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童創業的25年中,時代發生了巨變。尤其是近10年的互聯網,帶給了我極大的思考,它對原有模式的考驗無處不在。雙童沿着舊地圖,還能再次找到新大陸嗎?
一家日本老企業的衰落
雙童為何能夠如此專注?這種“專注”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受到日本企業文化的影響所緻。1997年,我結識了一位名為桑原道昭的日本友人,他身上的專注與堅持,無形中給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支撐着我一路向前。
2000年9月,在這位友人的帶領下,我第一次參觀了一家位于奈良的一次性筷子工廠。這是一家有着45年曆史的老廠,一兩千平方米的老廠房車間内,機器舊得發亮,但生産的産品卻極為精緻,精湛的工藝水平,讓彼時的國内企業很難超越。受此影響後,雙童2002、2003年便開始逐漸放棄“多元”理念,專注吸管生産,慢慢求得質量上的提升。并将這種“專注”滲入到員工教育中,志存高遠、長遠積累。
直到2009年我再次參觀該廠時,發現它一切如舊,隻是社長更老、員工更老,依然沒有引入新生力量。9年中,它生産的筷子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機器停放在車間,部分員工已陸續離開。當時的場景讓我陷入了思考:面對2009年互聯網的沖擊,一個企業僅有“堅持”遠遠不夠,必須适時創新與變革。就如這家日本企業,雖不能稱其為失敗,卻也是一家“跟不上時代的企業”。
無論日本企業秉持了哪種“精神”,但真正的“精神”一定是疊加在創新之上的,就如“工匠精神”,便不能僅僅是一種堅持與堅守,而沒了創新。
2013年這家企業最終停産,原因很簡單——社長去世,無人接班。一家日本工匠型老企業終被時代抛棄,讓人唏噓。彼時的我,對“工匠精神”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不能迷信所謂的“工匠精神”,巨變時代裡,一切都不是自己所能選擇的,很多東西不是一己之力能改變的。
成也工匠精神,敗也工匠精神?
此後雙童在極緻專注的基礎上,又對品類做了進一步細分,在常人不看好的領域,将小小吸管做到極緻,引發了國内乃至日本産業界的關注。樓仲平制造業企業在堅持“工匠精神”基礎上要進行本産業相關産品的适當延伸即“适當的多元化”2014、2015年,雙童與日本産業界展開雙向交流。我發現,近兩年“工匠精神”在日本國内已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尤其在2017年我受日本法政大學邀請,分享《新匠人思維》時,發現受邀出席的500多位嘉賓,除坐在第一排的三位年輕中國參會者外,幾乎是清一色日本各界工匠型企業的老社長,竟看不到一張日本年輕人的面孔。
這便是日本遵從“極緻工匠精神”的結果——年輕人創業的環境愈發艱難,願意接班的微乎其微。而此時日本媒體也開始反思,它們認為日本企業“成也工匠精神,敗也工匠精神”!對此我并不完全贊同,因為這僅是外界看到的日本社會的部分現象,日本深層次文化并不僅僅是“工匠精神”所能涵蓋的。
但由此引發的問題卻值得每個人深思——日本社會今日之傳承問題,也将是中國企業明天所要面對的難題。對企業而言,不能全盤接受日本“工匠精神”。有着“亞洲中小企業研究第一人”之稱的法政大學教授坂本光司先生一再提醒我:“過度專注堅持隻做一個産品的企業非常危險,至少要做3-5個産品。”
對制造業企業而言,在堅持“工匠精神”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本産業相關産品的适當延續,即“适當多元”。這裡的“多元”,可理解為“生産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即企業要有“下一個5年、10年的增長點”,其中也包括質量上的提升。以吸管産業為例,目前瓶頸已非常明顯,你會發現做了10年、20年後,随着産業的不斷細分和極緻優化,企業的經營空間變得越來越窄。此時,圍繞本産業做适當的産品延續,也是很自然的事。
未來10年,90%專注型企業将死亡
現在的“工匠精神”,已無法回到四五十年前日本、德國那種純粹技術條件和社會環境下的“工匠精神”。互聯網帶來的巨變,讓信息高度對稱,甚至以秒為計算單位。身處其間的每個人,都将被改變。
與此同時,在日本原有社會環境下形成、推崇極緻堅持的“工匠精神”,與時代巨變下的互聯網思維會形成天然沖突。簡單模仿日本“工匠精神”,并不适用于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在汲取德國“制度精神”、日本“哲人精神”基礎上,更重要是認知時代的需求并及時做出變革。任何一成不變的商業模式都将被淘汰,唯有融入互聯網思維與時俱進的“新工匠精神”才有意義。
坂本光司教授曾說過一句讓我震驚的話:“未來10年将是日本大量專注型企業死亡的10年。”我追問這個“大量”究竟是多少,他說将在90%以上。這意味着,互聯網對社會帶來的方方面面改變,将完全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此時再迷信某種“精神”,将陷入自我想象而不能正視現實。但這并非要摒棄“專注”,隻是“專注”更應是專注于某個事物,而非某一款産品。
以上也是雙童近幾年戰略轉變的方向。我們從2016年開始拿地、建廠房,因為如今雙童的經理人普遍是90後,他們對職業發展往往有着更高追求。此時企業便不能再以傳統認知去限制他們,而是要适時做出管理上的改變,提供一個更好的工作平台與工作環境。
“工匠精神”不應淪為一種口号
中國文化注重“學而優則仕”,藝人和商人一直處于最底端,說明國人骨子裡就輕視踏踏實實做事的人。雙童10多年來培養“大學生下基層”幾乎完敗,我們發現中國當下的文化、教育,乃至制度和社會環境,正在“殺死”真正的工匠。
由此我提出,真正适合國内企業的“工匠精神”,必須在前面加上一個“新”字。這個“新”,就意味着加入時代巨變的元素,加入“互聯網信息化高度對稱”的元素。
然而,我對中國能否産生這種純粹的“工匠精神”,也帶着一絲憂慮。因為純粹“工匠精神”,在目前國内社會環境下是很難得到支持的,容易淪為一種口号、一種運動。而“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培育大批具有匠心的産業工人,“工匠精神”要由産業工人實打實地做出來。
這正是雙童近10年來努力的方向——我們希望打破農民工這種低層次人才瓶頸,培養大學生進車間、進入技術階層工作。遺憾的是,這種努力的成效并不明顯,甚至是失敗的。在雙童,專科生每月補貼800元、本科生補貼1500元,卻依然沒有一名大學生願意從事技工工作、沒有一名大學生願意發揚“工匠精神”,這是雙童的悲哀。
(本文根據中外管理首屆“中國造·隐形冠軍”長青峰會現場演講整理而成,未經本人審閱)
責任編輯:謝丹丹樓仲平:真正适合國内企業的“工匠精神”,必須在前面加上一個“新”字。這個“新”,就意味着加入時代巨變的元素,加入“互聯網信息化高度對稱”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