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美的
“美的未來不再是家電企業。”方洪波正在帶領這個家電巨頭走一條不同于海爾平台化轉型的路線,但同時也會将格力遠遠地甩在身後。
自2016年要約收購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掀起家電業的一陣波瀾到今年年初收購完成,再到近日與以色列高科技企業高創(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交易,以及一系列的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相關産業整合,美的産業鍊布局的雄心日漸凸顯。本為家電企業,美的緣何連續大手筆展開跨國收購?
目前,業界的關注與質疑終于有了定論。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為美的勾勒的廣闊圖景是“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集團”。這個全新定位瞄準的是在家電制造業染紅、規模增長已經逝去的競争環境下的升級趨勢,也是美的必須去走的一條路。然而,傳統家電企業憑什麼變身為科技型企業?
“誇下海口”的背後,科技創新被美的賦予重要意義——既是産品升級驅動力,又是企業轉型内生力。而智能制造、機器人等新興産業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在美的“上馬”,風頭漸上。在其開辟的“第二跑道”上,新産業布局成為其核心關鍵詞。
從未涉足的“新産業”,對美的有多大的誘惑,挑戰有多大?誰都能想象。實現“大目标”,依托的底層邏輯是什麼?方洪波對此早已作過深入的思考與戰略鋪陳。
科技驅動,成為企業的“内生力”
并非制造型企業的蘋果公司為什麼能夠“掌控”富士康的經濟命脈,從産業鍊拿走高額利潤,從而長期傲居國際頂尖企業位置?
互聯網出身的谷歌公司又為什麼能夠以“人工智能”等超前探索驚豔國際舞台,驅動智能硬件類企業的技術創新,并且有望超過蘋果?
答案如出一轍的是:引領未來的科技感。
而中國的傳統制造業呢?直至如今依然深陷低附加值的紅海競争,掙紮于全球制造業産業鍊的低段位上。
無一例外,家電産業同樣步入發展瓶頸,要麼變,要麼死——但是這一普遍行業認知,不是有沒有被中國家電企業所看清,而是有沒有“勇敢越限”的魄力與行動。
方洪波,是“勇敢越限”的少有英明領導者。在成為新任一把手以來,這位看似沉穩低調,卻果敢行動的美的集團掌門人,曾經對外界大方承認制造業的“規模經濟”已經失效,不可持續,科技驅動才是企業的第一内生力,并力圖将美的往科技道路上引領。
驗證這一正确方向的,無疑直接是産品。過去幾年來,美的産品的品質每一年都在提升,無論是小家電還是空調,都能在經銷商、終端消費者身上體驗到。而在這個基礎上,美的又花大力氣進一步加強基礎技術研究,提高産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壽命。比如商用空調的維修率,已降到不可思議的5%以下。“每一件産品要經得起考驗、經得起對标。”方洪波這樣說。
“把資源投在真正的科技和産品上”,使美的在近幾年不遺餘力向智能家電和智慧家居上轉移,而在3月份《中外管理》親臨的AWE2017(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亮相的機器人導購、機器人表演、機器下棋等“新物種”,更是凸顯産品背後的科技基因,正在主導美的向科技型企業靠攏。
“去家電”化,何嘗不是家電企業謀求未來新生的方向!但是蛻變,也需要打破重重屏障。如方洪波說:“敢于突破固有思維,敢于自我否定,敢于颠覆過去的經驗和方法。”因此在美的内部,“根本出路就在于改變,而且要不斷地改變”,被方洪波作為硬指标“敲打”高管們。
與打破戰略思維瓶頸配套的,是戰術的轉變與實施——“以技術進步推動系統性模式和方法的變革”。比如美的目前在市場上推行的“一盤貨、端到端”的創舉,即“打通用戶端到端、産品端到端、訂單端到端的流程與系統”,而支撐這些的四大IT舉措,是移動化、大數據、雲端和智能制造。
科技創新“修成”的“正果”,在剛剛過去的3月8日得到有力的展現——這一天,美的股價再創曆史新高33.58,收盤市值2146億元。可以說,這是社會和資本市場所投的“贊賞票”。
管理點評
過去三年的事實表明,國内傳統家電市場已無持續拓展的空間與機會,“未來家電企業向何處去?”答案隻有一個:向“科技化+國際化”轉型。向科技化要附加值,向國際化要市場空間,這就是美的、海爾的底層邏輯。
事實上,那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成功企業,無一不是科技化、國際化兼備型企業,從德國大衆到美國GE,再到中國華為……
舉華為的例子,國人比較容易接受。當我們看到華為2016年營收猛增至5200億元、增速高達30%以上的時候,應該同時看到華為全球化布局已然形成,看到華為連續多年研發投入位居全球20強之列。
這幾年,方洪波主導的美的發展邏輯越來越清晰,而董明珠主導下的格力則始終給人“霧裡看花”的印象。用不了多久,中國家電三巨頭就會演化成“2+1”格局,有人将被邊緣化。
戰略清晰,未來才清晰。美的已經走在正确的路上。
點評人: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
開放路徑,加速産業鍊的垂直整合
家電制造業一片紅海,但位于産業上遊的機器人領域依然是一片藍海。
收購德國“國寶級”企業庫卡,以及來自以色列的“運動控制專家”高創公司,美的進軍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這是要以國際巨頭的精尖技術為依托,搶占工業4.0的制高點。
看準并抓住這一曆史契機的,是美的對行業前瞻性地觀察: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産業,不可否認正在進入發展快車道。來自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每萬名工人有36台機器人,到2020年将升至150台,翻四倍之多,全球自動化密度排名也将從28位升至全球前十位。未來,機器人及自動化産業前景燦爛如光,尤其在亞洲市場,預計将迎來強勁增長。
庫卡和高創的并入,顯然是美的在新跑道上的起跑信号。但為什麼偏偏選中“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作為未來發展引擎,而不是其他新興産業?
美的的答案是:堅守制造,加速産業鍊的垂直整合。
然而國際化的征程上,荊棘叢生如何面對?龐大體系又如何“内化”?
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給出的方案,暫時可以打消公衆的疑慮。“對于美的集團内的協同效應,庫卡作為主體,在機器人本體生産、工業自動化方案、系統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領域全面布局。高創将充實在運動控制和伺服電機等專業領域上的技術儲備和産品儲備。”
與此同時,新産業也要在美的内部形成“化學反應”:伺服電機生産者威靈電機,專注于自動化物流的安得物流,均與原有家電産業形成互通有無。“如果将企業内部資源進一步進行整合,全面打通包括機器人、自動化生産、自動化物流、工業服務等環節的新産業全産業鍊,同時,生産線、物流、服務都能夠整合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并向B端用戶輸出,為用戶降低成本,提高生産效率,那麼就能産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方洪波一直以來主張的“效率驅動”,想必也會在此進一步得以驗證。
不過這樣的産業鍊整合,不是美的“通吃”,誰也不可能“通吃”,而是基于開放與協作。
今年年初,方洪波在給全球美的員工的一封信中稱,“市場化、開放性和分享精神是我們能夠在全球範圍内成功實現企業并購的原因,這些成功的并購開啟了美的真正全球化經營的新旅程”。方洪波将新産業的戰略布局,描繪成美的全球化經營的重要起步。
然而,從傳統家電企業向“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科技集團”轉型過渡,美的在這一戰略落地過程中,也必須完成技術、資産、管理、組織等方方面面的合理配置與轉變。
還有,既然要開放路徑,那麼未來也會有更多外圍合作夥伴進入到美的“第二跑道”上來。
在轉型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加以整合、吸收,是“新産業”面臨的不可預測的挑戰。這條通往科技的路其實不好走。
“更多的挑戰已經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不懼怕。”方洪波的回答幹脆、淡定,沒有絲毫的疑慮。
轉型關鍵:一天天堅持,一點點改變
為應對家電業下行的壓力,國内家電三巨頭,海爾、美的、格力都紛紛将觸角伸向家電以外的新領域,謀求新的利潤增長區間。
但相比海爾大手筆的激進改革,格力發力不相關的跨界經營,如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熱鬧喧嚣之中,方洪波這幾年一直讓美的在相關多元化的道路上低調潛行,循序漸進,也屢屢斬獲不少驕人成績——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市值破2000億元人民币。
這又說明了什麼?是企業的基因所緻!也印證了企業領軍人的戰略眼光與格局。
以方洪波的觀點,美的要實現從“規模驅動”向“效率驅動”轉變。他深知,在不确定的時代,“變化每天都在發生,如果不采取新的方法,不去果斷地颠覆自己,今天輝煌的成功者,未來也可能被淘汰。國内市場增長乏力等客觀原因無法控制,未來改變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因此我們必須要改變。”
“走老路,永遠到達不了新地方”,也被方洪波再次拿來形象地描繪。但是,這絕不是理想與情懷的表達,而是切實付出有效的行動,并讓一系列新舉措在美的全面開花、全面結果。盡管這段路還很漫長。
“産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是美的早在2011年啟動轉型提出的三大戰略主軸。六年來的轉型思路與戰略邏輯始終圍繞這三個關鍵詞,未來在新産業領域依然不變。
拿産品領先來說,其重頭是研發。但是,“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會一夜之間發生改變。”方洪波坦陳,現在美的17個研發中心已經在全世界八個國家落地。在美國有兩個,都是過去幾年中布局的,充分利用了當地的研發人才。美的集團研發分公司人數過萬,人才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讓他信心倍增的,還有2015年美的在全世界家電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第一,2016年申請專利數量超過萬件。“這些一點一點的積累,都會産生質的變化。”
但同時他仍有“不滿意的地方”:要清醒地看到美的自身與國外的差距,甚至和國内同行也還有一定距離,所以“改變需要一點一點的積累,厚積薄發”。
方洪波十分笃信,轉型的關鍵是要執着。“一天一天的堅持,一點一點的改變”,從而改變過去的舊模式。光這一句話,他對包括《中外管理》在内的媒體、經銷商、投資人重複演說了好幾遍,字字珠玑。
對于美的未來,要成為科技領先的企業,并以期“50%收入來自海外”,方洪波認為必須做到真正的“全球化”,其中一個動力就來自于新業務、新區域的擴張。“将美的集團的資産配置在全球不同市場,然後再整合資産,經營這些資産,産生新的價值、新的現金流”。從收購東芝白電到一舉拿下庫卡機器人,再到與高創的戰略合作,步步印證了方洪波所設定戰略框架中的全球化經營邏輯。
就是這樣!沒有過多的花哨,沒有追風口,也沒有迎合所謂的主流論調,但方洪波領銜的美的未來方向已然清晰、可見。這難道不也更符合中國制造業的未來嗎?
責任編輯:朱冬
方洪波正試圖帶領這個家電巨頭走一條不同于海爾平台化轉型的路線,但同時也會将格力遠遠地甩在身後。供圖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