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大多“一江春水向東流”,然而也有極少數河流特立獨行——自東向西“倒流”。蜿蜒在渝東南的阿蓬江,就是這樣一條“西流河”。這條河在綿延起伏的武陵山中穿行,沿岸遍布高山峽谷、溫泉瀑布、地下暗河、溶洞鐘乳等特色景觀,自然之美,讓人目不暇接。而衆多峽谷景觀中的精華地段,當屬神龜峽。
神龜峽,因峽口兩山酷似雌雄雙龜對卧而得名,從重慶市黔江區兩河鎮到酉陽縣大河口,全長38.9公裡。有意思的是,神龜峽兩岸并不像其他峽谷那樣呈開敞的“V”形,而是表現為垂直的“H”形嶂谷,不少峭壁甚至傾斜超過90度,峽谷中并無明顯的路徑,行者隻能在峭壁上自行找路摸索前進,相當驚險刺激。7月11日,我們一行11人從重慶出發,帶着澎湃的探險熱情奔向那個秘境……(左右頁圖)阿蓬江在崇山峻嶺中一瀉千裡,形成了山高谷深、絕壁對峙的獨特風光,也正因為如此,這裡成為了戶外愛好者的探險天堂。1重慶→黔江→兩河鎮細水碼頭→農家→灌木林
老鄉在“挖苦”我們的同時,腳下像踩了風火輪,走得比先前更快了,我們隻能默默跟在他身後急行軍……
7月11日傍晚,我們在重慶火車北站上車,直奔黔江,此次神龜峽穿越之旅正式拉開序幕。
到達黔江車站已是淩晨1點,此時已經沒有前往兩河鎮的車了。不過,我們幸運地搭上了一輛軍用貨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颠簸,順利到達兩河鎮細水碼頭。碼頭上一片漆黑,我們隻能借着月光紮營,由于時值酷暑,好幾個隊友沒搭帳篷,直接鋪上地席倒頭就睡。4個小時的短暫休息後,我們坐船到河對岸,沿着狹窄而陡峭的山壁開始徒步。
令我沒想到的是,徒步才剛開始,隊友燕子的左腳就突然抽筋,隊友端端的右腳也磨出了水泡……作為領隊,我非常擔心:以她們現在的狀态能否走完全程?接下來的旅程中會不會有更多的突發事件?此時,我隻能時常安慰她們:“不着急,我們慢慢走。”
不久,我們在路上遇到一位背着南瓜、牽着牛的村民,他說:“這山上岔路多,很容易走錯,我可以帶你們走一段。”當時大家都覺得遇到了好心人,但接下來的行程,卻令人哭笑不得。
老鄉牽着牛走在最前面,行不多遠,他就開始嫌棄我們腳步太慢,接着又十分不屑我們背負的重量,後來,他更認定幾名隊友已經“臉色煞白”、“走路搖晃”、“筋疲力盡”。老鄉在“挖苦”我們的同時,腳下像踩了風火輪,走得比先前更快了,我們隻能默默地跟在他身後急行軍。一個小時後,老鄉提出要折回家吃午飯,不能再給我們帶路,于是就此作别。
走完一條遍布“地雷”(牛糞)的小路,我們旋即轉入林間小道,中午12點,終于看到一戶農家。農家的主人是一對夫婦,他們夏季臨時居住在這裡種菇,其餘季節則很少來此地。
經過一上午的徒步,大家的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于是立即去打溪水、起爐做飯。農家夫婦非常熱情,主動幫我們燒開水,當時我們還心存疑惑:他們會不會在事後狠敲我們一筆?隊友謹慎地上前詢問,得到的答案是完全免費。在如此淳樸、熱心的山民面前,想到剛才的猜忌,我們羞愧難當。
在他們的幫助下,總算準備好了這頓還算豐盛的午餐,11隻“餓驢”立馬風卷殘雲般,将食物一掃而光。然後,大家坐在地上,仰望天空,靜靜地享受這與平日迥然不同的靜谧時光。
告别這對夫婦,已是下午兩點。沿着田埂小路,我們很快進入了荒蕪人煙之處,爬上山梁後,一個三岔路口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大家都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前行。就在這時,我們遇到了3個正在巡山的護林員,得知我們的目的地後,給我們指了一條隐藏在灌木林中的近路,并一再提醒:這條路可能不好走……
2灌木林→大河口前茅草屋
我們在披荊斬棘和防禦花腳蚊子的同時,還得時刻提防野豬的攻擊。沒走多久,一串新鮮的野豬腳印就赫然出現在大家眼前,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此時已是下午3點,為了不走夜路,我們最終還是決定走這條近路。我和隊友楓在前面探路,另外兩位身體比較魁梧的隊友“随護左右”,灌木林中荊棘叢生,我們的臉、手不斷被荊棘劃破,兩位女生用毛巾把頭和臉都裹上,而一位身高1.85米的隊友,隻要一挺直身子,就會碰到紮人的樹枝,因此隻能貓着腰前行……每個人的精神都高度集中,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荊棘或藤蔓絆倒。
越往前,灌木叢就越茂盛,因為人迹罕至,幾乎每走一段路都要費力開路,走在前面的人早已累得筋疲力盡。更惱人的是,林子裡的花腳蚊子仿佛發現了“新大陸”,朝我們追襲而來,且來勢洶洶,隊友們被叮咬得滿是疙瘩,一巴掌打下去,手上全是鮮血。
不過,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護林員跟我們告别時,特意提醒我們山上有野豬,所以,在披荊斬棘和防禦花腳蚊子的同時,我們還得時刻提防野豬的攻擊。沒走多久,一串新鮮的野豬腳印就赫然出現在大家眼前,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大家一邊緩慢移動,一邊屏氣凝息地觀察周圍的動靜,所幸,野豬并沒有出現。艱難地穿行兩個小時後,我們終于走出了灌木林。
再次看到藍天白雲,大家都驚覺外面多麼美好。我們坐在一片高地上休息,向前望,已經隐隐看到阿蓬江了,而遠處的神龜峽也渺渺能辨。遠遠望去,高聳的峽口仿佛兩隻從天而降的巨大神龜,靜卧在一方碧水上。傳說,當年玉皇大帝派呂洞賓下凡安置民寨,路過此地,便将自己的心腹——一對雌雄神龜留在這裡體察民情、造福百姓,守護這方水土。
休整之後,我們繼續前行。然而,隊伍卻在此時拉開了距離,體力好的遙遙領先,而第一次參加徒步的新驢則慢慢落在了後面。隊伍拉得實在太長,我隻好讓前面的隊友停下來,等待落後者。
一路走走停停,時間慢慢過了傍晚7點。以這樣的速度,要抵達大河口至少還需要3小時,我隻能催促隊友加快腳步。一小時後,我們看到了一間茅草屋,屋主告訴我們,天黑之後,路不好走,而且從這裡到大河口途中沒有可以露營的地方。考慮到隊伍中有很多人都是初次徒步,我們最終決定在茅草屋附近紮營,第二天一早再出發。
3大河口前茅草屋→大河口→神龜峽峽口
側身下看,大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隻見刀削般的石壁直落谷底,緊張的氣氛頓時在我們當中彌漫開來……
次日一早出發,沒走多久就順利到達大河口。那一江碧水靜卧在山峰之間,溫暖的陽光灑在江面,白雲萦繞在大山之巅,湛藍的天空、碧綠的江水、蔥茏的植物,構成一幅美景,令人心醉!
再往前走不多遠,繞過一座山峰,眼前豁然開朗:簡樸的木屋、慵懶的小羊、搖曳的小船、時而響起的雞鳴聲……這一切,讓我瞬間想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木屋前的一位大哥說,前面有一條險要的崖道可直通神龜峽峽口。大家聽後,驢友的探險精神瞬間複燃,都興緻勃勃地想去看看,而這位大哥也非常樂意充當我們的向導。或許正是我們一路忙着欣賞美景,沒有細想“險要”二字的含義,為此後令人心驚肉跳的懸崖穿越埋下了伏筆。
貼着崖壁走了一公裡後,路忽然消失了。探身下望,懸崖深不見底,我的頭有些發暈,心跳也陡然加速,身體本能地向後仰……經過一段艱難跋涉後,隊伍開始沿着崖壁下行。下行途中,忽見一巨石中開,露出青石闆路的痕迹,大家一陣欣喜。不過,僅僅幾米後,整個人就沒入了這巨石,剛才看到的青石闆路也沒有了蹤迹,眼前隻有傾斜超過90度的石壁。側身下看,大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隻見刀削般的石壁直落谷底,緊張的氣氛頓時在我們當中彌漫開來。
既然已經到這裡,大家都不想退縮,于是硬着頭皮朝下挪動,後面的人緊跟前面的人,手抓同一塊石頭,腳踩同一片石檐,屏住呼吸,慢慢摸索着往下爬。這段路極為艱難,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墜落崖底,粉身碎骨。此時,大家全身趴在石壁上,手腳并用,一寸一寸地往下挪,有好幾次,幾位女隊友把腳懸在空中,找不到立足之處,吓得不敢移動半步。
折騰近一小時後,我們才終于擺脫這段“步步驚心”的崖道。回頭望去,印象中的石道、岩檐哪裡還有半點蹤迹可尋,大家都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從哪裡爬下來的。
(左右頁圖)經過一段艱難地跋涉後,靜卧在絕壁間的阿蓬江赫然出現在眼前,一座鐵索橋橫跨于江面,在奇峰峭壁間屹然不動,很是壯觀。沿着崖壁,我們繼續往下行,途中不時有小懸崖、亂石路,但相比剛才那段路已經安全了不少,至少還能看到路的蹤迹。半小時後,忽然聽到下面傳來陣陣歡呼——原來走在最前面的隊友已經到達崖底。
當所有人都安全到達崖底時,原來窒息的氣氛瞬間爆發了,大家在開闊的谷底拍照、休息、分吃幹糧、打鬧,那場面簡直就像“劫後餘生”的狂歡。
阿蓬江在這裡穿峽而過,彎彎曲曲地向遠處綿延而去,整個河道鬥折蛇行,呈連環的“S”形,幾乎沒有一段平直的河道,其彎道之多,實屬罕見。有詩曾歎曰:“船到崖前疑無路,調轉船頭又一彎。”
這裡曾是與世隔絕的秘境,由于峽谷兩岸絕壁聳峙,河道灘險水急,水位落差近百米,一直沒人能進入峽谷内。直到1998年,阿蓬江下遊的大河口電站竣工,水位落差降低,庫區通航,這裡才慢慢有了人迹,而當時勘測壩址的水利專家,無疑是第一批冒着生命危險走進神龜峽的人。
盡管時近中午,但陽光仍不能照到谷底,整個峽谷昏暗不見天日。帶路的大哥告訴我們說,附近有幾個山洞,值得一探。但考慮到大家體力透支,我們決定放棄探洞,與好心的大哥作别後,直奔石泉古寨。
4神龜峽峽口→石泉古寨
500多年前,石姓祖先搬遷到石泉古寨,放火燒山,趕走猛獸毒蛇後在這裡定居下來,繁衍至今已有15代。
經過電站之後,我們拐進一條進山的小路,約十來分鐘,便到了石泉古寨。古寨依山而建,寨門有一棵參天古樹,其下有溪水流淌,風水極好。
寨子依山而建,坐落在一個形似半島的山腰上,狀若一把坐北朝南的椅子,根據地勢,分上、中、下3寨,寨裡共有8眼山泉,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枯,冬暖夏涼。因寨子裡全是石姓村民,因而被稱為“石泉”,“石泉苗寨”也由此得名。據《石氏族譜》記載,500多年前,石姓祖先搬遷至此,放火燒山,趕走猛獸毒蛇後在這裡定居下來,繁衍至今已有15代。幾百年來,由于交通阻斷,這裡保存着最原始的古寨氣息:高低錯落的木質瓦房;明清時期的古書、字畫;民國時代的瓷器、香爐;上百年曆史的石缸、木床……
石泉古寨是重慶市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苗寨,據傳,在酉陽境内曾爆發過一場聲勢浩大的“趕苗”運動,在這場運動中,苗人幾乎滅絕,僅有石泉古寨因山高路遠而得以幸免。
大家穿行在古香古色的苗寨裡,沉醉不已,一直到接我們的船到了這裡,大家才念念不舍地離開。在船上,船老闆告訴我們:“要是你們早幾年來就好了,那時的神龜峽還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沒有大壩,也沒有蓄水,兩岸的懸崖比現在震撼多了,真像仙人用刀斧劈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