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網絡飛速發展的一年,在互聯網視阈下,電視劇擁有了更廣闊的播放平台、更多樣的表現形式以及更廣泛的題材選擇範圍。互聯網為觀衆提供了比電視媒體更自由、選擇更方便、共享更迅暢、廣告時間更少的影像觀看途徑。目前,通過網絡觀看電視劇已漸漸成為中國網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雲多屏,跨媒介傳播應運而生。重新審視中國電視劇藝術在互聯網視阈下的傳播趨勢,是時代發展提出并亟需解決的新課題。
一、電視劇市場現狀
從體量上來說,中國是電視劇生産和消費的大國。2015年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公布的全年電視劇總産量是395部,16560集,上半年産量略有下降,總體處于持續增長的趨勢。在資本對賭、IP當道的電視劇市場,億元巨制的電視劇大片已不算罕見。進入到2016年,随着視頻網站對新一代年輕觀衆付費收看習慣的不斷培養,視頻網站的購買力不斷加強,單集購買價格直逼一線衛視,優秀劇目的購劇天花闆不斷擡升,具有代表性的如僅靠一張背影海報就賣出單集900萬天價的《如懿傳》。電視劇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優質好劇對于投資者的回報也十分可觀。
在今天,越來越多的作品以“知名導演+豪華陣容+高科技+高投資”的排列組合出現,電視劇已進入以“大投資、大制作、大陣容”為特點的大片時代。“電視劇大片”的概念大概源于2008年投資5000萬元拍攝的電視劇《中國往事》,時隔7年之後的2015年,《武媚娘傳奇》、《花千骨》、《芈月傳》等都已經跻身億元大劇行列。
在制作成本與日俱增的同時,電視劇的長度也越來越長,越來越多的“50集+”大部頭出現,中國電視劇進入了“長劇時代”。産量減少,但每部劇長度增加,成為一劇兩星之後電視劇生産最明顯的特點之一。根據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的劇目集數顯示,2015年電視劇制播比例從10年前的36.4%下降到30%,播出的電視劇平均每部超過40集,在總産量下降的同時,體量并未有明顯的波動并且有持續增長的趨勢,其中也不乏有電視劇通過“注水”達到拉長劇集的目的。
從播出渠道而言,2015年初“一劇兩星”成功落地,從台網聯動,再到先網後台,網站獨播,2015年同樣是電視劇市場發生巨變的一年。台網聯動仍然是大部分電視劇的播出模式,但相比于各大衛視受到上星播出限制的影響,視頻網站在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上嗅到崛起的先機,其作為“一劇兩星”之外的“第三顆星”的作用日益凸顯。《花千骨》網絡點擊量飛速攀升收益明顯,《他來了請閉眼》開拓台網聯動新格局,《蜀山戰紀》揭開網絡反輸電視台的大幕,同時,作為互聯網獨有的網絡回看帶來的“二次收益”不斷沖擊傳統電視平台,使傳統電視台之間的競争日趨激烈,馬太效應明顯。
從觀衆的收看習慣來講,飛速發展并迅速成熟地以互聯網為依托的各類移動終端為觀衆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觀劇體驗和更為開闊廣泛的交流平台,年輕觀衆急速湧向互聯網終端,與堅守傳統電視播出平台的中老年觀衆群體形成扛鼎之勢。
同時,互聯網還催生出一批極具産業鍊開發價值的大“IP”,從終端影響着電視劇的取材和來源。總體而言,通過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的電視劇市場不難看出,互聯網從未如此深度參與到電視劇的生産創作和傳播的過程中來。
二、互聯網視阈下電視劇的傳播優勢
從傳統媒體的有限信息到網絡媒體的海量存儲,從傳統媒體的單向傳輸到網絡媒體的雙向交流,從傳統媒體的定時出版到網絡媒體的随時更新,數字化、網絡化的浪潮繼續席卷全球。當今,網絡媒體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個突出産物,它涵蓋了傳統的文字、圖片、影像和聲音傳播的特點和優勢,實現了報紙、廣播、電視媒體的大融合、大發展,最大化地滿足了受衆的視聽需要。而對于受衆而言,在網絡上觀看電視劇,他們則享受到便利、時效,自由、持續、針對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傳播屬性,受衆已經從傳統媒體的“被動地聽”過渡到能夠實現自主選擇的“主動地選”。網絡傳播手段的出現,不僅為電視劇的傳播和接受拓展了新的途徑,也為電視劇未來的創作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時空。特别是從2015年開始,騰訊、愛奇藝、優酷等視頻網站平台優先推出付費會員的收看模式,在不斷提升收看質量的同時培養了年輕一代觀衆嶄新的付費收看習慣。
網絡電視劇的傳播與傳統電視劇的傳播有着許多質的差别。傳統的電視劇傳播采取“點到面”的傳播方式,它以電視劇為中心,向四周把信息輻射給廣大受衆。與傳統的播出方式相比,網絡播出電視劇具有如下優勢。
1.觀衆的自主選擇性加強
傳統的電視台播出電視劇,上星衛視和地面頻道根據自身的編播習慣與需求對電視劇和電視欄目進行提前編排,編排順序一旦确定就不可更改,觀衆在接受信息時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态,除非主動離開電視機或者選擇其他的電視台進行收看,觀衆必須根據已有的編播順序進行選擇,且選擇範圍有限。而視頻網絡的發展使觀衆收看電視劇成為雙向的選擇過程,它能使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形成雙向的互動機制。視頻網站平台形成了巨大的電視劇自選商場,成千上萬部電視劇在開放的空間任由觀衆選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具體集數的限制。尤其在開通“會員去廣告”服務的收費機制下,觀衆可以選擇去掉片頭廣告,獲得更加連續、流暢的觀看體驗。因此,互聯網的發展和視頻網站的崛起讓觀衆的收看環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從傳統電視平台的被動觀看,實現了在網絡平台的主動選擇觀看的飛躍。
2.電視劇本質屬性的最大程度體現和保留
電視連續劇的本質屬性在于它的“連續性”。在傳統的電視平台上播出,這種連續性遭到破壞,尤其是在一劇兩星政策落地之後,每晚兩集的播出體量降低了收看的快感;在廣電總局于2011年11月28日下發《〈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中“禁止在單集電視劇播出期間插播廣告”的政策出台之前,由于傳統的電視台收入主要來源依靠廣告收入,劇集間尤其是高潮劇情到來時插入廣告成為了電視台留住觀衆的主要手段,但與此同時造成的是觀衆的注意力被迫轉移,電視劇的連續性被打破。在針對廣告的新政出台後,兩集電視劇之間廣告時間的無限延長也讓觀衆收看電視劇的連續性收到不斷的損害。
3.雙向交流渠道的成功建立
作為傳統的客廳文化,電視劇在傳統的電視台播出時,觀衆面對的都是冷冰冰的電視熒屏,圖像和聲音單向度地傳遞給電視機前的觀衆,不論是電視台還是制片方,都不能在第一時間接受到觀衆的反饋,同時觀衆也不能将自己對劇集看法有效及時地傳遞出去。而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彈幕”的産生将實時評論帶到每一位通過網絡平台觀看電視劇的觀衆面前,實時交流溝通自己的看法,讓“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到,從傳者本位到受者本位的傳播習慣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①。更重要的是,網絡平台形成了信息交換的實時平台,觀衆能夠找到和自己有相同觀劇喜好的人群進行交流,制片方也能通過觀衆的實時評論準确把握市場的動向,進而影響到未來的電視劇創作和題材選擇,實現有效的雙向互動。
三、互聯網視阈下電視劇傳播的趨勢
基于以上三種互聯網視阈下的電視劇傳播優勢,可以預見2016年電視劇市場的傳播趨勢有以下三點。
1.受衆群體發生代際遷徙,年輕化趨勢明顯,90後成為收視主力
互聯網的受衆群體呈現年輕化的傾向,且收視習慣偏向碎片化。在2015年人人網進行的一次受衆調查顯示,42.9%的90後經常看影視劇,51.4%的90後偶爾看,僅僅隻有5.7%的90後極少看。在調查觀看電影電視對現實生活的影響時,有31.4%的90後觀衆反應有時會幻想自己成為影視劇中的人物;有37.1%的90後表示能清楚地分清影視劇隻是一種娛樂方式;還有28.6%的90後認為觀看影視劇對生活有益處,比如學習語言等;還有2.9%的90後會把自己投入到影視橋段中不能自拔。年輕的收視觀衆群體大批湧入互聯網視頻平台,他們的收視習慣直接反作用于電視劇的生産和制作,擁抱互聯網和年輕觀衆群體成為影視劇獲得最大限度傳播的強有力因素。
為了迎合更加年輕化的互聯網觀衆的需求,傳統的電視劇播出平台和原有的電視劇類型都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以典型的戰争劇類型而言,為打開網絡市場,吸引更多的網絡受衆,在延續主旋律之外,正出現一部分向年輕觀衆靠攏并尋求多元素創新的新氣象。比如有加入了新動作元素的《怒海紅塵》、青春偶像元素的《麻雀》、青春勵志諜戰元素的《守旺那小子》,強情節外高顔值、年輕态越來越成為這一題材劇的标配。在演員資源配置上,也越來越尋求與受衆的精準匹配。例如,青春偶像演員楊洋、李易峰、唐嫣等多紮堆現身于一些古裝大“IP”劇,成為新生代“顔值咖”的代表。
2.播出平台兩級分化持續,周播成一線衛視“标配”
一劇兩星政策到2016年年初已經實施整整一年時間,其間變化最大的、困難最多的還是傳統的衛視編播。之前是拼四家,今年拼兩家,拼劇難度加大。每天限播兩集,全年的電視劇播出量驟降,而且排播周期變長,選劇的時候很難敲定,平台變得非常被動,另外購劇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對于非一線衛視來說,電視劇編播更加側重品質劇,有影響力的首輪劇會考慮一到兩部,更多是1.5輪跟播。下一步更傾向于走定制路線,解決拼檔難的問題并控制成本。
今年以來,播出平台和制播機構更加兩極分化,新形勢迫使播出機構采取定制、自制、獨播、周播等多種生産和播出方式,因此優化資源、推出精品、頻道特色更加明顯。繼湖南衛視周播劇在2015年大獲成功後,一線衛視也紛紛開啟周播劇編排模式。
湖南衛視從2016年起,《鑽石獨播劇場》由原先的周日周一調整為周一周二,而《青春進行時》劇場由原先的周二周三調整為周三周四。這樣變更的好處是沿襲了調整之前的《鑽石獨播劇場》放在《青春進行時》前的策略,對《青春進行時》的收視有帶動作用。浙江衛視也将推出周播劇場《奇妙劇場》,周一至周三每晚22:00開播,60分鐘/天。《奔跑吧Honey》、《最好的選擇TAXI》、《夢想的天空》均與浙江衛視熱播綜藝欄目内容相融合。江蘇衛視也将推出“周播劇戰略”,加入周播IP劇目的争奪,目前确定的劇目包括講述九州大地上人族與羽族愛恨情仇的超級IP劇《九州天空城》,以及“黃金組合”侯洪亮、孔笙再度操刀的“都市版神探夏洛克”—《如果蝸牛有愛情》。東方衛視周播劇場也同樣可圈可點,唐人出品、彙聚衆多當紅偶像的《青丘狐傳記》,根據言情推理天後丁墨代表作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如果蝸牛有愛情》等。
3.視頻網站的崛起不可小觑,付費收看渠道直逼“第三顆星”
根據藝恩發布的《2015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國内視頻網站付費用戶規模達到2200萬,較2014年的945萬增長133%。保守估算,2016年這一數字可達到3500萬左右。報告顯示,中國在線視頻行業收入規模不斷攀升,2015年前三季度已超過270億元。目前,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樂視視頻這5家最大的視頻網站都開啟了付費業務。其中愛奇藝在去年12月初宣布付費會員突破1000萬,占行業用戶規模的45%,在一衆視頻平台中領先。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網絡視頻平台愛奇藝,其自制劇《盜墓筆記》引爆付費狂潮,随後播出的《蜀山戰紀》也開啟了“先網後台”的先河,成為行業标志性事件。想看熱門電影的觀衆早已經忘記了電視台的電影頻道,視頻網站的影片更新速度更快、中間不插播廣告,還能一邊看一邊歡樂地吐槽,所花的錢也遠遠低于一張電影票。跑步進入大電影的互聯網公司就這樣巧妙地從電影的出品、發行延續到了後續的票房分成、廣告收入、付費觀看甚至電影周邊産品的售賣上。雖然廣電總局在最近的政策中明确表示将要統一“線上線下”審查标準,提升網絡視頻的質量,作為平台渠道和未來的内容制作方,視頻網站的崛起仍然存在着極大的上升空間。
互聯網的發展推動電視劇的傳播渠道更加多元,但無論在傳統的電視台還是在交互性更強的互聯網,“内容為王”永遠是電視劇制作的核心。互聯網時代的電視劇情節、對白、人物設置都更符合網絡時代的收視習慣,但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網上熱播,還是電視熒屏上的高收視率,“作品制作精良、尊重觀衆對較高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才是王道。
注釋:①曾勵、曾麗紅:關于“以受衆為中心”的思考—從網絡數據庫營銷看受衆觀念的變革,《當代傳播》,2002年第6期。
(作者單位:電廣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責編: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