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黑龍江地域紀錄片的跨文化傳播研究

黑龍江地域紀錄片的跨文化傳播研究

時間:2024-10-30 11:34:31

地域紀錄片作為紀錄片體系中具備豐富文化品格的一種樣式,蘊涵着深厚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底蘊,對記錄一個地域的文化發展、曆史變遷,宣傳地域形象,增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媒介融合形勢下,我國紀錄片對外傳播應當如何發展,對于紀錄片創作者和研究者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一、“走出去”的黑龍江地域紀錄片

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東北邊疆,擁有着豐富的自然文化、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資源。從江河、山林到民俗傳統、曆史沿革、生态農業資源,黑龍江地域紀錄片在傳播内容上具有濃郁的東方文化特征和審美特色。然而,由于受拍攝作品數量、質量以及宣傳渠道的限制,目前,能夠真正“走出去”的黑龍江地域紀錄片并不多。

1992年,中央電視台對外中心專題部制作的表現黑龍江鄂倫春族人生存狀況的紀錄片—《最後的山神》,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成為第一部“走出去”的黑龍江紀錄片。該片記錄的是鄂倫春族人敬畏自然的傳統生活方式:鄂倫春族最後一位薩滿—62歲的孟金福和妻子丁桂琴常年居住在大興安嶺的深林中,堅持着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狩獵、祭拜山神、制作桦皮船、參加葬禮等等,對天地萬物、自然生靈懷有最虔誠的敬畏。完整、連續、真實的叙事細節與豐富、具有意境的畫面語言使得《最後的山神》這部作品時至今日仍然是國産紀錄片中的經典,讓國外的評委和觀衆看到了黑龍江地域紀錄片的傳播價值和意義。

2004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與我國合作制作了系列紀錄片《美麗中國》,介紹了中國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曆史。其中第四集《風雪塞外》用半集的體量介紹了赫哲族人捕魚、東北虎保護以及生活在大興安嶺的鄂溫克族婦女馴養馴鹿等極具黑龍江地域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識,富有魅力的文化使黑龍江成為東北乃至中國的一張名片,也使得該片成為黑龍江地域文化對外傳播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2010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曆時一年時間在黑龍江地區拍攝制作完成的紀錄片《龍江行》,以大氣魄、大手筆展示了黑龍江地區的自然和人文風光以及開發建設成就,是一部全面記錄黑龍江地區風土人文的影像志。該片在11個地市數百個旅遊景區取景,在鳳凰衛視歐洲台黃金時段連續播出,受到廣泛好評。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海外首播儀式上,中國駐英公使秦剛稱贊《龍江行》“敲開了歐洲的大門”。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掀起了紀錄片行業的熱潮,首輪發行就打破了我國紀錄片海外發行的最高單季記錄。《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探讨中國人與美食關系的紀錄片,片中對黑龍江小麥、水稻、大豆的種植情況,黑龍江特色美食如酸菜、貼餅子的制作過程等都進行了詳細介紹,探讨了美食背後有關人的生存故事和民俗、文化理念,在世界範圍内傳播了黑龍江的地域文化。

總體而言,黑龍江地域紀錄片雖然不乏優秀作品,但由于缺乏國際傳播理念,仍停留在“牆内開花牆内香”的階段,這也是中國絕大部分地域紀錄片的通病。

二、經驗:特色資源、奇觀呈現

黑龍江擁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天然的生态系統,帶有東北亞寒地特征,這裡的森林、山嶺、江河、湖泊成為黑龍江人文地理類紀錄片的記錄主體,而其豐富多樣的生态特征也是黑龍江地域紀錄片區别于其他地區紀錄片的傳播内容。因此,紀錄片中傳遞出的黑龍江文化也是山林文化與江河文化的結合體,經常能夠見到展現人和動物、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内容。如《最後的山神》将鏡頭聚焦于鄂倫春族最後一位薩滿—孟金福老人的山林狩獵生活;《龍之江》沿黑龍江走向,多層面展示了黑龍江流域的水文化、冰雪文化、建設文化;《聖潔的原野》中,人們利用興凱湖周邊的水土資源進行現代化農業耕作的事例;《美麗中國》中對于紮龍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保護濕地鳥類的描述等。

黑龍江豐富的原生态資源是其地域紀錄片在國際傳播中的亮點,奇觀化的呈現也是傳播中容易被接受的原因之一。《美麗中國》中提到的赫哲人在冰封的冰面上利用經驗捕魚,兩三噸的漁網要深入到冰層之下,“魚把頭”隔着冰面僅憑經驗就能判斷出下網的位置,靠馬匹拉動繩索,讓幾千公斤的魚相繼出水,這段奇觀化的影像也同樣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以及台灣攝制的紀錄片《神秘的東亞生态探索系列之黑龍江》中,成為紀錄片各自的點睛之筆。《最後的山神》中,鄂倫春族人的生活方式—在冰天雪地的山林中搭帳篷、獵殺野豬、祭祀山神、制作桦皮船等,都是距離現代都市生活非常遠的奇觀化民俗,類似的内容也出現在《十八站》、《秘境中的興安嶺》中,成為黑龍江地域紀錄片吸引國内外視線的重要看點。

三、不足:類型單一,缺乏國際化表達

盡管黑龍江地域紀錄片的類型還有很多,曆史文化類、自然科技類、文獻類等不一而足,其中的藝術精品也不在少數,如反映黑龍江近現代曆史的文獻類紀錄片《大慶魂》、《大慶風雨路》、《日本化學戰》、《日本細菌戰》,描繪黑龍江現代農業生态資源的《聖潔的原野》等。但這些紀錄片都沒有形成有效的跨文化傳播,因此也影響了國外觀衆對黑龍江地域文化和精神的理解,給他們形成一種片面的印象。

黑龍江省除了傳統的山水資源外,現代生态農業資源若能得到挖掘和國際化表達,将成為提升黑龍江地域形象的傳播點,《聖潔的原野》就是此類紀錄片的翹楚。該片攝制組曆時3年,行程數萬公裡,全景式展現了黑龍江的自然生态和農業生态圖景,讓人們從新的角度去認識黑龍江和北大荒。同時,該片又從生态倫理的角度,诠釋了人與自然的緊密關系。這種現代農業理念對生态資源的利用和改造正是目前黑龍江地域紀錄片在國際傳播中所缺少的。

此外,反映黑龍江曆史文化、移民文化、多民族融合的紀錄片數量偏少,目前“走出去”的紀錄片隻有一部《龍江行》,該片對黑龍江版圖的形成和變遷,以及赫哲族、肅慎族、女真民族、流人、移民、渤海國、金朝等人文文化所做的曆史性回顧,展現了黑龍江地區從遠古時期到今天,自然地理和人類生存發展演變的曆史脈絡。

除了類型單一、創作數量不足之外,缺少國際化表達也成為黑龍江地域紀錄片發展的瓶頸。一部分國産地域紀錄片過于偏重知識性和對一個地區的形象描繪,宣教意味濃厚,卻忽視了紀錄片的藝術性和人文性,這成為地域紀錄片在跨文化傳播中的缺陷。

全球化的市場需求督促中國紀錄片制作者們在進行創作時,要在表達方式上去迎合國際大衆的審美,就是用“世界語言”來講述“中國故事”—重故事性,重真、善、美的傳揚,重視人與自然、人與生态之間的關系,降低紀錄片中東方文化的一些晦澀感,從傳統的中國符号中尋找與國際文化的共通點,使民族的真正成為世界的。

四、以“他者”視角尋找地域文化新看點

新的全球化形勢之下,應制作出什麼樣的地域紀錄片,這在許多學者和創作者眼中是一個重要命題。“他者”視角就是使用另一方視角來厘清思路,找到國際化表達的新思維。

首先,是“他者”之眼—人文精神的探讨。學者段善策在《西方人文地理類紀錄片鏡頭與剪輯特點探微》一文中認為,人文地理類紀錄片“從人文視角解讀地理,将曆史、考古、建築、天文、動植物、現代生活、民族民俗與地域相勾連,令觀衆在空間的轉換中,感受時間的力量,體驗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矛盾與和諧。”①西方人文地理類紀錄片注重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探讨,用西方的标準對照我國的地域紀錄片其實可以找到值得借鑒的創作思路。而實際上,綜觀近些年我國紀錄片傳播的優秀範例,從《美麗中國》到《舌尖上的中國》都無不在深入探讨中國文化深處人與自然的屬性。

其次,是借“他者”之手—高超的影像記錄方式。西方人文紀錄片在美學追求方面越來越精益求精,高超的拍攝技術、豐富的鏡頭語言、精巧的剪輯技法、優美的音樂處理、富有意味的解說詞都是保證紀錄片優良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借“他者”之手,采用合拍的方式,有時候能讓地域紀錄片呈現出别樣的美感。《美麗中國》就是中方和英國廣播公司制作團隊合作的成功案例,這次合作巧妙地将中西文化差異進行重新編碼和制作,既深刻探讨了中國文化,又融入了細膩、唯美的紀實表現手法,有利于消除文化隔膜,解決文化傳播中高低語境的問題。

另外,在大衆傳媒發展迅速、傳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打破媒體之間的壁壘,實現跨媒體的傳播,也是地域紀錄片能夠實現跨文化傳播的關鍵點。加強新媒體的宣傳、開發制作紀錄片的衍生品,拓寬紀錄片的網絡播放渠道,開發微型紀錄片、紀錄電影等多種産品,也是地域紀錄片實現自身發展的途徑。

基金項目:2015年黑龍江省哲學社科青年項目“一帶一路視域下黑龍江題材紀錄片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号:15XWC03

注釋:

①單萬裡:《紀錄電影文獻》,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頁。

(作者于潔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仲呈祥單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責編:倪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