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鋪神的“巡境踩街”是古鎮的大事,踩街的人群穿着活動服裝,打扮成各種模樣,一邊表演,一邊祈福,浩浩蕩蕩地在古鎮中穿行。
不遠處的梅林村已經騰起了炊煙,漁女們提着當天的收獲往家裡走去。伫立海邊,眼前的景色仿佛一幅水墨畫,優美寫意,讓人陶醉。在中國曆史文化的研究者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每個踏入泉州的人,對它的印象都是巍然聳立的東西塔、曆史斑駁的土門街和香火鼎盛的開元寺,這些聚集在市内的曆史符号讓泉州名聲斐然。但此外,走出泉州市區,依然有那麼幾個地标能觸及到你的内心,讓你向往,而永甯鎮就是如此——如果說泉州是一本書,那麼永甯就是讀懂泉州最好的序章。
永甯鎮位于福建泉州市石獅近海處,距石獅市中心8公裡。古鎮背山面海,地理位置特殊,曆來是閩東南的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為抵禦倭寇,設永甯衛,寓意“永保安甯”,與天津衛、威海衛并稱“中國三大衛城”,而永甯鎮就是當年永甯衛的城址所在。
然而,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永甯鎮逐漸被世人遺忘,但這種遺忘并非禍事,當地的傳統文化反而因此得以留存下來,充滿了最原汁原味的閩南風情。
閩南紅磚番仔樓道不盡的鄉愁
在永甯鎮,最好随身攜帶一份當地地圖。因為古鎮保存得非常完好,六百多年的時間也沒有抹去舊時格局:“老街-觀音街”與“北門街-南門街”,相交形成十字形,相交處是衛城的中心“中開坊”;其他街巷圍繞主街相互貫通,最終呈現“十字八卦狀”的形态——複雜的路網,會讓每個遊人茫然失措。
初到永甯,我對路況的複雜毫不知情,一不小心就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迷路的地方并不是旅遊區,主幹道之外根本見不到導覽牌。沒有任何指引,在古鎮交錯的岔道中旅行,仿佛是在穿越迷魂陣一般……
值得慶幸的是,遇到了熱心的當地人。經過指點,終于找到了老街的入口。沿着老街的岔道往北,不出一百米,便是大夫第、莺山書舍等閩南傳統紅磚厝。紅磚是閩南獨特的建築材料,因為色澤特殊,如同胭脂一般,所以被稱為“胭脂磚”。它在燒制時,磚胚往往交叉堆疊,草木的灰燼落于磚面,留下深色的斜向條紋;砌築時,兩磚的斜向條紋形成“之”字形,如同燕尾一般,故又稱“燕子磚”。不過,色彩并非紅磚唯一的魅力,幾近失傳的紅磚拼花、磚雕才是紅磚藝術的精華。平凡無奇的磚塊,在牆面上任意拼貼,竟然就形成了複雜的萬字紋、金錢紋等精美圖紋,不得不讓人贊歎工匠的巧思。
很多年前,一場地震突如其來,使永甯鎮的衆多建築遭到嚴重損毀。在大規模的重建過程中,紅磚一時供不應求。于是,新的建造技法——“出磚入石”誕生了。當時,永甯人将當地盛産的石材與破碎的建材混合砌築,以節約建材,不過,與其他擁有這項技藝的地區不同,永甯的磚是方形的片磚堆砌,雖說是磚,樣式卻接近于瓦,由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建築景觀。
古鎮中的番仔樓也有一些是用“出磚入石”的方式砌成。番仔樓是閩南一帶對于洋樓的稱呼,每一座番仔樓背後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歸結起來,卻都是關于家的。清末民初,飽受國家動亂之苦的永甯人走上了“下南洋”之路,“番仔”是那時泉州人對于南洋當地人的稱呼。但“番仔”戀家,他們在海外打拼後,會将掙得的财富帶回故鄉,修建祖宅、宗祠,因為這些建築借鑒了南洋的建築元素,與傳統民居截然不同,所以被稱為番仔樓。番仔樓集閩南傳統古民居與南洋建築的優點于一體,工藝價值極高,各種石雕、磚雕、彩畫、拼磚、灰塑等技藝讓人驚歎,是閩南僑鄉的一顆顆建築瑰寶。
漢林樓是古鎮中最著名的番仔樓之一,它由菲律賓華僑蔡澤洽于1949年建成,當時,蔡澤洽聘請了兩位技藝精湛的惠安師傅負責樓内裝飾,期望他們協力完工,但兩位師傅一個偏愛西洋風,一個獨鐘中國風,根本無法合作。因此他們以樓中軸線為界,相互競技,力圖在技藝上壓過對方,到了中軸線上的燈挂圖案,二人更是互不相讓,于是一個圓形圖案被強行分為兩半,一半是西洋彩畫,一半是中式浮雕……樓内中西風格相互呼應的模樣就這樣形成了。
站在漢林樓的天台向外望,可以看到不遠處的一個戲台,聽說,漢林樓的前身是座木房子,當時,主人家特别有錢,别人家點油燈,他家可以點蠟燭。有天晚上,戲台有戲班在表演,主人忘了熄滅蠟燭就去看戲。結果戲到一半,這邊房子着火了,木頭哪裡經得住火燒,房子一下就燒沒了,所以後來才建起了漢林樓。
撫摸着番仔樓外牆上的紅磚拼花,那些圖案書寫着永甯人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海外遊子對家鄉的眷戀。不知哪一位作家說過:紅磚的魅力在于其曆久彌新。百多年時光的洗禮,并未在紅磚上刻下歲月的痕迹,雨後,塵土落去,那些紅磚如同新生一般,散發出清亮的紅光。
獨特的鋪鏡制度熱鬧非凡的巡境踩街
在泉州各地,盛行地方保護神信仰。有的信奉各種王爺,有的尊崇佛教中的觀音菩薩,有的奉祀保生大帝等等。作為泉州屬地的永甯古鎮自然深受影響,在這裡,百姓不同于其他地區的地方信仰就是鋪神。
鋪神起源于鋪境制度,這是明清時期閩南地區實行的城市社會空間分類體系,劃分區域後,朝廷可以有效地管理戶籍、征調賦役和傳遞政令。據《晉江縣志》記載,明代永甯建城後劃分為三十二鋪,每個鋪境都有各自的控制範圍,而百姓寄望自己所在的鋪鏡能蓬勃發展,所以建立起了各自的境廟和神。鋪神便成了當地最具特色的信仰,因此祭祀鋪神的“巡境踩街”,便成了古鎮的大事。
巡境當日,整個古鎮都處于節日的氛圍裡,道路兩旁擠滿了人,就算有空地也是用來擺放鞭炮的,待踩街的隊伍經過便燃放。除了永甯鎮,周邊的村鎮也會派人參與踩街活動,每個村鎮組成一個小隊,為首的一人舉上印有自己村鎮的牌子,領出一小支踩街隊伍。踩街的人群穿着活動服裝,打扮成各種模樣,一邊表演,一邊祈福,浩浩蕩蕩地在古鎮中穿行,路上不時有居民遞上飲料,讓踩街的人們解渴消暑。
而古鎮中沒有走上街頭的人也并沒閑着,他們早早就做好迎接巡境的準備,有些人持香火在路邊祭拜,有些人則搬着凳子,如同拍全家福一般,按長幼順序、整整齊齊地坐在家門口等待踩街隊伍。
踩街的隊伍遊遍古鎮的大街小巷,最後彙集在鎮口布置好的道場中,意味着巡境活動告一段落。人們經過一上午的奔波忙碌,此時都略顯疲乏,于是,一同到道場旁享用“頭人”備好的宴席。
活動到此并沒有完結,到了夜裡,還有起源于泉州的高甲戲演出。高甲戲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隻是一種化妝遊行演出,在民間樂曲的伴奏下作即興表演,後來發展成專業戲班,因主要演宋江的故事,被稱為“宋江戲”。清中葉,藝人們吸收了其他藝術門類的表演形式,再次發展成有文有武的“合興戲”,突破了專演宋江戲的局限,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閩南地方戲曲。高甲戲旋律簡單、形象鮮明、貼近生活,深受廣大人民群衆的追捧。閩南地區每逢迎神賽會、喜慶節日,一定會請戲班酬神表演,隻待戲劇落幕,才算為巡境活動畫上句号。
在信仰漸漸淡化的今天,這樣的活動往往隻有老一輩人願意參與,而永甯的踩街隊伍中,卻可以欣喜地看到許多年輕人乃至兒童的身影,大概再過百年,古鎮中的巡境隊伍依然能綿延不絕。
海濱古鎮的日落傳統地道的當地美食
永甯古鎮三面環海的地理位置,讓鎮中有不少風景優美的海岸。其中,觀音山是最适合欣賞日出的一處,雖然有山的稱号,卻隻有十幾米高,是海邊的一處海蝕地貌。淩晨,天色未亮,這時的觀音山隻有海聲,但旁邊的漁港早市的貿易卻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新鮮的海産陸續被搬上貨車,市場漸漸歸于沉寂。操勞了半夜的漁民散去之時,天空終于泛起了隐隐的紅光。一望無際的海面騰起朦胧的晨霧,幾隻漁船穿梭其間,不時有海鳥飛過,初升的太陽染紅了半片天空……觀音山的日出,美得超乎想象。
看了日出,當然不能漏了日落。永甯鎮中,梅林漁港的夕陽最是動人。不再熾烈的陽光給世界裹上了一層溫柔的金色,抛錨靠岸的小漁船,随着海浪起起伏伏,不遠處的梅林村已經騰起了炊煙,漁女們提着當天的收獲往家裡走去。伫立海邊,眼前的景色仿佛一幅水墨畫,優美寫意,讓人陶醉。
回到永甯鎮,早已饑腸辘辘,而古鎮地道的閩南美食,更是勾得人口齒生津,比如熙寶樓門口的面線糊小攤,每天一早,攤前就排起了長隊。賣面線糊的夫婦一邊攪拌着鍋裡的面線糊,一邊擺放桌椅。準備齊全後,夫婦倆熟練地按客人的要求添加各種配菜和佐料。幾分鐘過去,等候的人們便都吃上了冒着熱氣的面線糊。熟客們吃完,把碗一放,不多不少留下五塊錢,默默離開,奔赴自己的生活。
除了面線糊,蒜味肉羹也是不錯的當地美食。據說,古鎮最好吃的蒜味肉羹在老街上的南音社。南音社顧名思義是演奏南音的社團,南音又稱“泉州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音樂演奏形式之一,素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但南音社一般隻在晚上演出,白天時,會場便閑置了下來,所以屋主物盡其用,經營起了小吃生意,沒想到生意好得出奇。而南音社的對面還有家血腸店,同樣備受當地人推崇——大腸中間包着豬血,配上湯汁和蘸醬,給人全新的體驗,味道絕美。但這家血腸店卻非常“任性”,中午時分才開張,過午就歇,一天一鍋,賣完即止,沒有當地人的指點,遊客絕對吃不到這難得的美味。
吃飽喝足,夜色已深,獨自漫步在光滑而古韻的青石小路上,看着清幽緊鎖的木門與印記斑駁的石牆,恍惚間,似乎聽到了古鎮的私語:物是人非,時光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