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直播+”時代下的非遺文化傳播創新研究

“直播+”時代下的非遺文化傳播創新研究

時間:2024-10-30 11:00:41

多樣化的新媒體技術為非遺文化創新傳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非遺直播很大程度上是把非遺文化的現場感與網友的互動有機結合,通過主播的解說、互動改變人們對非遺刻闆的“古老、傳統”的認知,并将其滲透到年輕人的文化生活之中,使文化資源活化。

一、非遺直播的多維價值

1.非遺文化場域的擴張與再生産

非物質遺産文化場域指的是一種文化樣式或者一種久遠傳承的文化活動所無法剝離的環境、場所,或某種特定的、定期的文化儀式及其參與的人群的行為和規程。①以皮影、宣紙等為代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在長期的區域文化流變中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形态以及特定的文化空間場域。

而網絡直播與非遺文化的結合,産生了“去區域化”的現象。一方面,它能夠讓非遺項目通過網絡傳播到每一個可能的角落,擺脫了傳統社會中非遺文化傳播的“小圈子”問題;另一方面,互聯網在擴大文化場域的同時能夠将數以億計的網民聚在同一時間,讓來自各地的人們共同沉浸在非遺文化的儀式之中。2017年6月,由中央網信辦指導,光明網與鬥魚直播聯合團隊先後深入全國14個省區市,走訪國家級、省級非遺技藝傳承人,推出移動直播30多場,有效傳播覆蓋用戶量達1.73億人次。

2.場景化直播改變傳統在場體驗

傳統的非遺文化多為作坊式傳承傳播,移動互聯網打破了非遺傳播的作坊式限制,通過虛拟場域能夠營造無數網民的“共同在場”。

2017年7月,全民直播平台推出的非遺直播系列綜藝節目《說好的中國話》以網絡直播為介質,将綜藝元素融入非遺文化,首期上線便受到了年輕用戶的追捧,成功地吸引了百萬網友線上收看。伴随傳統文化的回歸,各直播平台紛紛聚焦“非遺+直播”優質内容的探索與開發,讓更多網友實現了“親臨現場”的感受。因此“非遺+直播”場景生活化直播,使得作坊式的個人體驗演變為一場集體在場的參與式、沉浸式體驗,潛移默化地感染用戶。

3.實現多種文化增值

網絡直播的發展不單是以信息傳播為終極目标,而且在思考如何實現内容上的增值。“非遺+直播”是非遺文化的現代化表達,改變了年輕人對非遺“傳統、乏味、古老”的認知,開發了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與意義,進而實現文化增值。

《說好的中國話》在傳統非遺内容綜藝化、商業化上進行了積極的嘗試,打造“直播+非遺+綜藝”的多元業态,将直播、非遺與時下熱點相糅合,重點孵化優質IP。而KK直播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直播節目《匠人與匠心》,則參考年輕人潮流的方式,将綜藝性、趣味性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為非遺文化注入了年輕的新生力量,為非遺文化提供了最現代的展示渠道。另一方面,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常州梳篦,則定期通過網絡平台直播其制作工藝和在線銷售,并已經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非遺直播的局限與不足

1.非遺文化的屬性差異導緻難以全面推進“直播+”

“非遺+直播”的有機融合是非遺文化傳播、創新、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展現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然而非遺文化之間的差異,使得部分非遺不适合“直播+”。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形态豐富,包括口頭傳統、儀式節慶、表演藝術、手工技藝、文物建築、自然環境等。作為一種娛樂化的視覺影像實踐,非遺文化樣态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導緻不可能全部推進網絡直播。目前大緻有這樣幾種類型的非遺文化适合網絡直播模式。

一是與人們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這一類型多是長期以來從人們生産生活中産生、簡單實用、精緻美觀,有着曆史積澱和文化故事,适合網絡直播與消費,如慶陽香包、常州梳篦等。二是表演競技類。以音樂、舞蹈、戲曲、武術、雜技為代表的表演競技類非遺文化,天然具有很強的娛樂色彩,有着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能夠滿足互聯網時代不同群體的興趣需求。三是傳統民間工藝。這一類型的非遺項目凝聚着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情感,有着獨特的藝術價值,是人民群衆文化記憶的延續。如紙紮風筝、剪紙刺繡等。在《說好的中國話》第二期節目中,邀請了杭州剪紙藝人魯立清,現場為大家講解剪紙藝術的技巧和發展,讓網民見識到了剪紙藝術的精妙絕倫。

2.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影響非遺文化的完整性

非遺文化是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中形成的,有着完整的文化内涵。當傳播媒介和傳播環境發生改變時,其文化信息的内涵和外延都會受到影響。在快餐化和碎片化信息環境下,人們的視聽注意力和信息接受習慣也在發生改變。人們傾向于接受短平快的内容,那種需要花費時間成本的叙事、制作工藝、展示和表演的非遺文化受歡迎程度則在降低。譬如,完成一座紅獅子雕漆的整個制作程序至少需要五年,進一步精細化則需要七八年,這個漫長過程是網絡直播難以完成的。因此,帶有娛樂與碎片化特征的非遺直播雖然能夠以全新的媒介形式呈現給年輕一代網民,但是非遺文化自身所蘊含的人文特色、深厚曆史以及文化信息則會在不同程度上缺失。直播平台對非遺文化的傳播并不是原生态的完整反映,而是選擇加工的結果。更讓人擔憂的是非遺文化借助網絡媒介傳播市場化易出現異化的現象,傳播市場化或保護性生産可以實現非遺文化傳承及利益增值,但是網絡傳播工具的文化取向加劇了對非遺文化的擠壓,進而出現為了追求網民注意力而被閹割或湮沒。

三、構建精彩非遺直播的創新策略思考

1.挖掘工匠精神,建立沉浸式體驗

2016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價值觀是社會對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技藝和精神内涵的高度肯定,而傑出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成為人們認可的“工匠精神”代表人物。非遺直播不僅需要傳承非遺技藝和藝術,也應傳承工匠精神。但就直播的内容來看,對于非遺技藝以及物質産品介紹居多,最終形成交易的也是具體的器物。功利性的市場化傳播,導緻直播過程中缺乏對非遺項目中工匠精神的挖掘。

從這一點出發,非遺直播也應是工匠精神傳播的窗口。在非遺文化直播的環節中要利用視覺化的手段,将非遺傳承人精益求精、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匠人文化和對技藝的熱愛鑽研與執着展現出來。不僅如此,新的傳播技術還可以強化人們對匠人精神的體驗,以強烈的代入感形成文化認同和自豪感。譬如利用AR、VR技術,生動、形象、原生态地诠釋傳承人的匠人精神,高度還原非遺文化的曆史,從而使觀衆産生身臨其境的沉浸式視聽效果。

2.扶持傳承人,适應新興媒介場域

非遺文化是農耕社會的産物,随着網絡時代的到來,非遺文化所生存的文化生态發生了巨大改變。鄉村和傳統社區的衰落,使得非遺傳承人的生存也陷入困境。回顧非遺觸網的十餘年曆史,深入取得一些效果但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之一便是數字鴻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年紀偏大的老一輩非遺傳承人不會使用網絡或很少接觸網絡;另一方面,很多非遺文化分布在農村和較為落後地區,互聯網發展程度有限。數字鴻溝導緻的結果就是非遺傳承人與當下社會存在着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客觀上阻礙了非遺文化的創新傳承。

傳統文化複興已經趕上了好時代,推進非遺與直播的有機融合,需要非遺藝人創新思維與技能,以适應娛樂化的互聯網傳播的需要。針對男女、地域、貧富、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為了更好地讓非遺傳承人适應新興媒介場域,需要國家、網絡平台在互聯網設備、技術、資金、場所、表達語言等方面采取措施扶持傳承人。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要求下,各地政府可以嘗試建立“互聯網+本地非遺文化”的機制。通過給予資金、提供培訓、引進來走出去等措施,提高非遺傳承人運用新興媒體的能力與技巧。

3.注重内涵表達,強化集體記憶

非遺直播有利于非遺的活态展現,但客觀上也給網民帶來一種“異域感”“異時感”和“陌生感”。對年輕網民來說,非遺文化與他們的生活距離較大,無法對其内容的文化價值和意義産生共鳴和認同。梳理當前非遺文化傳承實踐發現,“重技藝輕記憶”的現象很普遍。非遺直播活動中,單純技藝展示環節較多,缺乏對非遺内涵挖掘和蘊含集體記憶的表達。

互聯網時代,在快餐化和碎片化的生活中,人們充滿着懷舊情結。這就需要非遺直播嘗試與網友在記憶層面達成理解和共鳴。新媒體用戶的信息獲取行為充滿個性化,用戶對于信息的獲取大多是基于個人的經驗、興趣、需求與情感,這些要素構成了用戶接觸理解信息的前提。針對非遺文化來說,最能打動用戶、吸引用戶的是一種過去曾經體驗過或被講述過的情感與記憶。通過對情感與記憶的視聽接受,可以調動用戶産生聯想回憶,進一步喚起網友們的情感共振和文化認同。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文化生态的變遷,改變了非遺文化賴以生存的原生環境。非遺直播提升了非遺文化的自信,推動了非遺文化的市場消費。如何創新形式,更好地傳播非遺精彩,将值得我們不斷探尋。

基金項目: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滄海遺珠—漢文化視域下的未識别族群文化藝術搜集整理與研究”(17FYS031)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王亮:媒介視域: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的新思路,《編輯之友》,2015年第6期,第47-50頁。

(作者單位:周口師範學院美術學院/責編:丁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