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電視劇《甄傳》引進方式和影片《長城》票房說起
當初,電視劇《甄傳》一經播出就在中國引發了一股收視熱潮,觀衆好評不斷。随後,北美影視公司看準了這部在中國大陸熱播的電視劇,将其引進并删減為6集電視電影進行播出。這種引進播放方式,比較謹慎地采用了集錦而濃縮的形式,避免了全劇引進的高昂翻譯成本。就該劇在北美隻是進行一般化的播放來看,所采用的引進方式确實比較穩妥。這其實也在告訴中國影視制作企業,盡管北美觀衆對中國曆史題材影視作品抱有一定的熱情,但是中國影視作品要在北美實現較為理想的傳播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表現在過分中國化的語言翻譯問題和相對緩慢的情節節奏。①
國内熱播電視劇未能在登錄美國後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這與我國電影的跨國傳播情況相仿。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出品的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是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英雄》(5371萬美元)所保持着。因此,自然就引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美深度合作拍攝且同樣由張藝謀執導的奇幻大片《長城》沒有超越15年前的《英雄》?“長城”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及話題,它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聲名卓著。一般來說,以《長城》為名,由中國大陸很有影響力的導演張藝謀執導,集合中美巨資和多位明星演員打造的一部大片,理應能夠實現比較理想的目标。然而,時隔15年後具有更大投入、更強制作的國際團隊來合作拍攝制作的電影《長城》,卻沒有超越《英雄》的北美票房紀錄,其中應有值得我們關注的深刻原因。
目前,中國影視劇在北美難以實現較為理想的傳播效果,其原因既在于北美觀衆的觀看習慣有所不同,對中國影視劇的喜愛程度仍然有待提高,也在于中國影視創作者對北美觀衆關于中國影視劇的深度期待了解得不夠深入。換句話說,作為供給側主要力量的中國創作者和作為消費側的北美觀衆之間的良性互動其實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這種良性互動的建立,既需要探索,更需要時間。
現在,中國很多年輕人都愛看美劇,這既因為美劇制作精良,也與改革開放以來美國文化對中國年輕人的影響較大有關。随着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也日益擴大,包括北美觀衆在内的世界觀衆也一定會越來越喜愛中國的影視作品。當然其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是,中國的影視劇質量必須達到良好水平。
二、以美國孔子學院的問卷調查來分析觀察
孔子學院作為我國語言文化對外輸出的重要平台,承載着語言文化傳播的重要功能。除了國内外語言教學專家開發的漢語學習教材之外,國外的漢語教師也常常利用相關影視資料進行語言教學之外的中國文化知識傳播與介紹。筆者曾在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任漢語教師兩年,該學院通過定期舉辦中國電影文化周、中國影視沙龍,開設看電影學中文語言課程以及每月定期播放中國電影,邀請中外文化名人賞析中國電影、電視劇等方式,來普及、宣傳中國文化,進行漢語言教學。其間,筆者于2016年就中國影視作品在美國的傳播情況進行了一次小範圍的問卷調查。在問卷調查的受訪對象中,學生占33%,社會工作人員占60%,其他人員占7%。調查的問題數量為16個,調研主要從受訪群體的身份、是否來過中國、漢語程度等信息入手,開展有關觀影頻率、收看中國影視劇的渠道、接收到的中國影視劇的推廣方式、對中國影視劇題材偏好等方面的調研。問卷共發出160份,收回有效問卷146份。就調查問卷相關統計數據來看,有幾方面應特别值得我們注意:第一,漢語水平并不是影響受訪者觀看中國影視劇的主要因素,真正影響觀衆的關鍵因素在于影視劇的質量,或者影視作品是否符合美國觀衆的喜好。從中可以看出,雖然很多美國人不喜歡觀看帶有字幕翻譯的影視作品,但如果中國影視劇在他們看來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大家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去觀看。第二,美國觀衆對中國影視劇的知曉途徑主要是通過媒體宣傳和周圍朋友推薦。因此,要擴大中國影視作品在美國的傳播影響力,除了要提升影視作品的質量以外,還要做好與作品相關的各種宣傳工作。第三,本次受訪的美國觀衆對于中國影視作品的總體評價較好,同時他們也認為中國影視作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故事邏輯性不強、叙述方式不夠精煉。第四,美國觀衆喜愛的中國影視劇題材主要為:(1)風俗曆史占53.06%;(2)愛情占48.98%;(3)喜劇占44.9%;(4)戰争武打占38.78%;(5)偵探剿匪占18.37%。第五,受訪人群希望繼續觀看更多中國影視劇的占44.9%,希望與更多中國人交朋友并學習中文的占36.73%,希望到中國去的占18.37%。通過以上相關數據的調研結果可知,中國影視作品在北美的傳播還是有着良好的觀衆基礎的。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點是,與國内很多人認為海外觀衆比較喜歡中國武俠題材影視劇的觀點不同,其實北美影視觀衆對于具有中國特色曆史文化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感興趣。過去,由于走向海外的影視劇(尤其是電影)主要是港台地區而不是中國大陸制作,而且武俠題材也曾最先風靡世界—比如李小龍主演的影片。當中國大陸電影開始主動走向世界,最初轟動北美的影視作品如張藝謀的《英雄》,又是很有特色的武俠片,因此國内很多人認為武俠題材影視劇在海外會更有傳播市場。但是,随着中國文化的傳播和中國影視作品不斷“走出去”,加之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日益提升,包括美國在内的海外觀衆自然希望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曆史文化。于是,不僅是武俠題材,而且更加具有中國特色的曆史文化題材的影視劇,就會自然而然地吸引海外觀衆。從這一方面來看,中國影視劇在美國及海外的受歡迎情況,其實不僅與中國影視劇創作水平有關,更與海外觀衆對中國的認知需求相關。本來這些觀衆隻是為了感受新的影視類型,豐富自己的視覺感受,現在則是希望同時認知中國曆史、感受中國文化,因而具有更多的社會功利因素了。所以,中國影視作品“在走向并影響世界的曆史進程中,不僅是其帶有中華特色的文化形态(比如中國功夫),而且其很多實景拍攝所能帶來的自然景觀(比如《三峽好人》中的三峽)和生活景觀(比如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及其意義,也始終能夠産生積極的文化價值影響力。”②電影是如此,電視劇亦是如此。
由上可知,現在的中國題材紀錄片之所以受到海外觀衆的歡迎,主要因為其中往往蘊含豐富的中國曆史文化内容。因此,中國影視作品要想成功實現海外傳播,不僅在于我們要怎樣創作才能符合海外觀衆的觀賞習慣,更多地在于要了解海外觀衆當下更關注什麼。因為隻有我們提供的影視作品的題材内容是觀衆感興趣、願意接受的,即便其叙事方式和表達手段并不完全符合他們的收視習慣,觀衆還是會努力克服這些因素去欣賞我們的影視作品。反之,如果題材内容本就是觀衆不感興趣的,那麼即使我們的影視作品在拍攝技術和表達方式上都沒有問題,其文化傳播與交流效果仍然将非常有限。
注釋:
①李丹:國産電視劇跨文化傳播的文化折扣現象及策略,《現代視聽》,2014年第3期。
②倪祥保:論華語電影的文化價值影響力,《電影新作》,2013年第5期。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責編:談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