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漫新聞在表達效果上的優勢
在信息化時代中,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方式越來越豐富,對各類新聞節目的選擇也越來越挑剔。電視是以視覺為主要信息傳播途徑的藝術形式,好的電視新聞不僅要包含豐富的内容、詳實的報道,表現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還要從畫面上吸引受衆。因此,電視新聞節目必須通過提升新聞的視覺表現力實現吸引大衆關注的目的。動漫新聞正是在這種需求下出現的,它是一種通過動漫的形式來表現新聞内容、表達新聞情感的電視新聞傳播方式。自誕生以來,動漫新聞極大地提升了傳統電視新聞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效果,給受衆帶來新穎的電視新聞觀看體驗。
首先,動漫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表現手段豐富了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優化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伴随着數字影像技術的出現和普及,動漫的表現形式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對動态事物信息獲取能力和表現能力不斷提升,為動漫和電視新聞的融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①。傳統電視新聞依靠圖像傳遞信息,而表達思想則是通過對鏡頭的不斷變換和蒙太奇的運用來實現的。例如2016年11月3日央視新聞頻道特别節目《中國最大運載火箭-長征五号-首飛成功》中運用了大量的動漫鏡頭來講解“長征五号”的制作、發射過程,通過直觀形象的動漫畫面将深奧複雜的新聞内容講解得深入淺出,彌補了傳統圖像新聞無法通過鏡頭實現對人、物的全方位展示的不足。同時,這則動漫新聞形象生動的畫面表現力也給受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見,動漫新聞不但豐富了電視新聞報道的表現形式,而且優化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
其次,動漫電視新聞給予受衆更自由的思考空間。傳統電視新聞的新聞播報方式多以新聞播報者為中心,包含較多的定性意味的評價語言,說教意味較為濃厚。與之相比,動漫新聞是以受衆為中心的新聞制作方式。例如,央視制作的動漫新聞短片《十分鐘了解中國》具有明顯的感性和形象化特質,引領受衆根據自己的判斷對新聞事件進行思考,而不必去考慮新聞播報者的立場與觀點,這是通過生動而形象的畫面語言來傳達信息和吸引受衆關注的大膽嘗試。這部動漫新聞短片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成為新聞制作的經典案例之一。可見,動漫新聞不但滿足了受衆的聽覺與視覺需要,同時還能夠留給受衆更多的思考空間。
二、動漫藝術與電視新聞傳播新視角的場域特質
從藝術呈現特點的角度來看,動漫電視新聞具有非常強的立體化展現能力。動漫電視新聞能夠以生動形象的動畫形式将圖文表格、字幕說明、旁白解說和字幕等元素融合為一個新的整體,給受衆帶來更直觀的視聽感受②。央視新聞在解讀重大政策時經常通過動畫的方式将新聞報道營造為一種可聽、可感、可視的信息場,在有限的時間内傳遞給受衆更為全面的信息。例如2016年10月17日“降低社會保險費,精簡歸并五險一金”的新聞中,在優美的線條組合、輕松的動漫畫面中清晰明确地講解了國家在社會保險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步驟方案,是對傳統政策解讀類新聞制作的一種創新。該動漫新聞的靈活運用拓寬了新聞傳播的多元化空間,不僅通過音像圖文等方式呈現了社會保險改革的總體方向,同時利用特技手法、慢動作、畫面定格等動漫制作技術介紹了該政策究竟能為民衆帶來哪些實惠。這種藝術呈現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内獲取更多資訊信息的需求。
動漫藝術借助動畫處理方式可以真實地重現新聞現場,更為全面客觀地表現事件過程。因為受到客觀條件和環境的限制,很多新聞報道不可能拍攝到新聞現場的畫面。例如突發性事件、災難性的發生具有極強的偶然性,并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狀态之中,新聞記者很難捕捉到新聞發生時的現場畫面,而隻能通過文字描述的方式客觀記錄現場,亦或直接通過口頭語言來對事件進行描述,這樣一來就會降低電視新聞的可視性效果。例如央視對2016年1月青海海北州門源縣地震的新聞播報就是通過動漫的方式進行的。該動漫新聞根據獲取的信息對新聞現場進行虛拟化的模拟,再現了地震地區的情景,使地震區域的情況得到了形象而真實的呈現,其通過多視角、多層次、多側面的解讀與分析滿足了新聞受衆對該新聞事件了解的第一需要。可見,動漫新聞是從受衆需求出發而衍生出來的新聞傳播方式,在多種方式并用的基礎上與受衆達成互動,進而滿足受衆多元化的需求。
三、動漫藝術實現電視新聞的多元功能再造
動漫藝術的可視化與直觀化特點,可以讓受衆對新聞有全景與系統的了解。每個新聞浏覽者都有自己的不同需求,通過動漫新聞能夠向受衆具體地演示事件發生與發展的過程,讓受衆直觀地對新聞信息的内容進行解讀。當新聞以動漫為載體進行信息傳遞的時候,内容必須是客觀、真實的新聞事件,其所涉及到的大多數是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需要用事實來進行闡釋。例如2011年7月溫州動車相撞事故發生後,央視新聞借助動車相撞的動漫藝術處理方式,從動車相撞事故的發生時間、發生地點、相撞現場等多維角度展現了這一新聞事件發生的全過程,使此新聞更具傳播的實效性。
新聞傳播的臨場感主要是指新聞在傳播過程中需要具有真實的現場意識。電視新聞往往是通過電視畫面和聲音将新聞信息傳遞給受衆,受衆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接受來自新聞節目中的信息。而在某些特殊的新聞信息無法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時候,借助于動漫藝術手段能夠将新聞事件的現場進行還原,進而模拟出真實的情境和事件發生的過程,讓傳播出來的信息更加貼近真實,使受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2015年6月發生在長江上的“東方之星沉船事故”,新聞播出之後牽動着億萬中國人的心,尤其是對船體扶正環節的報道,新聞傳播借助動漫藝術處理方式,就船體扶正的角度、船體扶正所用設備、船體扶正的氣候環境、船體扶正技術手段等進行了現場模拟,這種真實的臨場感使這一新聞事件的傳播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動漫新聞也在這種直觀展現事實的傳播方式中,吸引更多的受衆加入到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帶動更多的熱心人為新聞節目提供新聞線索,暢談感受,表達他們内心的願望與呼聲,在受衆的共同參與下,此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更加顯著。
新聞傳播的多元化特點主要是針對于受衆而言,基于新聞傳播中受衆的立場,當社會生活中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的條件下,受衆對新聞信息的渴求也随之發生變化,更多的人對原有的“填鴨式”播報新聞的方式産生了抵觸,他們更希望能夠參與到新聞傳播過程中,因此對于新聞信息的傳遞者而言,轉變新聞的播報方式顯得格外重要。在現代的電視新聞節目中,通過電視媒體來傳遞新聞信息必須要從多元化的環境中尋求方式的變革,這就要求從受衆新聞信息接受的特點來進行相關政策的調整,讓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達到最佳。而在現實生活中,受衆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受衆對新聞信息的關注動機也有所差異,因而對于新聞節目傳遞者而言要想激起受衆的興趣,就需要對各種不同的需求進行調和,既要有新聞的嚴肅性,同時也要融合受衆對娛樂、社會關系、收視行為等方面的需求。
綜上所述,電視新聞傳播方式的多元化與個性化需要借助多種新聞傳播手段與新聞處理方式加以體現。動漫藝術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創造出了更為适切的技術再現、藝術呈現、虛拟再現、叙事表意等新聞表達場域,增強了電視新聞受衆的浏覽體驗與新聞傳播效果,從内容和形式上使電視新聞傳播更加形象化、可視化。
注釋:
①吳慧雯:新聞漫畫三性—以《南方周末》“漫畫一針”為例,《新聞前哨》,2009年第11期。
②商鐵山:新聞漫畫的對比手法,《新聞愛好者》,2009年第17期。(作者單位:瓊台師範學院/責編: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