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烏拉特人家裡做客,就要毫不客氣地飽餐暢飲,這樣主人才會格外高興,才會覺得你這個客人“夠朋友”。
當我們用心傾聽一曲烏拉特民歌,猶如站在蒼茫的草原上向大自然傾訴,這種藝術境界,被諸多音樂學家、歌唱家稱為“天籁與心籁的完美統一”。
高山與大河的眷顧,讓烏拉特草原的美麗勝似江南,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間,一碧千裡,跑馬無疆。而在這裡繁衍生息的烏拉特人,用豪邁大氣的生活方式,演繹出北國草原的醉人風情。
來到這裡,你可以身着蒙古袍,腳蹬蒙古靴,跨上追風的駿馬,乘上穩健的駱駝在草原上漫遊;也可以在篝火的映襯下,欣賞蒙古族歌舞,還可以在熱情的敬酒歌聲中,品嘗醇厚的馬奶酒、清香的手扒肉。牧民家醇香的奶茶、傳統的奶食品,以及那些獨特的風俗習慣,讓人對遊牧民族的生活産生無限遐想……
(左右頁圖)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在伊斯蘭世界最西端,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它的興建緣于國王從夢中得到的神谕:“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建成後,這座清真寺成為卡薩布蘭卡的新标志。“能工巧匠”烏拉特部獨具風情的草原婚俗
烏拉特部的祖先,原本生活在額爾古納河一帶,他們善于制造槍炮和各種器皿,被成吉思汗封為“烏拉特部”,意為“能工巧匠”。清朝中期,烏拉特部在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的第十五世孫布爾海的帶領下,遷移到呼倫貝爾大草原。清順治年間,政府以封賞的方式,将河套北部,陰山及其所屬的狼山、支脈烏拉山等地分給了烏拉特部,并改編為烏拉特前、中、後三旗。随着部落的遷徙,烏拉特文化的種子,播撒在了陰山南北的草原上,并與兼容并包的河套文化發生碰撞、融合,為河套文化增添了一抹異彩。
如今的烏拉特人延續了蒙古的傳統生活,也形成了一些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在婚姻活動中,就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習俗。
通過最初的接觸,在男女雙方家庭同意親事之後,媒人就會領着男子及其長輩,帶着禮品到女方家訂婚。訂婚時帶的禮品很有講究,根據需要和貧富而定,富者可帶羊烏叉(整羊背子)、哈達、白酒等,一般人家就帶一套茶禮,即哈達、4塊原油餅、一塊磚茶、若幹瓶白酒。茶禮是代替羊烏叉的,同樣屬于“重禮”,4塊油餅代替4條羊腿,磚茶代替羊背子。
到了良辰吉日,娶親隊伍啟程時,男方唱起“辭行曲”,新娘在伴娘的照應下,告别雙親和家人,依依惜别。一般情況下,娶親隊伍要在7~9點之間回到男方家中,最晚不能超過10點。而從女方家到男方家的途中,并不是隻顧趕路,還要上演熱鬧的追逐、戲鬥場面,如擊镫、搶帽等活動。由此,在婚俗上還産生了一條規矩:新郎必須戴帽子。更有趣的是,按照烏拉特婚禮的風俗,新媳婦到婆家之後,婆婆要給她起一個新名字。
當然,最重要的儀式還是舉行婚禮。在烏拉特婚禮中,男方必須專門聘請歌手來演唱婚禮歌曲——律歌,為婚禮烘托熱鬧、喜慶的氛圍,所唱歌曲曲目和順序都有規定,不能颠倒也不能随意更改,這些歌曲,都是梅力更活佛創作的(梅力更活佛是18世紀的音樂家)。在婚禮中,一般人家唱9首歌就可以了,大家族可以唱18首或更多,如果全部唱完,能持續三天三夜。
烏拉特人結婚時對新娘的頭飾比較重視,一般情況下,在兒子快到結婚年齡的前幾年,父母就開始為未來的兒媳準備結婚頭飾。而大部分家庭的頭飾,都是祖輩傳下來的,并且還有這樣的規定:如果兒子較多,頭飾就傳給最小的兒子繼承。
(左右頁圖)“誰把羊群趕到天上/誰給藍天撒滿星光/誰給琴聲插上翅膀/誰的馬匹路過我的氈房……”草原生活就像是一首動感的歌,蒙古包内外,随時洋溢着爽朗的笑。烏拉特人的盛宴粗犷的酒肉豪情
草原是豪放的,在草原上遊牧的烏拉特人,自然也習慣了豪放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到烏拉特人家裡做客,就要毫不客氣地飽餐、暢飲,這樣主人才會格外高興,才會覺得你這個客人“夠朋友”。
烏拉特人招待朋友的美食,大多與羊有關。烏拉特草原的生态環境極為優越,遠離城市的喧嚣和污染,羊群逐水草而牧,因此有人戲稱“草原上的羊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藥,唱的是爬山調,跳的是“迪斯科”——這裡的羊肉是馳名全國的優質肉食品牌。素以熱情好客著稱的烏拉特人,在招待賓客的宴席上,一定少不了羊肉,特别是在宴請尊貴的客人、喜慶酒會以及祭奠擺供時,為了表示尊敬和隆重,往往要擺全羊席:以烤全羊壓桌,再配上以羊肉及羊内髒烹饪制作的各種冷熱菜肴。在當地人的生活中,烤全羊是接待貴重客人的一道名菜,它色、香、味、形俱佳,别有一番風味。席間,主人先以膝下地,高舉酒杯,唱起勸酒祝飲的蒙古族民歌,直到客人接杯暢飲,方才罷休。
在适宜的場合,還有機會品嘗到烏拉特人的另一種美食——石頭烤肉。據說石頭烤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征戰連年的成吉思汗時代。在一次圍獵宿營時,成吉思汗看到士兵們架在篝火上的肉被熏得焦黑,難以下咽。他靈機一動,取來一個士兵的鐵盔放到篝火上,拔出腰刀,把獵來的黃羊切成肉片貼在鐵盔上。不一會兒,鐵盔上的肉片被烤得外焦裡嫩,一種絕妙的美食就此誕生。士兵們見狀紛紛效仿,這種簡單而有效的烤肉方式逐漸傳播開來。後來,人們發現了用石頭代替鋼闆來傳熱的新竅門,因此演變出極具特色的“石頭烤肉”,并以石鍋作為烹饪器具。時至今日,在石頭烤肉上餐桌之前,烏拉特人會從石鍋中取出一塊油膩、滾燙的石頭,在手上來回翻動一陣之後,又傳遞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意為“傳遞溫暖和豐碩”。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大口吃肉,怎能少得了大口喝酒的豪爽呢。酒是深刻展現烏拉特人豪邁、粗犷性格的“靈魂之水”,在設宴歡迎客人時,他們總是要斟滿酒杯,捧出潔白的哈達,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讓人們領略以酒寄情、以歌結友的草原情懷。老舍先生曾于1961年在内蒙古寫下這樣一首詩:“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頻頻難盡意,舉杯切切莫相忘。”這首詩非常生動地描繪出草原上的人們用奶酒、手扒肉款待客人的場景,展現了蒙古族真誠、豪爽的酒文化。
不但如此,酒也是烏拉特人表達禮儀的必備品,祭敖包、祭奠、婚喪、得子、壽誕時必有酒;酒還是相聚喜慶場合必不可少的飲品,故人重逢、賓客造訪、家人團聚,都以酒來表達情誼;飲酒和敬酒也體現了蒙古族傳統的尊老敬長美德,每逢酒席,年輕人都要給長輩敬酒,并須用雙手敬獻,把酒作為禮物贈送時,隻送給長輩。
(左右頁圖)“我站在高原凝望遠方/看時光穿過透明的滄桑/無聲的歌謠訴說着眷戀/那是風吹不息生命的吟唱……”這不僅僅是烏拉特人對生活的熱愛,也是所有人對草原的由衷贊歎。民歌也“醉人”草原上,盡情放聲歌唱
在草原生活中,和美酒相伴的不僅僅是美食,還要加上恣意奔放的歌唱,才是草原人款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婉轉的歌聲融入酒香,讓人心曠神怡;醇香的美酒融入深情的歌聲,讓人開懷暢飲。
烏拉特人在酒席上唱的祝酒歌數不勝數,《金杯》激越優美、熱情洋溢、節奏歡快;《銀杯》展現了蒙古族高雅的禮節和深情厚誼;《宴會歌》表達舉杯同慶的心願,讓人們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請喝一杯馬奶酒》既反映了草原人的真誠,又贊美了家鄉的吉祥聖潔……這些優美的祝酒歌,讓人們沉浸在歌聲中,即使不飲酒也會陶醉于歌聲。
蒙古族的能歌善舞舉世公認,他們的歌曲當然也不會隻局限于祝酒類題材,而是取材廣泛,盡可能地放聲歌唱,不受任何拘束,随性而自然。這些原生态的民歌,是烏拉特人在長期的生産生活實踐中創造,并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原汁原味的民間歌唱形式。
《鴻雁》是烏拉特草原民歌的經典曲目之一,伴随着凄婉的歌聲,我們仿佛回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感受到了在草原上空久久徘徊的大雁留戀不舍的情懷。草原是鴻雁的家鄉,也是烏拉特人的家鄉,這首歌把烏拉特人對家鄉的眷戀和熱愛表現得蕩氣回腸,優美動人,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烏拉特人豪邁奔放、堅韌不屈的性格。這首歌旋律如泣如訴、簡練悠揚,除了草原的粗犷、蒼勁和遼遠,思鄉之情更為歌曲平添了幾許淡淡的憂傷。
其他民歌,諸如《三福》、《賽勒泉》、《烏拉特旗禮德美》、《遼闊美麗的杭蓋》、《三匹棗骝馬》等脍炙人口的民歌,也一直在草原上傳唱,這些曼妙的歌聲和優美的旋律,就像春風細雨滋潤着遼闊的草原,滋潤着烏拉特人的生活。當我們用心傾聽一曲烏拉特民歌,猶如站在蒼茫的草原上向大自然傾訴,這種藝術境界,被諸多音樂學家、歌唱家稱為“天籁與心籁的完美統一”。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隻要聽到烏拉特民歌,就會感悟到那份獨有的力量——激越、振奮、自由、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