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電視劇《于成龍》的形象塑造特色

電視劇《于成龍》的形象塑造特色

時間:2024-10-30 11:13:47

中央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播出開年大劇,開始于1998年的《雍正王朝》。在近20年的時間裡,從《紫荊勳章》(2000)、《天下糧倉》(2002)到《走西口》(2007)、《奠基者》(2010),再到《國門英雄》(2011)、《毛澤東》(2013),央視開年一向注重以宏大叙事來彰顯主流價值觀。電視劇《于成龍》的播出,成為了央視開年大劇中的最新力作。從2017年1月3日開始,央視一套在黃金時段按每天一集的進度,播出了廉政題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在這部專題片播放之後,接着播放一集電視劇《于成龍》。自1月6日開始,才按照每天兩集聯播的進度播放這部電視劇。與專題片配合播出同題材開年大劇,這在央視播出史上還是第一次。

電視劇《于成龍》播出後,獲得了口碑與收視的巨大成功。于成龍形象的豐滿塑造,為這部作品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筆者以為,這部作品塑造于成龍形象的特點,就是将他置于同鄉、同年、同僚的關系系統中來刻畫于成龍的卓異。

一、同鄉伴随:從故鄉到異鄉

在電視劇《于成龍》裡,自始至終的貫穿角色,除了于成龍這個核心角色外,還有一個“于家班”群體形象。其中,柳晉陽和于成龍不僅年齡相仿而且同是永甯縣來堡村人,周瑞和曾是永甯州同,石玉林、石玉蘭兄妹是永甯縣川口村人,也是于成龍的姻親。這幾個角色先是支持于成龍在永甯反對圈地,繼而或前或後地加入到了于成龍的仕途曆程中,從廣西羅城、四川合州、湖北黃州再到武昌、福建、直隸,直至于成龍任兩江總督任上。在“于家班”裡還有稍後加入的羅城人雷翠亭和駱小妹。

這個群體,是于成龍經曆的完整見證者。劇情中,在于成龍帶領鄉親反喀爾齊圈地時,柳晉陽與周瑞和等就和于成龍站在一起;于成龍上任羅城知縣時,石玉林和柳晉陽一路相随,其中的兇險艱苦曆曆在目。于成龍在羅城為民除害、為民還田的政績吸引了雷翠亭和駱小妹的追随,石玉蘭自始至終在府衙後廚的忙碌,于成龍被稱為“于青菜”的根據就是從她的家務事中體現出來的。因為他們的存在,使于成龍從出仕到謝世的過程得到了有機的連接。

此外,正因為有了這個群體,于成龍的内心世界和個人性格也得到了充分展示。“于家班”的成員,或是于成龍的親人或是親信,隻有在他們面前,那些在官衙、在上下級面前不能說、不好說的悲憤之語、心裡話才能說出來,從而讓于成龍這個官員也展現出了普通人的一面。這就增強了人物的豐富性和立體性。值得肯定的是,劇中“于家班”的作用突破了一般作品中“知心人”的角色,隻擔當着傾聽主角内心的功能。在劇中,柳晉陽與周瑞和都是讀書人出身,而且都曾有過功名,他們對官場險惡是有相當了解的,為了保全于成龍,他們還屢屢擔當起“反對者”的功能,比如于成龍重新勘察“通海案”時,他們倆一緻反對于成龍去碰這個康親王親自勘定的案子。如果說來自姚啟聖、吳興祚這些上級的反對,是出于官場經驗的反對,那麼來自柳晉陽與周瑞和的反對,則具有更濃厚的人情、親情成分。而于成龍拒絕兩方面的勸阻,堅持重審“通海案”,更見出他為官、為人的一緻性。

從山西永甯到直隸、南京,“于家班”伴随着于成龍從故鄉到異鄉,以親曆者、知情人的身份,見證了于成龍清廉的一生。

二、同年勾連:從同步到異志

同年,是科舉時代同期參加科舉考試得中者彼此關系的稱謂。在電視劇《于成龍》中,于成龍、章吉仁、屈九萬不僅是永甯同鄉,而且是清順治十八年選拔前朝貢生時的同年。于成龍被派往廣西羅城、章吉仁被派往福州、屈九萬被派往廣西柳城。以三位初入仕途的同年官員,曆經歲月後的對比來展現人生的取舍、從政的追求,這是該劇塑造于成龍角色的另一個特色。

比較來看,步入仕途之前章吉仁是于成龍的好友,而屈九萬則是于成龍的冤家。他們三人都想在任上為朝廷幹出一番事業,但這個初始的志向卻沒有同一個歸途。在廣西,于成龍與屈九萬分任臨近兩縣的縣令,在處理韋氏藩田案時,兩人的價值選擇與性格特點就已泾渭分明。屈九萬接受了藍大興的賄賂,利用朝廷政策的漏洞,去維護地方豪強的利益,開始了其權錢交換的第一步。這為他後來投靠明珠集團,侵奪更多财富,始終和于成龍對着幹,埋下了伏筆。于成龍則是站在維護朝廷安定的立場上,保護韋氏田産,打擊貪官污吏,但未免操切讓屈九萬鑽了空子。直到康熙新政下達,于成龍才落實了藩田歸韋氏所有。劇情開端的這一筆,已經顯示出于成龍和屈九萬一個為公、一個為私的為官之道。同年已經未必同道。

屈九萬的父親曾被于成龍揭發遭到朝廷革職。屈九萬和于成龍不是同路人還有這方面的原因。章吉仁和于成龍的糾葛,更凸顯出于成龍的不同凡響。劇中,在赴任前夕,章吉仁、于成龍和柳晉陽在村口同聲發出“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誓言。多年之後,章吉仁在福建已經官居二品,他不貪渎卻也不作為,老态龍鐘的他面對“衙蠹之害”,敢恨而不敢言,更不敢加以治理,隻是做着自己的太平官。于成龍到任,要重審“通海案”首先面對的就是章吉仁的勸阻。而于成龍沒有接受他的規勸,堅持重審,推翻冤案,以至章吉仁也因施政不利而被降職。至此,曆經多年,當初的三位同年已經心思不同、志向各異了。借助同年寫出的官場險惡,更見出于成龍的矢志不移。

三、同僚交替:從同朝到異為

《于成龍》描繪了這位天下第一廉吏從政的全程故事,從最基層的七品知縣到一品大員兩江總督,于成龍在23年的官場經曆中,接觸了清朝的各級官員。于成龍的升遷過程,也是他所接觸的清廷同僚不斷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于成龍的卓異通過比較彰顯了出來。

該劇在于成龍初入仕途任廣西羅城縣令時,就讓他置身于廣西巡撫金光祖、柳城知縣屈九萬、羅城縣丞胡安之、柳城縣丞劉清河這幾位同僚之中。作為長官,金光祖苦于飽經戰亂和匪患的羅城長期無知縣到任,對于成龍的到來很高興,任其放手施政。但在處理韋氏藩田案時,金光祖還是向于成龍曉以利害,勸他不要去觸動鳌拜的勢力。柳城知縣屈九萬則陽奉陰違,不僅收受賄賂,還對于成龍歸還藩田多方掣肘。而羅城縣丞胡安之與柳城縣丞劉清河正是将購田款裝入私囊的始作俑者,他們表面積極協助于成龍,暗地裡卻雇兇殺人滅迹。可以說在這第一場官場戲中,該劇就将于成龍置身于上下擠壓之中。也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中,于成龍堅守正義、頂住壓力、為民謀而不為頂戴謀的卓異氣質被顯現出來。如果說,後來在福建任上于成龍對“衙蠹之害”已經有所總結的話,那他在羅城的經曆就是認識到“衙蠹之害”的前奏。

在離開羅城升遷以後的其他段落,雖然于成龍官位不斷變化,但他所接觸的各級同僚結構也大緻如羅城的結構。在武昌知府任上,上有湖廣巡撫張朝珍,同級有将軍赫裡,下有麻城知縣屈振奇;在直隸,上有明珠,同級有戶部右侍郎屈九萬,下有榮善。

在這張龐大的同僚網絡中,于成龍沒有按照官場的慣例—官官相護來行事,不是從官本位出發,而是以民本為立足點,不是從私利出發,而是以公利為出發點。他不是唯上之官,而是為民之官,不是圖名利之官,而是興民利之官,所以他就顯得非常異類,不僅在清朝的官僚體系中顯得異類,即便放在曆朝曆代的官僚系統裡,也顯得非常異類。所以,康熙稱于成龍為“天下廉吏第一”。

在劇中,于成龍形象得以光彩奪目的原因,除了将他置于上述各種角色關系之中加以刻畫外,還設計了于成龍與康熙皇帝這個重要的對應角色關系,來展現于成龍高大形象的曆史動因。在曆史上,于成龍于1661年出仕,康熙皇帝于1662年登基。于成龍宦海生涯的23年時間,正是康熙皇帝革除舊弊、整頓吏治、減緩民役、勵精圖治的上升期。正是在康熙朝,于成龍不僅三次被賜予“卓異”榮譽,而且不斷得到升遷,屢次得到破格提拔。這除了于成龍自己獨身自好的原因外,康熙有意的嘉獎更是重要的原因。在該劇中,當于成龍被提拔為直隸巡撫時,創作者借明珠與佛倫的對話鮮明地闡述了這一點。明珠說:“皇上就是想讓這于成龍在滿朝文武百官中和各地的封疆大吏中,給他樹立這麼一個好官形象。為什麼讓他三獲‘卓異’啊?皇上的用意就在于此。讓他成為百官的楷模和榜樣。”

在電視劇的創作中,角色形象的豐滿程度與角色所處的人物關系密切相關,人物關系層次多角色形象就較為豐滿,電視劇《于成龍》則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作者單位:四川達州職業技術學院/責編:胡斌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