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比翼齊飛:成都制造與成都智造

比翼齊飛:成都制造與成都智造

時間:2024-10-28 06:07:15

在新一輪創新改革中,成都不斷取得突破,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不斷融入創新創業的全球版圖,從成都制造到成都智造,兩者比翼齊飛。

“創新引領發展,唯有勇于變革,才能走在前列。”4月25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向大會作報告時如是強調。在新一輪創新改革中不斷取得突破,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融入創新創業的全球版圖。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基礎是做強城市産業支撐,增強西部經濟中心功能。站在新的曆史起點,成都要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争合作,産業該如何發展?

成都清楚地意識到,在這個“不靠邊,不沿海”的城市,唯有立足資源禀賦、産業基礎、環境條件,順應全球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大勢,才能為成都的未來找到一條出路。成都将深入落實“中國制造2025”規劃,強化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推動“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創造”提升,努力構建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現代産業體系。

打造全球“雙創”交易平台

5月10日,《小康》記者走進成都全球創交會展館,位于2号館的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展位特别顯眼,其展出的科技産品前聚集了數十位觀衆。“墨子”号量子衛星就是由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主研發完成。這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突破了寬光譜、高效率傳輸技術以及量子糾纏和密鑰光的高保偏接收技術,應用于量子通信地面站望遠鏡,進行星地量子通信。而在另一旁的一台打印機正在“咔咔咔”地進行打印演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一台空間在軌3D打印機,能滿足空間站維修保障需求,是完成未來深空探測任務的必要保證。

創新創業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舉行的成都國際友城優秀創新創業項目推介會。攝影/王效“中科院成都分院通過前期的精心準備,積極組團參加了本屆展會,帶來了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機器人等一批高科技産品參展。”中科院成都分院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這次參展共有25個實物、35個項目。

在4号館的成都軍民融合創新成果展區,記者看到天翼1号無人機,這是由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航空産品,有觀衆指着天翼1号開玩笑說“這個無人機與我們平常玩的無人機太不一樣了”。工作人員說,這與大家平常玩的技術要求和用途都完全不一樣。成飛集團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制生産基地、航空武器裝備主要出口基地、民機零部件重要制造商,此次展出除了天翼1号無人機外,還有電噴系列産品、低溫微量潤滑技術、數字化車間整體解決方案等。

創交會除了出現這些“高大上”的知名高科技企業之外,還有不少正在成長中的企業。斯坦福天府研究院CEO助理朱锂對記者說,他們的企業為了把世界一流的人才、技術“引流”至成都,剛剛成立不久,“地方政府很給力,不但無償提供給我們1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還每年給予2000萬人民币的補貼,但前提是每年引進三家高科技企業或引進技術。”朱锂表示,他們公司在國際上有這樣的資源,有信心拿到每年2000萬元的政府補貼。

成都成功舉辦全球創交會,進一步凝聚了共識、促進了交易、打響了品牌、積累了經驗,體現了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對提升成都在國際友城和科學園區中的地位,擴大成都國際影響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展翅高飛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展出的翼龍無人機。攝影/張士博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在前不久結束的黨代會上,成都首次提出聚焦建設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人才強市的觀點。”成都市人才發展中心主任黃慶對記者說,成都把人才作為一個核心動力推動城市轉型發展。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城市動力決定着城市發展的速度、質量和可持續性。加快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形成以創新、改革、開放、人才為主的城市動力結構,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建設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人才強市,堅持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牢固樹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明确提出構築國際化人才高地。要求堅持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制定實施人才國際化戰略,深化“人才+項目+資本”協同引才模式,形成人才引育的鍊式效應,加快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規劃建設一批國際高端社區,吸引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打造國際一流的人才彙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

在人才政策形成方面,要具有鮮明比較優勢,吸引優秀青年人才。報告提出,成都借鑒運用國際通行、柔性靈活的辦法,建設最受大學生和求職者喜愛的城市。建立人才綠卡制度,在創業扶持、住房醫療、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方面,向高素質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傾斜,形成更具人性化的引育用留政策體系。

成都還提出全方位擴大與國内外一流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戰略合作,推動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平台建設,為優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公共資源和政策支持,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前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首席大法官蘭德爾·R·雷德(Randall·R·Rader)在創交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成都擁有多所知名高校,應與大學院校深度合作,“大學裡擁有足夠的人才和創新理念,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科技企業,都要好好地利用這些資源。”

“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号召,成都市深化知識産權領域改革,在高校院所開展了知識産權歸屬和權益分享制改革,着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營造了創新創業良好生态。”成都市科技局局長盧鐵城對記者說,成都重點圍繞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和知識産權成果轉移轉化,出台若幹政策措施,在全國首創觸及高校知識産權所有權改革,按照先确權再轉化的思路,給予科研人員明晰的産權激勵,釋放了高校院所科研人員的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熱情。在系列政策的推動下,西南交通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展以知識産權為主的職務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早分割、早确權、共享制”的改革經驗,被央視譽為高校知識産權轉移轉化的“小崗村”試驗。去年成都市新增在蓉高校教師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在蓉創辦領辦企業100餘家,近1000項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以四川大學康裕建、電子科技大學周濤、海創藥業陳元偉為代表的一批高校院所科技人才成為全市創新創業先進典型。智造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展出的羽毛球機器人。攝影/張士博四川大學、郫都區、中國電信(成都)入選全國首批28個“雙創”示範基地,成都成為唯一具有校地企三類示範基地的副省級城市,“雙創”工作獲得國務院表彰,“宜業宜居之城、創新創業之都”的城市品牌進一步唱響。

截至目前,成都擁有各類人才422萬人,其中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69人,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672人、頂尖團隊55個,分别占全省的84%、76%;“成都人才計劃”專家349人、頂尖團隊28個,呈現出人才加速聚集的新局面。

努力實現成都“智造”目标

“成都智造·政企面對面”電子信息專場在天府新谷舉行,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處室和30餘家電子信息企業共同探讨産業發展現狀和未來。“我們正在和蜀陽、康弘對接建設生物醫藥産業工業4.0示範項目,期望能給我們一些政策支持。”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産品(成都)有限公司綜合事務總監劉力菁表示,公司将幫助更多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希望能夠推薦更多地方合作夥伴。針對企業反映的具體問題,市經信委現場回應企業訴求,對未解決的問題強化跟進和督辦,限期給企業一個滿意的答複。

為了保障“成都智造”的順利推進,成都市委市政府可謂是不遺餘力。尤其是對于重點項目,成都還積極創新思路綜合施策,加快變電站、電力通道、燃氣管線、加油(氣)站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需求側管理,保障重要節點、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産業以及社會民生的用能需求。其中,在能源保障方面,對重點項目用能實行“一事一議”。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建設創新驅動先導城市”。會議強調,要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基本形成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自貿試驗區建設“雙輪驅動”的創新創造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基本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這顯示着成都走在創新驅動、改革發展前列的氣魄,也顯示着成都在新形勢下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信心與決心。

“創新”是目前中國各大城市最熱的關鍵詞之一,成都已明确了從“制造”到“智造”是城市發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具體的目标:第一步,到2017年,全産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8萬億元,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第二步,到2020年,收入達到2.6萬億元以上,成為國家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示範城市。第三步,到2025年,收入達到4.3萬億元以上,成為領軍中西部的先進制造業強市。

創新驅動下的成都已取得可喜成績,而未來,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站在曆史潮頭的成都,依然在創新驅動中砥砺前行。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