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這裡放羊和打草的馬木提從沒覺得這個果園有什麼特别之處,但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呂恩國教授眼裡,這個果園殘存的黃土城牆,卻有着非常特殊的意義——這個果園是一座故城,一座規模宏大、有着千年曆史、頗具漢唐之風的第七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博斯坦故城。
偶然發現
2006年7月,有“八卦城”之稱的新疆特克斯縣正式申報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為了更加符合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的标準,特克斯縣向全縣居民普及文物知識,并希望居民提供各種有價值的文物線索。
有一個叫塔西波拉提的校長想起他家附近有一座古城,小時候他經常和夥伴們在那裡玩耍。他說:“那時候,我們在古城裡常能撿到一些陶片、瓦罐之類的東西,有時還能撿到骨頭呢!有的骨頭是斜茬,明顯有刀斧痕迹。”村民們不知道這裡是古建築遺址,将古城地面推平,種上蘋果樹和麥子。塔西波拉提校長報告的古城線索,立刻引起文物和城建部門的重視,并請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進行現場勘察。随後,專家們将這座位于特克斯河北岸博斯坦村的古城定名為“博斯坦故城”。博斯坦故城位于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城西南4公裡的博斯坦村,坐北朝南,靠近特克斯河。
之前,村民們不知道這裡是古建築遺址,将古城地面推平,種上蘋果樹和麥子。後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進行現場勘察後,将這座古城定名為“博斯坦故城”。
奔騰的特克斯河帶走了太多的記憶,留下的斷壁殘垣,正等待人們去探尋博斯坦故城那曾經的輝煌和如煙的往事。
博斯坦故城
博斯坦故城位于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城西南4公裡的博斯坦村,坐北朝南,靠近特克斯河。外城牆有三面保存完好,其中南、北城牆長206米,西牆長162米。西牆正中和南牆東頭各有一個缺口,寬約6米,似為城門。東面城牆的位置現存2米多高的階地,其餘部分因為當年平整土地已被推平,但東城牆留下的遺迹隐約可見。現在能看到的是城的一半,原規模應該要大一倍,東南角的城門原來是南牆的中間部位。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呂恩國實地勘察後認為,博斯坦故城為方形,用“闆築”方式修建,即用木闆和木棍支撐搭底,用黃泥土填充。現存的城牆高5米至7米,基底寬18米至21米;内牆面有較大坡度,外牆面則較陡直;西、北面外牆每隔幾米就有一個“馬面”。
“馬面”是我國自唐代開始使用的一種防禦工事。修築城牆時,在城牆外面建築一些突出的部分,形如馬臉正中的凸起,既可對城牆起到加固作用,又可開闊眼界,抵禦那些攻上城牆的敵人。正是博斯坦故城城牆上“馬面”的存在,使考古專家們推斷其為漢式建築。在博斯坦故城内外的地面上,考古專家們還發現了大量細泥質紅陶片、家畜碎骨、木屑等。陶片多為罐、缸、甕之屬,還有圓形石磨盤和較完整的陶甕。從器物的口沿和陶片質地判斷,多為唐代前的遺物。
發現遺址意義重大
美麗的伊犁河由三大支流彙成,南支特克斯河最大,中間為鞏乃斯河,北支為喀什河。伊犁河谷自古就是遊牧民族的生息之地。自兩漢迄晉(公元前3世紀至5世紀),伊犁為烏孫和匈奴地,隋唐時期(6世紀至10世紀)為西突厥及回鹘地,隸屬北庭都護府,元明時期(13世紀至17世紀)為蒙古諸王地,明末清初(17世紀)蒙古準噶爾部建庭于此。
唐代時,突厥是中國北方最強大的少數民族,經常對唐王朝形成威脅。突厥又分東突厥和西突厥。西突厥曾遊牧在特克斯河谷一帶。據《新唐書》記載,西突厥有南庭、北庭之分。
據呂恩國教授初步推斷,博斯坦故城為唐代(7世紀至10世紀)“蕭鄉軍”駐守的軍城。他說,這座在以遊牧民族活動為主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區發現的建制完整、規模宏大的漢式古城,顯示出唐代中央政府對西域地區的行政管理。
呂恩國教授否定了博斯坦故城可能是突厥人所建的“南庭”之說。他說:“天山山脈有三大著名河谷。其中位于新疆南部巴音布魯克一帶的裕勒圖斯河谷、西部伊犁的特克斯河谷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的納倫河谷都是遊牧民族的主要活動區域。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使得這些河谷極少能發現這樣大規模的城堡。”因此,該城極有可能被作為軍事用途或農耕一族的居住方式。
據《新唐書》記載,唐代有“行軍”建制,主要分布在邊疆地區,“行軍”多建有“戎城”(即軍城),“蕭鄉軍”就曾駐紮在特克斯河谷一帶。“蕭鄉軍”是一種編制,相當于現在部隊的一個營,約300人。
呂恩國教授說,“蕭鄉軍”的稱号因何而起尚不可知,但這裡曾經是唐朝管轄的地方,依據古城建築式樣,将其判斷為一座軍城比較準确。在漢朝,似為漢家公主在烏孫國居住地。到唐代,疑為唐代蕭鄉軍的駐軍之所。
奔騰的特克斯河已帶走了太多的記憶,留下的斷壁殘垣正等待人們去探尋它那曾經的輝煌和如煙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