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評《朗讀者》情感與配樂的融合表達形式

評《朗讀者》情感與配樂的融合表達形式

時間:2024-10-30 10:18:31

在各類綜藝節目充斥電視屏幕的當下,《朗讀者》節目以脫俗的文學氣質,伴随着委婉動聽的音樂,用語言将無聲的文字轉化成一種力量,在衆多喧嚣的綜藝節目中獨樹一幟。《朗讀者》用朗讀形式将傳統文化與現代情感需求聯系在一起,帶着讓人用心傾聽、感受世間之情的使命,利用大衆傳媒的普遍傳播性,改變了以往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單一模式,實現了文化與情感的融合與創新,可謂是文化類綜藝節目模式創新的成功範例。

一、電視節目配樂的作用

在電視節目的配樂使用中,意境的塑造對于節目的表達效果有着極為重要的影響。特别是在畫面内容無法體現和傳達作品内容的真實情感時,音樂與畫面内容巧妙配合,能夠産生立體、連續、完整的藝術效果,給觀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為了展現更真實的藝術環境,電視節目主要運用音樂的各種元素去刻畫和模拟意境,如小橋流水與古筝的彩華樂段相配營造清揚婉轉的意境,神秘夜色與單簧管相配營造空幽、靜谧的意境等等。通過配樂使畫面與聲音達到高度的統一,能夠讓人身臨其境,這就是配樂的獨特功能所在。

《朗讀者》節目通過不同音樂元素的疊加營造了文學作品的意境,進而烘托了現場氣氛,增強了觀衆的情感共鳴,同時也讓朗讀者的情感更具真實性與感染力。在主題詞為“家”的這期節目中,青年演員王耀慶為了懷念爺爺以及感歎時間不等人,為觀衆朗讀了楊·馬特爾所著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記》的片段。在朗讀過程中,除了王耀慶的動情朗讀外,恰當的音樂和音效也感染了現場觀衆的情緒,向觀衆展現出了一個更為真實的藝術環境。節目不僅以小船和湖面的LED顯示屏為畫面背景,還跟随作品所描述的情景來調整配樂,模拟了作品中主人公在湖面上的所見所聞,進而達到畫面與語言的同步,增強了朗讀的藝術表現效果。

此外,節目通過“音樂+解說+字幕”的叙事方式,重述當下無數文學愛好者的“文學夢”,讓更多的文學愛好者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當翻譯界泰鬥許淵沖老先生來到節目中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曆,還帶來了自己翻譯的第一首詩《别丢掉》時,同期節目達到一個小高潮。他解釋到,當時翻譯這首詩是因為喜歡一個女同學,但這位女同學已經有了另一半,此後兩人失去聯系,并未走到一起。時隔數年,再次朗讀這首詩,許淵沖老人哽咽流淚了。亦如“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隻有人不見”,當鋼琴演奏家李雲迪的彈奏随着老人的朗讀緩緩流淌,優美的鋼琴旋律從指尖流出,時而靈動、時而跳躍,将老人對于那位女同學的思念,精細到每一個音符、旋律上。這種深入骨髓的情感配合老人的朗讀,靜水流深,為節目營造了良好的音樂氛圍,也引發了現場觀衆強烈的心靈共鳴。

二、不同類型配樂對節目情感的推進

電視節目在配樂風格的選擇上,應考慮與節目風格和内容相貼切的配樂,做到與其和諧統一,才能深化電視節目的主題和思想。《朗讀者》每期邀請不同階層、職業的嘉賓來到節目中朗讀曾經激勵過自己的文學作品,力求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因此,節目除了展現朗讀的魅力之外,更多強調的是“愛”與“責任”的傳遞。正如節目每期的主題設定,如第一期的“遇見”、第二期的“陪伴”、第三期的“選擇”,再到後面的“家”和“味道”。将其整體串聯起來,能夠發現《朗讀者》的目的不在于說故事,而是為了傳遞一種當今社會日漸缺失的溫情和責任感。為了契合節目主題和思想,其音樂風格的選擇不僅要與節目整體的感情基調和諧統一,還要同每期主題的場景、故事情節、特定氛圍相符。隻有營造出恰如其分的情緒和意境,才能推動節目内容的鋪設和展開。

首先,配樂風格選擇要與節目定位相統一。從節目的表現方式和感情基調來看,《朗讀者》顯然是央視叙事的典型代表,從每一期嘉賓的選擇、主題詞的設定再到朗讀行為本身,其配樂風格的選擇都與節目的個性定位和情感基調相統一。節目開場白的主旋律由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彈奏,其精湛的鋼琴技藝常常是一曲終了還讓觀衆意猶未盡。加之台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的經典音樂《匆匆》,讓不少觀衆注意到了這位滿頭銀發,卻專心于音樂事業的民謠藝術家。後續出場的劉胡鐵、吳牧野等人彈奏的主旋律,也可看出一檔高質量的文化情感類節目在細節上的精雕細琢。

再者,配樂選擇要契合節目價值觀。從每期節目的主題和朗讀作品的内容來看,其配樂風格與内容的配合相得益彰,恰到好處地迎合了朗讀者和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如第一期節目“遇見”,主持人引用了諸多文學作品描述不同角度的遇見。其背景音樂《匆匆》,将青春裡遇見的美好和時間的消逝濃縮在歌曲中,“匆匆,匆匆,我們都是趕路人,珍惜光陰莫放松”表達出了時間易逝、珍惜時光的人生真理。在第二期主題詞為“陪伴”的節目中,張艾嘉朗讀了羅大佑的《愛的代價》,以背景音樂和朗讀作品的形式出現,表達了張艾嘉在不同時期對于愛情和人生的感悟。還有在第四期主題詞“家”中李雲迪演奏的片尾曲《我的祖國》,将主題詞中的“小家”與“大家”遙相呼應,體現出了節目所傳達的愛國情懷。

總而言之,當下節目制作往往注重于題材的選擇,語言的加工和鏡頭的組接,卻常常忽視了配樂這極為重要的一環。選擇合适的配樂不僅能夠傳遞與之相應的文化信息,加深觀衆的理解,還能将電視節目的藝術表現效果最大化。《朗讀者》通過“聲”、“畫”的有機結合,不僅促進了節目的情感交流,還引發了讀者心靈的共鳴。與此同時,節目将傳遞文化、情感的責任作為節目配樂選擇基準,為觀衆帶來了文字、語言與情感完美結合的視聽盛宴。當音樂與文字、語言相碰撞,電視節目的藝術表現力才會更加絢爛、多彩。

三、情感與配樂的融合表達形式

除去文字語言和編排内容的精心挑選與制作給觀衆帶來的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朗讀者》配樂節奏的把握對其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的增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配樂節奏的變化能夠改變和擴展節目的表現形式。從節目的整體配樂節奏變化來看,可以将其叙事結構分五個環節:開場白、采訪、專家解讀、朗讀、結束語。每一環節的配樂節奏都與主持人、嘉賓的情緒變化相契合。如開場白環節,主持人董卿在闡述每期主題詞時的配樂,主要以清淡、悠揚的器樂旋律為主,以免音樂的旋律蓋過主持人的解說,出現音聲的互相幹擾。觀衆能夠在相對安靜的氛圍裡感受到文字的情感張力,配樂在此主要起“襯底”的作用。

在采訪環節,配樂節奏則會跟随采訪嘉賓的情緒與心理變化發生相應改變。當主持人和嘉賓講述極為生動和精彩的觀點,或是在講述過程中動情時,配樂往往會以“抒情”音樂為主,從而有效激發受訪者的情感表達。而當采訪者和嘉賓的情緒變化時,節目則會随機配以揭示其情緒變化的音樂節奏,這種配樂節奏通過跌宕起伏的旋律,能夠暗示和強調主持人和嘉賓的談話内容,同時增強嘉賓與主持人在談話過程中的情感交流。

其次,配樂節奏的變化能夠幫助朗讀者拉近與觀衆的距離。在《朗讀者》節目中,朗讀者與其帶來的朗讀作品有着跨越時空的聯系。為了将作品與人物情感聯系得更為緊密,朗讀者除了要聲情并茂、盡可能地通過語言的抑揚頓挫表達對作品的理解,還要通過配樂節奏的變化,如音調的高低、長短、強弱來加深和強調作品與讀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讓觀衆在朗讀過程中能夠入情入景。

正如在第三期主題詞為“選擇”的節目中,青年導演徐靜蕾為觀衆帶來了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其至深至誠的情感表達以及感染力極強的音樂旋律讓主持人董卿與現場觀衆落淚。這部作品寄托了作者對于奶奶的記憶和情感,加之略帶憂傷沉悶的小調來襯托和渲染氛圍,讓徐靜蕾在朗讀過程中幾度哽咽、落淚,觀衆在朗讀過程中也感受到了徐靜蕾對奶奶的深厚情感。特别是在朗讀到那句“奶奶說,地上如果有人死了,天上就會多一顆星星”,觸動了人們内心最柔軟的地方。

最後,配樂節奏的把握能夠調節節目整體的叙述進程,使得環節和情緒過渡自然。從節目整體的叙事結構來看,配樂節奏和韻律的控制能夠有效抓住觀衆獲取劇情的迫切心理。正如節目在各個環節之間所出現的銜接配樂,這種故意放慢叙述節奏,延緩叙述進程的配樂手段能夠消解和沖淡現場觀衆在上一環節中的情感和緊張氛圍,同時也為下一環節的叙述内容巧妙地設置懸念。與此同時,節目對于每位嘉賓之間的轉場銜接和過渡都十分自然,不會讓觀衆跳脫節目内容之外。也正是對這些配樂節奏的把握,才使得接下來的各個環節自然而流暢,形成節目整體的叙述風格。

四、結語

《朗讀者》将情感和配樂相互結合,用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以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節目沒有娛樂搞笑,卻也不嚴肅說教,隻是用一種嶄新的形式來呈現文字和個人情感,通過配樂的巧妙融合,與其他文化類綜藝節目形成鮮明對比,這也說明了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發展空間之大。

基金項目:龍岩學院校級課題“閩西地區民間音樂流行化的探索”科研成果(編号:LQ2013058)

(作者單位:福建龍岩學院/責編:莎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