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紀錄片《騰飛的翅膀》創作手記

紀錄片《騰飛的翅膀》創作手記

時間:2024-10-30 10:55:10

大興機場預想設計圖大型紀錄片項目《騰飛的翅膀》是在2016年12月啟動的。第一次前往北京新機場建設工地采訪的時候,機場主體結構的總工程師段先軍就給我們打了幾個很生動的比喻:建成後的北京新機場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建築,地下的軌道交通系統相當于放進去一個北京火車站;地面的大跨度空間裝得下一個水立方;最大的混凝土樓闆面積拖得起整個鳥巢;79個近機位的飛機如果首尾相連,可以從長安街的東單排到西單。這幾組生動形象的數據讓我們對北京新機場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而深入到新機場建設工地後我們發現,它确實大的超乎想象,如此一個世界級的“超級工程”該如何用鏡頭去記錄它的“生長”過程,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對于任何一個大型紀錄片的創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足夠的了解。對建築工程不熟悉的我們,在拿到新機場項目的第一手資料之後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随後的一兩個月的時間内,導演和攝制團隊帶着問題走訪了新機場建設的各個部門,邀請設計師、工程師、技術人員、專家、一線建設者為上課,從建築基礎開始講起,土方、護坡、降水、樁基、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門前橋梁、封頂封圍、中央天窗、機電安裝、節能環保、高新技術等等,對新機場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都有了了解,确認了施工和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和技術細節。深入學習後我們又深入建設一線,邊拍攝邊和一線建設者交流,廣泛搜集資料和人物故事。經過為期三個月的走訪、了解和學習,我們對北京新機場的建設總算有了較為細緻的認識。有了這些知識和見識以後,創作團隊開始廣泛搜集與工程建設和“超級工程”有關的紀錄片進行集中學習,研究表現形式、呈現方法,對如何結構故事、發掘人物、展現細節等做出了預設。

經過思考,在深入采訪和初步拍攝後,我們提出了《騰飛的翅膀》的初步架構,并撰寫了結構大綱。在大綱中我們提出了紀錄片的分集方案和每集的内容重點、人物故事挖掘的重點和近三年的拍攝規劃。拿着第一版的架構方案我們再次走訪了北京新機場的深化設計方—北京建築設計院和新機場主體結構承建方—北京城建集團和北京建工集團,與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再度探讨,聽取工程設計者和建設者的意見,進一步完善改進紀錄片的結構提綱和拍攝提綱,并最終形成了第一版的拍攝思路和創作思路。

根據第一版的拍攝和創作方案,在2017年春節過後,我們啟動了紀錄片《騰飛的翅膀》的實際拍攝工作。但是說實話,面對這樣一個超級工程,最初的拍攝還是有些迷茫和摸不着頭腦的,更多地以空鏡頭和延時鏡頭為主。北京新機場工程從開工之日起将曆時五年,而我們第一次進駐新機場工地時,工程已經開工一年,北京新機場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封頂。前期的土方開挖、護坡降水樁基和混淨土施工階段已經錯過,我們如何将前期施工的鏡頭彌補回來,情景再現工程的難點是我們攻堅克難的一部分。除了盡可能地搜集前期建設中的所有視頻素材,我們深入到工程一線,着重捕捉還在收尾階段的前期施工細節,不放過每一個點,盡可能多地累積素材。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廣泛的技術采訪,積累前期施工階段的設計,建造中的三維動畫素材、立體模型細節,再現建設者們攻克技術難關的讨論過程,利用動畫、圖紙,再結合現場施工細節,還原曾經的建設過程。

而随着拍攝和了解的深入,在用腳步和鏡頭丈量完北京新機場這個巨大的建設工地的同時,我們逐漸理清了創作和拍攝的思路,為紀錄片的結構規劃又增添了細節。可以說三個月的學習和初步走訪讓我們為紀錄片列出了主幹,而一兩個月的前期拍攝和深入走訪讓我們在主幹上又挖到了更多的細節,逐漸列出了拍攝的重點、找到了用鏡頭關注細節、記錄故事的方法,同時也在深入的接觸中找到了我們認為值得記錄的人物故事。但是當我們欣喜之時又一個問題擺在眼前—時間的分配。北京新機場工程的建設将持續至2019年底,雖然每一個記錄者都希望能記錄下工程每天的點滴變化過程,但是對于這樣一個世界級的超級工程來說,很多的施工過程是緩慢而有節奏的。如果你每天都在施工現場,也許感受不到它的變化;但如果你一周後再來現場,就會感歎天啊!這一周它又長高、變大了。這該怎麼辦呢?

無論是經費的投入和創作團隊的精力,每天都來工地拍攝是不現實的,如何既能記錄下它的成長變化曆程,又能合理協調拍攝節點、人員精力成了一個難題。為此攝制組在拍攝和記錄的同時再度坐下來思考,通過整理近半年的拍攝素材,結合紀錄片創作的結構提綱、故事要點,同時再度與設計師、工程師和建設者們進行深入溝通,我們總結出了自己的拍攝節奏。對于這樣一個超級工程,我們關注的重點在于技術的突破、攻堅克難、創新應用,以及大國工匠精神、建設魄力。我們開始有重點地關注細節、關注人物故事,不再盲目拍攝和無目的的記錄。

在進一步的反思和探讨後我們發現,視線和眼界不能隻局限于施工的現場,一個問題的攻克可能通過了無數次的試驗、反複的論證探讨。我們開始更進一步的細化拍攝重點和内容,對每一個問題進行分解讨論,找出分解後的拍攝重點,把每一個建設中的問題和細節點分解成前期設計、實驗論證、探讨模拟、施工現場、再度改進和最終實施幾個步驟。我們的拍攝面也從施工的現場,擴大到設計單位、生産廠家、實驗地點、會議室、BIM中心等等。從盲目的現場拍攝到根據我們的故事提綱有目的、有計劃的拍攝,找到了自己對于超級工程的理解和拍攝節奏。同時我們也逐漸意識到,這部紀錄片的未來是面向大衆,如何把晦澀難懂的技術語言通俗化,如何讓設計師和建設者們攻克技術難關的創作心血被大衆認可,如何藝術化、故事化、懸念化、通俗化地處理故事語言、鏡頭語言,成為了我們拍攝和采訪中的表現形式。在保證專業化的同時,又能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地記錄和講述是我們在拍攝和采訪中逐漸總結出的經驗。我們開始注意每一個問題的提法,引導設計師和建設者們通俗易懂并故事化地講述他們建設和攻堅克難的過程,引導工程師和專家們進行生動有趣、富有懸念的表述成了每位導演采訪時所銘記的一根弦。經曆了半年的磨合我們發現,一旦攝制團隊和創作者成為了朋友和工作夥伴,隻要你提出的問題足夠專業并對客觀情況足夠理解,他們的回答往往讓你能得到更多你想要的東西。這些建設者和設計師、工程師們在你的鏡頭前也會更加放松、自如,你的記錄也就更加真實和生動。而我們似乎也形成了一種聯動機制,即使有時記者不在建設一線,建設者也會發現一些問題并随時通過電話聯系創作團隊反映情況,這也讓我們更能捕捉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細節。

在每一次前往實驗室、建設一線和設計單位時,我們都會與我們着重關注的重點人物進行深入的交流,每一次大家都會感覺得到了更多的思路,會為這一次或下一次的拍攝和記錄提供幫助。在關注細節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對于這樣一個超級工程,施工進度的延時鏡頭能最直觀反應施工進度的内容,我們也在每一次的拍攝中,根據我們的内容重點着重記錄,利用航拍、延時攝影、升格等所有先進的拍攝技術,力求記錄下北京新機場這項超級工程建設的變化過程。

在與建設者們同吃同住的這一年多時間内,紀錄片《騰飛的翅膀》已經積累了海量的素材。所有的大型紀錄片,前期拍攝是一方面,後期呈現也是重中之重。為了方便未來的後期剪輯,我們已經在拍攝開始的三個月之後,進行素材的分類整理,逐步建立一個完善的媒資檢索系統和場記單。每一次拍攝回來後,前期導演會根據拍攝内容對素材進行分類和初步剪輯,這樣做雖然有些耗時,但的确方便我們發現拍攝中的問題,并在下一次的拍攝中進行補充和彌補,同時為後期的剪輯進行初步的分類整理,方便進一步的操作。

另一方面,創作團隊也在拍攝進行的同時開始撰寫文案初稿。一般大型紀錄片的創作都會有專門的撰稿人,但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是前期的拍攝導演。因此,我們要求創作團隊的導演們要首先根據紀錄片的内容大綱,積累故事、積累細節,這樣為後期的統稿及後面的拍攝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也發現,在拍攝和積累的過程中,難免會走彎路,有時拍着拍着會發現更好的故事、更好的人物、更好的點,我們會及時調整創作思路,在取舍中靈活地改變拍攝線路,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也不盲目和執拗。

我們的團隊雖然是第一次操作這樣的大型紀錄片,也的确在創作初期有過焦慮和不安,在拍攝和創作中走過彎路,但是在不斷的探索和歸納總結中,我們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創作方向。在借鑒衆多國内外優秀紀錄片的同時,我們也在創作中推陳出新,在紀錄片創作接近一年的時候,我們正計劃組織專家研讨,并邀請國内外優秀的創作團隊對我們的工作指點迷津。北京新機場的建設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開發和北京南城發展的一個重點工程,這是一個一旦錯過就不可逆的過程,作為紀錄片人,我們非常珍視這樣的見證機會和創作過程。北京電視台紀實頻道一貫的口号就是:“用心記錄世界”,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記錄鏡頭,讓世界看到一個崛起的中國,讓世人看到我們的中國夢。

(作者單位:北京電視台紀實頻道/責編:倪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