,我國旅遊業仍以娛樂性作為主要目的,以觀賞性作為外在依托而不斷拓展的産業鍊條,其不僅全面涉及到了旅遊景點周邊行業,包括自然、人文景觀、美食、服飾、繪畫、聲樂等,還容納了龐大的旅遊文化知識及紛繁的行業資訊。在娛樂消費理念逐步朝着多元化方向嬗變、觀賞需求标準不斷提升的今日,有助于引導遊客快速、科學地獲取旅遊文化資訊,以更好地協調受衆的娛樂觀賞體驗,加快旅遊産業效益的持續改進。對于依賴旅遊業運作而出現的各種視、聽、體驗類形式,諸如旅遊類電視節目等應當科學地審視、把握旅遊業的發展趨勢,借助于廣泛分布的動态媒體信息資訊,歸納構建旅遊文化知識體系,并借助于電視媒體平台加以概念介紹、重點剖析、咨詢分享等,在推廣、普及各地區旅遊文化知識的同時,促進旅遊業資訊和信息的傳遞、釋放。
例如,2012年青海衛視推出的一檔旅遊類電視節目《時尚旅遊》,介紹與傳播各地區的旅遊文化知識,在受衆中倡導一種現代化的旅遊方式,并集人文性、娛樂性于一體,同時,又不失輕松、新穎、時尚元素的融合。該節目一經播出便迅速吸引了觀衆的注意,節目解說專業而诙諧,旅遊建議與指導相結合,科學而實用,因而實現了娛樂、時尚熱點的講解與觀賞旅遊體驗的相互融合。不僅如此,這檔節目以敏銳的視角成功捕捉了時下旅遊業的最新看點,同時滲入了靈活的旅遊文化知識,将個性化信息成功釋放,給人以輕松、幽默又不失專業水準的體驗,也為受衆群體提供了豐富、多樣化的旅遊文化知識及旅遊業的動态資訊。如2013年後半年,長三角地區掀起了一場關于小團體環保自駕遊的風潮,該節目迅速找準切入口,并重點選取烏鎮、紹興、南京三個典型的長三角旅遊城市進行實地拍攝,節目連續三集集中進行了推薦,逐步對環保旅遊、自駕遊、古鎮情況展開了細緻、深刻的講解,并就長三角旅遊業的現狀、發展方向等進行了評點和預測。
2.搭建旅遊互動平台,拓展受衆群體範疇
作為一種兼具展示性、文化性、觀賞性、消費性的群體活動,旅遊活動無論在情操陶冶、心境改善,還是景點知名度提升等方面均具有十分有效的功用。因此,通過搭建一個穩定的互動性溝通機制,有助于各地區具有相同出遊觀賞、消費體驗的愛好者打破時空的限制,在這一平台上進行溝通、分享,促進旅遊活動的群體容量、拓展各階層受衆的範圍、改善旅遊業層次、提高旅遊業的綜合收益。而旅遊類電視節目自身的娛樂性、休閑性,兼具開放交流性等特征,直接決定了其能夠搭建一個話語平台,更好地分散傳播渠道,體現電視媒體在旅遊傳播方面的價值。當前,多數旅遊類電視節目普遍實現了紀實、體驗、邀請、溝通、連線、分享等互動環節,實現了旅遊互動平台機制的建立,增大了旅遊活動的受衆範圍。
例如,2004年我國旅遊衛視節目《行者》,以戶外旅遊為視角,結合旅遊中體驗與交流的記錄、互動,逐步受到了戶外旅遊愛好者的青睐。這檔節目主打戶外旅遊動态、方式的解讀,加上紀實體驗、戶外旅遊愛好者信息分享、溝通交流、連線讨論、實地攝錄、跟拍解說、演播評點、嘉賓發言等多個環節,從獨特視角下為觀衆帶來了一種活潑、輕松、新鮮的感受。通過進一步的改良、升級,如今的《行者》已全面确立了以“紀實體驗”、“平台互動”為基礎的形式,開始逐步朝着更新、更全的方向發展,極大地擴大了受衆群體的範圍。如2014年後,該檔節目保留了紀實、互動的風格,同時,将視線拓展到了國境邊陲地區,重點為小團體戶外旅遊愛好者的出遊提供服務,力求借助于更真實、更多元化的攝錄、解說、互動、實用探索,持續吸引更多酷愛戶外旅遊的朋友加入到此互動平台中。在2014年4月的前3期節目中,節目重點介紹了青海湖、祁連山、敦煌戈壁的騎行活動,采用全程跟拍、紀實、轉播、評點、交流等多項有機結合的方式,邀請了部分記者、觀衆參與體驗,即時進行了心得分享,并對旅遊動态進行介紹,令觀衆心馳神往。
3.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新世紀以來,以娛樂、休閑、觀賞、消費為導向的旅遊業成為受衆精神文明取向的基本承載體,極大地促進了社會意識氛圍的多元化嬗變,并朝着全民娛樂、休閑、理性消費等方向發展。旅遊類電視節目也承擔起了引導、助推的作用。當前,我國旅遊類電視節目多以營造全民旅遊氛圍、間接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作為基本意旨,極大地提高了旅遊文化的熏染性,促進了旅遊産業的發展。此類節目不僅涉及地域廣泛、内容宏闊、形式多樣,而且實現了人文、自然内涵同旅遊業前景趨勢的交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強大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氛圍,影響了萬千群衆的旅遊行為。
例如,2010年所推出的節目《遠方的家》,是當前我國一檔優秀的大型綜合性旅遊類電視節目,這檔節目以嚴謹的制作态度、博大深刻的文化内涵、敏銳的洞察力,使得同類節目黯然失色,通過子欄目的不斷呈現,打造了卓爾不凡的節目風格。如在《百山百川行》子欄目中,集中對我國“華夏母親河”進行了介紹,其中包括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三江奇景等知識的介紹,還涉及到當地人文民俗、景觀、交通、食宿等最新資訊,嘉賓、觀衆能夠進行心得、體會的分享、交流,集體進行出遊方案的研讨,并對旅遊發展路線進行講述。
三、結語
一言以概之,旅遊類電視節目不僅種類豐富、形式多樣,而且富有深刻的民族傳統文化内涵,多數節目解說生動、點評鮮活,兼具多元化、實用性的指導建議,已發展成為當前一類典型的娛樂、休閑、消費性電視節目的代表。不僅如此,旅遊類電視節目還承載着深刻的媒介傳播價值,對于促進我國或各地區旅遊産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輔助、增益效果。因此,電視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旅遊類電視節目的作用,充分發揮其在促進旅遊業發展中的傳播價值,實現二者的雙赢。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基于鑽石模型的服務型企業核心競争力提升研究—以高爾夫俱樂部為例編号:86·自選
(作者單位:鄭州旅遊職業學院/責編: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