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系列紀錄片《手藝》片頭的幾點創作體會

系列紀錄片《手藝》片頭的幾點創作體會

時間:2024-10-30 11:46:04

傳統手藝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先人智慧的生動體現,傳承着中國式審美、中國式技術。漫長、刻苦、枯燥的手藝的學習階段、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工藝的制作過程,使手藝工藝之美與手藝人的人生經曆相互交織。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系列紀錄片《手藝》聚焦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制作與傳承,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與手工藝人的現狀。《手藝》包裝組主創人員以工匠精神對待《手藝》的片頭制作。在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2015年度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金帆獎)的評比中,《手藝》第五季片頭以精妙的創意、精良的制作、精美的畫面、精彩的節奏獲得高清視頻圖形制作質量片頭類一等獎。作為《手藝》的主創之一,我對該片片頭的創作有下面幾點體會:

片頭創作服務于節目總目标。作為《手藝》包裝組主創之一和攝影,在《手藝》片頭的拍攝中,我力求和節目本身保持一緻,深刻理解和把握節目主創團隊對“手藝”的認知,即以雙手與簡單工具配合所産生的手工技藝和藝術。堅守節目組對《手藝》的創作目标:關注那些傳承久遠,體現着中國文化精髓的傳統手藝,表達手工藝者對于傳統的執着與堅守。手藝心手相連,每一門手工技藝的背後,都積澱着手工藝人的心血與智慧。手藝每一個精雕細刻的瞬間,都構成着手工藝人人生歲月的滄桑。手藝既是技藝的傳承,也是靈感的閃耀,更是生命的悸動與精彩。

畫面内容做“減法。《手藝》創作組在片頭畫面内容呈現上選擇做“減法“,減到隻保留最單純的“手“和“工具”。中華民間手工藝門類豐富,攝制組選取了最有曆史感與代表性的木工、金工、布藝作為表現的對象,通過這些手藝的制作工具的展現,勾起人們的手工記憶。在如何展現手藝工具時,我們并沒有使用原尺寸的真實道具,而是借用“微縮景觀”這個概念,打造了一套微縮版的迷你道具。通過“微縮景觀”的創作,《手藝》以一種獨特有趣的方式,向人們展現了生活中那些平凡得快要被遺忘的手藝景象。制作“微縮景觀”本身就是一門很精妙的手藝。創作“微縮景觀”的手工達人用他們的巧手将手藝徐徐重現,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手藝的神奇魅力。為了手藝人的“手”和“精緻微縮”道具形成視覺對比,攝制組選用的全是七八十歲的“特型”演員,精緻的“微縮道具”與“演員”深邃、豐富、質感的手上皺紋在鏡頭中同時呈現,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對比,給人們以一種在歲月的磨砺中,曆代手藝人的智慧在一雙雙質感十足的布滿老繭和斑駁的掌紋的手中得以傳承的印象,使《手藝》的片頭視覺畫面單純而又内涵豐富,獨具美感和韻味。

采用同機位拍攝,強化剪輯思維。為了使《手藝》片頭畫面的視覺味道契合精緻的手藝帶給觀衆韻味感,确保《手藝》的畫面效果得到最好地呈現,本片選用4K攝影機和ArriMasterPrime電影鏡頭拍攝,強調表現手掌和微縮道具的每一處細節。4K攝影機和ArriMasterPrime電影鏡頭的使用,使得《手藝》的畫質更清晰、更銳利和更純淨,鏡頭焦内焦外的過渡也更柔和,使畫面産生一種油潤的味道。為了使視頻節奏與手藝的制作節奏相吻合,本片的剪輯基本采用同機位拍攝,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剪輯思維,在鏡頭畫面的景别選擇上充分考慮到剪輯的需要。因為同一構圖的畫面如果持續太久,就容易讓觀衆覺得疲勞和乏味,所以在拍攝時對同一個演員的動作一般要拍攝不同的景别。由于這次“演員”們都是老人,并且是非專業演員,雖然沒有台詞,但如果讓老人就同一個動作重複演好幾次,一定會非常辛苦。因為4K技術能夠提供足夠的分辨率,使後期裁切、調整畫面構圖依然擁有最佳畫質,為了使拍攝順利進行,我們就酌情減少拍攝時的景别差異,通過後期裁切的方式來獲得需要的景别鏡頭,使《手藝》片頭呈現出較好的圖像質量。

冷暖色調的對比。《手藝》片頭畫面的色彩也是用減法去控制,大部分微縮道具比如木工和布藝道具和演員膚色都屬于暖色,兩者之間反差較小。《手藝》為了突出這些道具,對作為背景的演員的衣服就都選定了冷色調的藍、青和灰色,也吻合人們對手藝工匠的服飾多是藍灰色的工裝通常印象。而人物再往後一層背景就是純色黑底,這樣焦點以外和光區以外的背景漸漸融為一體。《手藝》畫面色彩的減法運用,使得《手藝》畫面色彩層次分明。

工具盒的視覺象征。在《手藝》的片頭中我們采用了工具盒的結構。工具盒的結構參考了中國古代古法官箱的部分設計,“收納”了片頭中展現過的每一類微縮工具。結構複雜的老工具盒成了傳承、展示傳統手藝的載體和平台。因為制作本節目,我們對我國手工文化及産業的狀态也有了比以往更深的認識:一部分以傳統方式提供生活用品,作為大工業生産的補充;一部分以文化遺産保存下來,作為認識曆史的憑借;一部分變為審美對象,成為精神産品;一部分接受現代生産工藝的改造,成為有傳統文化溫馨的産品。随着收藏業的蓬勃,某些藝術價值較高的手藝如果說還有傳承的可能和選擇的餘地,那麼随着工業化生産方式而日漸稀少的民間手藝是難逃宿命的。民間的手工形态是傳統自然經濟、農耕社會的産物,近一百年來手藝飛速走向死亡的現狀既是一種生活狀态的一去不回,也有一種精神上的斷裂。與自然的相處,與物件的磨合,傳統手藝那種微妙到含有審美趣味的感覺,就是在突飛猛進的時代也依然讓人神往。隻要是财富,總有一天會有人為手藝的丢失感到遺憾。我們以老工具盒作為視覺象征,讓這個工具盒“收納”片頭中展現過的每一類微縮工具,作為一種符号來表現對手藝的曆史留存。通過這個盒子,也映射系列片《手藝》本身是一個平台,一個志于保護、紀錄和展示傳統手藝的平台。《手藝》的片頭中,種類繁多的微縮工具被一一收進了這隻結構複雜的工具盒,随着盒子收攏合起,畫面轉出刻在盒體上的片名“手藝”二字作為點睛,讓觀衆仿佛能透過眼前的工具盒看到一絲希望,有一群人正在努力發現并傳承那些将要消逝的人類瑰寶。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