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移動互聯大數據時代 公共治理創新研究

移動互聯大數據時代 公共治理創新研究

時間:2024-10-28 12:21:47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确提出并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面對國内國際新形勢新挑戰,積極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新技術,對推進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着積極作用,有利于打造智慧政府。

一、移動互聯提高公共治理效率

近幾年來,随着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移動互聯新技術給學習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數量為5.94億,年增長率達18.1%,手機已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了智慧城市發展,目前,全國已有90個城市(區、鎮)成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單位。2013年以來,各地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和社交媒體實現與民交流以形成一種新型政民關系。更為重要的是,在信息化與城鎮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移動互聯網将成為智慧城市創新公共服務方式,提高公共治理效率的重要戰略工具。

1.提升政府的回應力

移動互聯新技術在公共治理過程中的實時運用,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回應力。從整體而言,公共行政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動态的、自我轉變并自我修複的社會生态系統,其生存和發展必須保持與外界環境的交互平衡。公共信息服務作為公共行政的重要職能和工具,對技術環境的感知及回應,将直接影響到公共行政的效率和效益。在以智慧城市為導向的發展背景下,智慧政府、智慧服務将成為公共信息服務建設的重要目标。因此,公共信息服務方式的創新,應緊随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将移動互聯網的特征、優勢融合到智慧政府、智慧服務的發展戰略中,提高公共信息服務對環境的回應性,滿足公衆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2.優化公共服務流程

公共信息服務的整體運作流程包括以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維護為主的後台管理和以信息發布、信息咨詢、信息互動為主的前台服務。以往的“一站式服務”政務網站建設已初具成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僅為傳統電子政務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對服務的整體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充分發揮短信、微博、微信等在公共信息服務中的功效,基于組織結構、職能分工、人員配置為基礎的流程優化将是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

3.整合多種服務資源

行政部門承擔着實現公共利益、履行公共責任、維護公共秩序的重要責任,特别在公共治理領域是作為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主體。而面臨日益複雜的治理環境,其信息獲取、整理能力難以應對公共服務的激變式發展。公共服務的主體建構更趨向于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融合政府、社會、市場的資源優勢,以滿足公衆異質化的服務訴求。為了充分挖掘移動互聯網的科技潛力,公共信息服務應充分整合社會組織的公益資源,借助相關企業的技術專長,開發更為便捷、高效的移動信息服務手段。

二、大數據使公共治理更智慧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公共治理也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近年來,随着網絡普及、大數據發展,我國電子政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軟件等新型電子政務形式層出不窮,有利于公共治理的高效化、快捷化和智能化。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與發達國家比,我國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還遠遠不夠,網絡服務也遠遠落後于其他國家。如某市民為辦理護照得在居住城市和戶口所在地之間往返6次,奔波數千公裡;四川某青年辦身份證往返多個部門22次未果。這些事例的層出不窮表明,面對信息時代、大數據時代,網上政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與公衆真切需求有較大差距,如何借助大數據技術和信息手段為日常公共生活提供便利成為重中之重。對政務服務來說,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智慧政府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方式,通過對大量數據進行快速分析,獲得有關治理或服務有價值的産品或深刻洞見。基于這樣的技術理念和數據儲備,以公衆切身需求為導向,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做出迅速反應并及時改進,為公衆提供便捷而高效的服務,才能名副其實。

移動互聯新技術在公共治理過程中的實時運用,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回應力。

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後,創造的财富和價值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總和。信息技術的革新,影響着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半個世紀以來,随着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全面融入社會生活,信息爆炸已積累到引發變革的程度。信息資源是信息時代的核心,它以數據的形式固化在光盤、硬盤、磁帶等硬件中。随着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展,每天每個人都在創造大量的數據,似乎一切都可以被數據化、被記錄。在大數據時代,通過分析這些海量的、承載着信息的數據,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喜好、社會關系,甚至推斷出他的下一步行為。如果要分析一個社會組織,也可以據此深入了解這個組織的過去、現在狀态,乃至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随着信息資源的力量和價值被挖掘,曾經靜靜躺在各種媒介中的數據,将創造金子般的價值。在大數據時代,公共部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大數據時代的推動者,也是參與者。因此可以利用其所掌握的大量資金、人力和信息資源,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促進公共部門自身建設。我們看到,大數據在社會資本的引導下開始萌芽,國外越來越關注大數據的價值,并投入了極大熱情和精力。我國雖然電子政務發展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對于信息資源的價值還認識不夠充分,最基礎的部門間信息共享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雖然學術界從體制、機制、策略上都進行深入研究,但在實踐上仍是原地踏步。

1.提高“大數據”意識和數據公信力

對于公共治理而言,大數據技術并沒有像經濟領域那樣得到足夠的重視。大數據價值在于提高決策科學化與管理精細化水平,然而諸多局限制約着管理部門對大數據的利用。(1)管理部門缺乏大數據意識,收集數據的能力較差、數據量少。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互聯網大國,互聯網用戶是美國的2倍,手機用戶是美國的3倍。按理,我國應該是個數據大國,但很可惜,中國的數據很少。每年的新增數據量不僅比美國少,比日本也少。為什麼會如此?《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的作者徐子沛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收集數據的意識比較差。在技術層面,我們與美國等國家差距并不大。但由于缺乏大數據意識,很多數據得不到收集和存儲,也就無法有效利用。鑒于此,大數據意識的培育是大數據戰略實施的基礎和準備。(2)管理部門的數據公信力不夠、透明度不高。

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後,創造的财富和價值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總和。信息技術的革新,影響着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數據戰略或可成為政務公開的有力實踐,鑒于其戰略意義,除了當前回應公衆訴求的應急之需外,還要看到它在中國社會治理中的創新價值。

在我國,普通市民要想看到公共部門相關數據不是一件易事,對其公布的諸多數據也持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往往一個數據公布後,大家都會提出質疑。在網絡上也充斥着大量無标簽數據。同時,我國文化傳統也不重視數據,數據是一個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很多手段修改、操縱這些數據。由于管理部門公布的數據公信力不夠、透明度不高,也就大大降低了數據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數據完全是一個工具,是為其他事情來服務的。國外都把數據作為一個基礎,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去做決策。

2.學會利用數據,決策更加科學化

曆史學家黃仁宇曾追尋近代中國落後的原因,結論是:别的國家實現了數字化管理時,近代中國還不能合理運用數據。正如《大數據時代》中所說,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在不久的将來,世界許多現在單純依靠人類判斷力的領域都會被計算機系統所改變甚至取代。如今,面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的公共部門如何應對呢?(1)從長久計,做到大數據戰略規劃先行。

在大數據時代,公共部門可以分析更多數據,甚至在某些問題或某一領域可以分析所有數據,研究調查的結果不再依賴于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抽樣分析,由這一方法得出的結論準确性大大提高。在此基礎上的治理必然更加精準,更能符合公衆和社會需求。實施大數據戰略具有深遠意義,歐美等國也有經驗可借鑒,因此實施大數據戰略必須規劃先行,搶占時代先機。大數據戰略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諸多法律問題,所以,立法工作要超前進行。美國在2000年就頒布了《數據質量法》,規定公衆、企業、組織可以質疑相關數據發布,可以提起審核甚至上訴司法。中國也需要這樣的法律來規範數據發布。(2)逐步向社會開放數據,用大數據說話。

有人認為,公共部門數據化工作有兩層含義:一是借鑒他國經驗,注重數據梳理,從而為下一步工作積累數據,同時亦是政績考核的重要參考标準;二是指狹義的政務公開,諸如财政的支出、分配等細節公之于衆,滿足公衆知情權。

重視數據積累,從關乎納稅人利益的财稅領域,到日常生活中天氣的變化情況,應主動公布相關數據,有利于提升決策的科學水準。而從城市建設角度看,公開部分數據,讓過去收費的數據免費,也能為各方參與公共決策讨論提供參考。就後者而言,無疑将直接作用于備受關注的政務公開議題。

大數據戰略或可成為政務公開的有力實踐,鑒于其戰略意義,除了當前回應公衆訴求的應急之需外,還要看到它在中國社會治理中的創新價值。在轉型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權力彼此制約,還應通過數字管理來觀察、論證權力運作是否合乎規範。

(3)嘗試利用“大數據”開展防腐反腐工作。

利用大數據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就必須做到信息公開、數據公開。在各地“房叔”“房嫂”一窩蜂被曝光之際,我國決定實施不動産統一登記,被看作“反腐新利器”。試想,利用“大數據”開展防腐反腐工作也有可取之處,可以嘗試設立官員電子數據檔案,綁定工資、财産、考核、晉升等方面信息,逐步做到向社會公開,“讓掌權者在陽光下行走”,方便公衆監督。這樣可為防腐反腐工作提供科技和數據支撐,更加有效地推進反腐敗工作和廉政建設。同時應該看到,美國信息開放的曆程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應理性看待、吸取經驗,可漸進推進、大膽突破,做到數據逐漸公開和透明。

在公共部門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過程中,大數據技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助于建設一個更為強大、更加相互關聯、更好滿足公衆需求、激勵創新和蓬勃發展的社會。數據即服務,開放才有用。大數據思維觸發了新的價值增長,公共部門數據之間的關聯将成為數據資源價值的增長點。

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在不久的将來,世界許多現在單純依靠人類判斷力的領域都會被計算機系統所改變甚至取代。

三、與市場和第三部門厘清邊界

公共治理提倡核心導向的策略,即重新界定其職能合理的适當範圍,使之傾注所有精力和資源于核心職能發揮上,解除不必要的政務負擔。因此需要放權于市場和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借助組織外的力量,實現由全能型向有限型的轉變。1.厘清與市場之間的界限

過去采取大包大攬“婆婆式”管理的結果是:一方面公共部門規模過度膨脹,機構臃腫,效率低下,财政困難;另一方面由于對市場的過度幹預,妨礙了企業經營自主權,使公正、有效的市場秩序難以建立。作為“有形之手”的角色及其與市場邊界的厘清和調整,應更多發揮市場這隻“無形之手”的作用。從經濟角度而言,就是明确其職能重在引導而非凡事親力親為,将本應由市場決定的歸還給市場,當前進行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級部門在機構改革中實行的管辦分離和政企分開正是初步嘗試。對此,十八屆三中全會也認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範管理、提高效率。減少審批不僅有利于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入發展,也有利于公共治理效率提高。

2.充分開發社會資源

應更加專注于公共決策與公共領導,其角色逐步從“直接提供服務”轉向“保證會有服務”,即應從服務的直接提供者逐步演變為服務提供的協調者,将一部分可以開放的公共事務,依法定程序委托給民營企業或第三部門,從而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應正确處理好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改變包辦一切社會公共活動的局面,實施政社分開,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快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的培育和完善,逐步實現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鈎,使其既能協助開展行業管理,又避免成為所謂的“二政府”;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立法授權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市政公用、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在提高公共服務品質的同時也有利于充分開發民間資源、加強公衆參與感與獲得感。

3.共享信息資源

向市場和第三部門放權,并不意味着放任市場和第三部門自由運行,而是從以往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監管者。在監管過程中要開放相關數據,提供相關信息,為市場和第三部門提供便利,讓市場和第三部門更好地運轉。同時要根據市場和第三部門反饋來的信息及時做出調整,一方面保證整個社會平穩運轉,另一方面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其中信息共享就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學習、借鑒市場和第三部門的管理技巧和管理經驗,改善自身服務水平,赢得公衆更多的擁護與支持。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新經濟導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