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随着工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我國城市化發展由起步進入到加速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城市發展的目标不再是簡單追求城建規模的擴大和城鎮人口的增加,穩固城市居民對城市生活的信心和加強居民對城市的文化認同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目标之一。這種背景下,城市題材的影視作品也相應發生了變化,這在與城市發展主題相對密切的紀錄片創作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一、城市題材紀錄片與城市的發展主題在我國,由于城鎮化起步于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因此城市題材紀錄片的出現相對較晚,幾乎與新中國的建設同步。改革開放前,由于政治現實的需求,城市題材紀錄片難免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這一時期也幾乎沒有出現較為優秀的城市題材紀錄片。改革開放初期,涉及城市題材的紀錄片基本上傾向于介紹城市居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以及城市建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1978年,紀錄片《北京的早晨》開啟了城市紀錄片的新時代。該片聚焦北京普通市民平淡的日常生活,強調了平凡的重要性。這一時期,北京題材的紀錄片,如《張廠長的眼光》《拾金不昧》等都側重展現了新時期城市居民的新風貌。進入20世紀90年代,随着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中國城市發展進入城市建設、人口擴展、經濟發展并行的新階段。這一時期,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城市都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促進工業和第三産業發展、擴大城市規模上。與此相呼應的是,城市題材紀錄片的時代任務轉變為宣傳城市建設成就,以便利于城市招商,或是通過宣傳城市曆史人文、自然景點從而吸引外來旅遊者。其中,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有《麗江神韻》等。與經濟建設相配套的是,城市公共服務和行政建設也在不斷進行,反映這一方面的紀錄片自然不可或缺。1996年榮獲法國真實電影節大獎的紀錄片《八廓南街16号》,就記錄了拉薩一個居民委員會中發生的故事,該片以時間為線,根據不同的時事背景,通過居委會的工作細節展示出這個最基層的權力機構與居民們的關系。這是對新時期城市建設的另一側面的展現,即與城市經濟建設相呼應的城市政治文明建設。城市建設者也是這一階段城市紀錄片關注的對象。陳曉卿等在90年代初拍攝的紀錄片《遠在北京的家》,記錄了五位姑娘從安徽無為縣到北京打工的生活曆程。片中在記錄了五位農村姑娘在城市的生存狀态之外,還廣泛記錄了90年代初“民工潮”現象,并對這一現象發生的背景、面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也做了多方面的展現。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城市題材紀錄片與中國城市的發展主題緊密相關,并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一面鏡子。二、走向文化認同的城市題材紀錄片
近年來,随着中國城市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城市發展的主題不再僅僅是城建規模擴大、人口增加、工業發展這些數量層面的發展。在城市人口異質性、文化多元化、城市問題複雜化等背景下,城市居民的文化認同成為現代城市發展的新主題。紀錄片作為記錄城市發展的影視藝術形式,也對這種新的發展主題作出了回應。1.城市題材紀錄片與“人城”關系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城市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城市化問題也凸顯了出來,人和城的關系開始被社會各界認真思考。“人城”關系前所未有地被政府和社會所關注。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既是宣傳口号,也是對被發展遮蔽的城市本質的重新認識。這一時期的城市題材紀錄片側重于記錄和宣傳“人城”關系,加強人們對城市這一居住地的文化認同和鞏固其在城市生活的信心。以成都題材紀錄片為例,2003年張藝謀執導的《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表面是宣傳成都的悠久文化和獨具魅力的城市形象,而實質是建構成都作為宜居城市的文化想象。片中,從沒來過成都的男主人公在這裡生活了幾天後,開始愉快又自然地下茶館與老人們喝茶聊天,悠閑地逗鳥,欲罷不能地吃着麻辣火鍋。這些細節讓觀衆感受到了成都獨有的休閑魅力。2012年的宣傳片《快城市慢生活—閑不住的休閑成都》,一方面在介紹成都飛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和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另一方面又道出了這座千年古城的休閑特質。這一類型的紀錄片都在試圖還原城市的生活功能,纾解和糾正城市化問題給人們帶來的焦慮和偏見,加強市民對城市生活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