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靈草木得餘潤,郁郁古柏含蒼煙”。具有悠久曆史的山西造就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具有獨特韻味的民俗民風,并将其深深沁入到山西人的日常生活中。這些生活的點滴和片段,在以趙樹理、馬烽、孫謙、西戎、胡正等為代表的“山藥蛋派”作家筆下,化為一個個諸如小腿疼、吃不飽、趙滿囤、賴大嫂等血肉豐滿的形象,真實反映了樸素厚實的山西農村生活,從而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為山西的電視劇創作提供了肥沃的文學土壤。
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近年來,晉派電視劇通過對三晉的文化底蘊、厚重曆史,以及這片黃土地上人物、故事的充分挖掘和提煉,尤其是在熒屏上對富有山西特色的鄉土風情、人物故事、語言風格的生動展現,以鄉音、“土”調,牢牢抓住了觀衆的視聽,在全國範圍内産生了較大的影響。如早年張紹林導演的《溝裡人》(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視劇“飛天獎”中篇電視劇一等獎、第四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近年來牛建榮編劇、導演的電視劇《喜耕田的故事》(獲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長篇電視劇優秀獎、第27屆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幸福生活萬年長》(獲2014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均在中國影視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綜觀以上主要作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就是“接地氣”,用山西話說就是一個字—“土”。所謂“土”,既表現在人物形象的“土頭土腦”上,也體現在劇中的“鄉土風情”上,更體現在人物語言的“土裡土氣”上。
一、劇中人物形象“土頭土腦”
看晉派電視劇,給觀衆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人物。人物角色可以說是電視劇出彩的關鍵,劇中情節或細節可能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被觀衆遺忘,但成功塑造的人物卻會在觀衆的心中長存。電視劇《喜耕田的故事》中的喜耕田隻是一個返鄉務農的普通農民,但他在村裡助人為樂,幫助村幹部做了很多好事,帶領群衆走上了緻富的道路。這個人物是中國廣大農村,尤其是在山西這片黃土地上,千千萬萬長期以來被人們視為“土了吧唧”卻樸實、善良的農民的真實寫照。《幸福生活萬年長》裡的老萬脾氣不好、性子急,25歲當正科,52歲還是正科,他在大的原則問題上始終是個好幹部,但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他易沖動,上午罵了人,下午後悔了,又要請人家吃飯;他心地好、心腸軟,可始終改不了得罪人的毛病。這個老萬是千千萬萬個農村基層幹部中的典型,真實可信,非常接地氣。老萬的“土”,是《幸福生活萬年長》這部電視劇可看可贊的關鍵。
二、劇中故事“本鄉本土”
電視劇要對客觀世界進行藝術處理,講求故事的藝術性,同時其所反映的情況要盡量接近生活的原貌,要講求故事内容的真實可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接地氣”,即所謂的“土”。電視劇《溝裡人》是根據山西省錫崖溝人開山築路的真實事迹改編創作而成。那山、那人、那路是真實的,那吃、那坐、那走、那哭、那笑也是真實的。真實的基礎就是一個“土”字,劇中村外來信了,遞信的人要在山上用繩子拴了籮筐把信吊下懸崖送給溝裡的收信人。這樣的情節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大山裡是常有的事。再如《喜耕田的故事》,故事從2006年開年頭一天喜耕田得知國家免除農業稅後決定返鄉種田講起,一直到2006年的最後一天。故事跨越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展現了村裡人真真切切的生活和實實在在的瑣事。如孩子掉洞裡了、年輕媳婦不孝敬婆婆、喜耕田要種地但他的婆姨和兒子卻要出租地、索賠壞種子、收秋送糧等等,使電視劇戲裡戲外散發着濃濃的三晉土壤的芬芳。這一個個的小橋段看似是小事、瑣事,卻非常接地氣,讓觀衆感覺到了一股濃烈而又親切的“土”味兒,土得實在、土得可信,引發了觀衆深深的共鳴。正是這股正宗的“土”味,令這部劇顯得卓爾不群。
三、劇中語言“土裡土氣”
語言對白是影視劇,特别是電視劇創作的重要支柱。晉派電視劇創作向來以農村題材為主,近年來更是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的亮點之一就是晉西北方言的平民化、通俗化。鄉土語言本來就“土”味十足,山西的鄉村語言更“土”,因為“土”才有了味道。這方面《喜耕田的故事》就做得很地道。主演林永健為學習山西的晉西北方言,下了很多功夫,每天都去人流量非常大的菜市場感受熏陶。導演牛建榮更是在劇組中貼出了“以山西普通話為榮,以南腔北調為恥”的标語,嚴格要求演員學習講土話。這裡的土語不僅是發聲,其中還包含山西的俗語、歇後語,甚至還包括是擡杠、打趣等。說土語不僅诙諧幽默,還能把觀衆帶入真切實在的生活中去。比如喜耕田對老婆調侃說:“老婆當成狗,日子越過越圪朽(萎縮);老婆當成娘,日子越過越富強。”又如對話:“原湯化原食!”“那吃了油糕把油湯也喝了?”這些土語表現了山西語言的獨特魅力,讓觀衆們回味無窮。
綜上所述,貼近生活、貼近現實是晉派電視劇的亮點,“土”是晉派電視劇的優點。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辯證地來看。一方面,從藝術角度出發,無需探讨,土得掉渣才好。正如著名作家賈平凹在散文《醜石》裡談到:“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同樣,“土”到極處便是洋到極處。農村劇為城市觀衆喜聞樂見是因為其觸動了他們的生命根性,激活了他們深藏的民族集體意識,喚醒了城裡人對鄉土的脈脈溫情,這種可稱為鄉土情結的東西,引發了他們對鄉村的想象和向往。但另一方面,“土”得掉渣也會影響作品的受衆面,繼而影響作品的收視率、點擊率。大部分取材于農村的晉派電視劇存在着創作思路落後于時代觀念、叙事結構簡單老套、故事不深入、隻是在傳承中循規蹈矩地發展等問題。據調查,南方觀衆對北方農村劇的觀看興趣較北方觀衆而言要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審美心理或欣賞習慣的差異。就像吃飯一樣,南方人喜歡吃米,北方人愛吃面,這是個客觀存在。而從電視劇市場發展來講,在追求收視率、追求點擊率的當下,一部劇投資收不回成本也是一種失敗,我們還是應該在堅持“土”的基礎上努力擴展受衆面。所以,在展現正宗的“土”色、“土”香、“土”味、“土”調,提高受衆認同度和忠誠度的同時,還應順應時代、社會、市場的需求,牢牢抓住電視劇的第一屬性,尋找到一個恰如其分的平衡點,這是值得山西廣大影視創作者及評論家關注和研究的一個深奧課題。
本文為“山西高校創新人才項目”(晉教科[2014]7号)子成果
(作者單位: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