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中國最早的長城和岩畫寶庫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中國最早的長城和岩畫寶庫

時間:2024-10-30 02:24:22

中國現存最早的長城,是戰國時期的趙國長城。這段長城,就隐藏在烏拉特草原邊界處,幽深的陰山腹地。

為了控制草原,漢武帝在陰山以北、烏拉山以南步步為營,把漢王朝遠遠推到烏拉山以北的烏拉特草原上。

陰山岩畫,不僅是迄今中國已發現的分布最為廣泛、内容最為多樣、藝術水平最為精湛的岩畫,而且也是世界最豐富的岩畫寶庫。

烏拉特是一個神奇而浪漫的地方。這裡既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樣安恬的圖景,也不乏金戈鐵馬的峥嵘歲月。

這裡曾是衆多遊牧民族的搖籃,他們很早就意識到草原的戰略地位——那是進入富庶的中原地區的跳闆,隻要能夠牢牢控制住這片沃野,就随時可以穿過陰山峪口,進入富裕的河套地區,甚至強渡黃河,直插農耕民族聚居區的心腹地帶;如果失去了這片沃野,他們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而對于中原地區來說,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在烏拉特乃至整個陰山山脈,留下了無數令人唏噓感歎的烽火往事……

翻開曆史我們會發現,這一地區的文明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源遠流長。藏在山脈中的長城與城池,記錄着戰争與守護的榮耀,而上溯到更早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開始在陰山刻畫不朽的圖案……

築起長城保衛中原抗擊“胡馬”的前線

在2000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的騎兵軍隊,顯然比農耕民族的步兵軍隊更有優勢。因此,對于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的人民而言,烏拉特草原以及南邊的陰山,就是最重要的防線之一。規模浩大的長城,正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部落侵襲的最重要的軍事工程。

提到長城,大部分人也許想到是秦始皇最早開始修建的,而現存的長城,則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但事實上,中國現存最早的長城,是戰國時期的趙國長城。這段長城,就隐藏在烏拉特草原邊界處,幽深的陰山腹地。

修建趙長城的,是主持了“胡服騎射”改革的趙武靈王。據文獻記載,“胡服騎射”之後,趙國實力大增,占據了陰山以南的廣大地區。公元前229年,為了鞏固剛打下的疆土,趙國開始北上修建長城和軍事城堡,并在長城以南屯田備戰。建成後的趙國長城,從河北宣化開始,經山西北部,後往西北折入陰山,一直延伸到河套狼山山脈的高阙塞。

如今,我們從烏拉特前旗出發,不過百餘公裡,便進入人迹罕至的陰山南麓群峰丘陵,這裡保存着一段長約130公裡的趙國長城遺迹。登上附近的高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段長城蜿蜒盤繞,順着山勢攀崖越溝而去。這段長城依山而建,石料就地取材,牆體全為大型石塊築成,曆經2000多年的風霜雨雪,還有寬約4米,高出地面近兩米的牆基和數座烽火台保存較為完好。我們不難想象,在那個遙遠的時代,這段城牆有多麼高大、堅固,即便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策馬而來,卻也隻能望而興歎,也許他們還來不及進攻,沖天的狼煙或烽火便燒了起來,戍邊大軍随即集結,準備應戰。

人們普遍認為,秦朝兩世而亡,原因之一就是修築萬裡長城,消耗了過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反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使百姓得到休息,奠定了漢武帝時期遠征匈奴的經濟基礎。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為抵禦匈奴的入侵,漢初也修建過長城,而且還修了兩道。

與趙、秦長城沿山嶺修建不同,漢長城幾乎都建在草原上,由于無險可依,無石可用,隻能就地取材,夯土為牆,作為抵禦外敵的屏障。在茫茫草原上,由于風雨侵蝕、牛羊踐踏,現在僅能看到一些夯土城牆遺址,其保存狀況遠不如趙、秦時代的長城。遙想,當初巍巍矗立在草原上的高大城牆,如今高出地面已不足一米,許多地段已經成為當地人來往的道路,隻有從那寬4~8米的夯土遺迹上,還能依稀看見漢長城當年的壯觀與輝煌。

(左右頁圖)左上圖為黃河風光,烏拉特草原因緊鄰河套地區而與黃河結緣;左下圖為趙長城風光,雲海之中,它仿佛一條巨龍盤踞山巅。

千年岩畫遍狼山始于石器時代的文明證據

狼山,是一個在邊塞詩中出現了無數次的名字,實際上指的是陰山山脈的一部分,這裡山勢巍峨、峽谷深邃,南麓靠近河套地區,沃野千裡。據史書記載,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如匈奴、突厥、回纥、黨項、蒙古等,都在這裡有過長時間的活動,留下了許多痕迹。在遊獵放牧生活中,祭祀祈禱往往是比較重要的

一片孤城萬仞山散落在烏拉山下的古城

城牆是抵禦外敵的第一道防線,而在城牆以南,沿烏拉山南北麓分布的,還有大大小小20多座古城。根據考古報告,這些古城大部分建于西漢時期,極少數建于北魏時期或者更晚。從古城分布的位置來看,在陰山山脈周邊,幾乎每一個通向烏拉特草原的重要峪口,都有古城的遺址。

在烏拉山南麓、黃河北岸,考古學家曾發掘出一系列西漢時期的古城遺址,由東向西依次為雲中古城、麻池古城、三頂帳房古城、朔方古城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它們昭示這裡曾經的莊嚴與繁榮,默默地講述着那些波瀾壯闊的往事。其中,三頂帳房古城所出土的文物最為全面,成為衆多古城中的典型代表。

三頂帳房古城,位于烏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頂帳房村南500米,也是烏拉山腳下規模最大的古城。從殘存的地面遺迹來看,這座古城東西長1120米,南北寬約1000米,牆基寬約10米,殘留的夯土城牆最高處4米。城内除了遺留有兩處較大的夯土台基外,到處遍布着各種漢初的建築材料,曾出土過典型的漢代瓦當和刻有“長樂未央”的銘文磚。此外,還有大量陶罐、陶甕、瓶、盆、鼎等器物,以及漢五铢錢、新莽時期的大泉币等貨币,這些文物足以證明兩漢時期這裡有過一段繁榮的盛世。但令人惋惜的是,最後一段殘留的城牆,在近幾年被人為地夷為平地,完全消失在村民的記憶中。

所幸,在三頂帳房古城徹底消失之前,考古工作者已經完成了全面勘察。早在1935年,綏遠通志館編纂《綏遠通志稿》時,就對這座城池做過實地調查,但由于當時的條件所限,沒有考證出這座古城的具體年代和性質。1956年初,内蒙古文物工作組重新考察了古城,在這個時期,漢代瓦當和銘文磚被發掘出來,并成為三頂帳房古城斷代的重要依據。後來,随着考古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有專家認為,這座古城很有可能是漢武帝所置的五原郡郡治所在;這種觀點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最新考古發現将東邊的麻池古城考證為五原郡郡治之後,才漸漸銷聲匿迹。

不過,新的問題又來了:既然三頂帳房并不是郡治所在,那麼漢人為什麼要在這裡建起這座規模宏大的城池呢?聯系曆史,似乎不難找到答案。為了控制草原,當年漢武帝在陰山以北、烏拉山以南步步為營,修建了許多城堡,把漢王朝的勢力遠遠推到烏拉山以北的烏拉特草原上。當時那些集中修建的古城,要麼是郡治,要麼是縣治,要麼是依附長城而修築的軍事指揮系統。三頂帳房古城所在的地區,土地肥沃、物産豐饒,兼有河套水利之便,在秦漢時期已是十分重要的屯田之地;而且這裡背靠烏拉山,南臨黃河昭君古渡,地處東西貫通的古道,曾經商賈雲集、牛羊遍野、人口繁盛,到漢代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農耕、商貿、軍政為一體的經濟重鎮,因此在防禦體系中擔當重要職責也似乎理所當然了。

或許,張骞通西域時,曾在這裡停留?衛青、霍去病遠征匈奴時,也曾在這裡補給?昭君出塞和親,也曾在這裡告别故土?蒼天、大漠、高山和草原,一直都默默無語,而屬于兩漢時期的繁榮、輝煌,在時間流逝中都已化為回憶,融入了厚重的黃土之中……

(左右頁圖)圖為陰山岩畫。其題材極為豐富,創作時間跨度也非常大,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明清時期。陰山岩畫水平精湛,世界上隻有少數岩畫遺迹可與之媲美。千年岩畫遍狼山始于石器時代的文明證據

狼山,是一個在邊塞詩中出現了無數次的名字,實際上指的是陰山山脈的一部分,這裡山勢巍峨、峽谷深邃,南麓靠近河套地區,沃野千裡。據史書記載,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如匈奴、突厥、回纥、黨項、蒙古等,都在這裡有過長時間的活動,留下了許多痕迹。在遊獵放牧生活中,祭祀祈禱往往是比較重要的行為,高及山巅,低至山谷,都可能成為他們選擇的聚會之地,因此在一些平整的崖壁或石塊上面,留下了許多生動有趣的線條和圖案,這就是“狼山岩畫”,或者使用一個更廣義的名字,叫做“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最早的内容,可追溯到遙遠的石器時代,但在現代考古勘察之前的數千年裡,除了郦道元在《水經注》中稍有提及之外,大多數時間裡它們都被埋沒在荒野之中。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内蒙古考古工作者憑借《水經注》的記載,在陰山西段西起阿拉善左旗,中經磴口縣、潮格旗,東至烏拉特中旗、後旗,東西長約300公裡、南北寬40~70公裡的狼山地區,陸續發現了上萬幅岩畫,其中在烏拉特中旗南部,東西約5裡長的區域裡最為集中。

以狩獵或放牧為生的遊牧民族,日常生活與動物息息相關,因此在這些岩畫中,動物圖像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作為遊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來源和生活夥伴,馬、牛、山羊、鹿、狍子、狐狸、駱駝、鷹、犬等飛禽走獸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了岩石上。在烏拉特後旗,考古學者還發現了一幅“群虎圖”:黝黑的石壁上,數隻老虎被刻畫得活靈活現,成為陰山岩畫的代表作。除了鑿刻動物,這些圖案還表現了行獵、放牧、征戰、祭祀、舞蹈、生殖等主題,内容豐富,生動地展現了先民的生活情态。

陰山岩畫,不僅是迄今中國已發現的分布最為廣泛、内容最為多樣、藝術水平最為精湛的岩畫,而且也是世界最豐富的岩畫寶庫。最讓人驚奇的是,陰山岩畫的創作年代跨度非常久遠,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曆經商周青銅時代,再到春秋時期至兩漢時期匈奴人時代,以及後來北朝五胡十六國,還有唐代突厥人、回纥人時代,宋代黨項人,元代乃至近代的蒙古人時代,在岩畫中都能找到對應的時代元素,因此具有極其重要的曆史價值。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