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三年的曆程,從策劃的星星之火,到蔚成百集的煌煌大觀;從單打獨鬥的散兵遊勇,到彙成整體的“川軍”陣容,其間所經曆的艱辛、波折已然成為過去。然而,這項工程所傳遞的精神、所形成的品牌、所留下的印記,将影響深遠、曆久彌新。
一、聚焦雙手:讴歌時代的榮光
《紀錄四川100雙手》的創意誕生于2013年8月。其時,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在巴蜀大地上,一場“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主題教育活動廣泛開展。勤勞智慧的四川人民,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追逐偉大夢想,譜寫“中國夢”的四川篇章。
中國夢是普通百姓的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電視人作為時代的記錄者,理應記錄普通百姓追求夢想、實現夢想的奮鬥身影!
于是,2013年8月,乘着四川省視協紀錄片專業委員會成立的東風,一份以王海兵、梁碧波、淩中領銜策劃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制作方案—《紀錄四川100雙手》脫穎而出。
策劃案主題鮮明:定位于中國夢百姓故事,将鏡頭聚焦于普通四川人追求夢想、創造生活的進程;視角獨特:以“手”為基本視點,通過以手叙事、以事記人的方式表現四川人的至善至美,弘揚正能量的價值觀,從一雙又一雙手、一個又一個人的奮鬥軌迹中,解讀他們身上所承載的正能量及其對中國社會進步的意義;訴求明确:以“手”作為講述故事的切入點和基本載體,表現一雙特别的手,一個特别的人,一件特别的事,一種特别的精神,對勞動者真誠讴歌。
在操作上,由四川廣播電視台聯合四川省文聯、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和省内各市(州)、縣電視台,整合全省的紀錄片創作力量和播出平台,形成集群式創作和播出優勢,以聯投、聯制、聯播的方式在全國率先嘗試大範圍、大體量、新機制的電視紀錄片創作創新模式。在這個過程中,省視協紀錄片專業委員會全程監理、指導和控制節目品質。通過項目實施和創作指導,對全省電視機構的紀錄片創作進行有效的扶持、激勵和引領,培養和打造一支具有“川軍”氣派的紀錄片隊伍。
四川的紀錄片創作曾經有過輝煌的曆史,上世紀90年代,四川電視台的紀錄片就走在全國的前列,引領了全國當時的紀錄片創作風潮,同時在國際交流中代表中國紀錄片最早走出亞洲、走向世界。但是,由于電視節目進入多元化時代,電視行業空前激烈的收視率競争,使紀錄片這個不具備收視競争力的片種逐漸褪去了光彩,陷入了“有熱情沒熱土”、“有想法沒辦法”、“有投入沒收入”的窘境。
“沒有熱土我們培育熱土,沒有辦法我們尋找辦法,沒有收入我們創造收入。”四川省視協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後,新任主席陳華提出成立紀錄片專業委員會,彙聚全省紀錄片創作精英,為全省紀錄片人搭建一個創作、交流的平台,推動四川紀錄片出作品、出人才。這一舉措,無疑為四川紀錄片創作的重新奮起注入了活力和生機!
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紀錄四川100雙手》大型文化工程正式起航。
二、培訓開路:培養有理想、有情懷、有追求的人才
當今的紀錄片創作,無論是理念、思維還是叙事技巧、影像品質等方面,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作為一項大型文化工程,《紀錄四川100雙手》的實施首先從培訓人才開始。
2013年8月,紀錄片專委會成立以後,就确定了以項目為載體,以培訓為抓手,以優秀作品和優秀團隊引領創作,出作品、出人才、創品牌、促繁榮的工作思路。針對《紀錄四川100雙手》的創作要求,紀錄片專委會将培訓定位在重實戰、重操作、重成果的層面,希望通過培訓和實戰,培養一批掌握現代制作理念,能夠用國際化表達講述故事的創作人才。(上接16頁)會2013-2014年度四川廣播電視節目獎紀錄片優秀獎;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第十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社會類二等獎;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第二十一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系列片“十優”作品獎;獲中國傳媒大學“光影紀年”第五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入圍獎。
2015年,第二季(40集)制作完成後,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16年第一批“優秀國産紀錄片”,向全國推薦播出。同時,獲中廣聯第十一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中國“十大紀錄片”榮譽;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第二十二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獎;獲中國傳媒大學“光影紀年”第六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入圍獎。
更令人欣喜的是,經過三年的培訓和實戰鍛煉,一支年輕的創作隊伍已經成長起來,特别是在第三季創作中,80後、90後年輕人成為創作的主力軍。他們理念新銳,視角獨特,對叙事技巧的把握和影像品質的追求令人刮目相看,他們創作的作品在參加各種評獎活動中也屢獲殊榮。
“通過一項工程,創作一批作品,培養一批人才”—《紀錄四川100雙手》的項目策劃初衷初見成效,四川的紀錄片創作正在步入佳境。
回首曆程,我們不能忘記四川省文聯、省視協領導對我們工作的積極肯定和鼓勵;不能忘記四川廣播電視台對這個項目的大力支持。四川台每年都将《紀錄四川100雙手》列為年度重點節目,還拿出專項經費獎勵優秀的創作團隊。另外,各地電視台的領導也給予了很大的重視和支持。這些都成為推動《紀錄四川100雙手》大型文化工程健康前行、取得圓滿成功的動力。
先行者,不負時代的重托,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譜寫了一筆靓麗的豹尾;後來者,經過培養和曆練已然成熟,正在砥砺前行。多年以後,當人們看到四川紀錄片繁榮的景象時,一定不會忘記《紀錄四川100雙手》,不會忘記在那100雙手的背後,還有一雙雙記錄生命美好的手,一雙雙為紀錄片夢想而執着追求的手。
正如《紀錄四川100雙手》片頭語所說:“一雙手,改變自己的命運;一雙手,創造生活的美好;一雙手,點亮文明的燭照;一雙手,托起心中的夢想!”
從2014年開始,連續三年,紀錄片專委會分别在德陽羅江、遂甯船山、達州宣漢舉辦了三屆“非虛構電視節目制作培訓講座”,聘請在全國紀錄片創作中卓有建樹的一線專家來給學員授課。春季培訓、秋季收獲,成為實施這項文化工程的一條定律。
三屆講座的專家陣容強大:以總導演王海兵領銜,彙聚了康健甯、蔣樾、段錦川、陳曉卿、梁碧波、張潔、王新建、寒冰、張德宏、張斌等全國一流的紀錄片專家;三屆講座的内容“頂級”:既有專業精神、創作理念、責任和情懷的講授,又有“如何選題”、“如何記錄”、“如何表達”的傳教;三屆講座的方法務實:除了主題講座,還有每季作品的具體分析,王海兵、梁碧波、淩中、張平等專委會項目負責人為學員作品現場點評,與創作者交流互動,既開闊眼界,啟發思路,又讓實用的知識落地;三屆培訓的目标明确:培養一支有理想、有情懷、有追求的人才隊伍,創作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三屆培訓講座,參與人數近400人次,除四川省市縣電視台的專業人員之外,很多傳媒藝術學院的教師和制作公司的人員也積極參加。學員們普遍反映,培訓講座是“紀錄思想”的啟蒙、“紀錄精神”的傳授、“紀錄品格”的熏陶、“紀錄技藝”的哺育,獲益匪淺!大家聽了講座後感到最重要的收獲就是點燃了創作的激情,明确了前進的方向。
而作為指揮和領導這一大型工程的總導演王海兵,對《紀錄四川100雙手》項目的實施更是從創作理念、創作路徑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時,凡是參與每一季創作的主創人員,都得到了一份十分詳盡的“行動指南”—《關于聯合創作100集系列片〈紀錄四川100雙手〉的10條要求》。這份被稱為“海十條”的實用手冊,凝聚了總導演王海兵多年紀錄片創作的思考和心得,在指導創作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于是,從2014年春天開始,伴随着中國夢四川篇章的偉大實踐,一項用鏡頭記錄普通四川人創造生活、追逐夢想的大型文化工程在巴蜀大地正式拉開帷幕。
三、堅守情懷:講好百姓追夢的故事
《紀錄四川100雙手》大型文化工程的實施得到了四川省各市(州)、縣電視台的積極響應,三年時間,全省有20個市、州共30個台參與合作,參與機構組織了最強的隊伍,運用最好的設備,營造了良好的創作環境;參與創作的團隊立足本地遴選人物和故事,深入挖掘、跟蹤記錄、潛心打造、精心制作;紀錄片專委會和項目執行小組全程指導嚴格把關,從選題、拍攝、制作等各個環節提要求,找問題,定方案,從而保證了100集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統一,達到較高水準。
1.人物故事典型,題材覆蓋廣泛。100集作品的人物故事中,有一直奮戰在海拔5050公尺高的雀兒山上盡心養護道路的養路工人,有常年靠溜索過河為山區百姓治病的彜寨醫生;有年高八旬依然堅持上手術台做手術的老教授,有身居農村醉心于農機改造的退休工程師;有身患殘疾自強不息帶領群衆創業的農村姑娘,有勇攀高峰在全國競技比賽中奪冠的民間演員;有在工廠和科研單位不斷進行創新試驗的科技人士,有在創新創業大潮中敢于試水的時尚青年⋯⋯這些人物故事的每一個主角都是巴蜀大地上有夢想、有追求的普通人,其題材覆蓋面之廣、人選涉及的行業和階層之多,前所未有。他們的故事鮮活、具體、生動、感人,是當代四川人的典型代表。
2.視角新穎獨特,叙事真誠平實。聚焦現實題材,堅守紀實風格,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在質樸中展示崇高,是創作團隊堅守的創作原則,也是100集系列作品最鮮明的特征。觀衆反映,片中人物來自身邊,接地氣;篇幅短小精悍,有故事;影像表達生動,有意味。雖然片長隻有15分鐘,但通過一雙雙手的故事,能反映人生,彰顯精神,映照世界。每一集作品就是一個窗口,從中可以看出普通四川人的精神品格,是一部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系列作品。
3.制作模式創新,集群優勢明顯。《紀錄四川100雙手》整合了四川省各市(州)、縣電視台的紀錄片創作力量和播出平台,形成了集群創作和播出的優勢,成為目前四川電視史上規模體量最大(100集,每集15分鐘,共25小時)、合作範圍最廣(全省20個市、州共30個台參與,組建了近百個攝制組,創作人員超過500人次)、制作周期最長(曆時三年)的電視行動。項目以聯投、聯制、聯播的方式在全國率先嘗試大範圍、大體量、新機制的電視紀錄片創作創新模式,以小規模的投入帶動大制作。同時,通過項目的實施,激活了全省紀錄片創作的人才和資源存量,為打造具有“川軍”氣派的紀錄片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後續效應:一支隊伍在成長
2016年12月24日,從中廣聯主辦的中國紀錄片第十一屆國際選片會上傳來喜訊:四川省視協推薦的《紀錄四川100雙手》(第二季)與央視制作的《傳承》(第一季)、《功夫少林》以及雲集将來傳媒制作的《本草中國》等高投入大制作的紀錄片一起,榮獲2016年度中國“十大紀錄片”稱号。
事實上,《紀錄四川100雙手》從項目啟動以來,就因其聚焦普通四川人在各個領域用雙手創造幸福、追求夢想的感人故事而不斷獲得殊榮。
2014年,被國家廣電總局定為2014年度“中國夢重點紀錄片”扶持項目,第一季(30集)播出後,又被廣電總局評為2014年第四批“優秀國産紀錄片”向全國推薦播出。同時,第一季獲四川省廣電局、省廣電學(下轉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