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共産黨建黨95周年之際,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陝西省委聯合出品的五集紀錄片《重生》于2016年7月1日起在央視、多家地方衛視以及網絡平台陸續播出,播出後社會各界反響強烈。該紀錄片共五集,分别從“使命”、“火種”、“抉擇”、“淬煉”、“締造”等五個方面去重溫曆史、審視當下,它是一部立意高遠、面向未來的政治教育紀錄片。該紀錄片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号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多個維度,再現了中國共産黨在困境中,憑借“解救廣大人民脫離水深火熱、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繁榮富強”的堅定信仰而獲得重生的曆史。《重生》超越了時空,通過梳理各種曆史資料及曆史事件,為廣大人民展現了蘊含其中的思想政治信念和理想價值追求。其作為一部優秀的紀錄片,不僅具有觀賞價值,更是包含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與原則。
一、《重生》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重生》蘊含了政治信仰的價值與作用
在該片第一集《使命》中,當了半年列兵的毛澤東同志于1912年2月12日聽到滿清帝制瓦解的消息後,決心放棄當兵,繼續讀書,以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并樹立了解救廣大人民脫離水深火熱的悲慘命運、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繁榮富強的政治信仰。毛澤東同志在教育家楊昌濟的推薦下在北大圖書館做了半年助理,在北大圖書館工作期間,他認識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钊,并深受其先進思想的影響,更加堅定了其共産主義的信仰以及為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繁榮富強為己任的政治使命。他領導湖南農民運動、秋收起義,走上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曆經長征,經曆千辛萬苦,實現了三大主力會師,在陝北站穩腳跟;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他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堅持敵後遊擊戰,最終形成了抗日的生力軍,戰勝了日本軍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争的勝利。抗日戰争勝利後,毛澤東同志發現堅持和平的道路無望,繼續領導中國人民打垮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統治,取得了解放戰争的勝利。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繼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着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2.《重生》蘊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作用
在該片第四集《淬煉》中,抗戰全面爆發後,在國民黨内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等論調;在共産黨内,有些人輕視遊擊戰争,有些人甚至對全面抗日的前途持悲觀态度。此時,毛澤東同志通過總結近十個月的抗日經驗與教訓,深刻地說明了“亡國論”、“速勝論”都是完全錯誤的。1938年,毛澤東同志的《論持久戰》初步總結了全國抗戰的經驗,批駁了當時盛行的種種錯誤觀點,系統地闡明了黨的抗日持久戰方針。毛澤東同志認為,日本是強國,中國是弱國,強國與弱國的對比,決定了抗日戰争隻能是持久戰。同時,日本是小國,發動的是退步的、野蠻的侵略戰争,在國際上失道寡助;而中國是大國,進行的是進步的、正義的反侵略戰争,在國際上得道多助。而且中國已經有了代表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和人民軍隊。因此,最後的勝利終将是屬于中國的。毛澤東同志的《論持久戰》對于穩定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的信心、堅定全國各界共同抗日的決心,進而取得全面抗日戰争的勝利,都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和作用。
二、《重生》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則
1.《重生》蘊含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則
在該片第二集《火種》中,在以城市為中心還是以農村為中心開展武裝鬥争奪取政權的問題上,博古和李德忽視了農民是主力軍、敵人最薄弱之處也在農村的中國革命具體情況,沒有做到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片面地堅持與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正面軍事鬥争的“城市中心論”,緻使中國共産黨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損失慘重,革命的“火種”幾乎損失殆盡。革命的危急關頭,毛澤東同志與朱德同志發覺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在農村、革命的力量在農村的事實,堅持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中心,在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生根發芽、發展壯大,最後以農村包圍城市、奪取革命勝利的工農武裝割據理論,戰勝了“城市中心論”,逐步征得黨内同志的信任與支持。尤其在遵義會議上,确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内的實際領導地位,使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得以貫徹執行,并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2.《重生》蘊含了疏與導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則
在該片第二集《火種》中,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後,起義部隊由起義前的5000多人下降為1500餘人,毛澤東同志此時當機立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9月29日,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隊官兵失落情緒嚴重。針對這一情況,毛澤東同志采取疏與導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則,向官兵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優勢在哪裡,劣勢在哪裡,如何取得最終的勝利。經過疏通與引導後,部隊官兵不但沒有開小差、當逃兵,反而增強了鬥志,堅定了為革命奮鬥的意志,從而為取得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責編:胡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