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解構慕課經濟學

解構慕課經濟學

時間:2024-10-28 12:10:15

很多人都認為,慕課這樣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動靜很大,但實質性的商業模式很不清晰。那麼,慕課究竟能不能賺錢,如何賺錢?其實,慕課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僅僅職業教育的慕課就有着無限的想象空間。不妨從經濟學的角度為大家解析慕課的市場規模,以及目前可行的商業模式。據筆者實踐、觀察和分析,未來的慕課将創造無限商機和利潤,慕課最終将會在免費的世界裡實現巨額利潤。

慕課真正的市場在哪裡

慕課真正的市場在哪裡?在校外。雖然慕課在中小學、在職教、在大學中都有巨大機遇與市場,但實際上對于慕課來說,更大規模的市場、更深層的市場、更多元化的市場,應該是在校園之外,在社會上。

從2014年起,IBM開始大力推廣其“獨立工作者(IndependentWorker)”的概念。這些IBM的雇員不用每天到辦公室上班了,而是憑借互聯網,嘗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辦公。這些雇員與企業的關系由原來服務一個單位演變為遊走于多個企業之間,在“兼職”的狀态下把多個公司的工作做好,同時賺取高的報酬,這很可能是未來人們的工作方式。

當然,這對工作人員的知識與技能的要求會更高。這也就催生了人們談論已久的話題——終身學習。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感慨“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了“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

多少年來,人們都在談論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确實,随着知識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人人都要不斷地學習,都要終生學習。終身教育有其泛在性、非正式性、社會性、情境性、适應性的諸多特點。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受制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着少、慢、差、費的特點。

面對如此龐大的需求、如此多樣化的繼續教育需求來說,現有的教育機構與教師是應付不過來的。這麼多年來,由學校辦的繼續教育隻是部分地滿足了很少的一部分學曆教育需求與高端的MBA和EMBA。更多的繼續教育需求,他們根本就顧不過來。

現在,我國創新創業缺乏的不是人,不是意願,也不是資金,缺的是好的創意,好的模式,好的執行力。我們可以到全世界去尋找,看看别的國家,别的企業正在創些什麼業?如何創業?每年矽谷都有很多新點子,新試驗在進行。我們為什麼不能派出一些團隊去,或者幹脆就在矽谷成立若幹個創業創新教育公司,成批量不間斷地把各種好的創新創業的模式與案例引進來,通過慕課的方式向大學生、向城市藍白領、向退伍軍人等開放。讓對創新創業有興趣的人,能夠得到不斷的培訓。

假如我國有這麼一套創業培訓系統,有這麼一個大産業,我們還愁就業嗎?我們還用愁創業企業不夠嗎?

如果創業課可以用慕課這樣上,為什麼其他行業,其他技能的,不能用慕課的方式來培訓呢?為什麼慕課,為什麼教育就隻能在校園中呢?

在沒有互聯網,沒有慕課的時候,有多少仁人志士考慮過這些問題,都在質疑現存的這套傳統教育體系,都在嘗試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推行終身教育。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都不很成功。主要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面對面教育模式規模太小,成本太高。學曆教育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有政府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而對校園外的培訓,國家拿不出這麼多錢來。所以,如此大量的培訓需求一直沒有得到滿足。

如何開拓慕課市場

現在,借着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慕課的發明大大地改進了培訓的效果和減少了成本。我們不能再猶豫,再彷徨了。我國的産業,我們的企業在競争中就要落後,我們的年輕人、中年人,就會失去很多發展良機。

我還想談一談機制的問題。對農民工的培訓,對退伍轉業軍人的培訓,對社會人士的繼續教育、終身教育,千萬不要被壟斷起來,交給自己的學校,自己的機構來做。政府可以定規劃,定規則,由民間,商業性的或公益性的組織去做。

舉一個例子,多少年來有多少外語學院外語大學外語系都在做英語培訓,都賺了一筆小錢,小富即安。而就是在英語培訓領域的一個小小的部分,出國英語培訓,就出了新東方這麼一個大公司,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後來又出現了華爾街英語等一批又一批的民間英語培訓機構。

近兩年來從滬江網的崛起也可以看到民間的智慧與力量。幾年前我到上海去調研時,滬江網還是幾個小青年在小隔間裡埋頭苦幹。2013年去參觀,他們已經做成了上千人的大公司,服務上億人。僅跟他們簽約的外國英語教師就有好幾百人。試想如果這個網是由某一高校的英語系來辦,幾年過後的今天可能還是與原來差不多的模樣。

社會是有分工的。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能把學曆教育辦好,已經是滿負荷了。不要把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重轭再加到他們已經是很沉重的負擔上去了。特别是不能讓他們自己做不好,還不讓别人去做,把這個重要領域給壟斷起來。這個領域一定要充分的放開。

網校就是一個壟斷失敗的例子。這麼多年來,我國的網絡學院隻讓那麼幾十個公立大學去開辦,結果是網校都是開得半死不活。學校不重視,投入不夠,而學校還想把網校當成搖錢樹。

這個關系到幾億人的大市場,關系到衆多人的職業生涯,關系到中國工業轉型,關系到民族生存的大産業,應該讓有能力、有創新的企業去競争,讓他們打得頭破血流,優勝劣汰,由教育消費者們來選擇課程,選擇平台。筆者認為,顯然是後一種方式更有效,更可持續。

說了半天,慕課到底為什麼免費?好像清楚了,又好像還是不清楚。不管怎樣,對于我們這些消費者來說,不用為那些慕課的投資者擔心他們能不能賺到錢,我們隻管免費去用就是了。

1P理論

我的同學北大光華學院的王建國教授,近年來專門研究一個在互聯網上常見的問題:為什麼有的企業不但不收顧客的錢,還倒貼給顧客,他自己還能賺錢呢?

為此,他創造了一個名字有點怪的理論,叫1P理論。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1P理論是利用網狀經濟形成的外部效果,在企業價值鍊環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引入第三方利益攸關者分攤成本,把企業之間競争博弈的赢利模式轉化為合作共赢的赢利模式的理論。1P理論的本質,就是通過引入第三方,可以使産品價格低于平均成本還能赢利,從而創造自動營銷,同時他把煩瑣的營銷理論歸結為價格的競争,兩點的提出是對傳統營銷理論在網絡經濟時代的深化,營銷的創新就是要符合時代的需要,市場的需要。”

沒看懂吧?我記得不知是誰說過,“經濟學就是把老百姓一眼就能看懂的問題忽悠到他看不懂為止的專業。”讓我用非經濟學家話來解釋一下他的理論。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熟悉的微信。馬化騰的團隊把微信的軟件做好了挂在網上,一天,你的朋友邀請你加入微信。從此你不但可以跟朋友發微信,還可以免費打電話等。騰訊沒有因為你的加入多花一分錢成本。你也沒有給騰訊交一分錢。如果你住在美國,還能拉5個朋友進微信,騰訊還會給你一個25美元的餐劵。你還可以到唐人街免費白吃一頓。騰訊不傻,他會找投資者,找廣告商等第三方來買單。結果是皆大歡喜。騰訊拿到了錢。第三方也通過廣告等賺到了錢。這就是王教授說的:“免費還能赢利,神奇在于第三方買單!”

更有意思的是,王教授還把他這一理論進一步推廣。他創造了一個新詞,叫邊際非稀缺産品。它是指一個産品一旦用一個起始固定成本生産出來後,就可以無窮複制而不需任何追加成本,例如軟件就是典型的邊際非稀缺産品。産量完全由需求決定,需求即生産!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