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養老會走向哪裡?養老産業痛點難點又在哪裡?

中國養老會走向哪裡?養老産業痛點難點又在哪裡?

時間:2024-10-29 01:17:33

無論是在國内還是國外,養老支出主要集中在老人失能階段的醫療支出

如今,全國每6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到2050年前後,這個比例預計達到3∶1——老年人口将達到4.87億!

養老、教育、醫療有望成拉動内需“三駕馬車”的官媒報道引爆了輿論,無論情願不情願,随着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每個中國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中國養老産業的現狀和未來方向是什麼?都成了每家企業,以及每個人應該都值得去搞清楚的事情。

為此,《中外管理》專訪了健康服務領域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财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張穎熙,從中國養老産業的特色、現狀,到發展方向和商機,為讀者帶來一場“接地氣”的解疑,給我們每個身處其中者帶來思考。

怎樣照料“失能老人”,是養老産業最大痛點

《中外管理》:一提到養老産業,人們第一反應會想到養老院,但中國的養老産業有沒有自己的特殊性?

張穎熙:中國老人最常見還是以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居多。養老最重要的就是解決老人“失能”那幾年的問題。很多相關方面的研究發現,不管是在國内還是國外,養老支出主要集中在失能階段的醫療支出。

這期間,老年人對醫療、醫護人員的需要,對家庭的需要,對藥品的需求都非常大。

《中外管理》:目前國内的醫療體系能滿足失能老人的養老需求嗎?

張穎熙:老人在失能的時候,就需要有專業的醫療資源介入,但純粹的醫院救治滿足不了養老的需求。所以,為社區養老配備足夠的醫療、健康管理服務,才是關鍵。但目前,社區還滿足不了失能老人的養老需求,很多養老是依靠家庭來完成。

未來,随着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養老産業肯定會向一些專業機構、專業的養老護工、醫務人員傾斜。因為今後人口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子女都有工作,脫離家庭力量,依托家庭外部與社區結合的養老服務變得更加緊迫和現實。

《中外管理》:既然失能階段的養老需求非常大,為何過去養老産業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比較小?

張穎熙:高端養老在一線城市的需求還比較大,但中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老人和家庭沒有太多能力承擔高端養老支出。

此外,從供給的角度看,中國家庭對機構養老的需求還是有限的。調研發現,中國老人喜歡居家養老,很多人對機構養老,住進養老院還需要從思想上、心理上、觀念上再認識。

但養老産業的人力成本卻越來越高,以後還會更高,這些因素無疑導緻養老産業不僅難度大,而且利潤自然不高。養老服務機構或企業的盈利空間小是行業常态。

《中外管理》:政策層面缺少一定的支持嗎?

張穎熙:政策層面看,醫養結合在體制上還沒有真正的實現,至少養老的花銷還沒有納入醫保。

“社區居家養老+專業機構服務”更适合中國

《中外管理》:什麼形态的養老産業更适合中國的土壤?

張穎熙:從需求上看,人們對機構養老的需求是有限的,很多中國的家庭從心理和思想觀念上還是傾向于居家養老。

将來中國養老更穩妥的方式是集中在社區裡,再加上醫療和健康管理的配套,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服務人員、醫療人員跟進,這就比較可行。

畢竟,醫養結合還是需要更有效率的專業企業去做這件事。

正如很多老人的護工是24小時陪伴制,這就需要一些健康管理類的專業人員參與這個工作。每天做定期的檢查和跟蹤,出現緊急情況會作出相應的應對,護理也需要護士這樣有專業技能的人。

圖東方IC基本醫療保險需要與養老産業結合!

《中外管理》:您認為推動中國養老産業的順利發展,還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張穎熙: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支持政策,比如,公共服務機構怎樣創立行業标準?怎樣進行監督?

政策已經在發生變化,以前提到“社會辦醫”,國家政策一般用的“鼓勵”這樣的字眼,但“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改成“支持”。

鼓勵,意思是你怎麼發展我不阻止、不限制你,但“支持”就意味着一定會發布一些配套的政策。

今後具體怎麼支持,還要看國家部委後續發什麼文件,但從中能看到國家政策的變化。

其次,從醫保方面看,國家的基本醫療保險怎樣和養老産業結合?以及如何融合商業保險?這些都需要去思考。現在國内的商業保險,隻占整個醫療保障的2%-3%,這個比例在醫療服務領域是很低的。

再次,還是要“保基本,強基層”。養老完全依靠商業機構去做也不現實,畢竟國家的強勢醫療服務資源都在大型公立醫院,所以,提升基層醫療水平也很關鍵。應讓三甲醫院多參與基層醫療,比如,大型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生每周可以去基層醫院問診。這也是體制内允許的。這部分更需要國家支持,讓醫療服務更加市場化、标準化。

應引以為鑒的美國養老模式

《中外管理》:既然醫養結合、養老産業在中國尚需要攻堅克難,國外有哪些醫養結合的模式可以借鑒?

張穎熙: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在醫療費用方面的支出力度很大,主要集中在公共醫療補助(Medicaid)和醫療保險(Medicare)這兩塊。

公共醫療補助,針對的是貧困家庭、孕婦、嬰幼兒、兒童等群體。醫療保險則大多針對退休人員,享受醫療保險福利的老人每年可以定期去體檢,一些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花銷不太大。

應引以為戒的是,美國每年在醫療方面開銷不小,可是健康的産出并不高,即人口健康狀況的改善和資金投入是不成比例的,這和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有關,當然,也有很多的錢花在了過度治療上。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很多養老機構由專業的養老公司、保險公司運營,像凱撒集團在美國的加州運營着大型的養老機構。這是美國醫養深度結合的體現。

機構養老受歡迎和美國老人的養老觀念也有關系,相比較中國很多老人喜歡和子女在一起,美國老人相對獨立,他們有一部分居家養老,有一部分喜歡去社區、機構養老。在美國,隻要年輕的時候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收入不錯,老了就可以體面的養老,但窮人是沒法體面養老的。

責任編輯:李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