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綻放孩童的藝術夢想

綻放孩童的藝術夢想

時間:2024-10-30 02:07:20

口張麗霞

2003年12月,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正式開播,這是我國第一個面向全國少年兒童的專業化少兒頻道。随後,天津電視台少兒頻道于2004年6月開播,全國各省、市電視台也相繼推出電視少兒頻道和欄目,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提供給他們施展才華的平台。2008年,為了讓更多的在校學生都能參加電視文藝活動,分享藝術給他們帶來的熏陶和快樂,福建泉州在全國首創舉辦了少兒電視藝術節,成為用電視技術手段展示泉州少兒藝術才華的重要方式。

一、少兒電視藝術節的曆程和特色

2008年,原泉州電視台為貫徹落實國家廣電總局有關各地各級廣播電視機構都要開辦青少年節目(頻道)的精神,積極響應,主動有為,根據泉州的地域特點和實際情況,率先在全國創辦了少兒電視藝術節。藝術節至今已舉辦至第八屆,這是泉州市中小學校同學們、幼兒園孩子們共同的節日,每年的3月至5月在泉州市城鄉各校舉行。藝術節後半段,各地遴選晉級的優秀小選手和好節目,将會在泉州市裡的主賽場進行展演與比拼。在此期間,各校增進了解,深入交流觀摩,相互促進提高,每項藝術比賽的決賽,既是一個競技台,又是一道風景線。各校的同學們在藝術的殿堂裡,盡情揮灑辛勤的汗水,放飛多彩的夢想。據不完全統計,每屆藝術節泉州市城鄉各校都組織本校學生參與,其中一些個人項目,每屆都能吸引泉州市區及所轄13個(縣、市、區)近4000名少年兒童參加,真正做到了全城發動、各校參加,力争做到初中生、小學生人人都參與,班班有項目、校校有特色,讓更多中小學生成為藝術節的受益者、傳播者,讓廣大的少年兒童在這個藝術的舞台上感受美、表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泉州的少兒電視藝術節通常經過4個階段:即各校發動、組織創排、選拔優勝、晉級決賽等,直到最後的頒獎儀式,與之同步策劃舉辦每年的慶“六·一”文藝演出,向泉州市少年兒童送上一份歡慶“六·一”國際兒童節的文化大餐,給廣大的師生們留下了快樂美好的記憶。每年的藝術節吸引了城鄉衆多的師生們參與其中,讓孩子們真正體驗了一次難忘的藝術之旅,同時,每屆藝術節都會湧現出一大批上乘的少兒文藝作品。這些年來,作為具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少兒電視藝術節,在組織開展活動時,更加注重貼近孩子、貼近生活,圍繞校園特色和孩子們的個性,努力發掘少兒藝術人才,培養活潑陽光的道德情操和進取精神,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更加美好的藝術空間。

二、創新融合傳統文化與少兒藝術

連續舉辦多屆的少兒電視藝術節,如何辦出特色、辦出成效,使其有一定的影響力、權威性,關鍵就是要讓藝術節為當地傳統文化服務,為當地廣大師生所認可、所接受。依據這些年來舉辦泉州市少兒電視藝術節的經驗,組委會提出了藝術節要體現校園風情、培養少兒情操的總要求,為此,通常都設有少兒歌唱、群舞、獨(雙、三)舞、校園(課本)劇、樂器(民樂、鋼琴)等項目,集體節目和個人表演各有特色,盡顯風采。這裡特别要提的是,泉州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文化底蘊的曆史古城,深厚的文化積澱和衆多的文化名流,為這座城市平添了豐富的人文色彩和藝術魅力。那麼,藝術節如何做到讓孩子們既能接受曆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又能綜合性地展示現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每屆藝術節的組織者、策劃者都為此用心良苦。泉州市少兒電視藝術節的編導們着重提出要求,讓各校根據本地傳統文化的特色,創作排練具有當地民俗風貌的少兒題材文藝節目,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讓孩子們更多地知曉和學習傳統文化。比如:舞蹈《拍胸舞》、《高甲小戲迷》、《水水的浔埔女》、《糕人新妝》、《五裡掌中情》等,都很好地反映了當地悠久的曆史文化,通過孩子們活靈活現的表演,讓大家看到了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使人感動和欣慰。

堅持原創,發現新苗,是少兒電視藝術節的主旨所在。幾年來,藝術節組委會要求各地各校多從孩子們身邊生活找靈感,多從學校的課本中找素材,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屬于孩子們的少兒文藝作品。這些年來,少兒藝術節新創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發掘出的優秀苗子嶄露頭角,其中有不少優秀的節目和小演員代表泉州市參加福建省、全國的少兒藝術比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中小學組校園劇《曹沖稱象》獲得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群舞《貝貝樂》、校園劇《狐假虎威》獲福建省第五屆中小學藝術展演一等獎等等。孩子們在藝術節的舞台上盡情舞動,盡情歡唱,用童心和真情讓藝術之花炫麗綻放,實現了童年的藝術夢想。

三、電視技術運用,助力少兒藝術節

各類藝術的舞台表現形式與電視技術有機融合,獲得了廣大少年兒童和小觀衆的青睐,也吸引了家長和老師的關注。采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傳遞手段把少兒藝術節送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家庭成員共享真誠和快樂,少兒電視藝術節“電視”的特點也就在這裡。人們通過電視熒屏,看到了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表演,愉悅了心情,也融洽了家庭的氛圍,是一次幸福的聚合。由此看來,電視技術的運用,助力少兒藝術節的開展和延伸,也逐漸衍生出來一種新的文化—“電視客廳”文化。

當然,用電視技術的手段來表達藝術作品的思想和境界,才是少兒電視藝術節所追求的崇高目标,這就是所謂的電視化呈現。為達到這個目的,導演組在每年的少兒電視藝術節各類藝術展示和比賽的品種中,除了将每項活動完整錄制播出以外,更是獨具慧眼地遴選有特點、有個性的優秀作品和小選手,專門為其量身定做一些精品電視節目。在一個階段裡,導演組通過重新構思和再度創作,按照電視藝術的特性和規律,拍攝孩子們的藝術展示展演作品,制作出長短不一的電視紀錄片、電視文藝片、電視人物片和電視動漫片等,較好地深化了原作的主題思想和基本樣式,使其作品更加富有童趣,更加鮮明直觀,更富有感染力,提升了少兒藝術作品檔次。這些年,導演組拍攝了許多這類的電視片,或在活動中播出,或在比賽後展播,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小鋼琴手丁晨,他是一位盲童,是導演組在少兒藝術節鋼琴賽中發現的藝術幼苗,他勤奮聰慧,心地善良,自幼喜愛鋼琴,在老師的無私指導幫助下,他的鋼琴演奏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喜獲演奏二等獎。一個盲童是如何學習彈鋼琴的,又是如何迅速提高演奏技術技巧的?導演組為此專門拍攝了電視藝術片《在陽光下》,全面地記錄了丁晨的藝術之路。節目播出後,社會反響熱烈,觀衆感觸較深,該片在當年福建省電視藝術片評比中名列前茅。可見,運用電視技術手段,在提升少兒藝術節品牌和層次方面,的确收到了舞台上不可能呈現的效果。另外,為少兒藝術節新創作的合唱動漫片《燦爛陽光下》更是把動漫繪畫賦予了人物個性化創作,加上朗朗上口的童聲合唱,一下子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上了片中卡通人物,歌曲也流傳開來。

“陽光下成長”是泉州市少兒電視藝術節的主題,當我們的孩子通過歌舞、戲劇、器樂和曲藝等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黨、對祖國、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時,看着他們天真可愛的笑容、十分逗趣的表演,作為電視藝術工作者,能夠記錄孩子們這些歡樂的瞬間,既是一種責任,更是一份快樂。

(作者單位:泉州廣播電視台/責編:劉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