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透過現象看本質

透過現象看本質

時間:2024-10-30 11:57:06

2017年開始,文化節目的火爆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讨論,成為一種新的電視現象。其實文化節目從來沒有離開過熒屏,其火爆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文化節目創新與發展、文化傳播乃至文化傳承的重要問題。

一、“文化節目現象”分析

在我國,文化是個極其寬泛的概念,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用無不是文化。民俗文化、政治文化、藝術文化、科學文化等都博大精深。對于“文化節目”始終沒有一個完善的概念,但節目中的“文化”二字無疑是與“娛樂”相對而言的,它以傳播知識、傳統文化、風俗習慣、主流的價值觀和情感為内容,形式上不拘一格。伴随着中國電視的發展,文化節目出現在不同的年代,它們在堅守文化品質、弘揚主流文化價值觀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例如中央電視台的《電視詩歌散文》、《讀書時間》、《文化視點》、《探索發現》、《走進科學》、《讀書》、《科技之光》、《人文地理》、《文化大百科》、《風華國樂》、《百家講壇》等,都堅持着文化節目自身的精神品質和美學品格。但很多早期的文化節目,由于形式單一、說教感強、話題嚴肅等不利因素,一直在電視節目中處于近乎“邊緣”的位置。2006年開始,人們對傳統文化回歸熱潮,《百家講壇》推出的《品三國》、《論語心得》等催生了“國學熱”,一度引發了對電視創意趨勢和電視文化的讨論,這種現象随着時間也慢慢冷卻。從2015年開始,在娛樂節目高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開始了“限娛”的政策,使得競演、真人秀等“模式化”制作的娛樂節目開始減少,客觀上留下了文化類節目再次興起的空間。例如,浙江衛視的《中華好故事》、貴州衛視的《最愛是中華》、河北衛視的《中華好詩詞》、陝西衛視的《唐宋風雲會》、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和《成語英雄》,再加上中央電視台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等。但這些節目大都作為一種點綴出現,除個别節目有短暫的影響力之外,還不成規模。2016年中央電視台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以其精緻的制作、央視綜合頻道平台的力推、多媒體的宣傳、衆多知名學者的加盟、選手的個性化表現等,引起人們的關注。緊接其後的《見字如面》和《朗讀者》則強化了“文化節目”的概念,合力組成了熒屏的“文化節目現象”。

二、文化節目的内容選擇标準

文化節目的概念是從其内容屬性出發的,從十幾年前流行的《百家講壇》到2017年的《朗讀者》、《見字如面》,文化節目都遵循着“以内容為王”的原則。成功的文化節目都在内容上獨辟蹊徑,選擇某種與當下流行娛樂節目差異大的内容,甚至是冷門偏門。如《百家講壇》中的曆史、《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的漢字,《中國詩詞大會》中的詩詞、《見字如面》中的“讀信”、《朗讀者》中的朗讀,這些在互聯網時代少有人關注的内容和行為成了文化節目的新資源。這些文化節目開始由關注作品、人物、事件轉向了一種對“意識”的關注。中國厚重的文化底蘊,加之近現代複雜的社會經曆開始在物質文明的漸漸穩定中呼之欲出,人們的文化情結需要一個更加合理的出口,這也成為文化節目再次異軍突起的社會條件之一。

同時,人文積累帶來了資源整合力。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葉郎教授把娛樂分為兩個境界:觀衆沿着感受力的光譜深入而靈活地做出的反應,謂之“審美的娛樂”,與之相對應的是“純粹的娛樂”,那就是“逃避現實生活和調節世俗心理之目的”的娛樂方式。在娛樂風潮中,審美與純粹的娛樂交織在一起,在審美中娛樂,在娛樂中審美。人文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們開始對審美産生較高的訴求,也有了新的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的選擇。

文化節目的内容選擇标準非常特殊,它區别于以往按照熱點人物、作品、事件等标準選擇,不追逐“眼球效益”,而是尋找和發現能代表當下精神世界的内容和具體的困惑。例如,焦慮、壓力、對自我的隐憂、對未來的不确定等,從而一下切中痛點,點燃人們缺失的某種精神,制造出發自心底的“關注”。例如,《朗讀者》第一集中6個人物各不相同,沒有所謂的熱點人物和宣傳任務,每個人講述的内容都是時代的主流精神,這些精神很少被提起,但從未被忘記。例如,柳傳志在兒子婚禮上的發言看似有趣,講得卻是“做好人”的家風;許淵沖老先生淵博的學問,一生執着的精神讓我們忘卻他正是耄耋之年;濮存昕對往事感恩,對恩人念念不忘;人到中年的“鮮花谷夫婦”突破世俗,追求純真的愛情;年輕的女戰地醫生大無畏的精神在理想中綻放;張梓琳美麗背後的母性等。這些看似不是熱點的真谛,在浮躁中被再次提起,借助那些美麗的文章和朗讀者的個體故事,顯示了節目的文化内涵和包容性。《朗讀者》實際上有“三層”内容存在,第一層是朗讀的人,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身份和情感顯而易見;第二層是作品本身,那些經典的作品經過時間的沉澱,被重新演繹和解讀時産生了新的含義;第三組内容是經典作品背後的作者,那些作品背後或是文學巨匠,或者朗讀者自己,文字書寫時候的背景體現着作者的價值觀,诠釋了文化的含義。在《朗讀者》每小節後,會有一位專家簡單介紹作品和背景,三言兩語卻像一個索引,引導着觀衆對更深層次内容的探究興趣。我們對文學作品經常有一句評價:該文留給讀者思考的空間。今天這句話用到文化節目中也非常适合。好的文化節目帶給人的不僅是稍瞬即逝的快感,更多的是思考想象的空間。由此可見,文化節目每個内容都應該有其可挖掘的深意,内容看上去通俗易懂,卻不僅僅是表面文章。因此,文化節目在确定内容選題時,需要制作者對社會深層次的精神有一種洞察力,需要對中國曆史、文化、經典作品具有深厚的學養功力,知道如何将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對接,尋找那些對當下有共鳴的内容,形成新的表達。

三、文化節目的形态創新

新晉的文化節目除了内容上的獨辟蹊徑,在節目形态上也突破了以往文化節目的單一形式。以往的文化節目由于受到資金、制作能力等限制,節目本身顯得粗糙。如往往設置成簡單的演播室或外景采訪,節目缺乏“儀式感”;嘉賓大多是專家、學者,以“說”、“談”、“講”為主,使節目像課堂,猶如在教育觀衆;談論的話題往往直接表達,沒有相應的電視環節配合,使得節目的可觀賞性不強,觀衆的接納度不高。當下許多異軍突起的文化節目都合理借鑒了綜藝或娛樂的形态,競賽、真人秀、才藝表演、訪談等方式都在文化節目中運用,遊戲競賽的環節緊張有趣,也催生出了新的“玩法”。例如《中國詩詞大會》以競賽的形式為主線,雖然題目都有标準答案,但專家點評的空間非常大,專家點評的内容也成為節目的看點。不同于選秀節目評委的“毒舌”,文化節目的點評者是信息的提供者,通過解讀,使蘊含在标準答案下的文化張力展現出來,評委也因其淵博的學識和風趣幽默的表達受到歡迎。共同參與的環節既可以助陣選手,也激起了大家的互動性。電視機前的觀衆和網絡觀衆都可以通過互動方式參與,答對這樣的詩詞題目不僅為了得到小獎勵,更重要的是激發自己的文化自信心。例如,《中國詩詞大會》中的“飛花令”,與電視機、電腦前的觀衆産生了良性的互動,後期還可以整合成網絡小遊戲,形成再次傳播。而《見字如面》簡單明了,隻運用了一個娛樂元素—明星,卻用到了極緻,不僅出現了演藝界公認的優秀表演藝術家,還出現了一些偶像明星。明星帶着角色感讀信,對信中主人公進行角色化的演繹,“台詞”就是信的内容,明星的語調、表情都成了看點,還原了信中人物的情懷。信本是私密之物,存在于關系密切的兩人之間,但今天卻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見字如面》以信中描述的真實生活、真實感情、真實情懷為基礎,勾勒出一個與衆不同的精神世界,這是一種娛樂心靈的新境界。

四、塑造新的主流價值觀代言人

一檔節目的成功,都需要一批适合的“人物”,如同電影中的角色。我國悠久的曆史文化,也是由無數個人物串聯起來的。因此,尋找适合的“文化代言人”也是節目努力的方向。

文化節目非常注重人物的塑造,無論傳播哪種類型的文化,文化節目都不是直接傳授知識,而是将文化融在一個具體的人物身上,看到抽象的“文化”在一個人身上顯現出來的樣子。無論是《中國成語大會》中的“白話靈犀”,《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武亦姝,評委蒙曼、康震,《朗讀者》中的柳傳志、許淵沖、徐靜蕾、倪萍、張梓琳,都是用他們身上的“非娛樂”元素去吸引觀衆。文化節目中的人物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大多數都非常平和、不浮躁,他們有才華、有情懷,娓娓道來,沒有搞笑的任務、才藝的誇張展示,而是直接将他們自身的特質挖掘出來,這些特質正是當下人們缺失的某種品質或性情,如耐心、沉穩、安靜、有趣、執着等。人物的遴選既是節目的“導向”,也通過他們強化了對主流價值觀的表達。他們的效應不是由本人外在的長相、才藝引發的,而是一種内涵、思想,通過他們身上的氣質表達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台灣著名學者韋政通先生曾經說道:“一個有悠久傳統的社會,在它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生活上的一個理想情況,應該是傳統價值觀念與逐漸擡頭的新價值之間能相互融合,這樣一方面不緻陷入心理上無所歸屬的狀态,另一方面又可使新的價值指南在漸變中達到更新的目的。”這些人物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和自己身份故事的融合,正是傳統與當代的融合,由此使他們成為了文化節目的代言人。

五、文化節目的未來走向

文化節目不是一種新的類型,卻随着時代幾經沉浮,它的發展與人們内心的精神需求相呼應。文化節目近期的“火”并不代表一種節目類型的穩定确立,文化節目的創意、策劃有着自身不可違背的規律,而受衆群體對于文化節目的态度很有可能從“新鮮”迅速轉化為“疲勞”。因此,筆者認為,文化節目正在經曆一個“過渡期”,要想成為屏幕上的常青藤,乃至完成文化傳承的責任,還需細水長流,不可盲目地複制擴張。“火爆”隻是階段性成果,不是最終目的。筆者認為,文化節目的未來發展需要以下工作。第一,培養一批對文化有傳承能力的制作人才,在相關藝術院校的專業學習中,加強編導制作人才文化素質的培養,向曆史和文化要内容,向現代和科技要形态。第二,發掘一批适合傳播文化的“代言人”,任何有效的傳播都離不開“人”的因素,那些深藏在民間,有着豐厚學養和人格魅力的人才應該成為文化節目的新明星、新資源。第三,重視文化節目形态的原創性,中國的文化内容需要“中國式”的表達方式,在借鑒優質節目模式基礎上,要根據内容打造新的形态。近十年來,節目形态經曆了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現在有回潮為“簡單”的趨勢,那些可以“一句話”講明白的節目有着非常大的傳播力。第四,重視宣傳推廣和受衆的培育。文化節目短期目的是普及知識,引領人們的價值走向,而最終目的是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文明。因此,順應潮流,利用自媒體、社交媒體,用“互聯網+”等方式,将文化的意義、精神傳播出去,培植未來文化的土壤,讓一代年輕人形成文化自覺,讓傳統文化與當代緊密結合,文化節目一定會慢慢走出“文化苦旅”的困境,成為一種新的風尚。第五,文化傳承是社會大義,要号召全社會重視文化的傳播。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文化節目應該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支持,應該有強大的物質基礎。文化節目是傳播文化的“先鋒隊”,國家和社會應該樹立崇文尚義的新風尚,各級有關部門應該給予大力的支持。

綜上所述,“文化節目”不應是“昙花一現”的某種現象,它的本質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号角;文化節目不應是一時火爆的文化商品,應是傳承文化的“代表作”,是傳承文明的“裡程碑”。

(作者系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欄目主編、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教師/責編:莎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