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曆史中追溯精神與底蘊

在曆史中追溯精神與底蘊

時間:2024-10-30 10:17:31

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是2017年中央電視台重點打造的一檔“紀錄式綜藝語态”的電視節目,融合了紀錄形式與綜藝形式,以期讓觀衆能在輕松的娛樂氛圍中了解更多悠久的中華曆史知識、感受泱泱中華的民族底蘊。《國家寶藏》充分展示了央視發揮社會引導功能的能力,通過電視節目這種方式傳播對普通百姓而言稍顯枯燥的曆史文化知識,這種形式更有利于向中國以至世界各國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精華。

一、曆史在文物中的“複活”

《國家寶藏》作為一檔文博探索節目,以中華民族存留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的奇珍異寶為切入點,通過對這些國寶文物“前世今生”的多重演繹,中華曆史的悠長與廣博像塵封多年的夜明珠閃耀出久違的光芒。一個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基在于這個民族的曆史文化,唯有從自身的曆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成分才能使民族、國家彰顯出個性色彩。作為具有悠久曆史文明的中國,那些塵封于滄浪之海的記憶與輝煌,曆經千載而能夠“浮出曆史地表”,得益于文物那無聲的語言所傳遞出的永恒、記憶與盛衰。因此,《國家寶藏》的策劃與播出一方面顯示了與曆史進行的遙望千年的“對話”,一方面通過把握瞬間的震撼記錄了永恒的無限,前者實現了追溯往昔,後者實現了精神傳遞。總之,文物所承載的古老而厚重的文化價值,在碰撞現代社會的新穎而便捷的媒體形式後,共同迸發出神聖之光。

《國家寶藏》中的“前世傳奇”環節大多邀請深受觀衆喜愛的明星參與,且在每一次進行演繹時都會有“本故事基于史實合理虛構”的溫馨提示,如此一來,不僅提高了受衆的觀看興趣,以現代娛樂化形式吸引觀衆去了解中華傳統曆史,更讓觀衆成為了節目中的潛在主體。如第二期中湖北博物館推出的雲夢睡虎地秦簡邀請了撒貝甯作為國寶守護人,撒貝甯在大學主修法律,與雲夢秦簡的另一國寶守護人兼秦簡發掘人同為北大校友,作為明星主持人的撒貝甯具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和号召力,同時他的自身知識修養與文物本身達成了完美的契合,因此使得秦簡能夠再次散發光芒,讓秦朝官吏喜的生平曆史“活”了起來。

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聲音,它們可以用自己厚重的靈魂展現那個時代的故事。《國家寶藏》力求通過對九個國家博物館的二十七件文物展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中的一些片段,讓一些沉寂多年的文物和悠遠的曆史在21世紀“活”出自己的風采,最終讓國民感受到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深沉,樹立立足于傳統文化的民族自信,從而在全球化的世界之林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根源。

二、民族精神的代代傳承

《國家寶藏》中的國寶所承載的曆史人物都是具備良好品德的人,他們的精神慢慢傳承下來,最終熔鑄為中華民族整體的精神氣質。很明顯,《國家寶藏》所邀請的這些國寶守護人也都繼承了我們祖先的品德精華。

熱愛生活是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基本精神,在當代社會我們通常将其表述為正能量。正能量、積極的精神品質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礎,也是千千萬萬國人的精神内核。唯有對生活、對工作、對他人、對周遭的事物保持一腔熱忱,我們才能鮮活而自在地存在于這個世界,才能讓我們的社會煥發出持久的生機。第一期節目中國寶瓷母的今生講述人是一名普通的故宮講解員,他一上台的飽滿精神和嘴角的微笑就能讓觀衆感受到這個小夥子對這些古老物件的一腔熱愛,尤其是當他介紹到瓷母時,其集17種釉彩工藝于一體,那種一氣呵成的氣勢和熟能生巧的自信仿佛時間倒流回了乾隆盛世,那些技藝精湛、熱愛瓷器的工匠們毫無疑問也具備這樣自豪的神态。國寶《千裡江山圖》的今生故事講述人是中央美院的馮老師和熱衷于收集礦物石料的仇老,在他們講述自己的作品時,眼睛裡是有光輝的,那種光彩是時間難以磨滅的,因為千百年前的中國人曾這樣熱愛自己的生活,而後輩們也在繼承先輩們的精神品質,學着熱愛曆史、熱愛社會、熱愛生活。

堅持也是《國家寶藏》力圖傳達出的中華傳統精神品質的精華。這種堅持包含的不僅是個體的意志力,更多的是由中國五千年來所有中國人的頑強意志力凝聚成的一種民族精神。正如我們可以感受到的,因為有了司馬光父子對于國家和文物的堅持才有了《資治通鑒》的問世;更因為有了梁金生幾代人對文物保護的堅持才有了石鼓的完好無損......正是這些從古到今的中國人的堅持讓中華民族的曆史綿延不絕,每一個人的堅持彙聚成了一股強勁的精神力量,最終凝結成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

創新是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進步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節目中介紹了河南博物院的賈湖骨笛,八千多年前的樂器證實了我國從那個時代就已經發明了完整的七個音階,墓葬中關于酒的記載更是證實了那時的中國人憑借超凡的智慧發明了釀酒技術;雲紋銅禁的精細華美展示了失蠟法的高超,而失蠟法至今仍被運用于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在當今這個倡導全民創新的時代,創新應該成為每個中國人的生活常态,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口号層面。《國家寶藏》通過挖掘這些文物背後的古老工藝還原曆史中被逐漸遺忘的創新精神和生命活力,這既能激發當代人向古人學習的熱情從而繼承古藝精髓,又能提高當代人的創新意識,推動我國創新型時代的到來。中國人的創新力是難以估量的,一代代的智慧傳承下來,不僅為後世子孫造福,更讓世界看到每一代中國人的無限潛力。

三、民族底蘊的無限延續

老子《道德經》有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從古至今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講求人與社會的和諧,更講求人自身的和諧。節目中的雲夢秦簡記錄秦朝的法律規定“春二月不得捕鳥、不得伐木”。正如張國立老師所說,兩千多年前的中國甚至連一塊污染的地方都沒有,我們的祖先能有保護自然、保護生态的先見,這樣的先見正是源于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的民族底蘊,自古以來中國就緻力于此。這是曆史給予我們的精神啟示,古人雖沒有“生态”之概念,卻崇敬自然,效法天道,追求天人合一,并将其融入到精神氣質中,蘊藉成影響民族精神品格的文化血脈,牽系至今。作為一檔文博類節目,《國家寶藏》完成了展示曆史文化遺迹、挖掘民族精神的任務,同時又做到了“寓教于樂”,令觀衆感受到了來自先輩的無形教導。所謂民族底蘊,便是在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傳遞中不斷拓展精神廣度、強化文化深度、提升道德維度。而《國家寶藏》對民族精神文化底蘊的重視無疑是節目的焦點。王剛老師守護的國寶曾侯乙編鐘所傳達的不隻是音樂藝術的和諧美,更是春秋戰國時代所崇尚的秩序的和諧,是人與社會的和諧,是古老中國延續至今所始終秉持的精神氣度。而編鐘奏出的聲音響徹千年,它所傳達的是每一個時代的中國人對和平年代、和諧社會的向往。

平淡和古樸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而被這種藝術形式包裹其中的永不褪色的内涵是“真摯”。這種真而淡的底蘊賦予中華民族以平和從容的精神氣質,因此國人以磅礴豪邁為美,更以内斂含蓄為美。低調與内斂的特征同樣在中國的文物中展現得淋漓盡緻—曾侯乙編鐘全套均用相同材料的鐘樂形式表現,沒有過多修飾,而是遵從最原始的制作方式,如此演奏出的樂曲恰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恬淡真摯之感。古人所追求的清幽獨居、明月箫聲的人生狀态,恰在編鐘那幽幽之聲響起的時刻诠釋出來。而古老民族那淡雅、真摯、怡然、随遇的精神底蘊俨然通過文物得以彰顯和延續。因此,《國家寶藏》中的很多文物都在形式和内容兩個方面相互映襯着民族美德與文化精神的底蘊。

中華民族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民族,從故宮博物院推薦的清朝乾隆時期的各種釉彩大瓶的華美多姿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每一個朝代獨有的燒制方式和前代的優秀文化結合在一起,熔鑄成那樣一個舉世無雙的瓷瓶,這不隻是乾隆皇帝追求盛世的廣闊心胸的體現,同樣也是中華民族底蘊的完美呈現。唯有包容、唯有吸收,才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持續前進,才能保持傳統文化的活力,才能讓厚重的民族底蘊散發出獨有的光彩。

《國家寶藏》這檔節目的直接目的是向觀衆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财富,根本目的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尋求自己的民族之根,樹立堅定的民族自信。通過對九個博物館的二十七組國寶的前世今生的講述,觀衆不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了各個時代的曆史知識,更進行了一場與曆史的真誠對話。每一個人都是讓曆史“活起來”的複興者和繼承者,不僅《國家寶藏》中的文物值得我們去尊重與了解,每一段曆史中的明珠都值得被好好珍藏。唯有如此,中國才能保存住自己的生命之源,才能從曆史的濫觞中尋求進步的活力。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責編:胡斌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