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尋“燈塔”應答曆史
1942年春天,為了解決延安文藝界長期存在的理論紛争及混亂的思想問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楊家嶺召開文藝座談會,多次與作家、藝術家座談,後來發表的《講話》全面總結了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曆史經驗,科學系統地回答了文藝為誰服務、如何服務等中國革命文藝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指導了文藝創作實踐和文藝事業的發展,為中國文藝确認了一種深沉的擔當精神,對今後的文藝發展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的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針對當前文藝創作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反複叮囑文藝工作者要堅定文化自信,創作出優秀作品引領社會。這一講話精神可以說與毛主席的講話一脈相承。
75年的歲月更疊,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中提出的一系列問題,至今依然具有拷問的力量!它的内容和精神已經内化為中國當代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主導着中國文藝的發展;而歌劇《白毛女》則是在其精神指引下橫空出世的經典作品,用經典作品的誕生發展過程來觀照《講話》的意義,非常貼切也非常生動。因此,我們不妨回過身去,看看老一輩文藝工作者如何向民間出發、在講話精神燈塔般的指引下創作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讓“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的旋律一直深入人心,成為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燈塔,象征着光明,意味着前進的方向。無論哪個時代,我們的民族精神都需要“燈塔”的指引。對于1942年的延安文藝界來說,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無疑起着如“燈塔”般巨大的引導作用。于是,2017年5月播出的紀錄片《文藝的燈塔》開始了一場與曆史的真實應答,并力圖通過這種應答延續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通過盤活曆史積澱,觀照社會現實,聚焦文化自信。這不僅有紀念意義,更有現實意義。
二、細節挖掘還原曆史
用僅僅70分鐘、上下兩集的容量去面對這樣一個宏大主題,确實很有難度。經過幾番讨論,創作團隊最終确定采用“大曆史,小切入;大情懷,小視角”的表達方式,秉承《見證》欄目“真實就是力量”的宗旨,深入開掘曆史細節,力求做到三個真實:史料的真實、細節的真實、情感的真實,以更接地氣的方式展現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前後的曆史背景。
1.史料的真實
首先,《文藝的燈塔》攝制組回到曆史現場,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地楊家嶺、歌劇《白毛女》的誕生地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寶塔山等多處外景地,以及魯藝大教堂、中央禮堂的桌椅闆凳、藝術家曾經居住的窯洞等真實環境一一呈現,以豐富的“場信息”使觀衆感知故事發生地的特殊地理和人文環境。其次,對珍貴曆史影像資料恰到好處的運用,不僅增加了紀錄片的直觀性,使觀衆可以穿越時光回到當時當地,看到當時藝術家如何在延安街頭為老百姓演出,觸摸到本真的曆史,同時也增添了該片的文獻性和厚重感。第三,關鍵文物的展示,比如一張當年魯藝教員胡一川收到的署名為毛澤東、凱豐的請柬,用紙不是延安常用的粗糙的馬蘭紙,而是從外邊運進來的淡粉色油光紙。這種紙在當時的延安是非常高級的,足以說明黨中央對這次座談會的重視程度。第四,尋找到關鍵人物進行采訪,用親曆者的口述展示真實的曆史。節目組除了尋訪到《白毛女》執筆編劇之一賀敬之、歌劇《白毛女》第一代喜兒扮演者之一王昆、孟于以及原魯藝實驗劇團團員于藍等幾位高齡老藝術家之外,還在魯藝舊址巧遇當年隻有8歲就成為魯藝宣傳隊唯一一個娃娃隊員的賈誼策。如今,86歲的賈誼策老人就住在魯藝舊址東側山上的一孔窯洞中,天氣好的時候,他總要來魯藝舊址走走看看。在片中,他用一口鄉音講述了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使人們感知到鮮活的曆史細節。
2.細節的真實
通過一系列鮮為人知的細節描述,能夠讓曆史紀錄片更加具有故事張力,這既是對史料真實的補充,同時其揭秘色彩也增加了節目的可視性。與以往一些宏大叙事的文獻曆史紀錄片不同,《文藝的燈塔》不僅抓取那些充滿了正能量或者充滿英雄豪氣的重要細節,也注重抓取那些人們可以看到但卻不以為然的小細節。比如參加文藝座談會的代表們在合影拍照時,于藍的愛人田方坐到主席身邊;身形高大的作家劉白羽“喀嚓”一聲坐壞馬紮;賈誼策在魯藝宣傳隊演出時扮演小醜逗樂觀衆……這些有趣而又無傷大雅的細節,能夠讓觀衆覺得異常親切從而印象深刻。這些細節不是用來歌頌或襯托表面的高大上,而是用細節真實地描繪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态和精神狀态,将觀衆迅速而自然地帶入到曆史情境中。
3.情感的真實
通過老一輩藝術家于藍、孟于、賀敬之、王昆等親曆者的講述,通過其真情實感的語言講述和表情、動作等非語言符号将觀衆帶入真實的情感語境,使觀衆感同身受,引起情感共鳴。已經95歲高齡的孟于老人回憶起當年長途跋涉到延安時,路上遇到陝北老鄉要到延安市場買東西,毫不猶豫地讓走不動了的孟于騎上自家毛驢,她騎着毛驢跟老鄉邊走邊學民歌。講到這裡,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那深深紮根在心中的旋律:你媽媽打你你不成個才,露水地裡你穿紅鞋……歌聲裡滿是藝術家和老百姓親如家人的魚水深情!還有孟于、王昆在采訪中唱起《北風吹》時的那種投入,讓觀衆感受到她們對藝術的執着,對《白毛女》的熱愛之情。
延安革命紀念館劉煜研究員講到的一個細節,則從另一側面說明人民群衆對藝術家的喜愛之情:在座談會上,柯仲平講到一些人看不起《小放牛》,但老百姓歡迎。他們到鄉下演出,準備離開的時候,老百姓就把花生、瓜子、煮雞蛋往他們兜裡塞,他們一邊嗑着瓜子剝着雞蛋,一邊走向新的演出地點。如果要找他們,不用問路,順着這條撒着花生殼、雞蛋皮的路就可以找到他們!主席聽了以後說:“好啊,你們吃了群衆慰勞的花生、雞蛋,你們就應該拿出更好的節目為群衆演出啊,不然的話,那下次群衆不會給你們吃雞蛋、花生了。”像這樣生活化的細節,特别容易感染觀衆。
三、故事表達活化曆史
兩集紀錄片《文藝的燈塔》分别用歌聲開頭,上集是賈誼策老人在魯藝舊址哼唱陝北民歌風味的《北風吹》,下集是再現拍攝的《兄妹開荒》片段。這種将高潮前置的叙事手法上的調整,把百姓最熟悉的細節和瞬間先展現出來,一開始就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聲吸引觀衆的注意力,使他們關注起節目來。紀錄片的故事化結構如今已經達成共識,《文藝的燈塔》也做了各種嘗試。無論是當事人的回憶還是專家訪談,節目采用的都是故事性最強而非空洞概念化的叙述,這對編導的采訪能力是很大的考驗,所幸年輕編導郭丁丁以自己的好奇心和對選題的巨大熱情做了充分準備,在用各種細節構成故事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功力,讓全片始終保持在興趣盎然的故事化講述中,讓觀衆在聽故事的同時,了解了《講話》召開的背景、意義和作用,了解了歌劇《白毛女》的前世今生,并被那些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們深深感染。比如孟于老人講到她的同學、《白毛女》作者張魯半夜向她借油燈捕捉音樂靈感,她則幹脆讓出自己的窯洞去撿煤核。編導通過深入挖掘和展現這些鮮為人知又生動有趣的細節和故事,讓曆史以鮮活的姿态走到今天的年輕觀衆面前,有溫度地呈現出曆史原貌。
四、理性審美拓展曆史
如果說豐富的細節給紀錄片帶來感性,具有思辨色彩的解說和專家訪談則形成片子的理性審美思考,使節目内涵和主題得到提升和升華。尤其是延安魯藝文化園區管理辦公室劉妮副主任、延安革命紀念館劉煜研究員、原延安革命紀念館霍靜廉副館長等幾位專家,用他們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升了節目的學術價值。
《文藝的燈塔》以點帶面、以線帶面,用一部戲的創作來看一段文藝史的發展,以及在這種宏大曆史事件下個人命運的變遷。個體故事與宏大背景交織穿插,以大開大合解密文藝主流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從而引人反思今天的文藝創作,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學習繼承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追求,創作出優秀的文藝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文藝的燈塔》應該說做出了很好的努力:不光是把一個重大曆史事件講清楚,而且還力求講得精彩。在《文藝的燈塔》創作過程中,我們也點亮了自己心靈的燈塔,尋找到理想信念的航标,我們有信心創作出更多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就像孟于老人的歌聲那樣,穿越75年依然高亢而清亮!
(作者系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見證》欄目制片人/責編:談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