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電視綜藝節目中叙事性元素的運用分析

電視綜藝節目中叙事性元素的運用分析

時間:2024-10-30 10:19:31

《人說山西好風光》是山西衛視打造的一檔宣傳山西省各地市旅遊資源的競演類季播原創綜藝節目。該節目在2016年和2017年共制作兩季,因節目模式的原創性與參演人員身份的特殊性,一經播出便引發社會關注。目前,學界對該節目的研究大多圍繞形态創新、參與人員的特殊身份、文旅産業的新型傳播渠道展開,缺乏對節目本身或各個環節内容的研究。本文運用叙事學理論對節目内容進行分析,探讨電視綜藝節目應如何運用叙事性元素。

一、利用叙事性元素建立邏輯關系

作為旅遊競演類綜藝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每期選取山西省内兩座城市,利用各個地市的不同特點進行比拼,圍繞城市文旅産業的展現進行闆塊劃分。在第一季中,節目分為“城市印象”和“城市好風光”兩個闆塊。第二季第1期至第5期的節目闆塊進行了升級,除了以介紹城市為主的“我的城市我的家”外,還增添了新環節“追夢的新晉商”以及自選環節“大開腦洞看未來”“超級導遊”。第6期到第10期采用回溯的順序,從長治與呂梁的比拼回到太原與臨汾的比拼;闆塊環節從市的地域範圍縮小到鄉鎮,分為“鄉長的小目标”和“超級問答”;自選環節為“厲害了我的家”和“縣長推銷員”。從節目的整體框架來看,首先,競演雙方根據地理區位進行篩選,基本按照南北方區位競技的邏輯;其次,節目内闆塊的設置遵循從城市到縣鄉、由面到點的邏輯;同時,自選環節的添加增加了節目内容的不确定性,如同戲劇情節中懸念的設置一樣,能夠吸引觀衆的注意。

戲劇元素中幕的設計理念可以運用到對節目闆塊之間邏輯關系的研究上來。幕與幕之間的設計可以是傳統的線性結構,也可以是并列的彼此獨立的闆塊式結構,還可以是圓形回環式結構等等。節目闆塊也可以遵循這樣的邏輯結構。以網絡點擊率較高的第二季第一場臨汾與太原的競演為例,太原在首個環節“我的城市我的家”中,以視頻短片展現太原風貌并以晉祠結尾,之後回到現場,依托晉祠進行了人物舞蹈的情景展示,總體表現思鄉情懷。第二環節“追夢的新晉商”則是以介紹新經濟形勢下本土企業轉型帶頭人為主要内容,太原選取本地醋廠的轉型,與“我的城市我的家”之間形成并列關系。最後一個環節選擇了自選題目中的“超級導遊”,由時任副市長擔任導遊遊覽晉祠,主要落在了文化介紹上。所以太原競演部分,各闆塊間呈現為對風光、經濟發展、美食、人文、文化等進行橫向并列式的多角度介紹結構。臨汾面對同樣的選題。短片首先從傳統美食比武入手,之後講述大槐樹下的家族尋根夢,利用場内場外的時空交替為觀衆帶來一個千秋家國夢,從物象進入意象;“新晉商”環節依然從家庭出發,探讨當下兩代人在雲丘山的開發中對故鄉深沉的愛;最後的“大開腦洞看未來”則聚焦于未來景區智能公廁的使用。從家庭尋根主題出發,到對改造家鄉的誠摯之情,再到為家鄉打造未來發展,圍繞一個主題,使闆塊間呈現回環式結構。同時,各環節間還呈現出一定的并列關系,從美食、美景、高科技産品這三個實物出發,繼而深入到實物所代表的思鄉情懷與人文關懷,表現出臨汾的特殊性。相較于太原競演部分在叙事結構運用上的單一性,臨汾競演部分因為使用多重叙事結構表現節目主題,獲得了該場較高的票數。

二、利用叙事性元素表達主題

綜藝節目除了可以在宏觀結構層面利用叙事性元素,使節目闆塊間呈現出并列或者回環的邏輯關系,加深節目給觀衆帶來的印象,還可以在微觀闆塊内容層面采用叙事性元素,激發觀衆繼續觀看的欲望。比如在戲劇情境中合理鋪排情節、精準塑造人物,從而更好地深化主題。

1.圍繞戲劇情境展開情節沖突以表現主題

戲劇情境主要有三個構成因素,首先指主人公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特定時空環境,這一時空環境能夠誘發人物欲望,最終導緻人物行動;其次,是對人物發生影響的具體事件,這一事件通常會導緻戲劇中的沖突直接出現;最後是事件沖突,随着事件沖突的發展,能夠帶動戲劇中人物關系的發展變化。在戲劇結構中,戲劇情境處于開端的關鍵位置,其他的戲劇因素都受其制約。《人說山西好風光》中,太原與臨汾在競演時都做到了利用戲劇性沖突給觀衆講故事,臨汾市在其中表現出了特定的戲劇情境與多重時空的轉換,而太原則略顯遜色。

在“追夢的新晉商”這一環節,臨汾和太原都選擇了子承父業這個具體情境進行情節編織。太原在競演現場直抒胸臆,演繹父子之間的傳承,既有父親給兒子具有3000年曆史釀醋古法書的情節,也有父親對兒子的諄諄囑托與企盼,之後利用視頻推出山西老陳醋文化園區這一新型旅遊景區,最後以現場舞蹈結束。在這一競演闆塊中,作品在一開始并未能打造出特殊的時空環境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開端部分的情境未設置好,同時缺乏戲劇性沖突,對主題的表達是說教式的,比較乏味。

臨汾在表現“追夢的新晉商”這一環節時,首先利用短片将觀衆帶入雲丘山一場接親情境當中,通過媒婆為新媳婦介紹雲丘山各處風景與風俗,讓觀衆了解雲丘山的風景、特色美食、文化習俗。到婆家後,一位邊唱當地娶親歌曲邊表演的角色登場,之後迅速切回競演現場,短片中最後登場的民俗表演者進入競演現場。短片和現場的情境聯系起來,使視頻内容與現場事件融為一體。在情節鋪排上,短片一開始就給觀衆設定了雲丘山接親喜事的叙事情境,之後戛然而止,為觀衆設定了第一個懸念:既然是展現晉商環節,接親是要表現什麼?和晉商的關系又在哪兒?從而吸引觀衆繼續觀看下去。競演現場的小品看似和短片的叙事情境無關,但在小品開端,短片中最後出現的民間藝人入場,由此将小品嵌入到短片的叙事情境中,讓觀衆能夠前後貫連,更好地接受後續的内容信息。

在戲劇創作中,沖突分為外部沖突和内部沖突。外部沖突又分為環境沖突和人際沖突,其中,環境沖突主要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沖突,人際沖突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而人與人的矛盾沖突主要原因在于環境與事件發生後引起的人物内心沖突,這一沖突主要展現人物内心的掙紮,是改變人物選擇的重要因素。

競演現場的小品内容是雲丘山代言人競選,舞台上的兩列凳子表示雙方的對立關系,強調沖突感。雙方隊員辯論的關鍵沖突點是董事長老張“賣身”轉型助力打造雲丘山,而經理小張則是清華高材生畢業歸鄉,此刻觀衆将注意力放在了二人的人際沖突與身份懸念上。在這裡,情境作為前提開始激發人物動作,每個動作都表達着人物的心理與作品的主題。老張情真意切地表達出自己對雲丘山的投入與奉獻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小家,而是從村民、地區這個“大家”出發去轉型做旅遊開發,但是年齡與視野的局限使其打算喚回兒子來幫助自己。這裡表現出的是戲劇情境下事件的發生帶來的人物之間的沖突,它是戲劇發展過程中最具有情節性與生命力的。随後,二人身份懸念也揭開,經理小張就是小兒子。緊接着,新一輪的懸念又誕生了,到底小張經理要不要回來幫助自己的父親,在小張經理的闡述中也解答了觀衆的疑問。整個小品看似是在争當代言人,實則表達的是兩代人對家鄉的情感。

在此環節,臨汾相較于太原市,最主要的優勢是其在戲劇情境當中較好地設置了沖突以及懸念,讓觀衆在觀看過程中産生移情效應。太原在此環節中,對父子關系的營造明顯不足,二者對話更像是上司對待下屬,矛盾沖突的缺乏導緻人物沒有了性格,父子間的傳承也未能在情感上打動觀衆。而臨汾雲丘山董事長則從“家”出發,從父親的身份出發,在論及責任、論及對家鄉的情懷中層層推進矛盾沖突,既刻畫了人物性格,也表達了無私為家鄉建設的主題意義,并且與上一環節的家國尋根夢相連接,給觀衆帶來強烈的震撼。正因如此,臨汾在這兩個環節中都獲得了較高的票數。

2.叙事角色缺位淡化主題深度

叙事角色通常分為施動者、接受者、幫助者和對抗者。這是戲劇當中最基礎的四個叙事角色,一般事件的展開都由這樣幾個叙事角色去推動。在臨汾與太原的第二場競演“鄉長的小目标”環節當中,臨汾依然利用叙事性作品去打動觀衆。故事圍繞曲沃縣長打造曲沃三晉博物館展開,主要的矛盾沖突是以父子關系為基礎,在兒子不理解父親的刹那,兒子穿越回晉國時代,在與晉國主的對話當中了解了家鄉的曆史,也懂得了父親的苦心。随即,兒子穿越回來,父子二人矛盾消解。但是該環節的主題内容是鄉長要為飽含本地文化底蘊的珍貴文物打造專門的博物館,從情節中施動者兒子與幫助者國主的對話來看,表現更多的是曲沃的曆史感,而文物的寶貴并沒有顯現出,所以當晉國主介紹完曆史後,這個角色作為幫助者的叙事作用就結束了,主題偏離為對父親工作的理解,而文物收集過程的艱辛、文物價值的珍貴、文物和當地旅遊事業之間的關系、文物對當地曆史文化的發展這些能對主題有所深化和升華的層面都未涉及。如若在穿越片段中安排相應的情節和幫助者角色來完成這部分情節的演繹,讓整個小品兼具可看性和思考性,觀衆反響會更好。

三、結語

《人說山西好風光》第二季中,臨汾之所以在一衆對手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冠軍,與其在各個環節中多次使用叙事性元素有關。在綜藝節目中,利用叙事性元素強化文化内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把内在的文化擔當轉化為更輕松的外在形式,在傳播本地風光景色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擴大民俗文化的影響力。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文化傳播系/責編:莎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