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紀80年代—興起階段
在“文革”結束後,政治的寬松、思想的解放以及文化的迸發為電視劇行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作氛圍,以京味文化為積澱的京派電視劇也由此出現在電視熒屏上,并逐漸發展形成獨樹一幟的電視劇流派。由于設備落後、經驗不足、原創劇本較少等原因,80年代京派電視劇的數量并不多,但其依托北京豐富的曆史文化内蘊與積澱,通過現代媒介傳播方式充分展現獨具地域特色的傳統民俗,開創了京味濃郁的藝術風格,其藝術水準與審美價值迄今都難以超越。
1.老北京文化的再現
80年代京派電視劇呈現出的最大特點就是着重強調其文化差異性,突出濃厚的“京味”特色,城市空間的選擇、北京方言的應用、京劇元素的運用以及經典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無一不是在彰顯老北京的文化傳統。
語言風格是這一時期京派電視劇最為醒目的标志,多數京派電視劇中的人物都操着一口甜亮脆生的“京片子”。京味語言是北京文化的重要部分,它獨特的語音腔調極具辨識度,在一言一行中傳遞出北京人的驕傲與自尊、豁達與坦然,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豐滿。電視劇《四世同堂》的人物語言以北京方言為主,加強了北京的地方特色,使人物與故事更顯真實性;主題曲《重整河山待後生》以京韻大鼓的形式編寫,蒼涼悲怆的歌詞和铿锵有力的曲調為整部電視劇增添了濃郁的曆史厚重感。北京方言不僅凸顯出本地區民衆的生活經驗,也承載着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感情色彩。從這些方言土語中,可窺見老北京人的心理、性格。
除“京片子”以外,此期的京派電視劇還十分注重展示極具地域色彩的建築,如四合院、胡同、鐘鼓樓、老城門等。這些建築不僅是北京居民的生活空間,同時也是北京城的文化符号。四合院、胡同不僅是中下階層社會地位的直接體現,其外在形态與構造還深藏北京人的處世哲學與生活态度,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如電視劇《四世同堂》,劇中祁老太爺一家就居住在四合院中,其方正封閉的形制象征彼時井然有序的家庭秩序,更造就了長子瑞宣穩重、有擔當的性格,使其在亂世中能夠扛起家庭和民族的責任。
2.多數改編自“京味小說”
改編文學名著提升電視劇文本的藝術品位是發展電視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經典的京味小說在情節設置、人物塑造以及北京語言文化運用等方面已十分成熟,以此為基礎不僅能降低創作風險,保證收視率,還能充分保持和發揮原著的地方特色和時代特點,以視聽語言代替文學語言,将北京獨特的城市景象與民俗風情生動、立體地呈現在電視熒屏上。此外,京派電視劇還承襲了京味小說的現實主義精神,通過對北京人日常生活進行最自然、最真實地模仿,把對現實世界的反思與批判悄然融入電視劇情節中。
整個80年代,京派電視劇的數量雖然不多,且多以展現老北京人古樸的生活為主,但卻通過平淡的生活展現北京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凸顯特有的時代風貌,成功地将老北京的城市形象呈現在電視熒屏上,為京派電視劇的進一步發展與推廣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20世紀90年代—成熟階段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電視劇制作的設備條件得以改善,制作經驗逐漸豐富,體制也越來越完善,90年代電視劇行業整體呈飛速發展的趨勢。此時,市場經濟在中國得以确立,昔日強勢的精英文化逐漸消退,以消費主義為标識的大衆文化迅速占據主導地位,通俗化、商業化、娛樂化成為該時期電視劇的主要特點。
1.新“京味”的出現
90年代京派電視劇的創作風格和美學追求已完全不同于80年代,如果說80年代的京派電視劇是在緬懷老北京文化的話,那麼90年代京派電視劇主要是對新時期進行審視。在對新生活的展望中,京派電視劇形成了新的藝術創作風格—新“京味”。新“京味”是指在京味文化基礎上延伸出的、與時代發展相适應的藝術創作風格,這種“延伸”主要體現在語言風格和創作内容等方面。
同80年代的京派電視劇相比,90年代電視劇中對語言的藝術追求并不僅限于奉上具有獨特韻味的方言,更是出現了“侃”“貧”等語言現象,力求在語言内容上創新,形成京派電視劇新的語言風格。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張大民的“貧”就充滿了辛辣味,他對“仕途”的理解是“鑼一敲,一群猴兒往竿兒上爬,那竿就叫‘仕途’”。簡單的幾句台詞就表現出人物幽默、耿直的個性特征,以及“新京味”語言文化的魅力。
2.戲說曆史劇的“爆發”
經濟的日益增長帶給人們的除了物質的富足外,也帶來了相應的競争壓力,人們愈發渴望在工作之外找到一種追求精神放松的方式,電視劇恰巧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但如此不加節制的娛樂逐漸形成泛娛樂化的局面,甚至出現了“娛樂至死”的傾向。在這一環境的影響下,大批戲說曆史劇集中出現于90年代中後期,如電視劇《慈禧西行》《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還珠格格》《戲說乾隆》《戲說慈禧》《道光秘史》等。這些戲說曆史劇是京派電視劇的特殊存在,既沒有嚴謹的曆史學考究,也沒有豐富的民俗展示,但卻能通過诙諧幽默的人物形象将宮廷與民間串聯在一起,完全以娛樂化的方式消費曆史,将曆史的崇高性和權威性消解在獵奇的故事情節中,且還能得到大衆廣泛的認可和追捧。
90年代京派電視劇在繼承80年代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規律,在創作方法、藝術風格等方面不斷進行革新,創作出衆多極具時代特色、符合大衆審美的作品。在數量上,短短十年創作不下20部優秀的電視劇作品,已遠超80年代;從劇作質量與口碑來看,也出現了《渴望》《北京人在紐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能與80年代《四世同堂》争輝的作品,甚至這些作品在整個中國電視劇發展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三、新世紀以來—多元化階段
随着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中央大力發展文化産業的形勢下,新世紀的中國電視劇力圖在藝術與市場之間尋求一個穩定的平衡點,在藝術水平、制作水準、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京派電視劇大力融入全國電視文化産業的發展行列,努力參與到市場競争中。從京派電視劇的整體發展流變來看,作品對于老北京文化韻味的追求、藝術品牌的影響力等方面遠不如80、90年代的作品,但在作品的題材類型、内容的廣度與深度等方面卻有了長足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兩個特征:
1.數量劇增,精品難出
新世紀以來,京派電視劇的數量逐年增多,内容越來越豐富,表現形式不斷推陳出新,題材類型朝着多樣化方向發展,然而精品劇作卻并不多見。在市場與資本的雙重運作之下,翻拍與續拍成為快速占據市場的手段。《康熙微服私訪記》從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間共拍攝五部,《鐵齒銅牙紀曉岚》和《家有兒女》均拍攝四部,《大宅門》前後共拍攝三部。這些電視劇續集的不斷推出,某種程度上提高了京派電視劇的知名度,擴大了市場份額,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夠完全承襲之前經典之作的優點,傳承北京獨有的文化内涵。
新時期的京派電視劇創作遊走于市場與藝術之間,類型化策略使得京派電視劇數量得到可觀的增長,翻拍經典與拍攝續集成為迅速收回資本投入的有力手段,但卻容易造成作品的趨同化、形式化、空洞化,因此電視劇創作必須遵循精品意識,才能制作出凸顯地域風格、具有較高美學價值的上乘之作。
2.變淡的“京味”
城市化将人類文明帶到一個新的高度,一座城市在走向現代化發展道路上不斷吸收外來文化,這種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這座城市淡化自身特色的“腳步”,使這座城市逐漸削弱原有的獨特韻味和文化底蘊。對于京派電視劇來說,獨特的地域文化就是延續其生命的新鮮血液。但是,新時期出現的京派電視劇逐漸失去着原有的京味色彩,胡同、四合院、京韻京腔等不再出現于其中,90年代盛行的特色新“京味”語言文化也鮮少出現,電視劇對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更符合一線大城市的定位,北京隻是故事的發展地點和背景,而不再是作為醒目的文化标志存活于作品之中。近年來播出的《奮鬥》《北京青年》《北京愛情故事》《美好生活》等均着力刻畫北京這座現代化大都市形象,借助對北京現代化建築的特寫及年輕一代對北京傳統文化與風俗的漠視,表現北京文化韻味的消散。
綜上所述,每一發展階段的京派電視劇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在時間的催化下不斷吸收前一階段長處、不斷革新創作方式與理念,從而形成自身的特點與魅力。京派電視劇能夠在中國電視熒屏上自成一派,不僅是因為承載了豐厚的文化根基和濃郁的文化意蘊,還在于對審美價值的自覺追求和嚴峻的自身審視。
本文系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京派電視劇審美價值研究”(編号:17YTB018)、中國傳媒大學科研培育項目“中國電視劇創作與跨文化傳播研究”(CUC18JL068)、“中國電視劇民族寓言叙事與跨文化研究”(編号:CUC16B07)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杜瑩傑系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中文系副教授;周雨佳系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2016級文藝學研究生/責編: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