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幸福有配方》中的職業女性形象建構

《幸福有配方》中的職業女性形象建構

時間:2024-10-30 09:26:43

一、女性主義與現代家庭倫理劇

女性主義的核心問題是性别問題。現實中女性意識的覺醒影響着各種影視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新世紀以來,以女性為題材的新時期影視劇作品層出不窮,其反映的主題、展現的領域早已超越了女性的情感和家庭,日益關注女性的自我提升和發展,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生動鮮活。

作為大衆傳媒中最通俗最易為受衆接受的家庭倫理劇,曾一度被稱之為“女性劇場”。一是因為電視劇中的主角為女性,二是因為收看家庭倫理劇的主要群體是女性。這類電視題材最能反映女性社會地位及家庭地位的變化,内中交織着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與現代女性主義思想之間的激烈碰撞,在家庭倫理劇不斷發展流變中,其對女性形象的建構既是對女性現實問題的觀照,也是對女性主義内涵的深化和思考,有些甚至是對理想女性形象的期許和投射。随着社會的發展,女性在婚戀、事業、家庭中的自我認識、自我定位愈加明确,家庭倫理劇觀照的社會現實越來越廣,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展現的女性獨立意識越來越強。

二、《幸福有配方》中的職業女性形象

電視劇《幸福有配方》多元化女性形象凸顯。該劇圍繞主題“幸福”展開,以女性為主體,将事業、養老、婚姻、家庭等各種社會問題一一呈現剖析。劇中的幾位女性都有自己的職業和理想,分别代表了社會現實中的不同女性群體,她們的共同之處是理想與現實中尋求平衡,盡可能實現自我價值。因此這部以女性為主體的中國家庭倫理劇,雖然是傳統主題,但在職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有了新突破。

1.傳統文化熏陶下自尊自愛的主角宋玉華

女主角宋玉華來自江南水鄉,是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退休後因深受學生、同事的尊重和愛戴被學校返聘,在突然喪夫後,成為一位獨居的留守老人。她是傳統文化熏陶成長起來的女性代表,同時又受到現代文化的影響。在老伴離世後,她經過一段時間的掙紮,終于找到幸福的配方,不僅照顧好了家人,還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練書法、學攝影、交好友,開始了全新的生活。該劇着力塑造出作為傳統女性的新形象代表人物宋玉華,就是創作者對新時期女性的一種認可。

2.新時代有擔當和責任感的兒媳

劇中女主角宋玉華的兒媳徐麗是一名銀行職員。來自大城市的她精明算計,對自己的父母十分孝順,對丈夫的事業發展非常上心,而她對婆媳關系的處理是構成劇中矛盾沖突的一條線。從女兒的身份來看,她對父母十分孝順,并多次提到“如今都流行養女防老”,盡管她說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讓丈夫的妹妹們分擔贍養義務,但也道出了當代女性的另一種擔當,是對“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的挑戰;從兒媳婦的身份來看,她從最開始對婆婆的不上心和刁難,一步步轉變态度,到最後的接納和信任婆婆,既不同于傳統社會順從的兒媳婦形象,也不同于以往倫理劇裡的任性刁蠻兒媳婦形象,最終達成的婆媳和解來自于精神上的理解。徐麗的形象更符合當今社會裡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職業女性對自己的要求,即脫離日常中的瑣碎,從人情事理和情感歸依的高度上處理婆媳關系,體現了現代女性的睿智與責任。

3.全新婚戀觀之下敢愛敢恨、獨立自主的女兒們

劇中二女兒沈梅是一名設計師。她追求浪漫的生活,對不懂浪漫的丈夫柴海青十分不滿,毅然離婚,她的婚戀盡管因虛榮曆經波折,但也反映了一部分現代職業女性的内心訴求,她們不再以夫為主,敢于追求自己的情感,女性的獨立體現的尤為明顯。小女兒沈湘也是一個職場精英,為了自己的事業絞盡腦汁,因尋不着三觀相同的伴侶便一心寄情于工作,她的情感變化是本劇的另一條線索。沈湘對感情一樣遵循自己内心訴求,先是不理智地愛上前姐夫,在醒悟後終于接受比自己小、一直默默在自己身邊付出的劉凱,收獲了愛情果實。

三、《幸福有配方》中職場女性呈現的新特點

作為家庭倫理劇,《幸福有配方》中女性最大的特色是她們都抛棄了傳統文化賦予女性的從屬地位,以平等視角來看待女性的婚戀、家庭與工作。劇中盡管每個女性角色都并不完美,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性格缺陷,但每人的女性獨立意識表現突出。該劇整個叙事都在平等的雙性關系下進行,這是故事結局時關系各方都能達成和諧的重要原因。

1.女性獨立意識增強

《幸福有配方》把劇中的女性身份設定為職業女性,這是女性物質和精神得以獨立的保證。主要女性角色沈梅和沈湘都事業有成,是行業裡的佼佼者。二人在感情生活上的不同追求就是她們精神獨立的體現。不論沈梅對感情的态度是否正确,她能突破對男性的依附,遵從自己的内心去選擇伴侶,盡管走錯了路,但她通過自強自立以平等的方式處理與丈夫的感情,不受世俗牽絆,這是新時代具有獨立精神的女性在影視劇中反映。妹妹沈湘同樣受過高等教育,經濟獨立,對待感情從幼稚到成熟都源于自己内心的感受,體現了現代女性與傳統有所差别的婚姻觀。

2.追求平等兩性關系

《幸福有配方》始終都在平等的兩性關系下展開各種矛盾,對戀情、親情、事業都以平等的視角叙事。平等的兩性關系是構建和諧家庭的基礎。中國家庭倫理劇中的女性形象的演變軌迹就是對自然平等的兩性關系不斷追求的軌迹。從20世紀90年代的《渴望》中的劉慧芳,她擁有中國傳統女性的所有優點,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這種形象的塑造超越現實,劉慧芳是男權中心下的女性形象;到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家庭倫理劇中出現的是超越傳統溫順、隐忍而在情感上開始追求獨立的女性形象,如電視劇《牽手》不僅表現了妻子夏曉雪在面對婚姻危機時的思考,且劇中塑造出多元的女性形象,出現包括最具争議的女性第三者;再到新世紀以來的家庭倫理劇塑造了很多追求獨立的職場女性,如《歡樂頌》《我的前半生》等劇中的女性形象幹練、聰慧,且各有成就。《幸福有配方》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延續了新世紀家庭倫理劇從兩性平等關系出發,塑造具有現代精神女性形象的創作追求,其整個叙事都以男女兩性在婚姻家庭關系中享有同等的權利,負擔同等的義務為背景展開,尤其是在父母的贍養問題上,大兒子對嶽父嶽母的照顧與豔豔對婆婆的照顧都是同等的。

四、現代家庭倫理劇中女性主義新特點成因分析

中國的女性主義研究汲取了馬克思主義女性觀中的營養。現代家庭倫理劇中職業女性的新形象設定,必然是女性在社會分工中的功能變化的反映。女性社會地位和在社會結構的職業變化都是社會發展和女性的自我覺醒的必然結果。

1.社會結構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市場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人口和家庭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傳統家庭結構裡,女性總是作為丈夫和兒子的附庸存在,沒有獨立的身份和地位。現代家庭結構變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家庭小型化,這使得家庭的功能發生變化。首先家庭的經濟生産功能發生變化,家庭的物質生産、分配、交換和消費等方面不再是男性的權利,而是男女共同承擔,甚至女性成為主要的行為人,這是女性家庭地位改變的根本;其次家庭的本原功能也在發生巨變,以生育功能為例,傳統的家庭生育是為了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甚至生兒育女是女性在家庭中的主要功能。但随着社會的進步和優生優育政策的開展,大部分人已經将生養認為是一種感情的追求、愛情的果實和夫妻關系的紐帶。這種變化将女性從生兒育女的功能中解脫出來,使女性獲得了更多的就業和自我提升機會。

2.社會文化觀念的激變

女權主義理論的核心—社會性别理論認為:社會文化因素是性别不平等産生的根源,社會與文化賦予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不同意義,女性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因素決定,而是社會文化的産物。因此如果社會文化觀念出現激變,就必然會賦予女性與激變後的社會文化觀念相适應的女性形象與氣質。我國傳統文化中,女性被賦予的角色是賢妻良母,被要求的行為是安分守己,被判斷的标準是三從四德。進入新世紀以來,随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文化觀念也更加豐富多元,對女性形象和角色的定位也随之發展變化。女性不再是傳統的家庭主婦,相反,當今的文化觀念鼓勵女性走出家庭,尋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不再局限于家庭,她們在職業選擇、自我提升、婚姻感情中都擁有平等的權利。從近期播出的家庭倫理劇可以看出,職場女性往往更受到認可,她們被賦予了美貌、智慧和能力,而傳統的家庭婦女形象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如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全職太太羅子君因與丈夫無共同語言被嫌棄最終被離婚,離婚後在職場裡重新找到自我後,又赢得了新的幸福。

3.女性的自我覺醒

恩格斯曾說,婦女自身的覺醒才是女性真正的解放。這種覺醒來源于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獨立。傳統文化中對女性的性别偏見和男權視角下的女性行為規範教育,束縛了女性自我的發展,剝奪了女性的社會參與功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女性習得科學知識和滿足社會需求的技能,在社會各項事務的參與機會上也和男性趨于同等,女性對自我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女性在物質和精神上高度獨立,在社會中與男性并肩作戰,在家庭中與男性同等承擔,并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作者單位:武漢學院/責編:王軍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