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基礎理論部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海外學院行為金融研究所所長、世界區塊鍊組織(WBO)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騰訊在資産證券化的路上順風順水,如今已成長為一家巨無霸企業。但無論如何成長,騰訊都離不開兩項業務:賺錢的網遊和賠錢的微信。資産數字化的趨勢已經來了,許多人視而不見,本文就以大家熟悉的騰訊為例,解開資産數字化之謎。
騰訊的币圈
騰訊的網遊業務風生水起,其中一個環節是Q币,如今币圈兒火了,卻鮮有人關注騰訊的Q币早已流通多年。Q币就是騰訊網遊的代币,用區塊鍊的話說就是TOKEN,即通證。Q币可以在騰訊網遊系統内流通,并可有條件兌換人民币,因此應定性為局部貨币,屬于騰訊内部的流動性資産。
微信用戶已經超過9億人了,每一個用戶都是聯通、移動或電信的付費客戶,可用流量免費使用微信。在這裡請注意,付費的是客戶,免費的是用戶。用戶不是客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人們無需擔憂騰訊何時收取“微信服務費”。
騰訊廣告語說:騰訊“擁有”9億用戶!一言定性,微信用戶是騰訊的數據資産,源源不斷“生産着”海量數據。不僅如此,在騰訊數據的産業鍊中,每一台使用微信的手機都是一個數據終端,每一個用戶又都是相對獨立的“節點”,通過騰訊平台鍊接為一個網絡。這就是區塊鍊的兩層:數據+網絡。馬化騰果斷抛棄QQ升級到微信,因為他看到了:用戶網絡的價值,以及信用資産的價值。
互聯網有兩大基本定律,一是摩爾定律,以讓數據處理的成本遞減;二是梅特卡夫定律,以讓數據終端的價值遞增。騰訊平台把數據變為資源,讓用戶成為資産,就創造了一個資源不斷轉化為資産的經濟閉環,甚至可以打開網遊Q币的流通空間,構建一個内部化的“騰訊通證市場”。由此判斷,在數字金融的監管框架建立後,騰訊将大踏步進入數字金融市場。
第四代商業文明
回首以往,經濟城市化的進程就是資産金融化的過程。但多數人還停留在商品化和工業化的時代,所理解的金融主要是貨币銀行金融。
金融市場的定位是一個不斷提升維度的過程:第一階段是從産品到商品,先有“貨”才有“币”,人類的商業文明從一維空間(農耕+漁獵)到二維空間(商品交換);第二階段是從商品化到産業化,先有産業後有銀行,商業文明升級到二維/三維空間;第三階段是從産業化到證券化,企業家和投資人崛起,商業文明再升級到三維/四維;第四代金融正在崛起,或許将被承認為第四代商業文明。
數字金融的底層技術是區塊鍊,應用場景是資産數字化,所以我一再講:互聯網是信息鍊,區塊鍊不僅是價值鍊,更具本質特征的是資産交易。在《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一書中,著名經濟學家、博弈論經濟學之父摩根斯坦寫道:“任何資産的價值都取決于預期的和真實的交易”!騰訊的實踐證明:用戶是資産,平台創造價值。一切皆為交易,交易源于數據。
資産數字化就像潮汐一樣走進了我們的生态圈,人們熱議的比特币不過是潮汐中的浪花,轉瞬即逝。加密信用資産是數字金融的載體,無論是局部通證還是國家法币,追根溯源也都是信用和數字兩大要素。區塊鍊技術通過數據+網絡提供了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并通過共識機制和通證交易打開了資産數字化的市場空間。
特約編輯:馬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