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位美國将領到三都澳考察後表示:“誰控制這個港灣,就可以控制整個西太平洋;美國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會成為美國湖。
中國海岸線長達1.84萬公裡,良港衆多,沿線分布着大連港、天津港、上海港、甯波舟山港等知名港口,以驚人的吞吐量而受人矚目,但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海岸線的中點,還有一個名叫“三都澳”的港口,早在100年前就被孫中山載入《建國方略》,并稱之為世界“最深不凍良港”。
三都澳又名“三沙灣”,位于福建省甯德市東南部,距甯德市區30公裡,是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和“五邑咽喉”。曆史上,戚繼光曾在這裡抗擊倭寇,鄭成功曾率師深入其腹地。此外,三都澳港口常年不凍,水深港闊,風平浪靜,10米以上深水域達173平方公裡,是歐洲第一大港荷蘭鹿特丹港的8倍,且含沙量小,不易淤積,可随時停泊或航行30~50萬噸級巨輪。
東南沿海軍事要地美國為攫取而謀劃20餘年
三都澳不僅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地理位置也極佳:與東南亞各國距離适中,與港澳較近,與台灣僅一水之隔,不僅是中國南北海運和諸多國際航線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我國江西、湖南等中部内陸省份最近的出海口。如此具有戰略意義的港口,在曆史上也就自然成了列強在華的必争之地:意大利想把三都澳變成自己的租借地,德國在獨占威海衛之後又欲占三都澳,英國海軍上将專程訪問三都澳,美國為了在三都澳建軍港和煤碼頭,甚至為此謀劃了一個長達20餘年的陰謀。
19世紀末,由于忙着掠奪菲律賓,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時,美國并未分得一杯羹,于是心有不甘,一方面打着“門戶開放”“領土完整”等幌子,一方面虎視眈眈地由天津大沽口轉為盯上三都澳:三都澳自然條件良好,距離菲律賓又近,且可東向控制台灣,西攻華中、華南。
(左右頁圖)三都澳海岸不僅怪石嶙峋,夕陽下還有落日熔金之美;漫步于三都澳,小島的居民面海而居,西班牙教堂的鐘聲悠揚,平添些許異域風情,晨光或暮色裡,福海關舊址,英國的修道院,向世人展示着它曾經的繁華。當時,日本将福建看作自己的勢力範圍,美國隻好暗地裡搞動作:時遇貝勒載洵(載沣之弟)赴歐洲各國考察海軍,美國看準這一機會,以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背後是美國海軍部)的名義,與載洵初步議定了一筆“海軍借欵”(“欵”即“款”),還賄賂載洵3萬英鎊(一說25萬)的“訂錢”。後來,辛亥革命爆發,美國不懷好意,對清政府“雪中送炭”,趁機正式簽訂“海軍借欵”合同,雖然副合同尚未來得及簽訂,合同未立即執行,但從此,美國咬定合同在法律上應算有效,不管是滿清政府還是後來的北洋政府都有義務履行合同。
清政府倒台後,美國盯上了袁世凱,袁世凱見有利可圖,便承認了合同的有效性,并做了部分修改,将一部分借款用于修建(實際上是出賣)三都澳軍港。日本聞訊,自然不滿,在北京和華盛頓連續不斷抗議了3個月,三都澳的計劃便因此而暫時擱置了下來。日本對美國仍舊不放心,在侵占山東後,日本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其中就有3條針對美國意圖攫占三都澳的陰謀。1922年以前,美國為攫占三都澳做了諸多活動,但限于《九國公約》,這一陰謀終不能實現,不過在後來的各種聲明和約定中,美國仍咬着合同的有效性不放,等待時機。
其實早在1898年,迫于帝國主義列強的要求和《馬關條約》賠款的壓力,清政府主動開放了三都澳,使得三都澳成為中國近代最早的自開商埠。次年,清政府在此設“福海關”,這是第一個因茶而設的海關。
從此,原本隻是荒涼海島的三都澳,刹那間成為閩東商業和航運中心,意大利在這裡設領事館,英、美、德、日等24個國家紛紛在此修建泊位、設立辦事處或商行代表處。海岸上,新式碼頭、郵局、銀行、學校、教堂、倉庫和工廠修建起來,海面上,商賈雲集,船帆如梭,“美孚石油”和其他日用品從這裡流入大半個中國,閩東茶葉又從這裡飄洋過海,進入歐美市場。空前的繁華使得三都澳成為“小上海”“小青島”,甚至一度出現部分歐美民衆隻知三都澳而不知福建的現象。
有人将三都澳的繁華稱為“畸形的繁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抗日戰争時期,三都澳遭到日本的三次大轟炸,40餘年繁華毀于一旦,荒涼更比從前。後來,因為台海局勢,三都澳一直被封閉于東海之濱,直到近年來旅遊業逐漸發展,三都澳才逐漸恢複人氣。
低于海平面的迷宮洞會讓人“暈房”的漁排村
三都澳海岸長年累月經海浪的沖刷、侵蝕,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蝕地貌景觀,其中,包括鬥姆島、雞公山島和青山島在内的三都澳地質公園,因為“東南沿海發育最為良好的晶洞花崗岩海島—石蛋地貌”,于2018年入選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而三島中尤以鬥姆島最具代表性。
三都澳不僅是天然深水良港,也是東海艦隊重要的軍事港口基地,這裡時常出現軍民一起收獲大黃魚的場面。
鬥姆島位于三都澳中心,島上奇石遍布,有酷似腳趾頭的“仙趾石”、象征好運的“狀元帽金元寶”“犀牛望月”等諸多奇觀,而其中的螺殼岩,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空心象形奇石。螺殼岩頭大而圓、尾小而略帶螺旋狀,重約90噸,卻位于傾斜度達60多度的石壁上,形成搖搖欲落、一推就倒之勢。據考證,在“地球的海進期”,螺殼岩就已存在,在幾百萬年的風風雨雨中,早已與山融為一體。因此,絕不會輕易滑落。但螺殼岩搖搖欲墜的假象還是引起了遊客極大的興趣,每天都有成群結隊的遊客試圖推動螺殼岩,但它僅是晃晃身子,穩定依舊。
在鬥姆島右側是由許多石頭自然堆砌而成的磹厝(即石頭洞),這就形成了島上的一大奇觀——鬥姥迷宮洞。鬥姥迷宮洞長約300多米,是海水沖刷土層以後形成的石灰岩洞隙,洞内蜿蜒曲折,怪石嶙峋,忽寬忽窄,有的地方可容百人,有的地方隻許一人側身而過,“石澗懸崖非棧道不通,危壁貼身非護欄不過”正是洞内險峻的真實景象。沿洞而行,漲潮時可下到洞半腰,而退潮時可直達“海底”。所謂“海底”,是因為迷宮洞洞底遠低于鬥姆島四周的海平面,人在洞内走,仿若“大海四周繞,人在海中行”。從迷宮洞出來,景色豁然開朗,踏上開鑿于懸崖絕壁上的海濱棧道,看天空蔚藍浩渺,大海沉靜壯闊,可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鬥姥迷宮洞旁,有一尊女神石像,形象頗為奇特:頭四面有臉,額上有三目,上身左右各出四臂,共有八臂,正中兩手合掌于胸前結印,其餘六臂分别執有日、月、寶鈴、番天印、弓、戟等法器。這就是鬥姆娘娘。鬥姆娘娘位列“道教尊神”,傳說她的本事極大,據道家典籍記載:“能陽能雨能變化,救災救難救刀兵,祠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題名……”由于法力無邊、無所不能,鬥姆娘娘自古就受到當地人的虔誠崇拜。
香港大澳漁村因房子建在河堤旁的木柱上而被稱為“水上漁村”,但其實三都澳的漁排村(網箱養魚,俗稱“漁排”)更名副其實。漁排村建于海面,村内房子的構造頗為奇特:房子最下面一層是養殖箱,養殖箱上面是近一米厚的塑料泡沫,泡沫上是木闆搭建的房子,房子多為一層,以鋼材為骨架,會随着潮水的漲落而起伏,不适應這種動蕩的人自然就會“暈房”。整個漁排村共有12萬個養殖網箱,3000幢小木屋,8000多人居住;房子鱗次栉比,僅以幾條小水巷分隔,木船是最佳出行方式。此外,漁排村街巷、門牌分明,有社區管理機構、派出所、移動通信營業廳、百貨批發部、酒樓、卡拉OK廳等設施,俨然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鎮。
在官井洋捕魚世界唯一的大黃魚繁殖自然保護區
三都澳附近的海域盛産各種海鮮,生蚝、紅鲟、鱿魚、章魚、花蛤、鮑魚、龍頭魚、蛏等應有盡有,其中,最負盛名的非大黃魚莫屬。
大黃魚,學名“池沼公魚”,為中國沿海傳統“四大海産”(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之一,因體内含有黃色色素,通體呈金黃色,魚腹可發出“呱呱”的叫喚,當地人又稱之為“呱呱魚”“黃花魚”。此外,公魚因為帶有黃瓜的清香味,頗為神奇,因此得名“黃瓜魚”。
說到大黃魚,就不得不提官井洋。官井洋是世界上唯一的大黃魚繁殖自然保護區,位于台灣海峽西岸、三都澳内,因洋中有淡泉湧出而得名。官井洋面積約100平方公裡,水深大多超過20米,這裡海水和淡水交彙,水溫、鹽度适宜,海底為泥沙或礁石,浮遊生物豐富,是大黃魚産卵和幼魚生長的良好場所。每年,官井洋大黃魚有兩次繁殖高峰,以春夏季(5—6月)為主,秋季(9—10月)為輔——大黃魚來到官井洋産完卵後,恰好就是漁民們捕撈的好時節。
漁汛期時,官井洋上漁歌陣陣、帆影點點,如同海上盛會,熱鬧非凡。而在辛苦捕撈後,漁民會晾曬漁網,坐在岩石上,看水天相接、霞光暈染,這時,人與海都得到了休憩。在官井洋捕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漁民去偵查魚群,而這是一項複雜且重要的任務,通常由捕魚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長領”負責。官井洋的魚情總是随潮水、風向、氣候不斷變化,因此要求“長領”不僅能識魚性,準确找到魚群的位置,更要水性好、駕船快,以帶領船隊迅速追趕。
捕撈必須選在淩晨時分進行,因為在白天,大黃魚體内的黃色色素被陽光照射後,色澤會大打折扣,身價也随之降低。捕撈時,隻見“長領”穩握尾舵,側耳傾聽,在判斷魚群的遊向和範圍上,技術差一點的,則用竹竿或木棍插到海裡聆聽,當聽到洋面上傳來陣陣類似牛的那種低沉而沙啞的“哞哞”聲,或者類似戲台下看戲的嘈雜聲時,“長領”便把大手一揮,水手們迅速駕着小船、拖着三指大網眼的漁網,像箭一樣駛出百多米,然後轉向劃出一個圓弧,圍住50米開闊的海面,随後逐漸收攏漁網。随着網口越圍越小,會出現“浮網”的現象:一網金鱗,猶如一大片浮在海面上的金葉子,令人驚歎。水手們對此司空見慣,隻管鉚足勁、一門心思把網拉進船艙,紅嘴金鱗的大黃魚頓時傾湧而出。
黎明時,一艘艘漁船滿載而歸,漁民們踏上碼頭後,便會叩拜海神的賜予,期盼下一次出海時,再度捕撈到豐富的漁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