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國家寶藏》中的“工匠精神”

《國家寶藏》中的“工匠精神”

時間:2024-10-30 10:17:01

《國家寶藏》是中央電視台2017年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通過對全國重點博物館文物在其原本所處的曆史事件中的戲劇式還原和在今天不同領域延伸發展的紀錄式傳達,讓觀衆看到中華優秀文明基因的繁衍不息。節目的整個設計創意,從對文物介紹的角度選取,到環節上的設定,再到節目内容的最終呈現,無一不體現出“工匠精神”。正是以“匠心”展現“匠心”,才使得該節目因氣質非凡而獲得好評。

一、敬業—對文物工作充分尊重

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認真工作态度。到了今天,“敬業”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個人層面的道德規範之一。這是一種因對職業的熱愛而發自内心的對職業的深深敬畏,是支撐人們将精力高度集中的鑽研精神奉獻在一種事業上的純粹信念,無關成就,無關金錢。

對于從事文物相關工作的文物人來說,正是這種真摯的敬業精神,才使他們在與侵染了漫長光陰的國家文物打交道時,能夠有足夠多的耐心、恒心、決心解開塵封的曆史謎團。人們之所以能夠有機會回看曆史,找到人類文明連接的足迹,與這些文物人的嘔心瀝血是分割不開的。在《國家寶藏》的“今生故事”環節,節目邀請到了衆多獻身于文物研究事業的文物工作者,通過對他們的現場采訪以及對文物研究工作場景的紀實性展現,讓觀衆了解到文物成果不隻是由華美的器物和恢弘的建築組成,更包涵着豐厚的科學的、藝術的成就。如用現代科技手段對越王勾踐劍進行的二次科學研究成果的展示、《阙樓儀仗圖》的壁畫修複展示、良渚古城考古工種的介紹等等。這些豐碩成果讓人們充分感受到我國文物事業的欣欣向榮,而這一切正是靠着文物人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得來的,使觀衆不由得對這些人、對他們所做的事業心生敬意。

整個節目在内容設定上也充分體現了對文物工作嚴謹科學的求索精神的敬意。所有與文物相關的取材,都經得起專業學術角度的推敲。比如越王勾踐劍的身世曆來有是“陪嫁品”還是“戰利品”的看法争議,節目中對它前世故事的演繹,正是在專家的指導下,将“陪嫁品”這一觀點作為劇本構思起點,使戲劇創作尊重了科研成果,也就遵循了曆史邏輯。這種做法與當下一些文藝作品缺乏對曆史的基本尊重、以雜糅的視聽元素對曆史事件進行野蠻的“篡改”形成鮮明對比,為人們展示了正确的改編方式所帶來的藝術創想的魅力,也為曆史題材改編樹立了榜樣。

二、精益求精—對文物細節嚴謹把握

精益求精是從業者對所做事業追求完美極緻而形成的優良品質。對于精益求精者,即便是一個細小環節、一個微小零件,都必須以更好的質量進行呈現。

從《國家寶藏》對文物多種角度的提取,就能看出節目組對文物細緻入微的體察,也就帶來了對文物精益求精的呈現。在“前世演繹”中,節目對文物曆史背景事件的戲劇式還原,并非采取千篇一律的、“大而全”的史實介紹,而是在對諸多史料研究有着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尋找每件文物最吸引人的細節,對其進行合理的藝術化處理,由此使觀衆得以從不同的曆史環境視角對每一件文物進行更具時代适應性的解讀,從而能夠從演員對文物拟人化的表演中,感受器物建築對人類曆史進程所發揮的重要影響。無論是秦國基層官員“喜”與下屬的“律法測驗搶答”,還是皿方罍器身和器蓋隔空遙望的深情“對話”,對觀衆小到獲取文物的基本認知,大到正确曆史觀的形成,都有着見微知著般的啟迪作用。

而“今生故事”中,更是對文物進行了全方位精細化的考察和展現。這其中涉及到器物制造創作,如對《千裡江山圖》的“五層還原”畫法和國畫顔料制作工藝的現場展示,還涉及到文物考古發掘,如對婦好墓的發掘過程的描述,乃至文物的文化創意衍生,如以大報恩寺琉璃塔為靈感元素的茶具産品設計的解讀。節目用不同方面的“點”勾連出當前文物保護發展的整體趨勢,讓人感受到文物研究的高廣度、高深度、高質量。

三、專注—使文保事業代代傳承

專注一事,也就是對所做事業有着執着的堅守。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寫道“藝癡者技必良”。畢竟天才式的才氣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匠人們想要實現手藝的精妙高超,就必須心無旁骛,一心鑽研,用時間的力量進行雕琢,彌補自身的不足。

作為“國寶守護人”出現在《國家寶藏》中的老一輩文物工作者代表,正是用一生的年華證明了他們對文物事業的專注。像發掘了越王勾踐劍和雲夢睡虎地秦簡兩件重量級國寶的考古學家陳振裕、主持發掘河南安陽婦好墓的考古學家鄭振香、捐獻包括大克鼎在内的400多件文物的潘達于女士,皆是我國文物事業發展曆程中舉足輕重的大家。當這些前輩對過往輝煌工作經曆的輕描淡寫,以及對文物研究保護事業始終不變的恭敬謙卑呈現在觀衆面前時,哪怕隻聽到他們有限的隻言片語,也已經讓人充分感受到因為熱愛和堅守而形成的強大精神氣場。這種始終如一的奉獻不僅與文物曆經風雨而本質不改的氣質悠然契合,由此帶來的“物我合一”更散發出超越時空的巨大能量,讓觀衆感受到對一事執着、終其一生的專注之美。

除了那些已經傾注一生心力的專家學者之外,節目中出現的一批批投身于文物工作的年輕人,讓人們看到文物事業薪火相傳的希望。盡管年輕一代對工作的投入精力尚不能以一生的長度進行總結,但要知道每一位能夠執着到底的前輩也都是從激情洋溢的青年時代成長起來的。當陝西曆史博物館年輕的“修複者聯盟”團隊滿懷崇敬地聆聽建築大師張錦秋的諄諄教誨時,正代表着他們對執着的向往,而這也就是專注的延續。一代代文物工作者前赴後繼,使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生生不息,更使整個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事業一路向前,永不落幕。

四、創新—對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

在“工匠精神”中,如果說“敬業”是從業的根基,“精益求精”是從業道路細密的軌迹,“專注”帶來延綿不息,那麼“創新”則是使“工匠精神”得以發揚光大的最重要滋養。無論從事什麼樣的事業,唯有不斷創新,才能讓整個領域迸發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

實際上,即便在當下成為曆史遺迹的文物,回到它們各自所處的時代,也常常是彼時最先進的思想理念、科技工藝的結晶。《國家寶藏》所展示的衆多文物正能體現了這一點。如戰國時期的商鞅方升,率先使當時的秦國度量得到統一。馬王堆辛追墓T形帛畫中的烏鴉形象,已經展示出漢代時期中國人領先于世界的太陽黑子觀測情況。而某些技藝,甚至在現代社會的生産生活中也依然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2500年前鑄造雲紋銅禁時所使用的失蠟法工藝,成為當今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制造的重要技術指引。再如曾侯乙編鐘、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賈湖骨笛等古代樂器,依然能再帶來和諧優美的樂音。由此可見,文物中的創新精神無時無刻不在訴說着我們先祖的無限智慧。

不斷創新的精神在節目對文物的現代式表達中也得以一見。節目表達并非源自于後現代式的“任性拼貼”,而是在科技與認知水平不斷提升的前提下,應運而生的創新拓展。節目緊密貼近文物事業發展現狀,從文物研究與科技結合的實踐中尋求文物表達的靈感和創意。一方面文物研究向着科技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比如通過3D打印技術對皿方罍進行器蓋複制,利用數字投影技術将辛追墓T形帛畫投射到等比例還原的墓坑之中;另一方面文物研究從原本的考古、修複領域向公衆教育、文創産業等新興領域延展。由此,有了節目中提及的講解服務越來越專業化的故宮博物院志願者團隊,有了讓編鐘重新煥發生機的青年編鐘樂團,有了将東方傳統經典進行現代演繹的《洛神賦》繪本。正是這種運用當代思維方式對文物進行的轉譯表達,才是讓文物的研究成果惠及全部民衆,成為他們了解、接受傳統文化的有效方式,讓古老的文明不止是留置在博物館中的“樣品”。

五、結語

我國的曆史文化遺産數量龐大、内容豐富、内涵博大精深。廣大群衆有着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國家更是有從文化大國成長為文化強國的宏大願景。《國家寶藏》正是在這種強大的底蘊與信念的支持下,充分發揮“工匠精神”,以對文物的文化内涵極大尊重為出發原點,在合理想象力與巧妙探索力的加持下,獨辟出一條文博類文藝節目表現路徑,讓人們重新感受到匠心經營所得來的時間的流逝與凝固之美、技藝的堅守與開拓之美、人性的堅韌與安甯之美。喚醒大衆對文物保護事業的關注,對人文與自然科學的崇敬,對中華璀璨文明的神往,從而樹立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國家寶藏》用“工匠精神”表達“工匠精神”,為文博類文藝節目的健康創意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責編:王軍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