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是草原遊牧民族,日常生活習俗帶有明顯的牧區特點,衣食住行、文化娛樂都富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哈薩克人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而且大都是騎馬高手,叼羊、馬上角力、獵鷹是他們的“終身伴侶”。
叼羊對抗性強,争奪激烈,是一種集勇猛、頑強和機智于一體的馬背體育競賽。騎手神勇的姿态、完美的人馬配合,不斷赢得觀衆們的陣陣喝彩。
獵鷹世家
哈薩克族馴鷹人的故事,是我此行記憶中最深的一筆。
新疆地域遼闊,獵鷹種類繁多,馴養獵鷹捕獵在新疆民間有着悠久的曆史。不同地區的獵鷹愛好者根據當地獵物的不同,所馴養的獵鷹也不同。為捕捉野兔而馴養的一般是蒼鷹;為捕捉鳥類而馴養的多為兇悍機敏的獵隼;獵捕狐狸等體型較大的獵物,則需要馴養金雕等大型猛禽。
新疆各地民間馴養獵鷹活動中所體現的,更多的是對民族傳統的恪守和對獵鷹的一種特殊情感。如果說駿馬是哈薩克族的翅膀,而獵鷹就是哈薩克族的眼睛。
尋找,是哈薩克族與金雕的一種關系。
哈薩克族是草原民族,一年四季的遊牧生活,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欣賞雄鷹翺翔于天際及鷹雕狩獵的精彩瞬間。所有哈薩克族男子在幼年時代幾乎都渴望像鷹一樣自由飛翔于天地之間;成年後,知道了人雖然不能像鷹那樣飛翔,卻可以擁有一隻屬于自己的鷹,借助鷹來實現自己飛翔的夢想。于是,草原上就有了養鷹者。
從昭蘇縣城驅車大約一小時,我們就來到了薩爾闊布鄉。
薩爾闊布鄉是一個以哈薩克民族為主的鄉鎮,占全鄉總人口的97%。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進程中,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留下了寶貴的曆史文化資源。在鄉裡一條小道右手邊的有個大院,院裡幾間磚房,住着76歲的哈山老人,看起來精神矍铄,慈愛親切。
哈山家是世代馴鷹的“獵鷹世家”。老人說,馴鷹不需要刻意學習,因為大部分馴鷹人都是家族傳承的。從小他看自己的爺爺馴鷹,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習得了技巧,積累了經驗。現在哈山老人的兒子阿依丁·哈山也在馴鷹。
哈薩克人都說鷹是可以直視太陽而不被灼傷的神鳥,是英雄的象征。而被這雙眼睛盯上的獵物,能夠幫助放牧的哈薩克族抵禦冬牧場的寒冷。哈山老人自30歲起開始馴鷹,說起馴鷹,哈山老人可有不少“獨家絕招”。
在哈薩克語中,不同年齡的金雕有不同的名字,“塔斯吐勒葉克”是哈山老人的金雕,8~10年後,将之放歸自然,繁衍後代。
哈山老人一般是在峭壁上尋到雕巢,取得幼雕并将之訓練成捕獵高手。雕成年後,從千米高空向下俯視,可從數十位獵人中尋得主人的面容與聲音。這種相互尋找的關系,已經延續了千餘年。
哈山老人說道:“哈薩克族的馴鷹方法十分嚴格,有捉鷹、熬鷹、喂食、拉膘、洗胃、捕獵等馴鷹的方法步驟,都有它的科學道理。”所以,至今在草原上仍然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一匹好馬難換一隻好鷹。
說起自己與雕的故事,哈山老人的興緻來了。
尋找一隻幼雕需要足夠的耐心。金雕總是将巢築在懸崖上,孵化雛鳥多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此時撒網,網裡放上新鮮的牛羊肉,馴鷹人便開始耐心地等待,直到一隻被美味吸引而來的金雕飛進網内。當金雕大快朵頤時,馴鷹人立刻捉住雕,套上腳鍊和皮質眼罩。
接下來,是整整幾個月的馴服期。先是不讓雕睡覺,蒙着眼,拴住腳站在粗繩子上。一旦發現雕打起瞌睡,就拉動繩子。一天一夜之後,雕實在撐不住,過幾日再讓金雕熟睡。
然後,連着餓上四五天,餓到雕幾乎站不住,才喂牛羊肉。連續幾輪下來,金雕逐漸熟悉人并讓雕對人産生親近感。
“獵鷹每年5月-9月更換羽毛,這時候是給金雕喂食物最好的時候,喂新鮮的瘦肉,必須将肉裡的血水沖洗幹淨,要不然會産生脂肪。這段黃金期喂好後金雕羽翼豐滿,雙爪有力,正是最适合捕獵的體态。”哈山老人說。
金雕是一種兇猛而靈敏的動物,它所向無敵的獵殺能力使其成為哈薩克人崇拜的圖騰,但要讓桀骜不馴的金雕成為人類的摯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馴鷹重要的一步是在室外完成的。首先第一步是呼叫獵鷹,哈山老人口中不斷發出“看……看”的指令,獵鷹被置于距離自己約200米的距離,然後呼喚獵鷹重新回到老人用牛皮裹臂的手臂上;第二步是馴鷹人站在山頂上,讓鷹觀察山下的動靜,馴鷹人的助手則用白色的長繩子拖着假狐狸或者食物在山下雪地上來回走動,直到獵鷹發現并撲向假狐狸。這樣的動作一天不知要重複多少次。直到人累了、鷹乏了……
說起第一次成功狩獵,哈山老人陷入回憶之中。哈山老人将金雕從一座高山上放飛,在天空盤旋片刻後如果發現獵物,金雕會從高空直下,猛然向地面沖刺,準确地射向一隻狐狸,狐狸被金雕鎖住頭部,哈山老人再驅馬趕到,從獵鷹的爪子下取回獵物。
就在前幾天的昭蘇冰雪節上,哈山老人的金雕就敏捷地捕獲了當天的獵物,這可都歸功于哈山老人平日馴鷹的功勞。哈山老人自己親手将毛絨玩具做成假狐狸的樣子,在玩偶上放上食物來訓練金雕,平時帶金雕在空闊的地方訓練,再逐漸帶到人多的地方(如朋友的婚禮上),最後再帶它來到比賽場上人較為多的地方,漸漸地人與金雕的親切感倍增,這也算是馴鷹的秘訣吧。
馴鷹和狩獵是門學問,這種獨具特色的古老民俗包含了哈薩克族世世代代積累的經驗,是哈薩克族為民族文化寶庫留下的寶貴遺産。
激烈叼羊
叼羊是哈薩克族為祈禱祝福而舉行的一種娛樂活動。叼羊活動對抗性強,争奪激烈,又是一種集勇猛、頑強和機智于一體的馬背體育競賽。叼羊是新疆各族群衆普遍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特别是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等牧民更是擅長這種獨特的馬上運動。
在昭蘇聽當地人說,參加叼羊的人數可多可少,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比賽分兩隊。宣布比賽開始後,參賽者蜂擁而上,馬快者搶先一步将羊俯身拾起,夾在蹬下或馱着羊奔跑。其他騎手不甘示弱,緊追不舍,飛馬上前争奪,奪得難解難分。有時會有數百騎圍作一團,左擁右擠。
最後,得勝者在鳴金聲中懷抱戰利品,在坐騎的長嘶聲和觀衆的熱烈歡呼聲中沖出賽場。之後,得勝者當場将羊烤熟,邀衆騎手共享,此肉被稱為幸福肉。
如果恰逢盛夏時節,牧場上綠草如茵,馬壯羊肥,牧民們在勞動之餘,會成群結隊自發地組織叼羊活動。牧民們還将現代籃球比賽規則引進傳統的叼羊活動中,叼羊活動開始時,騎手分紅、藍兩隊,每隊五乘,在馬背上把羊傳來傳去,潇灑自如。賽馬盛宴
昭蘇是天馬的故鄉,有神駿精良的汗血寶馬和曆經千年的天馬文化,有進行各種傳統和現代馬術運動的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賽馬,是哈薩克族群衆一項傳統體育娛樂活動。尤其是遊牧的群衆,一年四季都離不開馬,所以他們懂馬,并把馬視為人生财富。有這樣一句諺語:“英雄靠駿馬,雄鷹憑翅膀”。賽馬,也是他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
比賽開始了,随着裁判一聲令下,賽場上馬兒如離弦之箭勇往直前,群馬奔騰如潮,蹄聲如雷,蔚為壯觀。匹匹駿馬奮蹄奔馳在廣闊無垠的雪地上,引來歡聲陣陣,高潮疊起。
騎手精湛的騎術、完美的人馬配合,不斷赢得觀衆們的陣陣喝彩。騎手們催馬揚鞭,你追我趕,一路躍馬馳騁在賽道上。場邊觀衆為選手們呐喊助威,騎手們個個奮起争先,展現自己矯健的身姿,骁勇的風範。三圈過後,局勢逐漸明朗,中間的賽手們躍馬揚鞭自奮蹄,領先的選手們穩紮穩打維持着優勢,落在末位的賽手們也毫不氣餒,奮起直追!
進入沖刺!威武的駿馬在嘶吼,英武的騎手在馳騁,在歡呼喝彩聲中飛馳而過,赢得比賽勝利。
鷹飛、叼羊、賽馬……這一切,構成了威武雄壯、濃墨重彩的哈薩克族風情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