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大陸偶像劇二十年曆程

中國大陸偶像劇二十年曆程

時間:2024-10-30 10:03:57

一般而言,偶像劇指的是由俊男靓女擔綱主演,展現年輕人愛情、事業、生活的電視劇類型。偶像劇“大都是青春神話的不斷複制再生産”,能讓韶華已逝的觀衆回味浪漫、青春、健康的年輕歲月,又能以“迷人、純情、間或矯情的白日夢,将年輕的觀衆帶離自己不無尴尬、挫敗的青春經驗”,從而“洗淨青春歲月的創痛。”(戴錦華語)。因此,經典偶像劇能夠成為一個時代青年揮之不去的青春記憶。若從青蔥校園劇《十六歲的花季》算起,大陸偶像劇已走過二十多年曆程。從模仿日韓台鮮衣怒馬的靈虛幻境,到如實反映大陸青年酸甜苦辣的人間況味,大陸偶像劇最終成為中國電視劇家族不可或缺的成熟類型。

一、從青蔥校園劇到青春偶像劇(“前偶像劇時代”)

對于大陸偶像劇起源,一般有外來模仿派與本土原創派兩種意見。

外來模仿派認為,大陸偶像劇是典型的舶來品。在香港衛視中文台開設“偶像劇場”、播放日本“趨勢劇”之前,大陸隻存在青春校園劇,無所謂什麼“偶像劇”。正是日本趨勢劇“俊男美女+亮麗場景+陽光服飾+流行欣曲”拍攝模式,改造了大陸青春校園劇的拍攝理念,進而催生了大陸青春偶像劇—1998年的《将愛情進行到底》。導演張一白充分發揮自己長期拍攝MTV的特長,“兼修”日劇《愛情白皮書》内容編排、情節設置各種橋段,在時尚都市與純美校園兩度空間中,演繹了一個與以往校園劇青澀情感頗為不同的青春愛情故事,成就大陸“第一部偶像劇”之曆史地位。緊随1990年代即将結束的腳步,《青春出動》《真情告白》《都是天使惹的禍》《都市麗人行》《夏日戀語錄》《緣來一家人》,接連登場,胡兵、瞿穎、李小璐、任泉、郭濤、佟大為、範冰冰、李冰冰等偶像演員緊随其後,大陸青春偶像劇輪廓初現。

本土派認為,外來模仿說有意無意間抹殺了大陸偶像劇的真正源頭—1990年代諸多散發着青春氣息的校園劇。在本土派看來,大陸偶像劇與革命題材劇、古裝曆史劇、家庭倫理劇一樣,是中國類型電視劇自然孕育發展的結果。遠在日韓偶像劇引進中國大陸的1990年代初,央視播出的《十六歲的花季》《萬歲,高三(2)班》,盡管清新稚嫩,但已具備當下偶像劇幾乎所有的類型要素—“偶像、青春、時尚、勵志”。随後,《多思年華》《北京夏天》《校園先鋒》《十七歲不哭》《真空愛情記錄》《花季·雨季》接連出現,直至進入新世紀,此等“接地氣”的校園劇仍舊不絕如縷:《快樂編劇班》《三重門》,直至《走過花季》。從中學到大學,從校園到社會,從朦胧羞澀的少年情懷到苦澀甜蜜的兩情相悅,受到日韓台偶像劇強烈沖擊的青澀校園劇,雖沒能随中國城市化進程,從容進化為當下意義上的偶像劇,卻為後來者的青春偶像劇提供了寶貴的原創基因。

總之,新世紀前後,青澀的大陸校園劇内遭電視台收視率之壓,外受日韓台偶像劇沖擊,被迫終止自我進化,從此開啟追日、逐韓、趕台的十年模仿之路。

二、翻拍“山寨”與海岩劇意義(新世紀第一個十年)

進入新世紀後,“韓流”席卷大陸,從《藍色生死戀》到《冬季戀歌》,從《浪漫滿屋》《花樣男子》到《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韓流”以不可抵擋之勢橫掃大陸電視劇市場,捕獲無數少年懷春之心。台灣青春偶像劇雖亦模仿日韓,但本土化路線比較成功,出品了大量優秀之作。代表作《流星花園》,不僅開創了台灣偶像劇風潮,而且成為台灣連續劇外銷先鋒。其在亞洲各國的影響,隻有上一個十年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可與其相媲美。

既然“師傅”如此優秀,後來者直接“拷貝”似乎就是一條捷徑。新世紀初大約十年光景,“山寨”這個跨行業的關鍵詞基本可以概括大陸偶像劇創作狀況。如果說1998《将愛情進行到底》和1999《新聞小姐》模仿日劇,還有初上征程“扶上戰馬送一程”的必要。世紀初大陸偶像劇放棄原創、奢望捷徑之心在模仿《流星花園》上顯露無遺。2002年該劇剛在大陸播出,2003年大陸就有了《紅蘋果樂園》《水晶之戀》。緊随其後的湖南衛視更是将這個題材拍了又拍:《一起來看流星雨》《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依舊雷人、表演乏善可陳,盡管被瘋狂吐槽,收視率卻高居不下。可見基于類似“腦殘粉”的強大收視率,也是大陸偶像劇無法平心靜氣進行原創的原因之一。

于是乎,山寨韓劇之風更加不可遏制,自2000年《夏娃的誘惑》開始,但凡有點名氣的韓劇,幾乎被明裡暗裡模仿個遍。比較典型的:《對門對面》幾乎是《冬日戀歌》的翻版,《像風一樣離去》翻拍自《天國的階梯》,《女才男貌》與《天橋風雲》有神似之處,《愛上女主播》直接來自《夏娃的誘惑》。其實,模仿翻拍不是問題,關鍵是故事應與本土文化社會環境相契合,而不應隻有浮華的道具與矯飾的人物。

盡管大陸偶像劇在原創的道路上步履艱難,但不乏一直默默堅持原創的努力者。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裡,“海岩劇”是大陸偶像劇創作的一股清流,雖然定位一直存有争議,但總體看來,海岩劇無疑屬于偶像劇之列。從1996年《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開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玉觀音》《平淡生活》《陽光像花一樣綻放》,一直到2007年的《五星大飯店》《金耳環》,2008年的《舞者》,海岩劇大多圍繞“涉案”、“情感”兩條脈絡展開叙事,一條以案件偵破為明線,另一條是男女主人公感情發展的暗線,兩者為海岩劇提供了不同一般偶像劇的叙事動力和傳奇色彩。除海岩劇外,民國偶像劇和古裝偶像劇也是本階段形成的亞類型:前者如《像霧像雨又像風》《情深深雨》《金粉世家》《風吹雲動星不動》《京華煙雲》等魚貫而出,這些劇目因依托出色的文學作品,口碑一般不錯;後者影響、争議最大的莫過1998年的《還珠格格》,後續包括《春光燦爛豬八戒》《上錯花轎嫁對郎》《少年包青天》《大漢天子》《明揚花鼓》《刁蠻公主》等,這些作品大多發揮“還珠格格”開創的搞笑之風,以狂歡曆史、消費明星為收視号召,極盡戲谑、調侃、搞怪之能事,為大陸偶像劇拓寬了表現範圍。

三、趙寶剛現象與偶像劇類型衍生(新世紀第二個十年)

經過近十年艱難跋涉,大陸偶像劇逐漸擺脫模仿劇的浪漫講述與童話風格。2007年,展示真實世界的“時代感”與正視年輕人負重前行的“成長性”成就了《士兵突擊》《恰同學少年》等“現象級”作品,進取、勵志、理想成為偶像劇主流精神。該年度還有《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甜蜜蜜》等口碑良好的作品,讓2007年成為大陸偶像劇二十年發展史上當仁不讓的時間節點。

像海岩一樣,趙寶剛亦是談及大陸偶像作品時無法繞過的創作者。他們的創作前後相繼,幾乎貫穿新世紀以來的偶像劇曆史。海岩創作基本結束于2007-2008年,彼時趙寶剛的《奮鬥》剛剛出現。從《奮鬥》開始,接踵而來的《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組成反映年輕80後情感工作生活的“青春三部曲”,被認作大陸偶像劇本土化的真正功臣。

幾乎在趙寶剛努力将大陸偶像劇從空中樓閣拉回地面的同時,另一種轉化也在悄然進行。大陸偶像劇開始突破單純“情愛”模式,融入職場競争因素。《杜拉拉升職記》《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浮沉》《杉杉來了》《克拉戀人》等,雖然讓畢業的“灰姑娘”遠離了校園裡的“富二代”,但進入職場後卻遇到“霸道總裁”與腹黑同事,主人公經曆各種磨難後,最終在職場與情感上赢得“大滿貫”,極大滿足了觀衆的“瑪麗蘇”情結。除此而外,《媳婦的美好時代》《婚姻保衛戰》《雙城生活》《裸婚時代》《家,N次方》《夫妻那些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卻另辟蹊徑,在偶像劇模式中引入家庭人際關系元素,以“80後”剛剛踏入家庭所面臨的問題為線索,成長為另一種頗受歡迎的偶像劇亞類型。

此階段還出現深受主導文化肯定的“紅色偶像劇”,肇始作品即2007年的《恰同學少年》。該劇表現了風華正茂的毛澤東與蔡和森、向警予、陶斯詠等一批青年學子在湖南一師五年半的讀書生活。青春靓麗的偶像演員,讓全劇洋溢着明朗康健、朝氣蓬勃的格調和氣派。随後,主導文化為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過去的峥嵘歲月,陸續推出《新四軍女兵》《風流僑女》《八千湘女上天山》《國歌》《中國1921》《風華正茂》《延安愛情》《我們的法蘭西歲月》等紅色偶像劇。戰争年代的青春歲月讓人激動,和平年代軍隊大院同樣令人回味:《血色浪漫》《幸福像花兒一樣》《大院子女》《甜蜜蜜》等,反映了1960-1970年代熱血湧動的“純真年代”。而另一部“現象級”電視劇《士兵突擊》則開創了青春歲月與當代軍人相結合的“軍事偶像劇”系列。“不抛棄、不放棄”成為《第五空間》《我是特種兵》《火藍刀鋒》《麻辣女兵》《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等劇作中人物的内在精神追求,隻不過他們的“青春成長史”浸透着更多個人融入集體、無悔為國捐軀的赤誠與熱血。

四、結語

大陸青春偶像劇已走過近三十年成長之路。上世紀90年代是其十年“青蔥”時期;新世紀前十年是其模仿翻拍的學習期,特立獨行之海岩劇體現出此階段的寶貴原創;2007之後大陸偶像劇原創力不僅體現在趙寶剛青春偶像劇上,亦體現于各種亞類型之萬紫千紅。青春偶像劇是當下社會流行文化的代名詞之一。它的特性決定了它更容易跨越文化障礙,體現時下年輕人的生活。所以,助力中國大陸偶像劇健康發展,就是關心國家、社會、個人未來進步、健康、幸福的必要之意與必行之舉。

(作者單位:北京城市學院表演學部/責編:張金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