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平台的發展,紀錄片已不僅僅局限于在電視和電影媒介中播出,新媒體漸漸成為了紀錄片播出的強大平台。這就對電視人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在嶄新的媒介下,根據受衆的觀賞習慣與媒介傳播規律,将互聯網的思維融入到紀錄片的創作中去,創作出真正符合新媒體環境播出的紀錄片類型,值得我們去仔細思考。那麼,新媒體紀錄片的特征是什麼?
一、形式選擇更加多樣
新媒體紀錄片符合互聯網的碎片化、淺層化特征,片子的時長不再是“電視式”的50分鐘左右,而是15分鐘甚至是5分鐘左右的長度,其通過極大地壓縮時長,滿足了用戶在工作、移動等閑散時間甚至是通勤時間的觀看習慣。片子在視聽語言方面變得更加随意,晃動、虛焦等都成為了片子的元素,色彩和燈光更加鮮明,将視覺效果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同時,新媒體紀錄片的互動性也有别于傳統紀錄片,其将互聯網的思維模式融入到了片子的選題策劃、拍攝剪輯、營銷傳播等過程中,其互動性不僅體現在觀看評論、留言回複等淺層次,而是将互動植入到了片子的整個創作過程中,并依據用戶反饋、觀衆喜好等因素來決定紀錄片的播放内容等。以《了不起的匠人》為例,在每集15分鐘的片中大量運用了特寫鏡頭,通過别具匠心的構圖和柔美的燈光,為觀衆呈現出了一部溫情、細膩又清新的紀錄片,該片将主人公的作品與電商購買環節打通,讓觀衆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實時轉化為消費者,完成了片中商品的購買,這種跨界營銷為紀錄片的創作開創了一種新的模式。
二、題材選擇更加多元
新媒體紀錄片的淺層化特征很明顯,其力求在碎片化的時間内為觀衆呈現出一種小而美的記錄。其叙事節奏和結構的安排也更加突出互聯網時代下紀錄片的傳播和網絡用戶的欣賞習慣,試圖通過緊湊的節奏和多樣的結構在短短幾分鐘内講述一部完整的故事。新媒體紀錄片的題材選擇也更加多元,除了将鏡頭瞄準底層人群的生活、反映他們的生活狀态、突出紀錄片的人文關懷外,還運用了互聯網思維進行包裝,将跨界、互動、邊看邊播等元素融入到紀錄片的創作過程中。讓觀衆在紀錄片中的互動性和參與性不僅停留在“彈幕”、“留言”等形式上,而是體現到影響故事發展的深層次中。
從幾年前的《舌尖上的中國》到近年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的大熱,說明了講述非物質的、工匠或農業的勞動,更易被消費主義時代的人們所接受。
同時,新的傳播平台對于紀錄片的内容創作、品牌運營、用戶策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内容提供商在當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與别人做得不一樣,即要做到“分衆、分情緒、分人群的内容創作”。目前,新媒體紀錄片的内容創作出現了兩種趨勢:一種是在短視頻風格上有極大信息量的純知識類紀錄片;另一種則是把故事講得更深、更透的紀錄片,從精神層面上去滿足觀衆的需求。
總之,新媒體紀錄片是新媒體與紀錄片交融結合的産物,因此該類型的紀錄片不僅要符合紀錄片的一般特征,還要在把握和認識新媒體紀錄片發展現狀與特征的前提下,将互聯網的思維融入到紀錄片的創作全過程中去,隻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真正符合新媒體環境的紀錄片。
(作者單位:杭州電視台/責編:胡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