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香港第一家能在線貸款的公司
2013年初,龍沛智從美國斯坦福大學進修完畢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最早一批金融科技企業之一的我來貸,立志創新金融服務,讓金融結合科技、大數據,給客戶一個全新的體驗。
龍沛智選擇的第一個突破口是貸款。以往要在香港取得銀行貸款是一項比較耗時耗力的事情,要去到某個分行,在銀行窗口排隊的時間長,要填很多表格,很麻煩。
于是龍沛智選擇了利用科技,從網絡填寫表格的細節、從客戶的移動設備和電腦等獲取的信息進行貸款決策,完全跳過了見面的環節,它也是第一個在香港可以做到全線上貸款的金融企業。
利用大數據讓年輕人也能借到錢
衆所周知,貸款是一種特殊的産品,畢竟大部分服務都是用戶給商家錢,可是貸款是商家借錢給用戶。風險控制是金融借貸的核心環節,而我來貸又不靠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來獲取信息。面都不見,如何确定這些貸款會不會有去無回呢?
龍沛智說,這就意味着需要收集更多的數據,進行大量的分析。他們利用大數據,一般可以收集用戶大概1000個至2000個維度的信息,從這裡面去篩選,有的是行為的數據,有的是交易的數據,還有一些是體驗的數據,引進以前銀行做數據分析的經驗,從而對客戶有更深入的了解,把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慢慢一一解決。
尤其是我來貸的用戶群體普遍比較年輕,很多人可能從來沒有得到過貸款,根本沒有貸款的曆史記錄可查,我來貸就利用大數據,觀察他的性格、行為,來進行信用風險的判斷。
人工智能讓貸款決策在3秒内做出
科技可以幫助降低貸款風險,也可以幫助提高服務效率。龍沛智說,這幾年公司投入比較多的技術領域就是人工智能。尤其是服務個人客戶方面,人工智能的應用非常寬廣。我來貸目前大概有3000萬用戶,每天有非常多的用戶信息交互,大概每1.7-2秒鐘就有一個客戶申請貸款,在人工智能對非常龐大的數據進行分析之下,我來貸一般在3秒鐘之内就可以進行貸款決策。
3秒鐘就能借到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沖擊着新一代人的消費觀。龍沛智說他的客戶群主要是20-40歲、在各種科技發展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貸款的目的也主要是用于消費,買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
這和上一代人有所不同,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借錢來消費總是不如自己銀行裡的存款花着踏實,對于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也将會産生影響。
80%-85%的咨詢由電腦完成
看着我來貸香港辦公室,其實很難想象這麼小的一個團隊竟然服務着3000萬用戶。龍沛智說,就算客戶越來越多時,他們也不會感受到要招聘越來越多人的壓力。
這也是因為大量應用人工智能,他們大概有80%-85%的客戶咨詢都是由電腦來解答。這節省了很多人力,也讓本來全年無休、所有節假日都要輪流值班的金融服務業工作人員能回家過年。
龍沛智總結說,人工智能在技術上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對有很多信用卡、要還很多貸款的客戶來說,人工智能宛如一個超級計算器,幾秒鐘内就能生成各種還錢的解決方案。他也希望這方面技術不僅可被應用在貸款上,還可以應用于存款、信用卡或保險産品上,真正做到全線服務。
不需要租地方和可以減少人力的情況下,也就降低了成本,可以反哺一些給客戶。同時,開放與不同機構合作,就可以引進更多不同銀行的産品,讓客戶可能在每3-6個月就有一個新産品上線。
但是,龍沛智也提醒一點,人工智能的訓練需要時間。可能一開始的時候,他不如一個人的分析判斷,但随着逐步累積數據,機器的表現就會越來越好。
傳統銀行的“技術提供商”讓科技覆蓋更多人群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将成為整個金融産業的驅動力,對金融業從基礎設施到商業模式都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銀行業也意識到了變革的緊迫。所以在個人客戶之外,龍沛智也不斷與各種傳統銀行合作,做傳統銀行的“技術提供商”。龍沛智認為,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一方面會對傳統的金融行業帶來颠覆,另一方面又會賦能傳統産業,讓更多人能享受到真正的普惠金融。
作為傳統銀行出來的從業者,龍沛智深知傳統銀行業的痛點,他說其實這些傳統銀行的人也很希望使用這套風控的新技術,但是由于各種固有的包袱,要自己開發比較困難,所以銀行也希望和他們合作,透過他們的技術,在最短的時間内發展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産品。
創業的第一步從赢得信任開始
香港沒有什麼創業的傳統,尤其是巨頭林立的金融行業。龍沛智回想,他創業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開始時沒有品牌,與他合作的機構對創業公司基本上沒有了解。龍沛智的第一步,是從赢得信任開始。
傳統銀行看到我來貸提供的技術在不斷進步,對他的信心就不斷增強。龍沛智說,他和傳統銀行在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他非常願意看到大銀行,通過他的技術,讓更多人可以享受更方便的金融服務。他也說,他最大的願景就是結合傳統金融的經驗跟科技,來研發出最好的一個提供全線上的、不需要見面的、所有的金融産品都具備的一個金融科技服務平台。但龍沛智也說,金融科技的進步也讓不懂科技的人變成了新的“弱勢群體”,如何讓這群人也能享受到方便,也是一個新挑戰。
對于普通人來說,科技的進步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龍沛智們”的努力也讓從前與大銀行打交道很麻煩的差事變得省心省力;但同時如何讓自己跟得上技術的發展,更好地享受技術提供的便利,也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做新的“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