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在他最落魄的時候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許願說,如果有一天他能夠親眼看到一座堅固的大樓,供讀書人生活,那就算他的茅屋被吹破,自己被凍死也心滿意足。這首詩就寫在成都,如今的杜甫草堂是唐末詩人韋莊尋得的遺址。
每個來到成都的人,無不到草堂一遊,也無不感慨杜甫當年寫下的這首詩篇。再看看今時今日的成都,高樓林立,廣廈萬千,一派朝氣蓬勃的繁華盛景。杜甫若見今朝的成都,又會否老淚縱橫,感慨萬千,寫下更多贊美與吟頌的詩篇呢?
如今的成都面臨着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機遇,如何将過往的曆史與如今的盛景展示給世人?如何既傳承傳統文化又發展創新?
移民造就文化融合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仿佛自古以來,成都就是自給自足、鮮與外界接觸的城市。但實際上,成都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2300多年“城址未變、城名未改、中心未移”,這足以說明成都的安定。
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的是,成都自古就是移民城市。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這時中原的許多富豪和工匠也大批遷徙進入蜀地,他們不僅帶來了大量的财富,也帶來了先進的工藝技術,其中主要的就是金屬冶煉技術。卓文君一家也是自這時才來到成都。
公元298年,關中地區大饑荒,略陽、天水等六郡十幾萬流民入蜀;西晉東晉時,四川南邊的犍為郡等州縣大批僚人入蜀,光成都就遷徙了3000多戶,整個入蜀的僚人約有10多萬戶、58萬多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外族人與漢人的大融合,不僅對蜀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關系,甚至于對蜀人體格的影響、對蜀方言的發音等都有重要的關系。
公元1290年,四川在籍人口數僅有61萬。元末紅巾軍起義,湖北随縣人明玉珍率軍入川,建立了大夏國。他帶來了20萬農民起義大軍和大批農民。而後,兩湖一帶戰亂不斷,大量湖廣人陸續移民四川。到了明朝初年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的人口已由元末的幾十萬人上升到146萬。
清朝順治末年到康熙年間,大批的兩湖兩廣人、福建人、江西人、陝民舉家遷往四川。而抗日戰争,解放後大軍南下,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三線建設都為成都帶來了大批的移民。
在曆經這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潮後,巴蜀文明卻并沒有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反而不斷發揚光大。這不禁令人好奇,天府文化的内在基因是什麼?
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陳立志如此說道:“雖然曆經文化交流融合,但獨特的地域環境和生産生活條件孕育積澱下的‘思想開明、生活樂觀、悠長厚重、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質作為文化主流,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中國史學會理事、中華口述史研究會副會長譚繼和曾言:“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還在加速推進,國内許多城市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是走一走、看一看,‘千城一面’的現象并不少見。其實每個城市差不多都有體現自己個性、特色和神韻的實體或遺産作為該城市的代表,關鍵看怎麼用。”的确,成都市城市規劃和建設曆來尊重曆史,延續文脈,注重城市的有機更新。陳立志介紹說,“如房地産開發中發現金沙遺址後,馬上停止開發,規劃建設起了金沙遺址公園和金沙遺址博物館。在商業中心春熙路附近的江南館街發現唐宋遺址後,科學處理保護與商業開發,對遺址進行了原址保護。發掘出東華門遺址後,将作為正在規劃建設的成都中心的重要文化本底,着力再現成都的文化盛景。”
文脈傳承文化自信
公元前141年前後,漢景帝劉啟任命安徽廬江人文黨翁(簡稱文翁)為蜀郡守,文翁選了一些青年,親自為其開課講經,建築石室藏書,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官辦學校——“文翁石室”。從那以後,成都的文脈便像滔滔江水般綿綿不斷。
著名學者流沙河說:“和李冰建都江堰一樣,文翁興學的功績至今澤及後世。”可以說,他們二位奠定了成都曆來物質與精神并重的城市特色。李冰治水,總結出科學原理:“深淘灘,低作堰”;文翁興學,總結出教育原理:“師資高,學風嚴”。
譚繼和曾撰文:書香成都,好文雅,好文學,好今文經學,這是曆代文人都贊頌過的成都個性。特别是“西蜀自古出文宗”“詩人自古例到蜀”“蜀女自古多才”,更是成都文脈的特色。賦聖司馬相如、漢代“孔子”揚雄、明代著述第一人楊升庵、當代文豪巴金,出生在成都。陳子昂、李白、杜甫、蘇轼、陸遊、張問陶、李調元、郭沫若等一代文宗,雖不是成都人,但都是成都文化熏陶出來的巨子,每個人都代表着成都文化前進史上一個光輝的路标。
這些曆史發展到今天,所表現出的,就是成都人對文化的熱愛。
成都圖書館館長胡建強每天都在思索着辦館的新點子,因為成都人民對于圖書的熱愛太過強烈。為了能讓成都市民享受到圖書館的服務,他煞費苦心。
成都圖書館率先在西部地區實現全市圖書通借通還。“隻要你拿着身份證注冊會員,首先免押金,其次沒有戶籍限制,然後你就可以在全域成都22個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下一步我們還要把這一服務開通到各個鄉鎮、街道和社區。”胡建強說。在互聯網上,數字圖書館項目也涵蓋了9000萬冊的圖書供人們閱讀。此外,成都圖書館舉辦的金沙講壇、錦城講壇,每個星期都會以傳統文化為主題,邀請名家進行公益講座,場場爆滿。雖然位置有限,但這些講座會在第一時間上傳到網上,市民通過成都圖書館的微信公衆号就可以在手機上聽講。
成都還是座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之城,市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超過100家,無論從數量、質量還是種類來看,都位居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從不同角度努力把成都展現得淋漓盡緻,而位于市中心的成都博物館新館無疑最引人關注。遠眺成博新館,獨特的建築造型取意于古蜀文明對西山的崇拜,簡潔大氣。
20餘萬件藏品中,展出品多達5000餘件,每件文物都是由衆多專家精心挑選而出。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向記者介紹:“自開放至今,觀衆已經超過260萬人次。”此外,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舉辦了4個特展、超過100場的學術講座。“每場講座350個座位,每次放票15分鐘内就全搶光了。”李明斌微微一笑,抛出的這幾個數字,足以讓人感受到成都人對于文化的敬畏與熱愛。
古蜀文明成都博物館展出的西漢人體經穴漆木俑。開放激發文化創新
蜀道難,但蜀人卻從來沒有固守盆地,早在古蜀時代就有了隴蜀金牛道開鑿。到秦漢時,蜀棧道達于極盛階段,“四塞之國,無所不通”。沖破盆地桎梏,建立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這是古蜀的對外開放。2000多年前一條橫貫東西、連接亞歐的南方絲綢之路,也讓成都登上了文化交融的曆史舞台,演繹了一場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文明盛宴”。
早在商代,蜀錦和蜀繡就通過南方絲綢之路,經由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雲南,進入緬甸、泰國、印度和中東,悄然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系和交流。聞名世界的蜀身毒道和古老的茶馬古道将不同的中西文化進行了串聯,見證了多種文化的傳播、碰撞和變遷,也打開了成都與印度乃至歐洲文化交流的大門。
南方絲綢之路不是單純的一條通道,它分為東西兩條主幹線,無論是東線還是西線,成都都是開端和起點。不僅僅是一條民間貿易的商道,它還是使節往來、朝貢貿易、文化交流和宗教傳播的文化通道,更是當時與中央王朝及沿線各國維系關系的重要政治紐帶。
如果說古成都以絲綢貿易推動了北方絲綢之路的發展和繁榮,那麼古成都更是南方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不僅是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它在古代中國舉足輕重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地位。
以成都為中心的蜀地,自古以來就擁有獨特的氣質。不斷延伸的絲綢之路,讓蜀地的絲綢、茶葉、金銀器等商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以成都為中心的蜀地因此以“天府”之名享譽海内外。可以說,站在北、南兩條絲綢之路的連接點,成都以其獨有的豐饒物産和文化底蘊,一舉奠定了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版圖上的顯著地位。“從這個角度講,成都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源于東西方文化的互動交融,源于古蜀文化的根深葉茂,源于勇敢走向未知世界的不停腳步。”學考古出身的李明斌對此深以為然。
同樣出身考古專業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對于天府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厚重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農耕文明之上的,在今天,如何在工業文明、信息文明的時代傳承城市文化的個性和神韻,是我們這代人要思考的問題。天府文化實質是傳統的天府之國文化概念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武侯祠博物館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個中國最早的文化産業街區——錦裡,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拜武侯,泡錦裡”已成為成都旅遊頗具号召力的時尚之一。
走在錦裡,不難發現,這裡的店鋪所售賣的文創産品、成都小吃,基本是一店一特色。“我們剛開始策劃的時候,就想到不能讓商家的産品有重複,招商的基本要求就是各具特色。”謝輝的眼光放得長遠,“錦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對非遺的活态展示,傳統文化非遺傳承展示商家的租金收得很低,商業業态的租金則要高很多,這樣經營才能保證錦裡的屬性與長遠發展。”
由文化部授權,武侯祠博物館今年成立了三國文化研究中心,他們預計用3—5年的時間對全國24個省市4000多處三國文化遺産與泛三國文化遺産進行學術考證,以及對大批三國學術與文化資料的收藏,進而搭建一個面向東亞文化圈、面向世界的三國文化學術交流平台。可以想見的是,未來對于整個世界都頗具影響力的三國文化研究中心就在成都,就在武侯祠博物館。
蜀地榮耀成都古代曾是“大陸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開放獨特的文明發展模式曾領先世界。圖為杜甫草堂。攝影/劉源隆視野決定文化影響
古代成都的視野是廣闊的,如果說古蜀三星堆、金沙可以看到與異域文化交流互鑒的影子,漢唐成都則可謂真正意義的“國際視野”。在成都駐留生活的外國人絡繹不絕,看上的不僅是舒适的生活,也有絲綢、漆器之類的“高端産品”。“胡人”的音樂舞蹈以及金銀器自然也成為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國人的老朋友、英國文化學者李約瑟談到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時稱,與“四大發明”可相提并論的還有“茶葉、絲綢、瓷器”。漢代王褒《僮約》有成都世界上最早飲茶的記載,成都作為世界織錦之都,蜀錦延續了上千年,有着“輕”、“薄”、“易運輸”的特點,茶與蜀錦穿越千山萬水遠銷世界。
成都古代曾是“大陸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開放獨特的文明發展模式曾領先世界。如今的成都人也希望沿着祖先曾走過的路,不斷擴大成都的國際影響力,再創成都輝煌。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了打造“非遺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和“會展之都”,彰顯天府文化的時代風采,讓人文成都享譽世界。陳立志表示:“我們将不斷加強天府文化傳播,努力擴大城市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堅持交流和貿易‘兩輪驅動’,構建‘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機制和格局,打造集城市形象宣傳、文化交流貿易、商務投資促進、旅遊美食推介、中醫武術傳播等于一體的城市對外傳播品牌‘天府文化周’,使天府文化成為國際國内知名的城市文化旗幟。”
而在重點打造非遺、音樂、設計和會展這四個方面的城市文化選擇上,成都也絕對是有的放矢。據悉,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是國内唯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持續參與,與文化部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辦的文化節會,已在成都連續舉辦了五屆,今年6月10日至18日将舉辦第六屆,已經成為成都名副其實的城市文化名片和品牌;成都在全國第一個出台了支持音樂産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并舉辦了成都國際詩歌音樂季,已經開始建設國際一流的城市音樂廳、音樂坊、音樂公園,今年還将繼續舉辦成都國際詩歌音樂季,創辦成都國際音樂産業博覽會,各種音樂産業資源正在向成都聚集,努力建設音樂生産地、樂器及音樂設施設備集散地、版權交易地、演出聚集地,打造國際知名的音樂之都;建設西部文創中心,是中央實施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對成都的城市功能定位,成都創意設計周已經舉辦了三屆,今後将持續舉辦,将重點培育金熊貓文創設計獎,孵化創意設計産業,打造設計之都;在會展方面,近年來成都相繼舉辦了财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G20财長和央行行長成都會議、世界航線大會,今年9月還将舉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全體大會。
曆史文化是城市永遠搬不走的“不動産”,觀之當下,成都對于文化的尊重與保護是值得推薦的,成都人對于文化的自信與敬畏更成為了天府文化廣闊前景的最大優勢。“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核已然深入人心,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涵養天府文化,揚城市之韻;傳承曆史文脈,固城市之根;激發文化創造,立城市之品;共建精神家園,鑄城市之魂”,更是令人産生無盡的美好期待。
責編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