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能源企業“走出去”,如何做才有發展

新能源企業“走出去”,如何做才有發展

時間:2024-10-28 03:32:23

在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年會暨中國清潔能源産業協作發展論壇上,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理事長、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協會投資咨詢部副主任劉新勇、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世國、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協鑫集團常務副總裁寇炳恩、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分别圍繞中國新能源産業的海外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們這樣說

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理事長、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新能源企業海外發展應抱團作戰

在新一輪的國際能源發展格局中,中國扮演了重要角色,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産國、消費國,一次能源生産、二次能源生産、電力生産均居全球最大規模。中國新能源産業近幾年也快速發展,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能、儲能、新能源汽車等産業穩步推進,産業投資、裝機容量大幅增加,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成為新能源變革轉型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産業海外發展之路的機遇、挑戰、風險并存。盡管中國新能源産業在某些方面已經形成了世界範圍内的較大優勢,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還面臨政策、文化、法律、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技術标準的差别、合作方履約能力、專業性人才瓶頸、融資渠道限制等一系列問題;在整體風險控制、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關鍵性裝備、材料突破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強化。中國新能源企業不但要持續做大,更要持續做強,不但要規模增長,更要有質量地提升。整個行業需要共同面對新常态、适應新形勢、找到新方位、迎接新挑戰、擁抱新變化。

第一,首先,應進一步強化行業聯盟的資源整合力度,形成更大的協同效應,強化技術研發方面的優勢互補,推動技術融合和研發合作,以協同創新的力量,在全球化競争中赢得先機。其次,強化産業鍊之間的合作,提高産業鍊協同力度,形成會員企業彼此間的配套互補能力,發揮整體優勢。其三,強化市場方面的深度合作,通過聯合開拓市場、聯合采購、共享實驗、檢測設備、共享數據庫等基礎設施,降低創新成本。最後,強化技術标準方面的合作,在充分合作知識産權的前提下,加強創新技術的合作力度與商業化應用能力,讓綜合成本更低、産品品質更優、參與全球市場競争的能力更強。

第二,進一步強化行業自律,規範新能源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在中國新能源産業快速發展、加速海外布局的過程中,抱團作戰是共同目的,深化聯合是有必要采取的途徑,創新發展是亟待破解的命題,行業自律是有序發展的基礎性保障。應通過有效的機制建設,引導和幫助會員企業,讓新能源行業不惡意競争、不重複建設、不進行不正當經營;讓企業更加團結、更緊密、更融通、更互補、紮紮實實地發展;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深耕。

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理事長、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

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協會投資咨詢部副主任劉新勇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協會投資咨詢部副主任劉新勇:新能源企業應突破融資瓶頸

中國新能源對外投資仍存在許多問題,包括太陽能、風能對外投資的規模仍然偏小、分布不平衡,企業所處的環境與境遇不一等問題。許多新能源企業躊躇滿志邁出國門,但因種種原因不能在東道國生根發芽,做不到可持續發展。雖然這裡面的确存在各企業自主經營方面的問題,但更應關注的是以下三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改變單打獨鬥的局面。新能源企業走出國門謀發展,進入了一個與中國國内迥異的商業環境,在中國國内單打獨鬥的經營習慣如果不改變,就很難适應東道國政治、法律、财稅、融資、勞動等風險因素的不利影響,也會影響新能源對外投資的全過程。因此,要克服單打獨鬥的習慣,增強新能源對外投資的整體實力。

第二,新能源對外投資前期,一定要紮實做好調研工作,針對特定區域及領域做詳細分析,時刻警醒,掌握全面一手資料。從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出發,仔細甄别投資機遇、穩打穩紮、步步為營,切忌盲目跟風,應選擇合适的時機進入特定市場,實現預期目标。同時,進一步完善新能源對外投資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運用大數據等技術綜合考量政治、法律、财稅等風險來源。也可通過政府、第三方服務機構、商協會組織等多種反饋渠道彙總信息,為新能源對外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第三,解決融資難問題。在中國新能源對外投資中,民營及中小型企業力量已不容忽視,雖然他們不具有強大的規模效應,但憑借良好的市場嗅覺,已經有一部分企業在海外取得不錯進展。但融資已成為企業“走出去”的一大難題,多種複雜的新能源對外投資缺陷仍然存在,需給予足夠的重視。總體來講,中國當前新能源對外投融資渠道仍較單一,辦理手續繁瑣,現有的以國有銀行、商業銀行等為主體的融資體系已不能滿足當下靈活多變的投資需要。特别是民營新能源企業或中小型新能源企業,常常因為沒錢而與商機失之交臂。所以融資方面,除發揮國有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外,建議國有及非國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能源企業對外投資的扶持力度,加大外彙儲備,增加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鼓勵更多社會資源加入到幫扶新能源企業的力量中。新能源産業應抓住對外投資的大好時機,特别是當前“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機遇,創立自身品牌、樹立良好形象,積極尋求與絲路基金、亞投行等機構的聯系及合作,加強與中國内外金融機構的對接,突破融資瓶頸,尋求發展新路。

第四,拓寬合作渠道、加強産能合作及産融對接。充分發揮中國風電、太陽能、水電等新能源在設計、咨詢、投資、工程承包及裝備制造等方面的優勢産能,積極對接境外重點國别發展戰略和用能需求,整合、協同的市場空間很大,可以挖掘的合作空間也很大。同時,建議新能源企業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及産能合作戰略,在對接、服務國家戰略中謀求發展新機遇。

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世國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世國:誰有成本優勢誰就有發展

中國新能源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國内協作、國際合作是兩大重要看點。而關鍵問題就是中國有什麼樣的機構、什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互補、什麼樣的分工、什麼樣的機制能夠有效推動合作?這還需要進一步做後續推動。在國際合作上,中國的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生态鍊應對接,在國家的大框架下參與合作。投融資合作包括兩方面問題,一是解決投融資主體,海外項目大多實質存在投資主體不足現象,投融資構建應先有融資再有投資,這樣有利于框架形成。二是投融資裡面高效低成本的資金供應是問題本質,謀求發展既要靠大決策的指揮往上走,也要靠降低成本。目前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非常大,誰有成本優勢誰就有發展,而中國企業境内外在成本上要相差一倍。此外,清潔能源雖然在全球占比較低,但是發展速度比傳統能源整個行業要快一倍,空間巨大,“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就有旺盛需求。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應将“走出去”的企業納入到一個平台上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不僅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實現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中國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一帶一路”為例,“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大部分處在工業化前期或中期,這些國家都有實現工業化的夢想,但是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污染是制約這些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兩大難題。比如印度新德裡、巴基斯坦等一些城市的霧霾程度一點也不亞于中國北京,霧霾等環境問題已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尤其突出。

因此,開發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新能源,發展低碳經濟是解決這兩大難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環境、發展新興産業、拉動國内投資的突破口。中國清潔能源行業越來越需要在“一帶一路”和國際産能合作等重大戰略指引下,通過廣泛深度開展國際合作,在全球範圍内實現協同發展。中國的能源行業走到今天,國際化是必須邁過去的一個重要門坎。清潔能源通過“走出去”對于中國的能源行業,尤其是清潔能源行業獲取戰略性資源、實現技術跨越、産業升級、帶動各方面“走出去”都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多年來快速發展,中國的清潔能源産業規模、技術水平和國際競争力都大幅提升,今非昔比。許多國際巨頭都對中國有一個最深的感歎,“士别十年”已刮目相看。今後更多國際巨頭看中國的産業會愈加感受到更為強烈的力量,就像現在朗訊、西門子以複雜的心态看華為。

2015年,中國新增非化石能源裝機占世界比重已經達到約40%,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均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中國的水電、核電裝備不僅具有世界級領先技術,還具有比較充裕且獨具特色的施工能力。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清潔能源行業的國際産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一批豐碩成果,風電、太陽能企業紛紛在海外市場攻城掠地,華龍一号核電技術不僅出口到巴基斯坦,而且與阿根廷分别簽署了重要合作協議。但是,包括電力、核電、太陽能等企業在内,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曆程極其艱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組織化較低,散兵遊勇是常态,抱團出去的不多,行業協會所發揮的作用有限,歸根結底是行業缺少協作發展的機制和平台,這與日本、韓國企業“走出去”的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鑒于此,應呼籲特别重視社會組織、中介機構的作用,積極推動組建各種形式的企業協作聯盟,通過靈活務實的形式,将“走出去”的企業納入到一個平台上,将項目信息傳遞到企業,企業再将問題向政府部門反饋,實現扁平化、精細化的管理和服務。

協鑫集團常務副總裁寇炳恩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協鑫集團常務副總裁寇炳恩:利用優勢加強合作才能拓展市場

中國參與可再生能源領域有四方面優勢:一是多元所有制優勢。央企本身具有無可比拟的優勢,同時還有龐大的民營企業隊伍以及混合所有制隊伍。這些機制和體制的多元使中國在國際領域地合作方面進行優勢組合。二是中國有技術和裝備優勢。可能中國在傳統能源領域的裝備方面處于比較落後的地位,盡管在和國際的先進企業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但傳統電力裝備上仍然處于相對迎頭趕上、奮起直追的層面,天然氣裝備方面也還處在比較落後的狀态。但是在光伏方面、風電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至少和世界的先進水平保持同步,有充分的國際競争優勢。三是人才和管理的優勢。雖然中國新能源産業起步較晚,但是這些年的發展速度很快,相應地培養了一系列的專業人才還有管理方面的經驗,有利于開展國際上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四是具有資金方面的優勢。中國參與國際業務的資金優勢是無可比拟的,所有國際企業都熱心與中國合作的原因主要就是中國具有資金優勢。

加強企業間的合作,促進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是設想,基本原則應該是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深化合作、協同發展。無論是在中國的合作還是在國際市場的合作當中;無論是什麼樣的所有制;無論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主導者、合作者、參與者,都應該本着協作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目标來參與國際化和中國市場的開發與推進。

中國市場方面,建議要開展技術研發合作。技術研發層面,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主體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在全社會範圍内開展了廣泛、相互間的合作,那麼,就能使技術研發的步伐更快,而且能夠實現互補。在産品的供需方面實施戰略合作,就能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在資源分享方面,每一個企業可能在每一個區域裡面都有一些特殊的資源優勢,可以把資源拿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促進共同發展。在投資方面,有些企業喜歡戰略投資,有些企業喜歡控股投資,無論喜歡哪一種模式,都可以實施投資聯合。在業務支持方面,可以在智能的運維平台上合作,以減少投入和運維成本。産融合作是産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企業之間的産融結合已有案例,産業企業和金融企業之間合作也是必須要選擇的道路,而且在金融創新方面對産融合作賦予了很多新的内涵。資本合作也是中國目前蓬勃發展的一個合作事項和合作内容。因此在中國市場方面,為了使可再生能源有效、可持續地發展,各類企業之間應加大合作,促進和諧可持續發展。

國際市場方面,一是在市場開發方面可以進行有效合作,産融協作和中國市場一樣,在國際市場上更是一個必要條款以及必然選擇。二是在風險管控方面,與中國市場相比,無機業務的風險管控尤其重要,很多優秀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奮鬥了數十年,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在國際市場上奔波,這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是後續參與國際業務的一個有價值的資源。希望通過合作使中國企業的風險能夠得到管控,成本也能夠得到降低。三是産品的供應鍊合作方面,在國際市場上更加能夠降低成本、減少一些政府的雙反措施,政策控制的規避可以做有效的利用和組合。四是在資源共享方面,在國際業務中的資源共享是應極力倡導的一種模式。因為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比較關注的重點區域和重點國家,每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都有所差異,如果每個國家的特征能被一個企業所了解,再和其他企業一起分享,就能實現抱團取暖,共創效益。五是在産品金融和投資方面,系統設計、産品集成、金融和投資縱向組合的發展在東南亞和非洲國家地區可能更加适用。東南亞有很多獨立的島嶼,島嶼上要建設能源系統時,一定是以多能互補、微電網的方式出現,此時一定要作出系統設計,在系統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産品集成,然後再推進它的發展建設和運營。而一體化的策劃需要相關企業一起組成一個聯合體,發揮各自的才智、特長,組成優質的團隊,一起在國際上不同的市場主體下打拼、開拓,實現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目标。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合作“走出去”才能走得出、走得好

第一,加強戰略合作層面規劃。一方面,從外部來講,要加強國際合作,産能合作要依托國家能源外交、“一帶一路”和國際多邊合作機制,推進重大國際項目地開發建設。同時通過重大項目建設,結合當地需要,帶動整個産業鍊的融合。此外,技術層面要共同促進産業的技術進步,加快技術标準和國際互認,注重培養國際人才,這些方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認識、開發、建設是有很大需求的。另一方面,從内部來講,還是要加強溝通、協調和抱團,加強合作,包括規劃層面的合作、市場方面的合作、産業方面的合作、信息方面的合作以及金融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一起“走出去”。

第二,應加強跨界能源品種的合作,根據産業鍊、根據中國企業的不同情況,比如有的擅長風電、有的擅長光伏、也有的擅長光熱或其他方面,可根據所在國家的需要形成整體,組成合力共同“走出去”。

第三,加強産業鍊全過程的合作。從資源、從電網、從儲能到供熱,某一個企業可能擅長這個産業的某一方面,當行業“走出去”時,為了推進好市場,除要做好跨界合作之外,全産業鍊的研究和推進也要加強,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跟國際長遠合作與發展。

第四,加強金融合作,企業能“走出去”的重要因素是能不能獲得資金支持,資金是不是有競争能力。因此,應進行金融方面的創新與合作,以便更好地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總體來講,隻有通過政府、企業、科研和産業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發展,而不是單憑哪一家的力量就能“走出去”,隻要産業鍊和各個方面一起共同努力,才能“走得出、走得好”。

(國際融資記者謝雲報道并攝影)

根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開展新聞記者證2016年度核驗工作的通知》(新廣出辦發〔2016〕109号)、《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要求,我單位已對持有新聞記者證的人員資格進行了嚴格審查。現将我單位符合2016年度新聞記者證核驗标準的人員名單進行公示。如有異議請撥打監督舉報電話:01083138953。人員名單現公示如下,請予監督:李路陽、俞景華、李詩洋、王南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