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追求感官刺激和審美快感的真人秀節目在各大衛視大行其道。此類節目在為觀衆帶去短暫審美愉悅的同時,往往表現出精神内涵的空洞和價值表達的西化。為适應中國綜合國力快速發展的現實,響應文化強國的時代召喚,打造一批彰顯中國本土文化魅力的電視精品勢在必行。筆者以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為具體案例,就節目對傳統詩詞的傳播形式、演繹方式等方面的創新略作梳理。
一、以演唱形式傳播傳統詩詞經典
中國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由“天下”到“萬國”的曆史轉折中,中國人似乎有時遺忘了一些原本屬于自己的文化傳統。更令人痛心的是,相當一部分以傳承者本人為唯一載體的非物質文化正面臨着後繼無人的尴尬境遇,中國古典詩歌的吟唱傳統就是其中之一。
《經典詠流傳》作為繼《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之後,由央視推出的又一引發社會廣泛好評的大型文化節目,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視人對自身所肩負的文化使命的擔當。
“和歌以唱”本是自周公制禮作樂開始就有的貴族教育内容,其後,随着禮樂制度的傳承和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延續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詩經》《離騷》等在後世為大多數人所熟悉和了解的詩歌,最早就是靠口頭傳播和文字傳播。特别是在唐宋時期,詩歌不僅是文人士大夫用以展現自我才華和表達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在民間廣泛傳播。《經典詠流傳》的出現,讓現代人重新了解了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
一直以來,誦讀經典就是我國中小學教育中極為重要的教學内容之一,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古典詩詞的感性認知,體悟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也開啟了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一扇窗戶。但經典誦讀教育在部分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或受到應試課程的擠壓,或滿足于特定節日、大型慶典活動中的校園文娛活動,難以形成規模。最終使得經典誦讀這一最能讓古典詩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學方法,無法得到真正貫徹。
《經典詠流傳》自2018年2月份正式開播以來,彙集了王力宏、成龍、王俊凱、盛一倫等不同年齡層的各路明星。他們當中既有深受90後、00後青年學生歡迎的人氣偶像,也有在社會上有着廣泛知名度和認可度的演員。他們所演唱的歌曲既有療治現代人“拖延症”的《明日歌》,也有脍炙人口的《三字經》《陋室銘》《将進酒》等。這些作品堪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精華,因為經典既是曆史的經典,更是今天和未來的經典。将人們所熟悉,又真正能夠代表和彰顯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古典詩詞以現代人更易接受的方式加以改編,是重構中華文化在現代社會身份的關鍵所在。誠如馮骥才所說:“不隻是在書本上告訴孩子們清明節的傳統知識,而且可以帶他們走進傳統。帶他們春遊、踏青,跟自然親近,聞春天的空氣。人的心靈進入了傳統,傳統也進入了他的心靈。”的确,經典不應是陳列在博物館的文物,更應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細節,潛移默化的情感滲透才能喚醒人們對傳統的親近。從這一點上來看,《經典詠流傳》無疑是以全新的方式诠釋傳統文化的成功案例。
二、創新演繹方式以呈現古典詩詞的魅力
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是先民們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财富,也是維系和傳承中國古典文化的魂與根。“國學熱”的出現,正是人們在擁有了充盈的物質财富之後,急切需要填充自我精神世界空白的體現。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強調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科學論斷所蘊含的豐富内涵,也給中國電視工作者以一定的啟示。《經典詠流傳》作為一檔借助于現代傳播媒介向廣大觀衆展現古典詩詞藝術魅力的全新節目,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其全新的演繹方式,不但呈現了古典詩詞的魅力,也令觀衆耳目一新。
以《經典詠流傳》第二期中王力宏演唱的《三字經》為例。《三字經》誕生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曆史,是中國傳統社會最為常見的啟蒙教材之一。它取材廣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曆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作者王應麟是一代大儒,由王氏擔綱編纂的《三字經》可謂是大家寫小書,具有高度的文化凝練性。而王力宏的演唱則化用了流行歌曲《龍的傳人》的曲調,又将京劇的演唱技法和流行音樂的Rap唱腔結合起來,用現代方式為人們呈現了中國傳統經典。王力宏本人在講述創作《三字經》的過程中,也提及了自己童年的生活經驗。這一過程充分說明,流淌在中國人心靈深處的基因才是最終成就自我的文化動力,它不僅會引導現代人走進傳統,還可以幫助他們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有評論者指出:“讓傳統文化熱起來、活起來。目的還是要傳下去,在傳承過程實現‘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從而堅定國民的文化自信。”①《經典詠流傳》正是一檔有效踐行了“創造性轉化”的優秀電視節目,它讓現代人看到了“創造性發展”中所蘊藏的無限潛力。
“送别”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極為常見的主題,前人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曆和社會閱曆創作了大量以“送别”為主題的詩歌作品,但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交通手段和信息傳遞方式,在為人們提供溝通便利的同時,也削弱了現代人對以“送别”為代表的人類共通情感的體驗。在《經典詠流傳》第三期中,沙寶亮演唱的《送别》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一首李叔同創作的《送别》,為世人講述了“長亭外,古道邊”親人的别離。在“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的襯托下,人們看到的不僅是“夕陽山外山”的美景,也體悟着“天之涯,地之角”的孤獨。沙寶亮的演唱中更多地加入了中國古典音樂“骊歌”的旋律,歌曲中透露的蒼涼正是李叔同創作《送别》時心迹的最佳寫照。越是優美的旋律,越能入耳入心,可以讓真摯的文字流傳下去,可以讓中國傳統文化千年傳承成為經典。
三、面向國際社會提升傳播力及影響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它不僅可以告訴生活在此種文化氛圍中的人自己從何而來,更會告訴人們它未來将去向何處。在這一方面已然取得卓越成績的首推故宮博物院。故宮所推出的一系列文創産品及先後播出的紀錄片《故宮》和《我在故宮修文物》,使曾經距離普通人生活十分遙遠的故宮嘗試着以現代人能夠接受和認可的方式走進當下生活。它啟示我們,經典的傳承和延續未必一定要以象牙塔中的教育為主,它更應是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存在。作為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經典詠流傳》向我們展現了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精華在現代社會傳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即要采用全新的定位和全新的演繹方式。通過上文分析,我們看到,正是由于全新的定位給予了人們審視古典詩詞的新視角,才使得曾經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不再那麼遙遠;而全新的演繹方式則賦予古典詩詞适應現代社會文化傳播的全新手段。這充分證明,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元素可以在現代社會實現“創造性轉化”。同時,從《朗讀者》《見字如面》《經典詠流傳》等大型文化類節目的相繼出現來看,現代人對傳統經典的内需是十分旺盛的。
以《經典詠流傳》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電視節目,向世人所展現的是中國社會在數十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之後,由以經濟發展為主轉向經濟、文化、政治多個領域齊頭并重的新格局。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未來對于世界的貢獻也将由硬實力的貢獻轉變為硬實力與軟實力貢獻并重。這是中國對于自身在世界上所要承擔的角色的一種再思考、再定位。”②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不僅是經濟、技術層面,也應包括精神文化層面。
《經典詠流傳》等節目承載着中國精神和中國文化,對于國際社會而言,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本身就是打造中國文化軟實力不可或缺的元素。從“熱”到“活”,從有效傳承到走出國門,中國傳統文化正在煥發着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也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本文為基金項目“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文化傳承作用研究”成果,項目編号:2015GJYB13
注釋:
①劉穎餘:從《經典詠流傳》熱播看傳統文化的魅力,《工人日報》,2018年3月19日第3版。
②吳立斌:《中國媒體的國際傳播及影響力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第2頁。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責編: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