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數年高速增長後,2016年的海外票房(北美以外的全球票房)272億美元,陷入停滞,主因可能是包括中國在内的多個國家的彙率浮動。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美票房創下114億美元的新高(年增長率2%),在其推動下,全球票房最終達到386億美元,而2015年全球票房年增長率為5%。
MPA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克裡斯·多德(ChrisDodd)表示,由于受到包括中國在内的多個國家彙率政策影響,經濟增速放緩,但即使在中國内地,票房收入也會受到貨币彙率變化的影響,沒有理由驚慌。
多德同時提到,由于中國外彙政策收緊,以及特普朗政府主張貿易保護等因素,中國資本投資好萊塢的熱潮雖然有所減退,但還不至于引起恐慌。
美國影院業主協會(NationalAssociationofTheatre)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費錫安(JohnFithian)也相信美國新一屆貿易代表将會成為好萊塢的盟友,特别是在事關中國電影配額制度的立場方面。
費錫安認為,“我們有太多理由慶祝2016年的票房成績,在這一年裡,美國不僅擁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觀衆,願意來電影院觀影的人數也得以激增。”費錫安還道出一個令其不解的“迷思”,“當前各式新潮的數碼設備爆炸式地向年輕一代襲來,為他們提供多元戲劇化的精神體驗,一切資源都唾手可得。新科技和數碼産品的的确确對傳統電影行業有一定的破壞力,但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大批的年輕人願意來影院看電影。”
在近期一次電話采訪中,多德和費錫安也談到了關于影片觀看渠道的問題。自從好萊塢電影公司縮短影片放映到提供視頻點播之間的窗口期以來,好萊塢影城和影院業主去年才開始首次盈利。長久以來,電影院線始終不願意接受此種模式,因為他們實在不願意讓觀衆這麼快就可以享受到在家觀看院線電影的便利。目前有數個相關議題尚在讨論中,可能要幾個月後才能得出結論,比如華納兄弟想在電影上映後17天以50美元的價格上架,福克斯則建議在影片上映45天後以30美元的價格上架,而環球影業傾向于擇中而就。
據内部人士透露,三大電影院線都不想在未來五到十年内嘗試縮短電影在家庭設備端口的播放間隔(一般來說,電影在院線上映後的90天至120天後可向市場公開發行DVD)。
另外一方不想參與讨論的是迪士尼影業。頭頂2016年票房冠軍的桂冠,迪士尼顯然無需做出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