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線市場平淡
從市場角度來看,2016年美國院線紀錄片是平淡的。院線市場共出現紀錄片155部,總票房約為5066萬美元,占總體市場份額的0.45%,總票房數略高于2013年,在近五年排名為倒數第二,所占市場份額與2013年相當,均為近五年來最低。
美國院線紀錄片在2016年總體波動不大,出品數量有所增加,而總票房略有下降,沒有質的改變。應該說,在美國這樣一個院線機制穩固而且相對定型的國家,紀錄片占據了小衆但堅實的一塊市場。
在2016年,票房排名靠前的十部紀錄片裡,《接着侵略哪兒?》為2015年9月多倫多電影節首映,2016年2月美國公映,票房數字實際都為2016年獲得。隻有第十名《黑馬》是2015年公映延續到2016年的。票房收入最高的《希拉裡的美國》延續了印度裔導演迪内什·帝索薩(DineshD'Souza)的政治紀錄片傳統,也在大選之年,延續了他2012年推出《奧巴馬的美國》獲得紀錄片票房冠軍的成績。著名導演麥克·摩爾用新片《接着侵略哪兒?》(WheretoInvadeNext?)繼續抨擊美國的福利制度、醫療保險、教育等問題,在諷刺和嬉笑怒罵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被評論認為内容分散、觀點極端。《女獵鷹人》(TheEagleHuntress)是一部富于觀賞性的故事化紀錄片,編排痕迹雖重,人物卻真實生動。《美麗星球》(ABeautifulPlanet)勝在IMAX和3D帶來的極美觀影體驗。《疫苗黑幕》(Vaxxed)被美國兒科醫學界認定在散布謠言,翠貝卡電影節最初選擇此片參賽,後将之撤下。《一周八天》(EightDaysaWeek)和《陌生人的音樂》(TheMusicofStrangers)用音樂加入人物故事、宗教或異域風情招徕觀衆。
二、更富于社會責任感
從創作角度來看,2016年美國紀錄片發生了一些改變。作品題材更加趨近傳統,富于社會責任感的紀錄片又回來了,向帶有行動特征的紀錄片《美國哈蘭縣》、《細細的藍線》的風格靠攏。羅伯特·雷德福在2017年聖丹斯電影節上說:“紀錄片正在變得更加重要,因為新聞機構不再做任何嚴肅的社會調查,而隻是隔靴搔癢。”2016年大選是一個轉折性的事件,候選人的競争經曆了戲劇性、白熱化甚至不堪的一面,各自的支持媒體也鮮明地亮出觀點,向對方候選人發起攻擊。經由這一場大選鬧劇之後,民衆對新聞的立場、可信度喪失了信心。
與此同時,2016年的紀錄片創作在力圖講好故事的同時,更加重視社會問題,重新召回充滿責任感的形象。2017年被提名奧斯卡獎的幾部紀錄片被一緻認為是選擇了重要題材并且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尤其以ESPN(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出品的《辛普森:美國制造》(O.J.:MadeinAmerica)為代表。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學者安妮·海倫·皮特森評價說:“《辛普森:美國制造》涵蓋了真實的犯罪和文化曆史,是近年來關于種族、等級和性别問題最有力而且最有必要出現的美國紀錄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辛普森:美國制造》被視為完美之作,口述和影像交織、剪輯和配樂都很出彩。如果說《尋找小糖人》是關于美國夢的傑出“童話”,那《辛普森:美國制造》就是關于冰冷現實的一出“大戲”。
受奧巴馬總統在2016年任滿的影響,種族、民權運動題材的紀錄片顯得突出。《我不是你的黑鬼》(IamnotyourNegro)是關于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的故事,影片整理運動檔案文獻和新聞素材,并且以黑人作家詹姆斯·鮑德溫的著作、回憶為線索。
三,對政治的反應更加積極
美國電影人通常都會有比較明确的政治、黨派傾向,并且積極地使用電影作為手段表達自己的觀點。
《希拉裡的美國》作為抹黑民主黨、攻擊對方候選人的紀錄片,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也是導演的一貫立場。但是,恰因為過于明顯的用意和粗糙的影片質量,遭到觀衆的反感,得到了IMDb(互聯網電影資料庫)的低分和“金酸梅獎最差影片”提名。
在另外一個陣營裡,邁克·摩爾制作了紀錄片《深入特朗普之地》(MichaelMooreinTrumpLand)。影片是導演的“個人秀”,記錄了他到共和黨選區裡進行的一場“個人英雄主義”的演講,提醒選民警惕特朗普當選後會帶來的問題。但結果并不如意,如《衛報》評論道:“《深入特朗普之地》是一次迷人的記錄,也無疑是一次笨拙的演講。⋯⋯人們不會被影片說服。”
相比起來,多數紀錄片關注社會、曆史問題,而隐藏自身的政治意圖。《第十三修正案》(13th)是紐約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雖然包含了為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裡拉票這一最終目的,但貴在說理清晰、邏輯嚴謹、剪輯出色且煽情适當。
四,新媒體紀錄片創作更加突出
Netflix(在線視頻網站)是新媒體進軍紀錄片行業最突出的例子。
Netflix近年來保持着快速的增長勢頭,已經成為威脅到電視行業的一股勢力。截止2016年底,Netflix在全球範圍内共有在線用戶9380萬,在線視頻收入近83億美元。
Netflix開始内容制作後,在紀錄片領域令人矚目。2016年,它共出品或聯合出品紀錄片16部,重點題材在于展現多樣的人物傳記,以及富于争議的話題等。院線紀錄片有:著名導演赫爾措格的新片《進入地獄》(IntotheInferno),為觀衆呈現了近距離航拍火山噴發的壯觀、驚豔場面。《阿曼達·諾克斯》(AmandaKnox)探索一起惡名昭著的罪案真兇,恰似Netflix推出的其他展現法律、案情的紀錄片一樣的品質。還有《天梯:蔡國強的藝術》(SkyLadder:TheArtofCaiGuo-Qiang),《弗洛伊德·諾曼:動畫人生》(FloydNorman:AnAnimatedLife),曾在上海電影節獲最佳紀錄片金爵獎的《當兩個世界碰撞時》(WhenTwoWorldsCollide),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人生末路》(Extremis)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YouTube出品了第一部紀錄電影《沃客紀錄》(Vlogumentary),在其網站首映,随後放出院線版,并在翠貝卡電影節首映。本片具有特殊意義:這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視頻平台推出的第一部長紀錄片,選擇了“用戶提供影像”、“社交内容”這些對視頻網站來說最熟悉不過的話題,構成了對網絡時代影像記錄者的一次記錄。正如Waywire傳媒CEO、作家史蒂夫·羅森鮑姆所說:“《沃客紀錄》拉開了用戶、拍客演出的大幕,觀察他們怎樣工作,想要表達什麼,以及為什麼他們的粉絲喜歡真實生活的視頻而不是傳統的娛樂節目。當然,也是在融合真實生活和鏡頭前的生活,這也就變得複雜。”
其他值得關注的作品還有學院獎(奧斯卡獎)理事羅格·羅斯·威廉姆斯(RogerRossWilliams)導演的《動畫生活》(LifeAnimated),講述了一位父親用動畫和自閉症兒子交流的“溫暖”故事。赫爾措格的另一部紀錄片《網絡世界的幻想》(LoandBehold,ReveriesoftheConnectedWorld)繼續了導演對于人和世界一貫的哲學思考,這一次他叩問網絡帶給人的是福祉還是災禍?《五月首周一》(TheFirstMondayinMay)是一部藝術紀錄片,記錄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尚部主辦的“鏡花水月”展覽的故事,主題是中國藝術啟發下的西方時尚。《維納》(Weiner)探讨了政客、政客家庭和媒體的關系。HBO出品的紀錄片《被撓》(Tickled)通過獵奇事件,挖掘出了人性的變異以及更深層次的網絡暴力。
總的來看,2016年的美國院線紀錄片有引起廣泛讨論的作品,在民衆中有不小的影響力。但整體市場并不出色,在電視、新媒體市場的擠壓下,院線市場更加困難。美國的院線紀錄片市場一直依靠大片引領,大片會帶動整體産業的上升。最近十幾年來,美國紀錄片的院線趨勢是波動型的,突出的年份和沉寂的時候交替出現,相信美國的院線紀錄片會在接下來的年份裡有出色的表現。
(作者系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責編: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