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吐魯番麻紮村 火焰山下的中國第一土莊

吐魯番麻紮村 火焰山下的中國第一土莊

時間:2024-10-30 02:46:57

麻紮村居民根據吐峪溝的自然環境,就地取材,以黃黏土築造房屋,營建了一個又一個美麗家園,形成了獨特的“黃黏土文化”。

圍繞着葡萄,麻紮村人造就了一場葡萄盛宴——葡萄長廊、葡萄花紋、葡萄晾房、采葡萄的姑娘,還有葡萄酒,以及葡萄架下的歡歌勁舞……

“七聖人墓”是中國的第一大伊斯蘭教聖地,被稱為“中國的麥加”。按當地穆斯林的說法,到麥加朝聖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溝麻紮朝聖。

水在土中穿行,綠色村莊在烈日下長存,峽谷中生長着最甜的葡萄,沙土中千年幹屍依然完美、鮮活……這些神話般的情節,都出現在吐魯番盆地的火焰山。這些最富特色的傳奇,寫在這片赤紅的大地上,經年不衰。

我從烈日熔金的火焰山經過,直奔涼爽宜人的吐峪溝大峽谷,來到吐魯番盆地的“葡萄天堂”——麻紮村。在維語中,“吐峪溝”意為“走不通”,事實上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這裡确實走不通。直到20世紀80年代,政府修建了一條穿越火焰山的簡易公路,藏在深谷中的麻紮村才開始與外界有了聯系。

那時,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個古村已有1700多年曆史,是吐魯番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村裡保存着完好的生土建築群,被譽為“中國第一土莊”。優越的自然環境,讓這裡生長出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葡萄長廊、葡萄花紋、葡萄晾房、采葡萄的姑娘,還有葡萄酒,以及葡萄架下的歡歌勁舞,火熱的“葡萄盛宴”讓人樂不思蜀。不但如此,這裡也堪稱中國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在這裡能找到多種宗教的遺存:它是中國第一個伊斯蘭教聖地,号稱“中國的麥加”,還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重要驿站,溝内岩壁上的千佛洞,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

“中國第一土莊”獨特的“黃黏土文化”

走進麻紮村,土黃與翠綠這兩種色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土黃的是土坯房,各家土坯院落随意分布,由彎彎曲曲的土巷相連,房子頂部還有簡陋的土坯拱橋,從屋頂上可以互相串門。斑駁的土牆、深邃的巷道、錯落的晾房、參天的古樹,鱗次栉比,刻着時間的痕迹,顯得肅穆又神秘。而翠綠的,主要是葡萄架,偶爾有些桑樹。茂密的葡萄地漫山遍谷,山坡下、庭院上,葡萄藤蔓到處交織在木頭架子上,串串晶瑩的葡萄,飽滿圓潤,觸手可及。

我走進一座窯洞式的拱形平頂土坯房,主人白克力·達吾力笑容可掬地把我迎進客廳。他白須長髯,精神矍铄,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已106歲高齡,是麻紮村最年長的壽星。白克力老人說,他從小就住在這裡,一輩子以種葡萄、晾葡萄幹為生,家裡有3畝葡萄地,自己老了,老伴也去世了,葡萄園就交給兒子、兒媳管理。偶爾惦記葡萄的時候,他會慢慢走到地裡,澆澆水、拔拔草,和葡萄說說話。老人很健談,說沒有學好漢語是個遺憾,如果掌握了漢語,他就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可以和漢族朋友說說自己的心裡話。為此,他一直鼓勵兒孫要好好上學,将來走出峽谷,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問他長壽的秘訣,他笑着說:“我對飲食的要求很簡單,早上以馕為主,加一點葡萄幹和核桃等幹果;中午一般以拌面和抓飯為主;晚上會吃些涼拌菜、馕,有時會吃些加點青杏子的湯飯。節日期間會宰羊慶祝,現在我的牙齒大多數脫落了,吃肉有些費勁,但羊肉湯還是很滋補的美味……”

沿着溪流繼續前行,一位頭戴維吾爾族傳統花帽,說一口流利漢語的老人和善地招呼我進屋。走進寬敞的院子,我第一眼看到角落的葡萄架下有一張鋪着花氈的木床,瞬間就愛上了這裡——躺在床上,頭頂是翠綠的葡萄藤,串串珍珠般的葡萄伸手可及,感覺真是太好了!老人拿出一種紫紅色的醬汁請我喝,酸甜可口,非常奇妙,原來這是他采集桑葚釀制的。

同行的翻譯阿裡木告訴我,以黃黏土築造房屋,是麻紮村幾百年來的傳統,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冬暖夏涼,相當惬意。人們根據吐峪溝的自然環境,就地取材,采用砌、壘、挖、掏、拱、糊、搭等多種形式,以簡單的黃土,營建了一個又一個美麗家園。這種建築藝術在時間檢驗中不斷完善,形成了獨特的“黃黏土文化”。

世界上甜度最高的葡萄“翡翠天堂”裡的葡萄盛宴

随着麻紮村逐漸被外人所知,大批遊客紛至沓來,村裡的居民,特别是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遊客鏡頭中的模特,一些聰明的孩子,已經學會用漢語說“照相十塊”,他們的傳統裝束除了頭上的小花帽,已經完全漢化。中年人一邊慨歎古老的傳統漸漸消失,一邊享受着汽車、手機、電腦等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年輕人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渴望走得越遠越精彩。一些有投資意識的村民,則着手改造自己的庭院,建造家庭旅館和餐廳……

對于從未走出過村子的老人而言,這裡的生活安逸、恬靜,是幹熱盆地中的“翡翠天堂”。葡萄、杏子、桑葚、西瓜、甜瓜,一年四季水果不斷,他們在這裡出生,也将和祖先同葬在這裡,在葡萄架旁的墓地安息,等待着天國的召喚。

幹熱的吐峪溝素有“天然火牆”之稱,這裡的黃紅色土壤,最适宜種植無核白葡萄。如同一串串綠珍珠的無核白葡萄,是世界上甜度最高的葡萄。能長出這麼甜的葡萄,當然還要得益于天山雪水的澆灌,也與當地“早穿皮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的晝夜溫差有關。

圍繞着葡萄,麻紮村人造就了一場葡萄盛宴——葡萄長廊、葡萄花紋、葡萄晾房、采葡萄的姑娘,還有葡萄酒,以及葡萄架下的歡歌勁舞,都散發出一種甜澀而濃醇的香氣。在葡萄采摘節上,随着歌聲響起,維吾爾族姑娘伴着歡快的節奏,把美麗的裙幅旋成一朵綻開的花朵,真是“美人蓮步紅紗裙”!葡萄架下的筐子裡堆滿了各色的葡萄:晶瑩剔透的無核白,沉甸甸的馬奶子,紅彤彤的紅提,珠圓玉潤的紫葡萄,還有五彩葡萄……

那些飽滿多汁的果實在晾房裡等待着時間烈火的淬煉,一股股幹熱氣流從方形花孔湧進來,穿透葡萄的身體,其中的水分被烘幹,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短短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枚皺巴巴的葡萄幹,而甜蜜卻沉澱在其中,難怪空氣中會隐隐浮動着甜蜜的氣息。

以葡萄為生的麻紮村人,上了年紀後都會稍微駝背。在葡萄架下,在葡萄晾房裡,不斷地仰起身子,再俯下,周而複始,年複一年,這些簡單的動作耗去了一個人強勁的一生。這謙卑的弧度,這種經過時間和勞作的雙重經曆,是時光賦予一個老人的全部資本。

七聖人墓和千佛洞多種宗教安然并立

依山傍水,河谷幽靜,如同世外桃源的麻紮村,就這樣在葡萄的甜蜜味道中,靜靜地走過了千年時光。一直以來,村民們仿佛是一群“高人”,在吐峪溝深處“避世修行”。然而我來到這裡才發現,其實在很久以前,就有外人來到村裡了,他們帶來了修行的方式,深深影響了維吾爾族同胞,那就是宗教信仰。

麻紮村堪稱“中國的伊斯蘭教聖地”,并有“中國的麥加”之稱。按當地穆斯林的說法,到麥加朝聖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溝裡的麻紮村朝聖。村裡最高的建築物,就是麻紮阿力地主麻寺,四根綠色的拱柱直插青天。清真寺不像佛教寺廟藏在深山之中,而是融合在村落民居之中,于是在土坯築造的低矮民居之間,這座高大的清真寺獨樹一幟,新月标志在穹形拱頂上閃閃發光。毋庸置疑,這座清真寺是整座古村的靈魂,是當地居民信仰的所在地。

除了清真寺外,麻紮村還有另一處重要的伊斯蘭教遺迹,那就是已有1300多年曆史的艾斯哈布·凱海夫麻紮(墳墓)。

傳說,穆罕默德的弟子、古也門國傳教士葉木乃哈等5人最早來中國傳教,進入桃花源般的吐峪溝後,遇見一個帶着狗的牧羊人。機緣巧合之下,葉木乃哈治好了牧羊人母親的病,最後還收他為弟子,牧羊人成為第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人。他們一起在吐峪溝的山洞中修行、傳教,伊斯蘭教開始盛行起來。七人死後,被埋在吐峪溝的一個山洞裡,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就把這裡作為吐峪溝麻紮,稱為“七聖人墓”。至今,這片墓地依然受到穆斯林的崇拜。為了求得七聖賢福祗,許多伊斯蘭教徒死後都葬于聖墓周圍,山坡上形成了一片穆斯林墓地。這些成片的麻紮聚集在一起,如同生前的聚會一般,死後也要結伴而行。

伊斯蘭教并不是麻紮村的唯一信仰。另一處古迹——千佛洞,見證了多種宗教在這裡安然并立的曆史,當年佛教徒和摩尼教徒沐浴在吐峪溝那金屬般的陽光下,在同一寺院修行,心存各自的彼岸,彼此尊重。

千佛洞古稱“丁谷寺”,是吐魯番地區建窟較早、保存早期壁畫較多的石窟。公元444年,沮渠安周在吐魯番稱王,他既是能征善戰的武士,也是虔心念佛的宗教信徒,用血刃、鐵蹄登上了“河西王”的寶座後,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河西走廊上大興佛寺、開鑿洞窟,最終在吐魯番高昌建立了北涼政權,随即在周邊尋找合适的地方開山鑿洞,後來選定了吐峪溝麻紮村附近。于是,他親自找人抄寫了《佛說菩薩經》,署名“大涼王大沮渠安周所供養”。

公元443~450年,是史料中記載的吐峪溝佛教最繁榮的時期,千佛洞被開鑿出來,還修建了許多佛教寺廟。根據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獻《西州圖經》記載,當年的吐峪溝乃人間仙境,有随山勢展布的重重寺院,它們背依危峰,下臨清溪,四周綠樹掩映,佛寺、禅院密集,佛樂飄飄、煙火不斷、遊僧雲集,人行溝谷深處,難見日月。

走出麻紮村,我順着潺潺水流溯源而上,沿着陡峭的山路,一番辛苦,終于找到了千佛洞。但眼前的這些殘塌的洞窟斑斑斧迹、處處切痕,全然沒有《西州圖經》中記錄的盛景,它們殘破凋零的模樣,讓人不禁心生隐痛。

歲月是無情的。千佛洞自開鑿以來,一千多年間曆經了多次人為破壞和自然塌損。據考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壁畫如今都已損毀無存,隻有8個洞窟還殘留少量有回鹘文題記的壁畫。而原本莊嚴肅穆的彩塑佛像,也幾乎都是殘腿斷臂、缺鼻少眼。

19世紀初,德國探險家格倫維德爾和勒柯克來到吐魯番考察,他們當時還見到一座大型佛教廟宇,燕巢似地依附在峽谷岩壁上。而1916年發生的一場強烈地震,使整個廟宇堕入了峽谷,再也不見蹤影,當地關于佛教的一切記憶,隻剩下了千佛洞。

實際上,勒柯克道貌岸然,是一個對吐峪溝石窟侵擾次數最多的文化強盜。看到精美壁畫,他就使用割剝工具,刮走了最精美的部分,并在一間密室裡盜走滿滿兩麻袋文書,以及數量驚人的刺繡品。同樣,搜掠敦煌寶藏的英籍探險家斯坦因也沒放過吐峪溝,他先後兩次來吐峪溝“淘寶”,據說“找到了不少好看的壁畫和塑像殘片”……

麻紮村是新疆現存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至今保存着維吾爾族最古老的民俗風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稱。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築,至今還閃爍着“黃粘土文化”的光芒,被命名為“中國曆史文化名村”。

麻紮村屬于火焰山以南氣候區,由于三面環山,地勢低下閉塞,這裡熱量極為豐富,日照充足,降水極少,氣候異常燥熱,是典型的火洲氣候。唐代詩人岑參所說的“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清人肖雄說的“火風一過,毛發欲焦”描寫的就是當地炎熱的氣候特點。

(上圖)圖為麻紮村民居。使用當地黃黏土蓋成的房子冬暖夏涼,炎炎夏日内部異常涼爽,跟外面火一樣的空氣比,簡直是兩個季節。

(上圖)葡萄在八月紛紛将自己豐美的果實展示給陽光濃烈的大地,一時間,整個村莊彌漫着一種葡萄氤氲的迷人氣息,那是一種愈漸愈濃的甜蜜味道。

(左右頁圖)圖為麻紮村民居建築景觀。村子掩映在白楊和桑樹之中,一條小河穿村而過,兩岸建着零散的民居,宏大的清真寺與雜亂的居室并立于溝谷。由于幹旱少雨,這些黃土建築至少可以使用數百年。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